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0-01-07 08:08木向春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8期
关键词:植物学教学法植物

木向春

[摘           要]  植物学作为农林类中职学校的基本课程,具有内容多、概念抽象、理论知识丰富的特点,它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植物学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从植物学基本内涵入手,对植物学教学常用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提高植物学教学效果的相关策略。

[关    键   词]  植物学;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82-02

植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植物的生长和发展特性,其目的在于能够通过植物学学习、掌握不同植物的生长规律,充分对植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并给予合理保护。

一、植物学学科概述

农业类高职院校中,植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加强植物学教学方法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植物学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从而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1]。

二、植物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是植物学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学科图标、实物和植物挂图等综合运用,将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用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示出来,能够让学生的抽象思维转变成形象思维,对植物学理论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1.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应用到各级院校的教学领域,多媒体教学能够利用动画、视频和音响效果等对学生多感官进行刺激,能够充分发挥出生动、形象的教学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图片的应用

在植物学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课程进行设计,制作植物学教学课件。目前,在各大网站上均有大量的植物学教学资源图片,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下载,也可通过网络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精品课件中的图片,丰富自己的教学课件。利用这些图片,能够展示出植物花期、坐果期、果实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图片对植物的特性产生形象认知,不但有助于增进学生记忆,掌握植物各个阶段变化规律,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对植物各个成长阶段资料收集的习惯。

(2)视频的应用

植物学教学中,应用视频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变化过程具有形象的认知。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利用一些高清摄像设备对植物某个阶段进行长时间跟拍,能够形成植物生长过程的视频。例如:种子发芽破土而出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掌握植物种子发展到植株的整个过程和生长中所必需的条件。有些植物具有自身特殊性,例如:含羞草葉子在被触动的情况下,这种外界刺激将被传送到植物叶柄根部的叶枕,导致薄壁细胞内部细胞液流动的变化,引起植物叶片产生闭合,形成“害羞”的状态,通过视频对“含羞”过程进行展示,学生能够形象地了解整个变化过程,加深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2]。

(3)动画的应用

植物学教学中,利用Flash动画与音乐相结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展示植物根部吸收土壤中水分,然后在各个部分水分子运动的过程,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教师针对每个环节进行讲解,能够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让枯燥乏味的讲解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同时,学生也更容易记忆和理解。

2.利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

植物学教学中,利用实物进行教学能够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富有活力。实物教学采用的可以是经过加工的标本,也可以是在生活中采集到的实物样品。利用植物实物教学,不但能让学生对植物产生更形象的认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样品和制作标本的良好习惯。

3.利用实践进行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植物生长环境、特性等具有深刻的认识,往往采用野外样品采集方式,增加学生实际接触植物的机会。在野外样品采集中,学生能够结合学到的知识,对植物进行识别,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土壤湿度和气候要求等,在野外样品采集过程中,往往能够形成大量的教学资源图片和标本,在以后教学中加以应用。通过这种实践教学,能让学生对植物学产生浓厚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3]。

(二)比较教学法

在植物学教学中,一些教学内容较为相近,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开展教学。通过比较教学,学生能够对事物认知更加清晰,并以此让学生掌握比较分析的思维方法。

比较教学通常对具有相似点的事物进行比较,例如: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加以比较,可以从根系、茎叶、花以及种子的不同,来对两者进行区分,总结出两者的相似点,这样学生能够将两者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比较教学法经常应用在容易产生混淆的概念对比教学中,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原生质和原生质体概念中,可以找出两者概念的区别,原生质是物质,而原生质体是具体结构。

(三)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又被称为指导发现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从亲身观察、实践以及思考中获取知识。探索式教学法通常应用于植物学实验教学中。

例如:在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实验中,要求学生自主探索,掌握不同种子类型,对这些不同种子进行比较找出异同,总结出不同种子的相关发芽参数,做好统计;通过观察掌握不同种子在发芽后的根尖形态;制作不同种子的根茎切片,并做好显微照片。学生经过探索学习后,要结合这些知识点以论文形式做好实验报告,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不需要进行详细的指导,只需要提供完善的实验条件,其余的过程都需要通过学生主动研究来完成。

(四)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师以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利用有效资源,围绕课程的主题进行探索,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调查研究、分析和制作等活动,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和实践能力。项目教学法往往将多种方法融合到一起,例如:任务驱动法、探究法和案例法等,利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植物学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1.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应用中通常分为项目制定、分组实施和评价考核三个阶段,其中项目制定阶段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需要将总体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单一小目标,每个小目标作为一个项目;教师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和执行力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5~6人作为一个项目组,各个小组结合各自的任务进行资料搜索、整理和分析,学生资料可以从图书馆或网络上获取,也可以在教科书中获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负责辅助引导以及掌握教学进展节奏等。各个小组完成任务后,教师要结合完成效果,对每个小组做出定量和定性评价[4]。

2.项目教学法的注意要点

(1)教师要把握总体教学目标

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植物学教学时,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研究,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解,这样才能确保教学内容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2)教师要对学生情况了解透彻

项目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性格特点、执行力情况和组织能力进行分组,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决定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效果,决定每个小组在执行任务中学习知识的多少。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

(3)教师要控制好教学节奏

项目教学中,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能力不同,进展速度也具有较大差异,教师要善于掌握课堂教学进展情况,合理控制教学节奏,这样才能够发挥出项目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五)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植物学教学中,结合某个知识点,找出相应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相应的知识。案例教学法通常与小组合作教学法联合应用,利用案例引出教学中需要探讨的内容,让每个小组展开讨论或者通过查阅资料等其他途径,找出与案例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让每个小组展示出经过小组讨论出来的结果,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总评方式,对知识进行总结并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提高植物学教学效果的相关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植物学教学内容中,理论和概念所占比重较大,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中往往缺乏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侧重点,将多种教学方法加以运用,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方式,例如:微课、多媒体等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植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总结出知识要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学生融入学习氛围中,将会对植物学蕴含的奥秘产生浓厚兴趣,以此促进植物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明确教学目标

植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课前的教育设计,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让课堂变得更加充实,知识丰富。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综合每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对植物学教学方法进行合理选择,这样才能发挥植物学教学的良好效果。

(三)加强实验教学

植物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加强实验教学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知识,往往理解更加深入,掌握更加牢固。教师要善于把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平衡,通过实验对理论加以验证,通过理论教学对实验进行指导,只有使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各取所长,也更符合学生需求。

(四)强化实践教学

植物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本土材料,丰富教学资源,采用实践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融入实践生活中,通过接触本土教学资源获取直接认知。此外,定期开展样品或标本采集、制作活动,让植物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体验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植物学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知识覆盖面广、概念性知识较多,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加强植物学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力,做到灵活运用,因材施教,才能促进植物学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濮晓珍,王秀爽,徐文斌,等.生物科学专业植物学实验中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12):56.

[2]曲同寶.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建立校园植物信息化教学平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6).

[3]熊伟,黎明,查兰.微信在植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8(3).

[4]张洁琼.中职学校药用植物学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6):81-82.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植物学教学法植物
四川发现兰科植物新种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关于“植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初探与实践
模块教学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