黄蓉生 胡红梅
摘要:抗击疫情与责任担当有着必然逻辑关系,抗击疫情下加强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对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意识、担当精神、担当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价值。做好大学生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通过讲好抗疫思政课、用好抗疫英雄榜样力量、选好参与防控抗疫方式、建好抗击重大疫情教育基地,从而增强大学生责任担当自觉、激发大学生责任担当情感、引导大学生责任担当体验、形成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长效机制,提高大学生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抗击疫情;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5-0012-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是好的、国内防范疫情反弹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事关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意识、担当精神和担当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即“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重大。抗击疫情与责任担当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加强大学生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社会实践主要途径等作用,切实增强提高大学生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抗击疫情与责任担当的必然逻辑
疫病、疫情与人类相伴相生,人类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就是一部与疫病、疫情作斗争的历史。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巨大的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战胜鼠疫、霍乱、血吸虫病、SARS、新型禽流感等各类疫病、疫情,经受住一次次磨难的考验,并在有效应对疫病、疫情中使责任担当不断彰显、磨砺。抗击疫情同样成就了青年大学生这支责任担当的生力军,释放出强大的抗疫青春正能量。
1.抗击疫情彰显中国共产党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责任担当
疫情面前,中国共产党为谁担当,反映的是党的根本立场。《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自己的执政理念时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中国共产党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责任担当在抗击疫情中得到充分彰显。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特别重视对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血吸虫病的防控和防治,多次召开全国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会议,亲自关注消灭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号召”,指示卫生部“要把消灭血吸虫病作为当前的政治任务”。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胡锦涛同志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的工作,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由此可见,在疫情面前,中国共产党始终担负起防治危及人民利益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疫情责任。病毒没有国界,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在全面有力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主動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迅速分享部分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研制成功快速检测试剂盒,不仅是在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在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贡献”。充分彰显出中国对人类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2.抗击疫情磨砺中国共产党甘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意志品质
担当是一种“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的甘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品质。抗击疫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这场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疫情防控的难度,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担当意志、担当能力。病毒非常“狡猾”,需要严防死守,哪怕一丝松懈,都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毛泽东曾把疫病防治看成是一场战争,并“创造性地提出疫病防治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战略战术和方法举措”。在疫情初发时,主张如实公开疫情;在疫情防控上提出了“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在疫病防治上,主张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体要求,强调“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疫情防控中,指示“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实施“分级分类诊断救治”等;疫情防控的险度,磨炼着中国共产党的担当精神、担当品质。疫情蔓延速度快、感染范围大,唯有敢于拼命、不怕牺牲、勇于奉献才能让病毒藏匿。胡锦涛同志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高度概括了2003年抗击“非典”精神,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疫情面前甘于担当、敢于担当的精神状态。新冠肺炎来袭,一封封请战书、一枚枚红手印、一声声誓言、一个个请战的最美“逆行者”,“不计报酬、不畏生死、随叫随到”,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越是艰险越向前,都生动地诠释着中国共产党的担当之勇。
3.抗击疫情成就青年大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的担当角色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青年学生:“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大学生学会担当社会责任,要在现实斗争中历练。2003年抗击“非典”,“志愿者”成为大学校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关键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9所国内高校发出《团结协作联合攻关依靠科技战胜“非典”》的倡议后,众多学子参与本校攻克“非典”科研小组;医学类高校学生纷纷要求请战抗击“非典”一线;清华大学志愿者为SARS病毒生物芯片检测临床试验提供了150份正常人血样,支持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中心SARS病毒基因芯片的研制……一群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大学生在抗击疫情中的青春担当。在这次抗击疫情中,42000多名援鄂医务人员中,“90后”“00后”成为主力,占到近三分之一数量;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党员冲锋在医疗前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组建400余人的“宽仁抗新冠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在社区、乡村疫情防控第一线,大量返乡大学生一呼百应,为家乡抗疫贡献青春力量……他们有的发挥自身医疗优势,成为最美“逆行者”;有的发挥科研优势,争分夺秒科技攻关;有的发挥专业优势,志愿服务社会;有的奉献爱心,支援战疫物资……他们把抗疫一线当作课堂、用志愿服务刷新成长时速,把抗击疫情作为自己最好的成长礼。习近平总书记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对广大青年用实际行动交出的合格答卷予以充分肯定,“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二、加强大学生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的时代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抗击疫情的历史既磨砺了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也成就了青年大学生的生力军角色担当。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促进大学生理解责任担当的深刻意蕴、增强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自觉、淬炼大学生的担当本领、提升大学生的担当能力,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塑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价值,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根本问题的回答。
