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斌
(甘肃省迭部县高级中学 甘肃迭部 747400)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历史,内容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大多数以汉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力度也非常大,在新课标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贯穿必修和选修课当中,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的配合教学,教师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很大的作用。然而有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合理,采用填鸭式教学,在教学中传统文化讲解不到位,学生只能学到点皮毛,学不到精髓,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例如在古文教学中,将文章不带感情色彩地讲解一遍,并让学生背诵,学生感受不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学习速度比较快,与传统文化的教学相悖,弘扬传统文化需要慢慢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传统文化教学只是单纯地停留在表面,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度比较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学习中有了以前所学的知识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知能力,所以老师在培养学生诵读理解能力时应该为学生设计更加丰富、更加深层的教学内容,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老师在教学之前根据教学内容,并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培养学生文化感知以及语文素质方面入手,为学生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确保学生能够更加深层次地理解感知文化内容。
例如,老师在教学高中语文中《兰亭集序》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章,发表一下自己的理解,对于诗人的形象以及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寄托,发表不同的见解,老师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文章内容,让学生在写景方面可以让学生散发思维想象,写出作者心中所想之境,有效提升学生审美水平,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让语文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与实际相契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语文弘扬传统文化教学中,单纯的知识讲解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传统文化的内涵被动地让学生去体会理解是很难的,需要学生主动去发掘,动脑思考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例如,老师在教学高中语文中《屈原列传》这篇文章内容时,老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有关屈原的历史典故以及秘史传闻等有趣的教学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以及积极主动性,让传统文化与语文知识相契合,有效提升学生们学习效率,让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传播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传统文化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举办诗词大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古诗词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思想,举办诗词活动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
例如,老师们在为学生教学完某些知识之后,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如老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中华好诗词》《神奇的汉字》等等。让学生在课后的课外活动中能够丰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学生多数都会对电视节目感兴趣,老师充分地利用这一优势,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有效提升学生课后学习效率,并且让学生课后活动中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更加丰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效率。提升课教学质量[1-2]。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弘扬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弘扬传统文化至关重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拥有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的意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人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