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知识流动分析

2020-01-07 00:54胡瑶瑛李煜华舒慧珊
科技与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流动

胡瑶瑛 李煜华 舒慧珊

摘 要: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标志性产业,也是高知识化的产业,知识流动促进创意产业技术扩散并使原始创意转化为创意产品。本文在对知识流动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将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的知识流动划分为横向知识流动和纵向知识流动,横向知识流动细分为显性知识流动和隐性知识流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流动方式和相互关系;最后构建创意产业的知识轨道发展模型分析知识流动与新知识轨道的形成,并从创意产业组织单元、创意产业组织和政府三方面提出促进知识流动的建议,为我国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 键 词:创意产业;知识流动;组织单元;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DOI:10.16315/j.stm.2020.06.007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Creative industry is the symbol industry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it is a highly intellectual industry. The knowledge flowing promotes the diffusion of technology in creative industry and turns the original idea into a creative product. First the knowledge flows are divided into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knowledge flows, and the horizontal knowledge flow is divided into horizontal explicit knowledge flow and tacit knowledge flow. Then the dynamic influence factors about knowledge flows are analyzed,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w patterns. Finally, the knowledge track development model of creative industry i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knowledge flowing and the new knowledge track forming, and the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knowledge to flow are put from forward from three aspects of creative industry organization unit, creative industry organization and government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y in China.

Keywords:creative industry; knowledge flows; organizational units; explicit knowledge; tacit knowledge

创意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新理念、方法和技术等知识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创意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价值增加,实现产业链价值增值,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音乐及表演艺术、动漫等行业[1]。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包括创意思想、方法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要素。高知识性是创意产业的核心特性。创意产业组织是由多个创意产业组织单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存在于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综合体。创意产业组织单元是创意产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创意产业内所有组成企业及其相关辅助机构的统称,它可以是单个企业也可以是多个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进行知识流动能够有效推动知识扩散、转移和共享,使原始构想快速转化为创意产品并产生大量的附加值。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流动不仅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且是创意产业组织单元开展“双创”和践行“创意文化+”的有效途径[2]。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知识流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横向知识流动方面,顾新等[3]认为知识流动是指知识在参与创新活动的不同主体之间的扩散和转移的现象;Rupietta等[4]将企业的知识储存与流动整合成一个包含4种理想类型的知识创造系统,在知识创造系统中由于知识流动产生知识增量创新。王文静等[5]研究了产学机构合作网络中知识流动的现象,发现在产学机构合作网络中高校和企业属于比较重要的节点;王莉等[6]指出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创新企业与科研院所间的协作和技术转让、人员流动等促进知识流动。在纵向知识流动方面,Nonaka等[7]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理论模型,该模型包括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4个过程,组织中知识的流转均包含在这4个转化过程中。唐春晖[8]认为企业知识的获得、传递、共享、更新的不断循环是知识形成的动态机制;江文年等[9]提出企业知识链演化过程包括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存储、传递、共享、使用、创新、评估和淘汰10个步骤。在知识流动影响因素方面,雷俊霞[10]阐述了影响创意产业知识流动的5个因素:知识势差、知识溢出水平、知识吸收转化能力、创意产业的杠杆效应、知识共享的成本;王亚楠等[11]认为建立创意产业集群成员之间的连接有助于知识流动效率的提高;阮平南等[12]研究了网络结构、合作关系、节点属性因素对知识流动的影响,密切的价值网络联系对知识流动效率有积极的影响。在知识流动模式及机理方面,张庆普等[13]提出了创意产业集群創意扩散的3种模式;蔡坚等[14]研究了企业创新网络中知识流动的运行机理;许晖等[15]以华为公司为案例分析了其研发国际化过程中技术知识流动机理;史良等[16]提出知识势差是引发知识流动最主要的源动力,知识位势越高,知识流动的能力就越大,并提出“知识流动-技术扩散-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Gaur等[17]提出在跨国战略和知识转移背景下跨国公司的知识流动受到国家层面、企业层面和个人层面3类因素的影响;Dalmarco等[18]通过产学关系中的案例研究,提出知识流动受国家和部门创新体系成熟程度的影响;Secundo等[19]提出医疗生态系统知识流动主要因素包括医疗生态系统的参与者类别、参与者开放创新的动机以及参与者在创新过程中的地位等。

