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服务的路径探究

2020-01-07 23:24:55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步滕滕
河北农机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学习型教育资源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步滕滕

1 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服务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将“充满生机的社区学习”纳入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六大支柱”之一;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专门指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迫切要求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由此可见,社区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社区内所有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与资源,不同于其他教育类型,社区教育与基本民生、底线民生、热点民生问题密切相关。在当前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时期,社区教育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治理上的功能和地位日益凸显,并且对于满足人们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的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以及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战略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将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服务,提升社区服务质量,事关社区居民的自我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终身学习社会的重要举措。

2 概念界定

2.1 社区

社区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本单元,社区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研究者基于不同研究视角和研究实践,赋予了社区概念不同的定义和内涵。张明亮、唐忠新认为社区指的是“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2]”研究者吴鹏森认为社区是人们基于地缘关系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一种相对上具有独立性的地域性社会[3]。2000年提出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明确将社区概念界定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本文参照民政部提出的社区概念,将社区界定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2 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一词最早由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提出。由于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国别、不同地区和不同研究者,社区教育的定义众多。国内对于社区教育的阐述有三种被广泛认可,第一种是以厉以贤、黄云龙教授为代表的教育范畴说;第二种是以梁春涛、叶立安教授为代表的组织管理范畴说;第三种为社会发展范畴说。本文参考研究者刘庚的阐述,将社区教育界定为:在一定地理区域内挖掘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素质和生活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4]。

我国的社区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早期的社区教育旨在解决学校青少年教育的困境,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社区教育才逐渐与中小学教育体系分离开来,但是,独立后的社区教育定位尚不清晰。

2.3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一项惠民生保稳定工作,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数字社区等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社区服务在满足社区居民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要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社区教育及社区服务开展现状

自1986年民政部倡导社区服务以来,社区服务得到拓展和发展。根据对社区的调查和了解,社区服务内容基本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社区行政服务,如安保监控、物业管理、信息管理等;二是社区便民服务,包括快递收发、家政服务等内容;三是社区公共服务,包括公共设施维护等方面;四是社区公益服务,包括各种公益演出、手工活动等。

从社区服务的开展情况来看,社区服务内容多样,但涉及社区教育活动的内容开展不多,社区教育内容分散、不成系统等问题严重。经过调查发现,社区教育功能虽然得到重视,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导致社区教育发展受到制约:一是各部门职能不明确。社区教育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并承担履行相应责任,仅依赖社区一个主体往往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二是社区教育经费相对匮乏。资金投入是社区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大多数社区的社区教育活动是由社区包办,少数是服务外包,面向社区居民的各类活动多数都是免费提供,这就使得在社区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紧张;三是社区教育资源不充分,多样的教育需求较难满足。社区是一个多样化群体聚居地,其教育需求多样,满足需要的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是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工作在政策层面一直得到重视,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资源整合不到位、开发不足的问题,这也制约着多样化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四是社区教育实施队伍不健全。社区中专门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员较少,社区开展教育活动的教师队伍、志愿者队伍不稳定,人力资源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后盾,社区教育实施队伍不健全不稳定是制约社区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原因。

4 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服务的实施路径

4.1 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服务管理体系

社区教育本身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对象复杂,是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过程,构建包括管理统筹层、实施层、评估层三个不同层次,涉及政府、教育部门、社区、各类学校、社区居民、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位主体在内的社区教育服务管理体系是保证社区教育得到发展的重要前提。

管理统筹层涉及政府和教育部门,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涉及国计民生,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发挥统筹管理、协调安排的作用。由政府、教育部门对社区教育进行统筹安排并纳入到地方政策文件中,保证资金投入,使社区教育活动付诸实施。

实施层涉及社区、各类学校、社区居民。社区中形成专门负责社区教育工作的部门,保证社区中稳定的人员投入,保证各方面协调沟通工作顺利开展。社区和地方志愿者队伍、地方高校志愿服务队伍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开展交流,形成稳定的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开发社区居民、所在地区各类学校的社区教育资源,为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积累资源。

评估层涉及政府、教育部门、社区、社区居民和第三方评价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全球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社区学习成效是下级操作指标之一,所以对于社区教育活动来说,反思评价是教育活动开展的最后一环,以便提升社区教育活动效果,促进居民发展。

构建多层次、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服务管理体系是顺利开展高质量社区教育活动的重要前提。

4.2 多渠道拓展、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社区教育资源是促进社区教育发展、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的重要保障。从理论层面讲,社区教育的内容多样,我国关于社区教育内容的认识被广泛接受的有“三类说”“五类说”“七类说”。从社区实际来看,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社区要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教育内容,涉及到伦理道德、科教文卫、休闲娱乐、职业技能等多个方面,所以需要多渠道拓展、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政府、教育部门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工作中要发挥管理协调作用。《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全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等政策文件中都强调了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在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工作中,政府、教育部门要在社区、医院、地方各类学校、地方各类场馆中发挥管理协调作用,以更好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发挥教育作用。

人力、财力、物力、文化、信息等都可以归属为教育资源,社区要因地制宜开发教育资源,注重开发本社区、社区居民、社区合作单位中的潜在教育资源,实现资源整合、效率最优化。

4.3 搭建多样化的社区教育平台

适宜的社区教育方式和实施平台可以提高居民学习效率,使社区教育效益最大化。随着社会发展,依托于互联网的发展,社区教育的实施平台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建设线上线下互动体系。

线下教育依赖于特定场所实现,线下平台包括社区内的实时多媒体平台、宣传栏、活动中心、各类线下培训班等,线上教育依托于互联网开展,如社区教育公众号、微信群、社区网络课程。社区教育负责部门可以根据教育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实施平台,社区居民也可以打破工学矛盾的制约,按照自己的时间、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社区教育产品。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学习型教育资源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中国民政(2022年3期)2022-08-31 09:31:02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中国民政(2022年3期)2022-08-31 09:30:50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中国民政(2022年3期)2022-08-31 09:30:48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中华家教(2018年10期)2018-10-30 01:43:16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0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