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产业亟需高质量发展

2020-01-07 09:57农经郁李
农经 2019年12期
关键词:茶油低产油茶

文|《农经》特约记者 郁李

蓬勃发展的油茶产业,在2018 年全国总产值达到1024 亿元,但要实现油茶产业从“量”到“质”的飞跃,需要进行产业创新和升级。

近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在江西赣江召开。据会议信息,目前我国已有油茶林面积6700 万亩,年产茶油量约60 万吨,2018 年全国油茶产业总产值达到1024 亿元,是2009 年产值的12.6 倍。未来,我国将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力争到2025年,我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9000 万亩,茶油产量达200 万吨,产值提升到4000 亿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在会上介绍: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油茶产业发展,10 年间我国油茶种植面积增加2000 多万亩;累计完成低产林改造1500 多万亩,油茶良种使用率达到95%;全国参与油茶产业企业已达到2523 家、油茶专业合作社5400 个、大户1.88万个,建立茶油系列品牌700 多个。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也是我国很多贫困地区的传统产业,有173 万贫困人口通过油茶产业实现增收。茶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是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用油,其高温稳定性更适合中国人的饮食烹饪方式。

从起步到千亿产值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远远高于菜籽油和花生油,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端植物油的重要来源,在国产高端植物油中的占比达到80%。

我国油茶生产自20 世纪50 年代末期开始起步,先后经历了起步、恢复和平稳发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后油茶种植面积逐年上升。2007 年、2008 年政府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到2008 年,全国油茶面积达到3400 万亩,油茶籽产量100 万吨左右(折茶油25 万吨)。2008年以后,油茶生产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油茶产业发展。2010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2011 年,财政部着力统筹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油茶、核桃、油橄榄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油茶、核桃、油橄榄等木本油料新造林,以及低产林抚育和更新改造。2013 年7 月,中央财政拨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7 亿元用于林业项目建设。其中,名优经济林等示范项目资金约5 亿元,涉及辽宁、广西、重庆等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宁波、青岛2 个计划单列市,重点扶持油茶、核桃等名优新经济林和花卉品种引进、繁育和示范推广,促进区域主导产业形成和农民收入增加。2014 年,全国油茶栽植面积和油茶籽产量分别增加到5470 万亩、200万吨,比2008 年增加1930 万亩、100 万吨。

2015 年,农业部农垦局应中央一号文件及“十三五”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农垦国际大油商战略研究,利用国家启动《全国油料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15—2020)》、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项目等机遇,引导农垦企业加大对大豆、油菜、油茶、棕榈油等油料产业资源整合力度,着力培育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较高的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探索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农垦品牌。

2015 年12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 年,力争建成800 个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重点县,建立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示范基地,木本油料种植面积从现有的1.2 亿亩发展到2 亿亩,年产木本食用油150 万吨左右。

自2008 年以来,10 年间我国油茶种植面积增加2000 多万亩;累计完成低产林改造1500 多万亩,油茶良种使用率达到95%;全国参与油茶产业企业已达到2523 家、油茶专业合作社5400 个、大户1.88 万个,建立茶油系列品牌700 多个,其中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优秀品牌40 多个。油茶市场逐渐繁荣,2019 年社会资本投入油茶产业发展资金达70 亿元。建立了定点苗圃389 个,油茶良种年生产能力从2008 年的5000万株增加到2018 年的8 亿株,优质种苗供应得到了有效保障,良种使用率提高到95%以上。已制定了《油茶良种选育技术》等18 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全国已选育审定油茶良种375 个,国家重点推广优良品种162 个,良种油茶鲜果出油率提高到6.4%,亩产茶油50 公斤以上的良种得到了普及推广。

油茶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扶贫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了解,全国油茶主产区600多个县中大多是国家级贫困县或省定贫困县,油茶是这些贫困地区的传统产业之一。油茶可在荒山荒地广泛种植,具有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另外,油茶结果期可持续80—100 年,具有一次种植、长期受益的优势。在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油茶生产,可以帮助农民脱贫增收。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有173 万贫困人口通过油茶产业实现增收。

以创新促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和养殖业发展,食用植物油和蛋白饲料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目前国内油料生产能力增长缓慢,产需缺口扩大,进口增加,对外依存度上升。2016 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和大豆进口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不到40%。对油茶产业这一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产业来说,这其实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如何使油茶产业提质增效,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据了解,目前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油料种植面积扩大的空间有限;油茶良种繁育工作缓慢,机械化水平不够,生产成本高;油料生产基地发展尚不成熟、工程建设标准不高,油茶生产效益偏低;油料生产配套设施不完善、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等因素都阻碍了油茶产业的发展;油茶低产林面积过大、市场主体发育不够、油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等。

目前我国已有油茶林面积6700万亩,年产茶油量约60万吨。2018年全国油茶产业总产值达到1024亿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油茶产业的改革创新要从油茶生产和企业经营发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李建安表示,目前我国油茶产业发展需要实现“六化”,即油茶苗木良种化、基地建设标准化、栽培管理生态化、栽培作业轻简化、产品开发高值化、油茶经营产业化。