综上所述,国内外众多学者从横向知识流动、纵向知识流动、知识流动影响因素、知识流动模式及机理等方面对知识流动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探讨创意产业知识流动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但目前鲜有学者对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知识的纵横向流动进行系统研究,亦缺乏对创意产业知识流动方式的深刻剖析。由于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理念、方法和技术等知识要素,以及创意产业的高知识性、高附加值性和高风险性特点,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知识流动和知识创新对创意产业发展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知识流动进行系统分析,结合技术轨道理论构建创意产业知识轨道发展模型,对创意产业组织的知识轨道升级进行分析,揭示创意产业组织发展与知识流动的演化关系。

2 知识流动相关概念界定

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知识也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是人类从各个途径中获得的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系统的认识。

知识流动是指知识从供应方向需求方的流动过程,知识流动包含3个重要因素:主体、内容和方向[20]。知识存在于知识主体内,显性知识的主体可以多种多样,隐性知识的主体只能是人。组织单元通过知识流动实现知识互补,达到知识共享,进而提高创新效率与产出。

按照知识流动的方向和属性本文将知识流动分为横向知识流动和纵向知识流动。横向知识流动包括知识的转移、吸收和应用,纵向知识流动包括知识的异变和新知识的创造。发生知识流动的根本原因是知识位势差的存在,且不同类型的知识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从知识流动的类型、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的知识流动进行系统分析,以厘清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知识流动的本质。

3 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横向知识流动

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的横向知识流动是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的知识转移、吸收和应用。由于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以创意产业组织单元横向知识流动细分为显性知识流动和隐性知识流动,并根据流动速度的快慢分为互补性流动和扩散性流动。知识互补性流动是指知识沿着时间和空间实现知识转移的方式,反映了知识转移主体之间的互补关系,知识流动的速度快于知识扩散性流动。知识扩散性流动是指知识从“熵值”高的地方向“熵值”低的地方流动,是一种自发的知识流动。知识互补性流动结果是知识需求方获得所需的知识,而知识扩散性流动的结果是组织单元普遍获得新知识。

3.1 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显性知识的横向流动

创意产业组织单元的显性知识包括专利、软件等,亦称为知识产品。知识产品通常固化为具体的实物,并具有一定的价格和相对固定的市场。例如软件,创意产业组织单元中的供应方根据需求方要求提供专业化的需求分析、软件开发、测试及后期的维护更新,而创意产业组织单元的需求方则支付相应的报酬。

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显性知识流动的特点是组织知识流动频率相对较高、流动速度相对较快和流动知识的互补性高。虽然组织单元间知识流动不受空间限制,但是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通常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区域空间之中,组织单元对彼此的需求更为熟悉,组织内显性知识的流动频率相对外部更高,流动速度与知识的自发扩散流动相比较快。最重要的是组织单元的显性知识流动往往是需求方与供应方的直接流动,流动知识的互补性较高。

创意产业组织单元显性知识流动主要方式为互补性流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知识的位势差、市场供需状况和时间。知识位势差是产生显性知识流动的根本原因,只有知识需求存在才可发生知识的互补流动。市场供需状况则会影响显性知识横向流动的速度,因为市场供需状况影响知识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知识产品在市场中的流动速度。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特定显性知识的需求热度下降,显性知识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下降,这会促进显性知识产品在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的知识流动。

按照知识互补的特点,创意产业组织内显性知识互补流动可分为附加互补性流动、序列互补性流动和复杂互补性流动,如图1所示。3种不同的互补方式通过组合创造价值,所以创意产业组织单元更倾向于知识互补。

显性知识作为一种资源或产品,在创意产业组织内的流动主要受组织单元间知识需求信息的影响。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通过对知识需求信息的发布,招標等措施及时满足自身对显性知识的需求,促进自身更好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讲,流动介质,包括构建创意产业园的知识信息共享平台和跨创意产业园区的知识信息共享平台,可为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的显性知识流动提供便利条件,加速创意产业组织显性知识流动。

3.2 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隐性知识的横向流动

创意产业组织单元的隐性知识是指组织单元内不能固化的各种知识,它存在于人的大脑或组织单元内部,包括创意、研发经验等各种难以编码的知识,该类型知识的载体只能是人和创意产业组织单元。

创意产业组织单元的隐性知识流动特点是流动速度慢但受益范围广。流动速度慢是相对于显性知识流动速度,因为隐性知识往往只集中于少数几个组织单元内或被少数员工掌握,使用后产生的效益不明显,因此需要时间去验证;受益范围广是指一旦该隐性知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组织单元的认可,那么该隐性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被组织单元普遍接受并显性化。

