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地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20-01-07 08:08尹冬丽任文博冯杭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8期
关键词:师傅岗位教学内容

尹冬丽 任文博 冯杭华

[摘           要]  基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为例,阐述地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现状,提出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地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案,为地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地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46-02

2019年初,國家就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其中对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课时、提出了明确的指标要求,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地位的重要性。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在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河南水利环境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分析传统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现状中教学方法的不足,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主要探讨了实践教学中教师知识体系和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课程建设和改革,实现地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的有效对接。

一、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足

(一)学校缺乏与生产相配套的软硬件设备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迅速,社会对地理信息系统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同时,企业对GIS人才的要求更高,不但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求技能熟练,会运用新产品、掌握新技术。目前学校没有设置独立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机房,而是和其他专业共用一个机房,在学校学生主要学习GIS基础平台软件如ArcGIS,MapGIS等。但是,在生产当中还有会北京苍穹软件,中天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软件等,还有一些三维处理效果较好的产品是学生接触不到的,导致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受限制,造成学生进入社会后对当前新产品、新技术了解较少,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教学与岗位情景脱离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这些数据带有空间地理位置信息,企业项目数据都属于机密数据,学校无法得到真实数据,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模拟生产,数据结构相对简单,不能体现生产中数据多因素、复杂性和多变性,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实践技能训练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存在差距,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积极性差

学校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教师先操作示范,学生在跟着老师的演示步骤学习,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学生记住了操作步骤,但不能很好地与理论相结合,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缺乏创新,学生积极性差,而且学校很少把学生的职业态度、责任意识等职业素养渗透到教学当中。测绘地理信息企业文化的传达,并让学生了解地图绘制员、工程测量员,摄影测量员等不同的岗位要求,将有利于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做规划。

(四)青年教师较多,生产经验不足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本身知识覆盖面广,理论性强,重难点不易把握。目前担任该课的老师较少,整个团队年龄偏年轻,最大者不到40岁,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任教的青年教师,实操水平不强,企业生产了解较少,生产经验不足,教师资源的不足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好。

二、现代学徒制在地理信息系统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学生实习实训效果不理想,技能不能与企业岗位很好对接,企业对学生的再学习能力、责任心等方面不太满意。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学生(学徒)为培养核心,课程为纽带,学校、企业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联合育人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订单班,其通过校企协议,师傅协议或三方协议,保障学生(学徒)的利益,是校企共同育人。通过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岗位,而不需要毕业后再有过渡期,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有巨大帮助, 企业也弥补了用工缺口,并减少了人才的流动。

(一)扩充教师知识体系和教学团队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要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学生需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岗位技能,教师的知识体系结构直接影响学生的眼界,实践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足够的生产经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生产实践经验,学习企业先进的技术,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等,丰富教师知识体系。同时,还聘任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给学生上课,同时在教师中实行“师带徒”,即让企业专家或有经验的老师带年轻教师,并在企业选拔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企业师傅,这样不但扩充了教师知识体系,壮大了教学团队,在理论教学中以学校教师为主、企业专家为辅。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企业师傅为主,学校教师为辅的指导方式,为学生提供强大的师资团队来满足学生的高技术技能的培养目标。

(二)重组教学内容

根据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更新教学内容。目前高职教学中的学习任务与企业的生产任务相差很远,为了让学生毕业后零距离对接企业任务,根据现代学徒制要求,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等需要企业专家参与一起制定,专业教师需到企业锻炼,学习企业的企生产运营情况,岗位技能对知识、能力的需求,从而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通过教师深入合作企业和多方调查,得到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有:(1)项目工作准备:(2)数据采集:(3)数据处理(4)质量检查;(5)数学查询与分析;(6)资料整编。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对GIS实践中的项目重新整合、编排和梳理,以企业项目为案例数据,以问题求解主线,在实际应用需求的求解过程中融入GIS功能,以实践项目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内容组织,以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真实性。

(三)改革教学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间实验,一部分是综合实训。课间实验主要由校内教师教授,主要是基础性操作,包括:(1)结合项目需求学会收集资料;(2)结合技术要求进行数据处理;(3)数据存储与管理;(4)结合项目数据进行数据的查询与统计;(5)数据分析;(6)成果打印。结合企业案例,以学生操作为主、老师示范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学当中引入企业文化、行业规范,并让学生参观企业生产环境,让学生感受真实生产环境,为进入企业做准备。另外丰富网络资源,搭建网络学习平台,上传软件操作视频和案例分析视频,打破传统教学空间的限制。

综合实训目标是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岗位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该课程的安排是让学生到企业,结合企业的真实生产任务,由企业师傅带领学生完成一定生产任务,掌握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以及岗位基本技能。师傅在其中主要起到导向的作用,实现教师、师傅多元化的角色扮演。实践教学主体突出了“双身份”“双导师”制,“双身份”指学习的主体既是学生又是学徒,“双导师”是学校内部专业教师与企业资深技术人员的导师制。由学生到学徒角色的转换,让学生感受到岗位的需求和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学习锻炼,更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以及企业的需求,知道了自己以后的努力,能更快地适应岗位。

(四)实施多元评价机制

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为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改革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形成较全面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主要针对学生、教师及师傅。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教师(师傅)的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主要的考核评价有学生对教师评价、学生对师傅的评价、学生对企业的评价、教师及师傅对学生的评价、企业及学校对师傅的评价。

学生对教师评价主要考核教师责任心、职业素养、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答疑辅导等方面,激励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学生对师傅的评价主要考核师傅的专业技能、带徒弟的态度、过程、方法的合理性及责任心,如果有的师傅不合格,可以更换师傅。教师及师傅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过程评价和最终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学生在企业完成一个单元,或者个模块后进行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学习最近一段学习的质量、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管理意识等。学生实训结束还有最终评价,考核学生总体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岗位技能掌握情况、岗位任务完成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企业及学校对师傅的评价主要考核师傅是否具备熟练的技术技能,是否能带出优秀的徒弟及师傅关系是否融洽等,同时对师傅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增强师傅的责任心,让学生在企业很快地成长。

三、结论

高职院校主要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因此实践教学显得非常重要,地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方法,与企业共同育人。

现代学徒制这种双育人模式,结合企业项目的实践教学内容,并组织有效实施,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教学中企业的深度参与,校企共同育人,使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由单一技能向综合技能转变,让学生更快地适应了岗位的需求。地理信息系统实践课程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通过扩充教师知识体系和扩大教学团队、重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组建多元评价机制等方法,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在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符合教学规律的角度下,现代学徒制下的实践教学中校企对接方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了企业对人才了要求,充分发挥了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和企业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教育部官网,2019-04-04.

[2]王晓东,张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8):4-6.

[3]莫申国.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地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綜合论坛,2017(20):110-112.

[4]李琳.现代学徒制下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制定[J].福建建材2018(3):115-117.

[5]罗勇.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7,8(3):72-75.

[6]郭雪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纺织专业“四合一”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0(5):27-30.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师傅岗位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