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菊兰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小学 甘肃甘南 747000)
小学是教育的重要起点,学生正式迈进校园,面临着身份的转换。而且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好动阶段,面对45分钟的课堂,很难做到安安静静地听讲。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班主任不但要维持好班级纪律、督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本文对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对策进行了探究。[1]
小学生年龄较小,正处于依赖性较强的时期。进入校园后,离开了爸爸妈妈时刻的保护,容易缺乏安全感,难以融入校园生活。因此,建立一个温暖的班集体,对小学生至关重要。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满足感,班主任要及时关注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情感变化,给予学生父母般的关爱,让学生对集体生活有新的体验,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与集体荣誉感,不因成绩好坏区别对待学生,让学生发自内心爱上学校的集体生活。[2]
例如,可以每周在班里举行一次主题为“XX,我想对你说”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勇敢的表达自己对亲人、同学、老师,甚至陌生人的感情。引导学生看到生活中温暖可爱的一刻就分享出来,对生活中和学习中为自己提供无私帮助的人,表达喜爱与感谢。结合书写、绘画、演讲等不同形式,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用独特的表达方式,表现自己的情感。另外,可以举办题为“班集体生活中我最开心的事”的绘画活动,学生可以把自己画的画贴到班里的绘画角,让学生作为班集体中的一员,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以此,构建温暖的班集体。
学生在小学时期思维跳跃,性格鲜明。一方面,班集体的气氛时常处于活跃状态,学生之间很容易成为朋友,也很快可以与班级成员产生感情;另一方面,学生这段时期十分敏感,现代生活中,他们从家庭、网络上接触到许多信息,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出现早熟现象,不服从班主任的管理,对教师既敬畏,又不服,教师与学生之间有难以消弭的距离感。如果放任不管,学生不但无法融入班集体,更可能由于叛逆做出过分举动,造成不良后果。[3]
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采取让学生自我管理与管理他人并行体验的行动,让学生轮流做班干部,管理其他学生。被管理的学生参与“我管我自己”的活动,积极为班级管理与班级活动献计献策,并互相推荐自我管理与班委表现优秀的同学,让班级成员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这样,学生也能明白班主任的辛苦。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班级发展做贡献,一起做乖巧听话,个性鲜明的好学生。
传统的教育方式中,班主任如同班级的管家,更像是修剪树苗的“园丁”。如果把班主任的角色放在学生的对立面,只一味地让学生服从,会遏制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的发展。在学生的心中,班主任意味着“命令”,意味着毫无理由的禁止他们喜爱的活动,师生之间等级制度明显,学生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而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中,班主任应该主动融入学生的世界,理解学生的心中所想,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良性发展,构建平等、民主的班级环境。爱护学生,不应当用“伤害”学生的方式,而是要与学生平等交流,关爱理解学生。
新时代的班主任应该勇于破陈出新,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桎梏。与学生沟通时,主动聆听学生的心中所想,而非一味扼杀学生的想法;在与家长沟通时,也要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个性,鼓励家长及时关注孩子的生理与心理,不要一味地对孩子说“不”。更要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方式,要平等交流,互相理解。例如,可以在班中设置“心灵的花朵”沟通活动,定时让学生在私密的场所与学校的心理教师交流“最近的秘密”。这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里动向,并及时反馈学生的情绪波动。另外,还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组织新鲜有趣的户外活动,带孩子去植物园、博物馆参观,去接触新鲜事物;向家长了解孩子特长,并在班中组织特长展示活动,对孩子不吝赞扬。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注。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及时更新教育管理方式,营造温馨的教学环境。不能以成绩片面看待学生,而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学生不要区别对待,要关注每个学生,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多与教师交流教育管理经验,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