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 实现从质量到口碑的跨越

2020-01-07 08:08徐彦方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源职校技能

徐彦 方瑜

[摘           要]  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服务企业劳动力需求,发力点是自身质量提升。政策上职教形态需要完成中考生托底保障,生源的参差不齐与提高教育质量举措之间矛盾尖锐。中职校要在认可环境条件基础上,对内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以分层教学阶梯提高角度看待就业质量,对外强化专业项目合作,以开放姿态拓展各类培训,实现从质量到口碑的跨越。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基层中职校;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22-02

职业教育强化质量意识,既是教育内在生态需要,又是服务社会外在诉求,围绕质量提升的举措有很多,其中有观点聚焦于招生生源质量下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生源素质与教育质量,在逻辑上不具有因果对应关系。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多元,企业视角是学生到岗就业能力,家长观点为谋职或升学的时间与空间,与自身理想目标相比较的获得感。生源素质指代范围宽泛,涵盖学习习惯,品德操守,纪律执行,所谓生源素质变差,大多聚焦于学生中考成绩偏差,学习态度不端,基本来自教师的评价。用生源的好与差,对证教学质量的高与低,将教学质量低迷完全归结于招生素质低劣,显然有失公允。当前职教系统倡导做好学生人生规划,就是希望基层职业教育抓好职业道德培育,夯实就业技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直面生源素质变差的潜在趋势,从职业教育特质来思考提升办学质量有效途径,这才是职业学校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内部环境抓德育与就业

职业教育质量不高主要反映在学生社会表现不尽如人意,用工企业对学生就业满意度明显不高。学生品德修养上缺点较多,匹配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薄弱,两个因素叠加,是造成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不高的主观原因。

(一)品德修养是职业教育质量底片

职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劣势,往往伴随着学习习惯、心理方面的某种缺点,加上在基础阶段中受学校与教师的评判与否定多,表扬和肯定少,助长了学生学习和个性方面的戾气。在他们进入职业学校之后,以班级、年纪而集聚,缺点会在相互蔓延下覆盖扩散,对班风学风带来不利影响,这是教育质量提升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职业教育的现实条件,决定了受教育学生在习惯意识、道德规范方面有所缺失,从学生发展所需而言,学校在人文教育、人性教育方面努力不够。职校生都是十六七岁的风华少年,他们的思想、情感、认知,处于人生中最踊跃的阶段,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极强,学校在深入研究学生结构活动与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激扬青春少年的活力,培养兴趣,挖掘潜力,鼓励学生有序动起来。给学生自由活动时间,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规划,学校支持保障的方式,开展丰富而有益的系列活动,如组织小型讲演分享会,欣赏优秀电影展播,进社区街道学雷锋帮扶活动,举办宣讲表演沙龙,让学生在参与中抑制缺点,在互动中发挥长处。帮助职校生树立自信,用健康阳光的姿态去面对学业,规划成长,促成发展,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观才能呈现。

(二)就业成效是职业教育质量名片

提升教育质量的显性利益获得者是学生。离校就业是学生人生规划的踏板,能够坚实踏稳,才有可能飞跃更高更远。学生在校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是向社会岗位递交的第一张名片,决定了从学习者到务工者身份变更时的第一印象。对职校生个体而言,就业能力是起点,品质修养是支点,反映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就业能力是名片,品质修养是底片。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动机,是为学成后能得到就业岗位,企业支持职业教育,在于可以为其及时提供合适的一线劳动者。职业学校办学的立足点,必须以技能水准为核心素养,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就业水准,做到既能够对接岗位尽快就业,又能够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服务支撑,这既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主旋律,也是体现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

争论生源素质是否真实变差,不如承认学生基础情况差异性在扩大,分析同一专业同一班级学生,进校成绩、学习心态、学习目的存在哪些落差。抱怨享受到的办学政策尚有不足,办学条件尚存欠缺,不如审视改善之后的教学设施利用率如何。事实上,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镇职校的办学条件已得到很大充实,但信息化教学、未来教室等先进设施的使用率不高,仅仅在校园开放与课程展示等活动中体现,实训设备、在线教育平台的普及率较低,大多为参加技能竞赛学生专用,并未惠及全体在校生,整体职校生技能水准依然停留在技能鉴定达标的及格线。正视生源质量,用足用好现有教学装备,从供给侧出发,提高全体学生就业岗位能力,才是职校的务实之举。认可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针对一个项目内容规划不同的学习路径,允许学生在自有基础上逐渐习得,学有落差,分层教学差异评价无疑是最适合职校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当前“1+X”认证是在原先劳动部门职业技能鉴定基础上延伸,让更多技术行业参与考核,属于普适性专业鉴定,职业学校要更多引进对接企业的标准体系和生产原则,让学生在参与区域经济工作中,缩短不适期。

二、外部环境抓拓展与培训

关注职业教育中职业两字,其质量内涵还应该包括教育形态赋予的社会责任,不仅表现为受教育对象的素养能力提升,还体现在教育形式对经济服务能力的口碑。

(一)项目拓展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

猜你喜欢
生源职校技能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拼技能,享丰收
跨省生源调控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