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隐性知识流动主要方式为扩散性流动,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该隐性知识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当地社会包容度和知识发出者的发出意愿与知识接受者的接受意愿。隐性知识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影响其扩散性流动的主要因素,拥有良好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知识,在社会选择下成为普遍接受的知识;当地社会包容度是指社会对影响隐性知识流动的因素或载体的包容程度,例如:社会对于雇员的工作变动包容越高,隐性知识的流动就会越快,还有当地社会对新事物的接受度也会影响隐性知识的流动;最后知识发出者的发出意愿和知识接受者的接受意愿直接影响到创意产业组织单元内的隐性知识流动。

依据知识载体的不同,本文将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的隐性知识流动分为组织单元间的知识流动、雇员与其他组织单元间的知识流动。组织单元间的隐性知识流动主要以兼并、合资等形式实现,这种隐性知识的流动经常在性质类似的组织单元间发生,所产生的小范围隐性知识流动的速度相对较快;雇员的流动是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隐性知识流动的最主要形式,作为隐性知识最主要的载体,雇员的工作变动可以为隐性知识的融合、发展、创新提供机会。

3.3 创意产業组织单元间横向知识流动模型

显性知识是隐性知识编码后的表现形式,因此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显性知识的流动离不开隐性知识的流动。例如:软件产品购买后通常包含后续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特殊情况的处理,这些都是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流动往往产生显性知识。随着知识的深入研究和新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管理方法和应用技术的出现,隐性知识在流动过程中会显性化。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隐性知识显性化方式越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比率越高。

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横向知识流动既有同类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的知识流动,也有不同类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的知识流动。知识流动过程涉及知识需求方、知识供应方、流动介质(科研院所、咨询公司等)及其与周围环境的作用,如图2所示。

4 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纵向知识流动

知识的纵向流动是指知识的融合、异变、选择和产生新知识的过程。横向知识流动是知识融合的起点,也是纵向知识流动的重要基础。一切知识均来源于实践,创意产业组织单元的知识生产既包含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也包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生的新知识。知识在纵向流动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不同的流动方向和流动轨道,在知识选择条件作用下,部分知识逐渐成为主流知识,即形成新的知识轨道。因此在创意产业知识的纵向流动过程中,知识选择条件尤为重要。创意产业的知识选择条件主要包括政府、市场和理论。政府作为知识的选择条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表现明显;市场是知识最重要的选择条件,知识能否产生经济回报以及回报的多少决定知识价值的高低,进而决定其能否成为主流知识;理论需要也是知识选择的条件,虽然有些知识本身不能产生市场价值,但是可以作为知识进步的储备,为具有良好社会效应和价值回报的知识产生和新的知识轨道诞生创造条件。

创意产业的纵向知识流动包括知识的融合、异变、选择与新知识的产生4个过程。知识的横向流动是知识融合的前提,进而为知识异变创造条件。知识异变有助于产生新知识,而知识嵌入、共享增加了知识异变的机会。根据知识转移的速度和加速度,知识的异变类型可分为突破型异变、扩展型异变、内化型异变和歧生型异变4种,并相互转化[21]。此外,在知识选择条件下,异变知识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形成多种知识共存的新的知识轨道。最后,再次进入知识横向流动。

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纵向知识流动的根本动因是创意产业组织单元对知识价值的追求,其影响因素包括社会选择条件和知识网络结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价值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创意产业组织单元也不例外,此外社会价值对于创意产业组织单元的知识创新也有影响。只有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知识,才会被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重视,最终的创意产品才能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知识的网络结构会影响到知识的异变类型,进而影响到知识选择。知识的选择条件(包括社会价值倾向、异变知识的经济价值和理论需要)会对异变知识进行选择、分类和淘汰,从而找出有价值的知识为创意产业组织单元开发利用。创意产业组织知识网络结构是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知识流动的复杂网络结构,包括同类创意产业组织单元构成的知识网络结构和不同类创意产业组织单元构成的知识网络结构。由于创意产业涉及行业众多,创意产业组织知识网络结构能否为知识创新和知识轨道形成创造有利条件,取决于创意产业组织单元的知识创造方式。音乐、表演艺术的知识创造更多来源于生活实践的灵感,而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则是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前者在组织单元集聚条件下有利于产生新知识,后者在组织单元集聚条件下,为新知识的融合、创新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新兴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22]。

纵向知识流动是创意产业组织内产生新知识的最重要途径,是创意产业组织升级的必要条件和形成更高级的知识轨道的理论前提。因此,创意产业组织单元的纵向知识流动是时间和空间综合选择的结果。