油茶生产要实现良种化、标准化、轻简化和生态化,首先,应加快优质高产油茶新品种研发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建立完善的油茶栽培技术标准体系;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构建从良种繁育到产品服务一体化的产业技术创新链,开展全产业链增值增效技术示范;加强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指导,引导农民规范化、标准化种植。为加强国家级油茶科技研发能力建设,目前国家林草局组建了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湖南省共同成立了“中国油茶科创谷”,油茶产业科技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其次,提高油茶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油料种植、收获机械(具)研发,尤其是丘陵山区油茶基地“宜机化”改造,对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油料生产提供专业化、规模化的农机服务,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油茶生产节本增效和提质增产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推进油茶生产科技示范园建设和低产低效林改造。发挥油茶示范基地窗口效应和带动作用。

油茶经营企业是油茶市场发展的核心。油茶产业创新经营需要从茶油生产、产品开发、销售、品牌打造方面入手。一是创新油茶产品,企业应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高效开展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深度挖掘油茶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加大力度进行油茶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目前,我国已与泰国相关部门合作成立了“中国—东盟国家油茶产业促进中心”,茶油及其衍生品远销至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和日本、韩国、欧洲、北美等市场。

二是创新油茶基地开发建设,积极引导和培育各地油茶产业新型经营主体,以“企业(合作社、林场)+基地+农户”等合作经营模式,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积极组织与协调,引导农户通过土地入股、流转、托管、联耕、联种等新型合作方式,让农户在投入生产的同时获得一份实实在在的增益。因地制宜,加快发展休闲体验、健康养生、景观旅游等多业态油茶产业。

三是创新销售模式。互联网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多渠道发展的营销模式是食品企业决胜市场的必经之路。

四是创新品牌特色。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在品牌塑造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油茶品牌创新需要在产品定位、广告内涵、文化底蕴方面突出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发展油茶国际品牌要结合中国膳食文化,彰显产品卖点与民族特色。

低效林改造

近年来,我国油茶林面积不断增长,但低产低效林面积较大仍是我国油茶生产效率低、单位面积产量始终不高的弊病。2019 年1 月,政府发布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启动油茶等经济林果提质增效行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表示,未来将大力推进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每年完成330 万亩低改任务,继续扩大油茶基地规模,每年完成400 万亩左右新造任务,加快建设国家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推广普及高产优质油茶种苗和先进适用造林技术。

加强现有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首先要加快良种繁育,扩大规模进行良种壮苗培育。对于品种差、林相乱、病虫害严重的衰老林,进行良种化、规范化更新造林,改善林分结构;对长势较旺盛但劣种、劣株为主的油茶林,调整林分密度,去劣留优,采取高接换冠嫁接良种,改劣种林为良种林;对已进入盛果期,但管理水平较差的低产林,采取合理垦复、补植、间伐和施肥等抚育管理措施,使之在短时间内达到丰产稳产。

在油茶适宜种植区,在土层深厚的宜林荒山荒地开展新造油茶林,扩大油茶种植面积,提升茶油产品质量,实现生态改善和优质油品增加供给双赢。对于改造和新造油茶林,尤其是丘陵山区油茶基地,要加快推进油茶生产机械化进程,落实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作业,节约人工成本,提高油茶产业生产效益。油茶基地建设还应注重规模化、现代化和生态化,适当发展旅游休闲等生态服务业,延伸油茶产业链价值。

近年来,浙江常山县不断推进油茶产业创新发展,通过建设一区两园四中心,即全国经济林区域特色品牌建设试点区,国家油茶公园、常山油茶产业园、全国油茶交易中心、价格指导中心、集散中心、油茶文化中心,构建三产融合的全产业生态经济链,打造全国油茶产业发展新高地。先后荣获全国油茶交易中心、全国山茶油价格指导中心、国家油茶公园、全国经济林产业区域特色品牌建设试点单位四个“国字号”牌子,并成为首批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成功入选“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省级油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

在低产低效林改造方面,常山油茶研究所先后建立了浙江省首个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自主培育了适合常山的水土“长林”系列油茶新品种。依托新品种,全县实施低产老茶林改造和高产新品种推广,2019 年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已占全县油茶面积的54%,大面积提升了油茶产量和山茶油的质量。目前,常山油茶总种植面积28 万亩,2018 年油茶籽产量达到5000 余吨,茶油1300 余吨,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浙江首位。在发展油茶产业的同时,常山县还注重挖掘油茶文化底蕴,通过举办全国油茶文化节,打造国家油茶公园,创建森林小镇、森林人家、油茶小镇,围绕油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18 年,浙江常山油茶加工产值达到4 亿元,旅游产值6 亿元,芳村森林小镇等油茶旅游体验中心促进了“产文景旅”相互融合,实现了“卖油”向“卖游”转变。

猜你喜欢
茶油低产油茶
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分析
油茶种植市场展望及营造林技术探究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
家乡的油茶
茶油果
茶油飘香
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