1.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描绘的未来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个人发展的最高境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把“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就是对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作为新时代育人目标越加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不可能一马平川,必定要继续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都需要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素质和过硬本领的建设者来担负起应当有的责任。可见,责任担当本来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题中之义。
加强大学生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加深对责任担当深刻意蕴的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击疫情中,以“世界公共卫生史上最具勇气、最为重大的举措”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保护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作出贡献,生动诠释了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责任担当。抗击疫情中,“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全国各地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地区前往湖北和武汉支援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各方面人员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闻令而动,坚忍不拔,不怕牺牲,攻坚克难”。用全国上下共同战疫、充分体现出来的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品质教育大学生,使之明确:只有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苦练本领、增长才干,方能成为能担当、敢担当的一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负韶华、不负青春。
2.造就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本来应然规定
党和国家一贯强调造就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质上要求青年大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更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以培养“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为宗旨,即“既有政治觉悟又有文化,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而不是旧社会的只专不红,脱离生产劳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红”,强调的就是要有社会主义的政治觉悟。高校人才培养,就是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进而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强调:“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有的担当,青年大学生具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的担当自觉,才能理直气壮加入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场“接力跑”。
加强大学生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能帮助大学生解开战胜疫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码”,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自觉。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業的一次重大考验。应对大考,如何交出答卷,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密码、制度密码、精神密码。“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职责。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对大学生进行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是高校造就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本来应然规定,就是要引导大学生透过中国共产党应对疫情大考时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担当作为,解开战胜疫情的理论密码、制度密码、精神密码,进而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最终达到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信念的教育目的。
3.塑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应该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任务,这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时代的新体现和新要求。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新人,一定要具有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精神和能力。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考验。“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使命。”“对广大青年来说,这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绘制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是难得的人生机遇。“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们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更需要有担当精神和能力的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塑造这样的人,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教育。
加强大学生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充分利用抗击疫情“社会大课堂”,有助于淬炼大学生担当本领,提升大学生担当能力。抗击疫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面临的一场斗争,既是战场,又是课堂。抗击疫情是一次价值观教育,通过一个个抗击疫情的生动事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大局观、是非观;抗击疫情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不怕牺牲中感受中国精神的磅礴力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抗击疫情是一场科学法治教育,铁的事实告诉大学生,只有相信科学、依靠法治,才能铸就阻击疫情的盾牌利器;抗击疫情是一场生态文明教育,让大学生明白,对大自然的破坏,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抗击疫情是一场生命教育,使大学生懂得敬畏生命、正视挫折、遵守规则;抗击疫情更是大学生责任担当的“大练场”,大学生通过投身疫情防控实践体悟担当、学会担当。总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抗击疫情“社会大课堂”,让大学生在接受教育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的水平、提升自己的科学思辨能力、拓展自己的思维视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大学生的担当本领得到淬炼,大学生的担当能力得到提升。
三、做好大学生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的路径选择
毛泽东曾形象地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者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者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做好大学生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的路径选择,就是解决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条“河”的“桥”或者“船”的问题。做好大学生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其重要路径在于: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通过讲好抗疫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好抗疫英雄榜样力量、选好参与防控抗疫方式、建好抗击重大疫情教育基地等,切实增强大学生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的实效性。
1.讲好抗疫思政课,增强大学生责任担当自觉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用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是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必然要求。抗击疫情反映“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效率”“中国温度”的中国抗疫故事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内涵。抗疫思政课加强大学责任担当教育,就是要讲清楚抗击疫情中“彻底”的理论,从而增强大学生责任担当的自信自觉。