5 创意产业组织单元横向与纵向知识流动的关系

创意产业组织单元的横向知识流动和纵向知识流动是密不可分的。横向知识流动为纵向知识流动提供前提,纵向知识流动是横向知识流动的升华;横向知识流动为创意产业组织升级提供必要条件,而纵向知识流动为创意产业组织升级提供方向。

知识的创造、流动、吸收和应用是相互连接的循环过程,知识的横向流动即为知识的转移、吸收和应用,而知识的纵向流动是知识的创造过程。创意产业由于产业自身的特点,横向知识流动的速度相对外部更加快速,这为知识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加速了新的知识轨道的形成,如图3所示。

新知识轨道跃升所实现的知识创新跨越在创意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意产业的高知识性、高附加值性和高风险性特点,使知识流动成为创意产业组织中的“血脉”,为创意产业组织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方向。创意产业组织的横向知识流动使创意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创意产业的纵向知识流动则为创意产业的升级提供更多的选择。

6 启示与建议

知识流动加强了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的联系,促进了创意产业组织的知识轨道升级。创意产业组织为组织单元间的知识流动提供路径选择,使创意产业单元间横向知识流动沿不同路径进行,组织间的联系也因为知识流动而更加紧密。知识流动为知识创造和知识创新提供了前提,为新的知识轨道形成奠定了基础。

本文研究得到以下启示与建议:

1)创意产业组织单元作为知识流动的主体,是知识流动的源头。创意产业组织单元积极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创新是知识流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知识创新评价体系和知识创新政策,大力支持创意产业组织单元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创新,拓宽知识创造和知识创新渠道,丰富创意知识创造和知识创新源泉。

2)在创意产业集聚过程中,创意产业组织采取不同措施搭建知识流动的平台,畅通知识流动渠道。如建设公共的知识流动平台,方便知识需求方与输出方的对接,降低雇员流动成本,方便雇员的流动,为隐性知识流动创造条件。创意产业组织建立有效的知识创造和知识创新激励制度,奖励为新知识产生而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意产业组织单元或个人,激发知识创造和知识创新的积极性。

3)政府建立完备的市场法律体系和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创意产业组织单元知识创造和知识创新的积极性。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企业的兼并,这有利于知识的横向流动和知识创新;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兼并过程中创意产业组织单元的知识产权常常受到侵害。因此,政府应建立完备的市场法律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知识创新者利益从而激发创意产业组织单元知识创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于泳波,彭华涛.创意产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力与均衡投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3):78.

[2] 厉无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先行区上海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4(3):1.

[3] 顾新,李久平,王维成.知识流动、知识链与知识链管理[J].软科学,2006(2):10.

[4] RUPIETTA,C,BACKES-GELLNER U. Combining knowledge stock and knowledge flow to generate superior increment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Swiss manufacturing[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9,94(1):209.

[5] 王文靜,赵江坤.产学专利合作网络:结构演变与知识流动:合作形式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7):1.

[6] 王莉,游竹君.基于知识流动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演化仿真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9(6):48.

[7] NONAKA I,TAKEUCHIH.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1.

[8] 唐春晖.知识、动态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J].当代财经,2003(10):68.

[9] 江文年,杨建梅.基于多视角知识演化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4(4):65.

[10] 雷俊霞.创意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创新策略研究[J].管理世界,2015(5):180.

[11] 王亚楠,虞重立.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与创新知识流动: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1):158.

[12] 阮平南,顾春柳.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知识流动的微观作用路径分析:以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7):22.

[13] 张庆普,李沃源.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过程及扩散模式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1):22.

[14] 蔡坚,杜兰英.企业创新网络知识流动运行机理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0):23.

[15] 许晖,单宇,冯永春.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研发国际化过程中技术知识如何流动:基于华为公司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7,10(5):433.

[16] 史良,曾立,孟斌斌,等.新兴领域知识、技术、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机理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9(4):1.

[17] GAUR A,MA H,GE B.MNC strategy, knowledge transfer context,and knowledge flow in MNEs[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9,23(9):1885.

[18] DALMARCO G,HULSINK W,ZAWISLAK P A.New perspectives on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 an analysis of the knowledge flow within two sectors and two countries[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2019,31(1):1314.

[19] SECUNDO G,TOMA A,SCHIUMA G,et al.Knowledge transfer in open innovation:a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for healthcare ecosystems[J].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2019,25(1):144.

[20] ZHUGE H.Discovery of knowledge flow in science[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6,49(5):101.

[21] 王斌.基于知识网络结构的知识转移速度异变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7):134.

[22] 姜玲,王丽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益分析: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6(4):176.

[编辑:厉艳飞]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流动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流动的画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
“显性”之异与“隐性”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