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霞
最近听了一节公开课,上的是《诗经·周南·芣苢》。教学的流程是这样的:
展示芣苢的图片,诠释芣苢“多子多福”的寓意——点名叫学生朗读,并纠正字音——朗读指导,学生齐读——介绍《诗经》的语言和结构形式特点——思考:诗中是如何运用“赋”这一手法的?——品读诗歌,想象妇女们采摘芣苢的画面——教师展示闻一多先生想象的情景,并配乐朗读——课堂小结——运用:从《诗经》的语言形式特点和表现手法入手鉴赏《桃夭》。
姑且不去评判这是否是一节好课,也不论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否得当,单从教学内容选择的角度来看,《芣苢》这样上是很值得商榷的,也充分暴露了一线教师在使用统编教材过程中的困惑和迷惘。
《芣苢》应该教什么?它是一首诗歌,难道从手法出发,绘意境,品情感不对吗?如果按照以往的课标理念和教材编写方式,这样的上法未尝不可。但是,在新课标和新的教材编写理念之下,这样的教法就有失妥帖了。
《芣苢》应该上什么,立足统编教材来看,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这首诗歌本身,而是应该关注它所在的教学单元。《芣苢》是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首古诗,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劳动光荣”,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但稍一留心我们就会发现,从文体来看,《芣苢》与这个任务群并不相符,因为它不是实用性文章,而是一首诗歌,属于文学作品。纵观必修上册五个单元的选文(除去一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和两个以活动为主的单元),我们会发现其他单元选文的文体是和所属的任务群一致的,唯有第二單元是实用性作品和文学作品的“杂交”组合。这种组合共存的合理性在于它们共同诠释着“劳动光荣”这个主题,从这个角度来看,编者将《芣苢》编入这个单元,显然不是让我们按照诗歌的教法来学习这首诗,而是为了凸显“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这一点,实际上编者在文后的“学习提示”中也作了较为明确的说明:
本单元特别选入这两首描写劳动的古诗,从中可以读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场景,感受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体会古诗超越时空的魅力。阅读时要展开想象,走进其中描摹的场景,悉心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其中表现出的劳动之美。
《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
在“学习提示”中反复出现“劳动”一词,这就说明我们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现出的劳动美和劳动时的欢愉上,而以上这位老师在教学中整节课都没有提及“劳动”一词。如果将这节课置于统编教材的大单元概念之下来衡量,显然,它的教学内容是不恰当的。授课教师之所以出现教学内容选择偏差的问题,是因为他忽视了教材设计的单元教学任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理解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下面笔者就从一线教师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谈一谈用好统编教材的几点想法。
一、要用好统编教材,需放空自己,革故鼎新
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经在谈及统编教材的使用时强调:“大家在为新教材备课时,最好认真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新教材对照着读,以加深对教材编写理念和设计意图的理解。”不理解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和设计意图”,就会把教材中的选文孤立起来看,“新教材老教法”就可能会成为新一轮课改的教学常态。就目前来说,这样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笔者最近听的另外几节公开课也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其中有一位老师上的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整节课从意象出发,读诗赏诗,却没有对“青春的价值”的思考。
如何革故鼎新?教师需要根除原来以文体确定教学内容的思维惯性,将选文放在任务群和大单元的视域下进行教学价值的考量。以读写单元为例,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四大方面:任务群学习目标、单元教学任务、篇目教学价值和学业质量水平标准。比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五四”时期狂飙突进式时代精神的代表性诗作,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任务群学习目标中的“构思”和“情感”上,这符合单元教学任务中的“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也与“学习提示”中“阅读时要注意联系‘五四特定的时代氛围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形式特征”相吻合,同样与“学业质量水平”标准中要求关注文学类作品的情感和表现形式是一致的。
二、要用好统编教材,需立足全局,统筹规划
最先启动新教材的省份的教师普遍反映新教材容量较大,如果一篇一篇地教,课时明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要用好统编教材,就需立足整体,整合学习资源,避免碎教碎学。就如“文学阅读与写作”中的诗歌教学。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选了五首诗歌,其中一首古典诗词,三首现代诗,一首外国诗。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是古典诗歌教学单元,共选了八首体式不同的古诗。不管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外国诗歌,意象都是教学时绕不开的重点。如果孤立起来教,我们的教学可能就会在意象上重复循环。据此,我们可以围绕意象进行跨单元之间的教学整合,将学习目标确定为:对比学习古今中外的诗歌在意象使用及其表达效果上的异同。这样不仅打通了诗歌教学,而且有效避免了同类文体教学时的简单重复。
同样,同一单元的文章,在确定选文的教学内容时也应突破文章本身,立足整个单元挖掘作品的教学价值,让一个单元中的一篇篇文章形成指向任务群和核心素养的学习群。比如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选文可进行如下整合:
【课时1、2】重点学习通讯如何多角度、多层次报道和表现人物的精神,并学会辨析报道的立场。学习资源:《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其中着重研习《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其他两篇文章略读。
【课时3】侧重学习新闻评论如何联系社会现实,阐述观点。学习资源:《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课时4】通讯与新闻评论比较阅读。对比学习两者在表现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以及表达观点方法的异同。
【课时5】重点学习劳动之美,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学习资源:《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芣苢》《插秧歌》,其中两首古诗为重点学习资源,三篇通讯为教学辅助资源。
【课时6】写作。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就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写一篇通讯,报道他(她)的事迹或就最近发生的某一个新闻事件,写一篇新闻评论。
三、要用好统编教材,需立足学情,扎实推进
统编教材践行“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方式,意在改变以往一篇一篇地教的固有教学模式。温儒敏教授曾说这种教学方式倡导的是“一组一组地学,就是群文教学”。有的老师因此就把新教材的教学方式等同于群文教学,认为只要不是“一组一组地学”就不是在践行新课标。为此,部分老师不顾学情,忙着建构“群”,却忽视了对“群”作用的思考,对“群”文价值的开掘。比如有位老师就曾利用一节课完成了对《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等三篇文章的教学,教学的重点是:选出三篇文章中最能表现“劳动最美丽”的细节,阐釋理由。随后,课堂便在学生“找细节——交流细节”中展开,学生也在不同的篇目中不停地翻着书页。整节课看似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也践行了新课标倡导的群文教学,但是三篇长文平均用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刚入学的高一学生来说未免过于宏大。更何况,每一篇文章都只是学生较为粗略地说了说其中的几句话或几个片段,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围绕“劳动最美丽”重点品赏某些细节描写。这样粗放式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养成浅表式阅读的不良习惯,与新课标通过任务群教学期望达成的深度阅读是相悖的。长此以往,阅读教学的质量可能堪忧。
实际上,“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不等于群文教学。温儒敏教授在提出“群文教学”的方法之后,紧接着就说“不是群文教学要一律取代单篇教学。在新教材中,单篇教学和群文教学是并存的”。同时,温教授特别提醒老师们注意“群文教学也应当有精读、略读之分,一课之中的2篇或者3篇课文,总有一篇是要精读的,教师要举例子,给出方法,给出读书和思考的方法,其他则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泛读”。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是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的,学有所得当是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新教材就是指引我们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借助教材所给的资源,指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得学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此,教学不能一味建“群”,而应始终立足学情,运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循序渐进,不可贪多,更不可让新教材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变成学生学习的“空中楼阁”。
[作者通联:浙江江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