第一,讲清抗击疫情中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疫情发生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深入抗击疫情第一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作出指示和批示。党中央坚持全国一盘棋,统揽全局、协调各方,迅速建立起群防群控的疫情阻击人民防线,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制胜法宝。广大党员、干部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抗击疫情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风险的强大能力,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第二,讲清抗击疫情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史无前例的疫情阻击战中,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国家体制与人民万众一心有机结合起来,迅速组织动员形成强大合力,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并转化为了抗击疫情的强大效能。同时,抗击疫情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显著优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评价:“中方行动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第三,讲清抗击疫情中中国精神的磅礴伟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抗击疫情中,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单位到社区、从关键人物到普通个人,全国14亿人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汇聚成了抗击疫情的磅礴民族伟力。抗疫思政课要向大学生们讲清楚抗击疫情中这些深刻的理论内涵,帮助大学生找到战胜疫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码”,奠定大学生自觉担当基础。
2.用好抗疫英雄榜样力量,激发大学生责任担当情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教育因其具有的生动性、示范性、感染性、激励性等特征,在契合大学生心理,激发大学生情感,达到教育与学生思想实际同频共振上发挥着独特优势。抗击疫情中,与疫情较量的各条战线上的奋斗者们,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回答了什么是责任担当,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是时代的楷模。“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做好大学生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充分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用好抗击疫情中的英雄榜样力量,切实实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进而激发大学生责任担当情感。
第一,用抗击疫情典型感染大学生。在抗击疫情中涌现出了大量可歌可泣的抗疫典型、英雄。他们有的是优秀共产党员,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有的是“逆行”的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最危险的第一线,担当起抗击病毒、保护生命的重任;有的成为抗疫英烈,用生命守护生命、用生命践行使命。例如,85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在给出“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的研判和建议后,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自己渐冻的身躯,托起了抗疫信心和希望,“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等等。对大学生的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要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各种载体向大学生宣传这些抗疫典型、英雄的事迹,宣传他们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和担当,让大学生从中受到感染。第二,用战疫一线榜样激励大学生。疫情发生之后,与疫情较量的每一条战线上都有默默奉献的担当者,他们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抗疫一线的普通医务人员、战疫防线上的社区工作者、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和维护者、一个个网格员、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志愿工作者……还有大量的活跃在一线来自高校的师生志愿者,他们有的是疫情防控的科研者,有的是宣传员,有的是交通卡点的守门员,有的是物资转运的勤务员,等等。他们都是逆行者、坚守者、奋进者、奉献者。加强大学生抗击疫情责任担当教育,要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平台,把这些一线榜样们不畏艰难、冲锋在前的抗疫故事讲给大学生,使之与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精神契合,激励大学生愿担当、勇担当。
3.选好参与防控抗疫方式,引导大学生责任担当体验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方法,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只在课堂上、校園里是远不够的,要利用抗击疫情实践大课堂,选好适合大学生参与防控抗疫的实践方式,引导大学生在抗疫实践中体验责任担当,启发大学生将提高责任担当本领与自身成长结合起来,真正懂担当、能担当。
第一,组织大学生奋战在抗疫一线。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社区是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大量返乡返家大学生参与到社区、乡村的疫情防控中。他们是“战斗员”,参加人员排查、应急值守、巡逻防控、清洁消毒;他们是“宣传员”,解读防控措施、防控规定、及时向居民、村民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卫生防疫知识;他们是“保障员”,做好防疫物资、生活物品的登记采购、有序发放,为有困难的群体提供服务保障等。大学生们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参加抗疫实践,在用青春力量守护家乡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中体悟担当意义;第二,发动大学生参与抗疫保障服务。自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各高校广泛发动有医学背景的大学生发挥专业特长,进行病毒相关知识的宣传讲解,帮助人们消除恐慌心理;有心理学知识的大学生为人们提供心理干预和疏导;同时,为停课在家的中小学生,特别是医护人员、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子女提供功课辅导等。这样的实践举措,使大学生能运用所学为抗疫作贡献,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第三,要求大学生“宅”家学习研究。疫情期间正值高校寒假,绝大多数大学生回到家里。适应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要求大学生们“宅”在家中、做好自身防护,严守学校规定,进行网上学习,这就是对抗击疫情的担当和贡献。随着企业复工复产,高校将陆续返校复学,这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抉择,是对大学生进行担当教育的生动案例,培养了大学生的担当精神、历练了大学生的担当本领。
4.建好抗击重大疫情教育基地,形成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长效机制
建立教育基地能生动形象、直观真实再现曾经发生过的场景,因具有一定的物质载体,有利于教育资源长久发挥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2008年汶川地震后,建立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启示着一批又一批大学生铭记历史、传承抗震救灾精神,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抗击重大疫情作为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特殊教育资源,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对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情感、启发大学生的责任担当自觉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灾难终会过去,抗击疫情的历史也终会载入史册。建好抗击重大疫情教育基地,使其成为长期的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资源,有利于完善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常态化机制。
第一,建好抗击重大疫情纪念馆。建立抗击重大疫情纪念馆,主要是指充分发挥情景式教育和体验式教育的作用,让大学生们在参观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从而达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建好抗击重大疫情纪念馆,要充分运用图片、音像、VR技术等,立体再现疫情及抗击疫情的真实情景,包括:疫情笼罩下,武汉“封城”、全民抗疫的实境;党中央人民健康、生命安全的积极作为;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生动场面;战疫典型、英雄的抗疫故事;武汉再次“重启”的历史时刻,等等。通过教育基地的一次学习经历、一番亲身体验,启发青年学生们的担当精神、担当自觉;第二,建好重大疫情科普体验馆。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要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绝不能前功尽弃;人类将在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与各类疾病、疫情作斗争。建立重大疫情科普体验馆,让青年学生们通过多样的方式认识病毒的来源、病毒致病的机理、疫情产生的原因、传播的途径以及疫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等,从而深刻理解到抗击疫情的科学本质,理解到人类只有不断提高认识自然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激励青年一代在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实践中“由磨砺而出彩”“因奋斗而升华”。
[责任编辑:张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