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研究

2020-01-07 08:08施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8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中职信息化

施瑜

[摘           要]  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水平得以提升,这就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提供了支持。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切实促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效率的提升。就信息化条件下混合式教学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影响进行阐述,通过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践分析,进一步探讨该模式的实施策略,旨在全面促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效益的提升。

[关    键   词]  信息化;中职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92-02

传统教学模式同样有着自身的优势,将其与新时代的“互联网+教育”模式进行深度融合,以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中职计算机教学,可以较好地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切实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全面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深研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影响,进而精心设计和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综合能力。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符合中职计算机教学发展需求

信息化条件下,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明确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情况,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持,协调网络课堂与传统教室课堂,这就能够促使课堂教学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教学活动开展来引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观念,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中职计算机专业作为综合类学科,能够与多学科相互结合。另外,中职学校又可结合企业需求来开展差异化的课程教学,因而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往往更新较快,学校能够基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来调整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良好发展提供了条件

就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清晰、态度不够端正,对计算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对将来就业的影响认识不够。同时,中职计算机专业在就业需求方面存在随意性与临时性特征,岗位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此种情况下势必会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造成影响,导致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就业竞争力不足。针对此种情况,中职计算机教学应抓住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利机遇,打造有效的课堂学习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为网络信息化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支持

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推进,要明确信息技术对新型教育教学环境的支持作用,打造数字化、智慧化校园。在信息化条件下,设备与技术都为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支持,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从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入手来推进信息化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促进网络优势的发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并加以合理运用,突破时空限制,将隐性教育规范实施,这就能够从多维角度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综合技能。对信息化条件下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来说,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为教学实践的落实提供支持,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至关重要。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前期充分调研,强化设计依据

为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的科学性,需要在前期做好充分调查研究,把握教学环境、教学状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获得多元数据信息,为信息化条件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参考。

(二)“多维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传统+信息化网络”融合运用,在混合式教学模式支持下,优化传统教学,将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本土化和具体化,发挥网络技术的支持作用,坚持线上线下双通道学习,课前、课中与课后紧密衔接,以学习任务目标来引导学生,开展多维角度,促进学生多种能力与素养的强化。

三、中职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

(一)“双路”人才培养目标调整

信息化条件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强调立体化教学,这就需要调整“双路”人才培养目标,也就是从就业和升学两方面来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中职专业学生的发展空间得以有效拓宽,通过多种渠道的开创,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通过“双路”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養质量得以明显提升,尤其是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支持下,校企合作更为密切,理论联系实践更为有效,人才培养更具多维化和立体化特征。例如,为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认知水平,学校应与当地企业建立网络远程视频合作工作室,学校为企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持,企业为学校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提供帮助。比如开展广告牌制作教学时,学生掌握了电脑设计广告牌技术技巧后,教师可与企业联系,让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为企业进行广告牌的设计,然后传送给企业,再组织学生远程视频观看企业是如何对“作品”进行成品输出的。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企业亲身体验广告牌的制作全过程,或请企业的师傅来到学校为学生现场演示。通过校企合作,运用远程、亲身体验、邀请师傅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而有效培养理论与实践俱佳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二)三层课程教学体系的搭建

中职计算机专业发展过程中,从信息化要求出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了三层课程体系的搭建,能够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促进递进式课程体系的构建。第一层为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础素养课程,第二层为应用的技能与职业素养课程,第三层为核心技能、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课程。

(三)立体教学环境创建

信息化条件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立体化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社会、企业、学校和家长的协调作用,打造立体化的教育环境,为中职学生的全面化发展创造优良条件。在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健康的个性,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强化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实践教学中,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支持,积极探索与智慧村、小微企业的合作,开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相关的实践渠道,全面提升中职人才培养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同时,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师生密切配合互动、生生热烈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例如,开展“PhotoShop设计校园主题宣传海报”教学时,教师所布置的设计任务是开放式的,由于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和個性想法存在差异,因此,学生最终设计出来的作品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为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小组内部评、小组之间评等形式,通过学生自我介绍设计理念、方式方法,以及直言不讳的互相评价指正、小组内探究学习,进而打造互帮互助、兴趣浓厚的立体学习环境,促使全班学生PhotoShop设计水平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四、中职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搭建教学平台

中职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把握信息化条件,对现代化教学平台技能型搭建,将网络、微信与蓝墨云班课结合起来,从而为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微信来建立班级群,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等参与到班级群中,便于通过微信来做出学习通知、课后反馈以及咨询建议等。通过蓝墨云班课能够优化网络学习空间,满足学生线上学习需求,在课前、课后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网络教室方面,能够开展面对面实地教学,以局域网为支持进行线上学习,这就能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具体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有侧重地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方式的学习,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网上搜索精选对比等学习方式,从而促使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例如,开展PhotoShop软件设计实践拓展教学时,课后作业环节,可给学生布置“国家未来发展蓝图”“欢度春节”“毕业贺卡”等设计任务,引导学生运用发达的网络搜集整理与设计主题相关的设计成品,品味作者的设计理念、探究演练作者的设计手法技巧,通过借鉴学习,结合自己的设计思路再进行主题创作,进而通过借助互联网、借鉴别人的作品等混合式的学习策略,切实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PhotoShop软件设计水平。

(二)创建学习资源

信息化条件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注重学习资源的创建,将资源课程与趣味学案协调起来,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出发,在描述方式上选用趣味化的语言,注重实用技能训练,促进校本教材的顺利形成,从而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趣味化的学案能够有效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和家长要合理监督和引导,在学案与任务等资源的支持下,促进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学生专业学习效率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可从中职生学习特点出发,对趣味学案《我的青春记录册》进行设计,将学习过程记录其中,促进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将课程电子学案看作项目,将课程作为学习任务,在整合收集学案的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完整记录下来,这就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美好记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复习巩固和反思提升。

(三)设计“两线三段七环”教学活动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持,“两线”就是采取线上开放与线下闭合相协调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顺利推动专业教学。“三段”方面,强调课前探究目标,课中通过活动进行内化,课后知识梳理以有效提升,通过此种方式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以拓展,便于学生更好地获取信息。所谓“七环”,就是要明确教学实施的七个环节,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学生开展自学,在课堂上重化目标,探究专业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分层训练,对学生表现作出评价,对课堂进行总结,在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拓展的基础上,作出评价反馈,这就有助于优化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成效。

总之,现代社会发展新时期,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把握信息化条件,科学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调整教学策略,打造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令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性,这就能够促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令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谢茂森,张家录,钟嘉鸣.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6(3).

[2]张燕琴,潘利强.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电大理工,2017(4).

[3]邢晓俊.中职计算机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9(2).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中职信息化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