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下机电专业课程导学案的设计与评价

2020-04-23 14:30:16河北省科技工程学校张颖李帅伦
河北农机 2020年3期
关键词:所学学案模块

河北省科技工程学校 张颖 李帅伦

1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及意义

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成为动态的课堂、情感的课堂、快乐的课堂、幸福的课堂、高效的课堂,让“感动、生动、活波、精彩”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2 中等职业学校翻转课堂236模式的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采用翻转课堂可尝试236模式,即“两阶段三模块六环节”的教学过程模式,见图1。

图1 236模式

两阶段即课前、课堂融为一体。

三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有机贯穿构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体;在预习模块中,要求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与重难点;展示模块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讨论交流的平台;在反馈模块中,师生对课堂的过程、内容及效果进行反思与总结。

六环节分别为预习质疑、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巩固训练、总结点评、预告新课。预习质疑要求学生课前结合教师的预习指导仔细阅读教材、视频和PPT等相关资料,明确学习目标,进行自学和梳理提炼;展示交流要求教师分配展示任务,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讲解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精讲点拨环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点拨重点难点疑点,适时答疑、解惑、纠正、补充、梳理、归纳、拓展、点拨、升华;巩固训练要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总结点评指课堂总结,评价各组和个人表现情况;预告新课要求教师预告下次课学习目标,将预习任务分配到小组内,并提出预习要求和预习方法。

3 机电专业课程导学案的设计与评价

3.1 导学案的编制原则

问题化原则。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问题不宜太多、太碎。

参与化原则。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为学生创造参与机会,提高参与能力,增强参与意识。

层次化原则。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紧扣培养目标及学生认知水平进行分层训练设计,使学生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掌握所学知识。

3.2 导学案的主要结构

机电专业课程导学案的结构分别为学习目标、重难点、拓展链接、自主梳理、合作探究、布置作业和学后总结七部分。

教师制定包含三维目标一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根据大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根据实际学情预设好难点;为学生提供拓展链接,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自主梳理环节主要解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合作探究部分设置的问题是基于文本又高出文本,既是所学又是对所学的升华,能够充分暴露所学缺陷与不足,有利于真正提升学习者学习能力的问题;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最后给出空白区域便于学生做学后总结,可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等形式。

4 导学案的评价原则

为了引导教师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应当对导学案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导学案的评价原则可以概括为促进两个发展,落实两个转变,突出四导运用,体现九个特性。

促进两个发展,一是要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二是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技能发展;落实两个转变,一是要关注点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二是从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学法指导的研究;突出四导运用,一是引导学生兴趣,二是指导学习方法,三是引导创新思维,四是引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九个特性,即要分别体现出导学案的科学性、人文性、引导性、问题性、多元性、拓展性、启迪性、高效性、反思性。最后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与学生的评价,达到对翻转课堂导学案的质性评价。

猜你喜欢
所学学案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乡愁导学案
非所学
“比例尺(一)”导学案
选修6 第三模块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