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冬燕++刘伟++楚德昌
【摘要】本文对模块化教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植物学实行模块化教学的过程和意义。植物学实施模块教学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本着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模块化 植物学 教学
【课题项目】山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012502)、菏泽学院教改项目(2013018)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27-02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的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此培养定位当前各高校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专业课学时大幅度缩减,一些课程归并。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来保证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新型人才,这是专业课教学所面临的普遍挑战。
《植物学》是生物科学、农学、林学、园艺学等学科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定植物。以往的植物学教学是只重视了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割裂了植物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效率低下。为了解决传统教学的弊端,把岗位上的模块分工和植物理论学习相结合,建立模块化任务,“从做中学”,打破以往枯燥的专业理论学习,将结构模型制作、农业生产、城市环境绿化与设计等生活所需与理论知识学习结合,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
1.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1.1模块化教学的定义
模块化教学(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简称MES)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研发出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模式。它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和培训模式。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完成一定工作任务过程中呈现理论知识体系,在熟悉和掌握相关操作程序的同时学会“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1.2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模块化教学的基本思想是指针对特定的学生,按照一定的目标,将相关知识内容组织在一起,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在教学做一体化的岗位任务完成过程中,融进了知识学习、任务引导以及动手操作和思考辨析综合素质的发挥。此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为:
(1)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传统教学基本模式是“一本教材+粉笔+黑板”,以教师为主体,担任课堂教学的主角,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充当“听客”的角色。模块化教学模式建立以技能操作与实践为主线组织教学的模式,以能力为本位,重在知识和技能的灵活应用,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有意识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学习和展现自己的机会。
(2)模块化教学促进学习迁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增长。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室相互作用是静态发展,学生是教师活动的客体,以再现由教师指定的学习内容为学习功效标志。模块教学注重学生与教师互动,为学习者提供了思维的空间和实践的天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获得的经验适时转化和提升为日后的岗位能力,在此过程中加强了对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独立性的培养,它是以学生的独立性增长作为学习功效标志。
(3)模块化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传统的“讲授—接受”式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课,语言表述枯燥无味,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加重,课上玩手机、看小说、打瞌睡等等。模块化教学是突出实操实训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精简,保留了核心内容,学生学得有重点、注意力集中,技能提升,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植物学》的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的基本思想是指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相关的知识组织在一起,在一定时间内针对一定的学生,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学习。模块的确立是模块化教学的关键,一般按照章节内容进行分解,再考虑如何将这些模块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教学过程中完善模块结合方式,最后成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模块学习方式。
2.1模块的分割及模块之间的关系
根据植物的形态建成过程和植物的生活史对其进行分块,主要分为“细胞和组织模块”、“营养器官模块”、“繁殖器官模块”和 “植物分类与识别”等四个模块(见图1)。首先从微观方面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结构组成,明晰植物细胞、各类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其次让学生构建种子植物生活过程和形态建成模式图;最后根据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特点学习植物的分类,进而将课程的模块层次显现出来,启发学生总结各种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从而激发学生对各模块学习的好奇性和积极性。
寻找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将各模块所含的知识统一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系统地学习和构建课程知识框架。因此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确立是关键[2]。虽然各个模块看似是相对独立,但存在着必然联系,一是结构组成上,都是有细胞和组织构成植物器官;二是各器官之间又都是通过皮系统、基本组织系统和维管组织系统连成植物个体,同时各器官之间在功能上是相辅相成。模块四植物识别主要是在模块二中叶的形态特征和模块三花、果实的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实施的。
2.2《植物学》模块考核方案
传统教学中,考试成绩是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应付考试,短时间突击,单纯地机械背诵、记忆,忽略了知识的扩展和应用。同时学生被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兴趣爱好,压抑个性发展,无法在学习上享受到乐趣[3]。《植物学》模块化教学从结构模型制作、被子植物形态建成过程设计和城市绿化植物设计等过程让学生体验了从不会做到会做的心路历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考核成绩=结构模型制作+综合设计+期中笔试+实验成绩。结构模型制作成绩除了看最终模型外,还要看学生对结构知识的掌握。综合设计是小论文、被子植物形态建成综述等。实验成绩改变传统仅靠实验报告评估成绩的办法,将实验过程表现、实验操作和实验小测试等纳入评价中。
3.《植物学》模块化教学的意义
模块化教学在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把二者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在《植物学》教学中引入模块化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1增强了理论知识学习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模块教学遵循人类认知规律,其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设计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植物学》模块教学模式中,模块分割从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结构到器官结构),从部分到整体(各器官到完整植株)的划分,使理论知识内容学习突显出层次性。而各个模块之间又通过结构的内在联系成为一整体。并且每个模块又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着各自的技能训练和理论分析内容。
3.2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模块化教学以职业技能训练位核心,通过若干模块的建立实现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植物学》模块教学模式中结构模型制作、综合设计等实训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学习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植物学》的教学效率和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3促进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模块化教学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职业能力。可以说,模块教学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再通过实践教学来强化,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具体的操作技能,还能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4]。
综上所述,模块式教学方法在植物学中的应用不仅适合当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实现大学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丹.模块教学———二十一世纪适合社会及人发展的教学形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6):111-115.
[2]万文军,陆明.模块式教学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15)1:37-39.
[3]杨硕.谈中职模块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教师,2011(2):44.
[4]孙双姣,张运良,李明娟.论模块教学在高职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2014(32)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