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0-01-07 08:08郭敏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8期
关键词:哈姆莱特作品展整本书

郭敏华

[摘           要]  中职语文课程进入了核心素养2.0的新时代。在一新背景下,中职语文课程本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的宗旨,立足中职语文学科特点与规律,努力探究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与策略,而一直不被重视的“整本书阅读”可以作为这一突破口。中职语文课程要把“整本书阅读”课程化,恰当地运用读前激趣与指导策略、读中评价策略、读后分享策略,使培养中职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任务得到落实。

[关    键   词]  核心素养;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70-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语文进入了核心素养2.0的新时代。核心素养新背景下,培养中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有哪些呢?核心素养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无疑给出了一些有益的提示。其中高中语文新课标把“整本书阅读”作为高中生学习任务群的第一位,这无疑把“整本书阅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而中职语文课标在学业水平表述中也明确了“整本书阅读”的地位——“读整本书,不断扩展阅读领域,提升阅读品位”。特别是中职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课程目标带有明显的职业色彩。也是因为这样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并没有像高中那样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在新的背景下,中职语文要把“整本书阅读”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突破口,把“整本书阅读”作为中职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培养中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为了更好地为职业教育服务,中职语文课堂“整本书阅读”课程化,正确运用各种教学策略。

一、读前激趣与指导策略

在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整本书阅读”课程化进程不断加快。“整本书阅读”到底要不要教、怎么教、教什么等问题成为热门话题。首先,要明确“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没有教师指导,其阅读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次,没有教师激发“整本书阅读”阅读兴趣,学生对阅读将视若无睹、应付式地完成阅读任务。因此,“整本书阅读”不仅是学生自主阅读,更要重视教师的“教”。教师“教”“整本书阅读”不是代替学生读,而要讲究教学策略。只有正确运用教学策略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才能落实培养中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

(一)“整本书阅读”读前激趣策略

读整本书要花大量的时间,这就需要学生对这一“整本书”有持续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支持中职生完成读整本书的阅读任务。如何让学生对“整本书”有持续的阅读兴趣呢?读前激趣策略成为“整本书阅读”的第一要务。如人教中职语文拓展模块《哈姆莱特》只是节选全剧第五幕第二场,而且还只是结尾部分。相对于6.5万字的原著,这个节选远远无法体现出《哈姆莱特》整本书的价值。因此,中职语文读前激发学生去阅读《哈姆莱特》原著整本书。

1.以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如《哈姆莱特》“整本书阅读”,教师可以以中国电影《夜宴》激趣。冯小刚导演的《夜宴》是由《哈姆莱特》改编的。在《哈姆莱特》导读课前,播放《夜宴》三分钟的短视频,这一短视频激发了学生对《哈姆莱特》原著阅读的兴趣。《夜宴》中太子无鸾与婉后的悲剧深深吸引着学生。除了视频、图片等激趣方式,也可以以阅读竞赛的方式保持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如《哈姆莱特》快速阅读赛,即以泛读的形式在班级举办快速阅读竞赛。中职语文课堂把快速阅读竞赛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推进剂。

2.以专业作为突破口

本着为职业教育服务的原则,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结合所在班级不同专业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整本书阅读”阅读活动。以专业为突破口,以活动为抓手,激发学生持续读整本书的阅读兴趣。如动漫专业,以设计《哈姆莱特》动漫形象作为“整本书阅读”的动力。学生要设计出符合原著的哈姆莱特、奥菲利亚、克劳狄斯等动漫人物,这就需要对原著的情节、人物等有足够的深入了解,这就激发学生持续去阅读《哈姆莱特》原著,揣摩人物形象。又如学前教育专业,以小组改编《哈姆莱特》竞赛活动的形式,结合学前教育的特点,把音乐、舞蹈、表演等专业特点整合到《哈姆莱特》“整本书阅读”中。每个学前教育班级编排一个音乐舞蹈剧或话剧《哈姆莱特》,班级分成编排组、表演组、导演组、道具组、后勤组等,每个组都有自己的任务,每个成员都要有对《哈姆莱特》进行整本书的深入阅读。如道具组,根据改编剧中所需要,结合人物、情节等因素,设计并网购相应道具。

