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胜利
[摘 要]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取代传统汽油车行业已成必然,因此社会急需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中职类技工教育在培养新能源汽车修理人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传统“五年制中职”汽车修理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的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已经过时,急需调整改善。从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教学设计制定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该课程的课程建设与教学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关 键 词] 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工电子基础;五年制中职;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232-02
一、背景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是汽车修理等汽车类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后续汽车电控、电器等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油车的趋势逐渐明确,该课程的地位将会更加关键。中职类技工教育在培养新能源汽车修理人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 “五年制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自制力较差,学习积极性较低,极易沉溺于智能手机等。如何能让起点如此低的学生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中“基础、必备、够用”的理论基础,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目前,中职院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学情况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教材选用不适当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选择一本适合学生的教材非常重要。当前市场上中职类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材很多,但大多粗制滥造,虽然书名带有“汽车”二字,但其内容完全就是电子电气类教材《电工电子基础》的翻版,几乎没有和“汽车”有机联系在一起,内容“全面”而又“深刻”,完全不适用于中职类学生。而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逐渐普及客观上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发生很大的变化。
(二)教学设计问题突出
好多教师只是把教材的自带课件当作教学设计,教材上讲什么,自己就教什么,而且还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完全没有根据中职类汽车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要学的理论进行教学设计。
以上两个教学问题反映出的是该课程的课程建设问题,即没有认真编教学大纲、精细制定教学设计。选取教材必须依据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前提。
二、教学大纲编写
(一)教学大纲编写原则
只有明确“教什么”,才能教好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这就是认真编写教学大纲的意义。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大纲的编写或修订的原则是,从汽车类专业后续涉及“电气”的所有课程,罗列出汽车电气的知识,并提炼、总结、归纳,然后系统化为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具体到教学大纲编写时,必须组织汽车类专业课各教师重点参与,让他们罗列出每门汽车专业课需要用到的电工电子知识,然后电工电子教研室据此提炼出教学大纲。切不可把通用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大纲作为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因为它涉及了大量无关汽车行业的知识;也不能把传统的汽车电工电子教学大纲作为目前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毕竟时代在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崛起,必须大幅修改传统大纲,增加许多重要的模块。
新能源汽车正在迅猛发展,核心课程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控技术、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要组织这些课程的任课教师或研究这些课程总结归纳出相应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把它们和传统燃油车电气系统对应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分类、归纳,提取出教学大纲。
(二)教学大纲包括的模块
本人建议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大纲中的教学模块至少包含以下几个:直流电路基础模块、电磁基础模块、交流电模块、安全用电模块、电机及其控制模块、模拟电子模块、数字电子模块、电控基础模块。相较于传统的教学大纲,一些模块需要做出重大调整。具体如下。
1.交流电模块因传统燃油车没有涉及太多交流电(只存在于交流发电机内部),因此并不被重视,甚至好多教材并没有这一模块。现在因新能源汽车重要组成部分电机大多数是交流电机,所以这个模块要加强,学生必须懂得单相交流电和三相交流电的相关基础知识。
2.安全用电模块的地位需要更加重视。毕竟新能源汽车修理大多是在高压直流电环境下进行,安全第一。同时,模块的内容也需要调整。以前的安全用电模块基本上和通用电工电子教材相同,只有交流电的安全用电及防护。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压直流电的用电人身安全和车辆安全必须添加进去,要格外重视维修新能源汽车各种安全工具的正确使用和心肺急救培训。
3.电机及其控制模块这部分必须放在关键地位,它不仅是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的应用和落脚点,而且新能源汽车涉及的直流电机(直流无刷电机)、交流电机(三相异步电机、三相同步电机等)都和此密切相关,通过教学,学生应该掌握典型的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并且要熟练掌握这些电机是如何启动、调速、反转、制动的,因此这个模块必须分配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学。
4.电磁基础模块内容要做深度优化。在掌握电磁基本术语、概念、定律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与汽车电磁具体应用深度结合起来。举一个例子,学习了继电器的知識后,要立即教会学生典型汽车涉及继电器的原理电路,如前照灯电路、鼓风机电路等。
5.直流电路基础模块内容要有所删减。课程面向的是五年制中职学生,他们的理论知识非常薄弱,且学习抽象理论知识困难,若这个模块安排太多的纯理论知识学习,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基尔霍夫定律、电流源与电压源的变换、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复杂电路的分析等抽象定理和电路分析可以删减。
明确了教学大纲,下一步就是依据教学大纲选择教材的过程。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教材时可组织教研室人员一起参与讨论,尽量贴合教学大纲,选出几个备用教材,再经过反复讨论,最终落实。若市面上没有适合的教材,教研室可组织人员自编。
明确了“教什么”,下一步是“如何教”问题,即从制定教学计划、完成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实施,尽力上好每一节课。
三、教学设计制定
(一)教学设计是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所以首先要制定教学计划
制定教学计划必须遵循教學大纲,这是前提条件,而不能依据教材。然后根据重、难点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若无明确教学计划或者有教学计划但不按其执行则会造成一些重点教学内容无法落实。本人推荐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学时为一学年,上学期主要讲授“汽车电工基础”,下学期主要讲解“汽车电子基础”,总学时不少于140学时。
(二)教学设计反映了教师的备课充分程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教学设计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堆积,而是在教师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参照现有教学条件,提炼、归纳、再组合教学内容,并细化为围绕中心任务的若干个教学活动,然后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学流程、时间分配等。
(三)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落脚点与回馈点
它不仅检测了一节课成功与否,还可以反映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可根据教学效果修改教学设计、三省吾身,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依赖于是否充分、制定完善的教学设计,还和教师师德、教学经验、管理观念等有关。
四、结论
“教什么”“如何教”二者绝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是任务——实施的关系。本人从事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的教学工作,据此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呼吁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建设改革,也需要技工教学更重视其教学。
参考文献:
[1]艾德臻.五年制高职汽车电工电子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初探[J].科技风,2013(8):195-196.
[2]张鸿飞.中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模式创新的探讨[J].职业教育,2014(3):111-112.
[3]程海洲,赵宁.汽车电工电子教学方法探析[J],河南农业,2015(6):25-26.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