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培养

2020-01-07 07:44
科学咨询 2020年50期
关键词:家务活蚕豆道德与法治

李 云

(甘肃西和县汉源镇初级中学 甘肃陇南 742100)

劳动教育,简单来说就是让劳动主题的活动的教学过程“动起来”,在真实的劳动体验中增强学生的劳动技能,让学生与教学内容产生情感共鸣,产生爱劳动的情感。因为劳动教育可以对学生的三观、发展、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结合劳动主题的教学内容,将劳动教育贯彻落实,有效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那么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中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呢?以下是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一、结合生活,让学生愿意劳动

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学生应该自觉地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用自己的方式去关怀自己的父母[1]。

例如在教学《爱在家人间》的时候,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爱”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自觉地承担起一些责任,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报父母的爱,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安排一个小小的调查,让学生去调查一下自己的妈妈一天要做多少家务活,并将调查表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观察、记录。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对家人的“爱”的记忆唤醒,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妈妈一天中要做多少活。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调查汇报,并将调查表交到讲台上。随后,教师可以将统计下来的家务活出示在屏幕上,在看到教师出示的家务活后,学生会觉得有些惊讶,因为学生们认为自己的妈妈每天干的活并不是很多。在看到这么多的家务活后会觉得自己的妈妈很辛苦。随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觉地产生要帮妈妈分担家务活的欲望。如:“妈妈每天这么忙,但是她的心里只有我们,你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呢?你以后要怎么做呢?”通过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劳动教育的内容,并结合生活开展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生活中愿意劳动,从而为劳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体验活动,让学生学会劳动

初中生虽然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劳动能力,但是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在家里的时候家长会过于溺爱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去做家务[2]。但是劳动教育属于全面发展中的“一员”,可以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将理性的知识用感性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体验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例如在教学《让家更美好》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个“学做家务活”的小环节,并提前准备好相关道具。这里以剥蚕豆为例,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开始前做一个小调查,明确哪些学生会剥蚕豆,哪些不会剥蚕豆,然后请会剥蚕豆的学生进行示范,让不会剥蚕豆的学生跟着学。在学生掌握了剥蚕豆这一技能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PK,比一比哪个小组剥蚕豆又快又好环境干净卫生。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剥蚕豆有怎样的技巧,并为获得胜利的小组颁发“劳动小能手”的勋章。最后,教师可以将蚕豆带回家,煮好豆子后第二天带到学校,分发给学生,并告诉学生煮好的豆子里有他们的一分功劳,学生就会争先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从中获取一定的自豪感、快乐感。有了这样的劳动情感后,学生就会自觉地去学习怎么劳动,逐渐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拓展延伸,让学生爱上劳动

教师要明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学生将劳动视作日常的生活行为,并自主自发地进行劳动的时候,才算是真正地形成了劳动素养。所以教师不能光靠课堂上的教学,还要将劳动教育引回学生的生活,实现知行统一,让学生真正地爱上劳动。

通过一些体验家务的活动学习,学生不仅意识到了要做家务活,还要巧妙地去做家务活,只有这样,才能体验到劳动带来的乐趣。在教学完《让家更美好》后,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生活小技巧”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一些简单地做家务活的小技巧。因为视频刺激到了学生的感官,而且让学生发现了小窍门的巧妙之处,所以学生会产生出想要尝试、验证的欲望。教师可以趁机将“家务活实践表”分发下去,让学生在每做完一件家务活后,邀请家长在实践表上进行评价、打星。在学生都实践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实践表带到学校,然后根据每个人获得的星星数量选出班级中最会干家务活的学生,进行当众表扬。

想要使劳动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进行,想要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教师就需要从情感入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教学内容,借助调查、体验、游戏、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愿意自主自发地进行劳动。

猜你喜欢
家务活蚕豆道德与法治
蚕豆飘香品乡愁
蚕豆花开
蚕豆大嘴巴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家务劳动,从学龄前开始
当艺术家干起家务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搭把手
男人做家务活是丢人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