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2020-01-07 08:08冯敏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8期
关键词:师范生价值观核心

冯敏洁

[摘           要]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无价的精神遗产,也是当代高职师范生应具备的价值观。以高职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培养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并为优化师范生管理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师范生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96-02

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师范生教育的影响,分析了目前高职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现状,并对优化高职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提出了措施和建议,具体分析阐述如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要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总结,称之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对每一个公民自身行为的规范要求。

师范生是教育事业的后力军,师范生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思想。作为未来的教师,当代师范生任重而道远,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为重要。进行价值观教育要特别重视“知行合一”。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和改革,高职师范院校也加强了对师范生的思想管理,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合格“师风师德”的师范人才。

二、分析当前高职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师范生教育管理内容存在问题

随着现代教学改革发展,我国加强了师范生的职业教学管理。但是,高职教学依旧存在漏洞,部分院校在强调师风师德方面,没有从根本上做起,忽视了师范生的基本公民素养指导,造成了师范生教育管理频频出现问题的状况。

(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缺陷

当代师范生缺乏对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正确理解。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主要要求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而师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较为片面,不深刻。因为思想教育的不到位,师范生在践行师德时达不到社会的要求。

三、对于优化现代高职师范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研究

针对高职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以下几个建議。首先,师范生职业观和职业认同感的培养要贯穿师范生培养全过程。针对师范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院校领导要紧抓思想教育工作建设,认同思政教育理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点和内容入手,共同分析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路线,创新教育改革。

(一)构建师德师风课程教学体系

整合高职院校的课程,结合师范的人才培养途径,按照课程之间的逻辑性进行创新教学,重新审定人才培养目标,将职业化教学和师范生培养整合起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扩展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近代史纲要以及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等几个方面的课程教育与坚定教师个人信仰、树立职业信念、推进依法执教理念相结合。

其次,要不断巩固教师“职业化教学管理”,让师范生不断学习心理学、教师礼仪以及中外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以此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育家优良的文化品质和传统礼仪,最终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素养、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

再者,要落实基础技能教学,高职师范生要具备良好的师范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学科教学质量,多学习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知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二)扩大社会主义耕作群体的核心价值

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部分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教法的传承,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建议思政教师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注重融入思政素材。此外,还要注重个人行为,教师好的行为都将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因此,教师上课应穿着整齐,尊重学生,遵守法律,注重精神培育,注重立德树人。学生也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时刻以未来教师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因此,适当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体系非常有必要。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不仅是思想政治教师,而是所有教师。师范学院的教师不仅需要教给学生教育和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向学生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向学生传播高尚的道德风尚。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不断创新校园文化的建设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学校可以举办以书画展览、学术会议和歌唱比赛为主题的活动,以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鼓励支持高职学生拍摄个人的微型视频,宣传自己所理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校园广播及现代化媒体,让学生认识、了解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这些举措可以促进学校的微公益发展,引导教师开始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关注社会,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教师要不断创新,研究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改革学位评估机制,促进教师整体发展

教师按照办学标准和人才化培养要求,灵活调整学生评估标准,强化教师教学的实践能力和学术教学管理,根据自身办学特点,灵活调整和制订专业评估标准,并且实际上实施各种旨在改善教师的学术和实践技能的专业职称审查制度。

在审核学生论文时,要注意其价值内涵,结合科学研究的要义、教学管理的目标,做好论文质量管理,提升其实用价值,并将科学研究结果所获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用作评价专业程度的指标之一,不断探索论文的时代作用和价值。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指导,借助职称评估系统,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向职业化转化。

(五)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

作为未来教书育人的一分子,师范院校学生的学习任重而道远。教师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任务。因此,作为一名普通教师,除了必须认真设计课程的准备和教学工作,并对普通学生发挥榜样作用以外,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体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促进高职师范生的教学技能的增长,有助于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管理。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普通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是润物细无声的,是循序渐进的,是持之以恒的,需要教师精心安排、认真规划。面对教育师范生的特殊目标,师范院校不仅要教书育人,而且要帮助教师树立坚定的信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教师除了要教学生学会做事,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做起:第一,鼓励高职学生写感谢信给父母、老师、朋友等,并培养高职学生的孝顺、爱心和仁慈。第二,要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并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学生:教师就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良好品格,为将来能够为人师表做好准备。根据学生守则的要求,要求高职学生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例如不随地吐痰、不越过栏杆、不闯红灯、不践踏草地,注意高职学生的个人形象等。第三,院校建立文化走廊来展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借此来引导学生,激发其学习动力。第四,鼓励高职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合作、互相评价,共同进步。第五,通过互联网传递正能量,当学生传递负面能量或思想稍有偏差时,教师必须及时发现、关注、帮助和纠正,以继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朱小鹤.高职生区域红色文化认同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9(12):78-79.

[2]康译文.试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9(20):380,460.

[3]陈蓓.高职英语课堂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2019(10):36-37.

[4]吴兰,李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研究[J].电大理工,2019(3):47-49.

[5]华金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的培育路径浅析[J].教育现代化,2019,6(73):199-200.

[6]沈晓婷.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价值导向作用: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2019,18(8):56-58.

[7]朱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德育现状及有关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22):234-235.

[8]杜光,徐峥.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研究: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9(20):164-165.

编辑 原琳娜

猜你喜欢
师范生价值观核心
我的价值观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