(二)“整本书阅读”读前指导策略

除了兴趣,“整本书阅读”读前方法的指导也是极其重要的。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进行“整本书阅读”,如精读、略读与浏览相结合,圈点、批注与摘抄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进而让学生掌握这類体裁的阅读方法。如教师引导学生由一本到对一类小说、纪实作品、科普作品、剧本、诗歌等体裁进行归纳总结。

如《哈姆莱特》“整本书阅读”时,教师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引导学生明确哪些精读、哪些略读、怎么精读、怎么略读,可结合课本《哈姆莱特》节选来指导剧本的阅读方法。也可让学生对课本《哈姆莱特》节选进行分角色朗读,最后让学生明确戏剧结构、戏剧冲突及人物形象、戏剧语言等要作为阅读剧本要把握的重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把《哈姆莱特》“整本书阅读”方法,运用到《罗密欧与朱丽叶》《雷雨》等剧本阅读之中。

二、读中评价策略

“整本书阅读”以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为主,这也让语文教师无法了解学生“整本书阅读”进度及阅读效果。因此,“整本书阅读”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构建“整本书阅读”评价策略。

为了了解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情况,教师可以设计课前阅读进度5分钟汇报。如阅读《哈姆莱特》,学生按照小组轮流上台汇报本组成员“整本书阅读”进度,并分享所阅读的内容或读后感,也可以每两周在中职语文课上举办读整本书过程分享会。如阅读《哈姆莱特》第一、二、三幕后,中职语文课举办了《哈姆莱特》一至三幕读书分享会。学生就阅读与欣赏剧本方法、阅读的感受、对书中人物的评价等分享并交流讨论,也可以以“我眼中的哈姆莱特”这一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深入探究剧本,或形成读整本书的报告等。

三、读后分享策略

“整本书阅读”相对单个篇章或整本书节选有着不可代替的价值。为了使讀整本书更深入、更有效果,“整本书阅读”活动在学生自主阅读后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分享活动。活动以分享策略找到“整本书阅读”的输出口,从而让学生体验“整本书阅读”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一)“整本书阅读”微论坛

学生按照进度阅读完整本书后,中职语文课堂要检验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效果。班级微论坛就是学生读完整本书的观点交锋平台,是学生读完整本书的思维拓展平台。

如中职语文课堂举办“我眼中的哈姆莱特”微论坛活动。活动围绕以下主题展开:(1)有人说哈姆莱特“人文主义更改的锋利之剑”,你眼中的哈姆莱特是怎样的王子。(2)哈姆莱特和堂吉诃德这两个人物形象同样是人文主义之下诞生的,试谈谈这两个人物的异同。(3)莎士比亚另一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是哈姆莱特式的人物吗?学生通过专题微论坛大胆分享读完《哈姆莱特》整本书的认识与思考,这样的活动既有纵向的深入剖析,也有横向的对比阅读。学生经过“整本书阅读”观点的交锋,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二)“整本书阅读”作品展

“整本书阅读”作品展作为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学生在这一个个作品展中收获的是“整本书阅读”的累累硕果。阅读成果作品展以以下两种类型为主。

1.阅读整本书的体会、收获、感受等

这种作品展专注书本本身,以学生读书笔记分享、阅读经验交流等为主。如以“我是这样阅读《哈姆莱特》的”为主题在班级举办阅读作品展,学生分组以课件的形式展示本组成员阅读整本书《哈姆莱特》的成果。如有的小组图文并茂展示“整本书阅读”《哈姆莱特》笔记、“整本书阅读”方法与经验,有的小组展示《哈姆莱特》读后感作品集。

2.中职专业与“整本书阅读”结合作品展

中职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寻找整本书与专业的对接点,并设计出作品。如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展示自己用PS、CDR和AI等制作出来的《哈姆莱特》海报,动漫专业的学生展示3d Max、Autodesk Maya等设计出来的《哈姆莱特》人物动漫形象,烹饪专业的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哈姆莱特”主题的菜肴。

总之,在核心素养新背景下,中职语文课程要把“整本书阅读”课程化,恰当地运用读前激趣与指导策略、读中评价策略、读后分享策略,为中职生职业生涯服务,为中职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S].2016.

[2]毛舒燕.“整本书阅读”理念驱动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新探[J].课外语文(下),2017(33).

[3]余党绪,叶开.为什么我们都主张“整本书阅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6(Z1):15-19.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哈姆莱特作品展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参考答案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作品展
小主编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