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探析

2020-01-07 13:54蕾,谢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志愿育人政治

闫 蕾,谢 丹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党的十八大明确把“立德树人”确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一再强调:当今高校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就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此前,他还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全育人”理念。鉴于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落实这一任务的主要途径,须与高校志愿服务这一高校社会实践的“主渠道”相融合,实现课堂育人与实践育人的统一,促进高校育人与社会育人同向同行,从而逐步提高高校育人水平,值得认真研究。

一、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内容探求

促进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效融合,共同致力于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既是由高校志愿服务的潜在功能决定的,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目标追求。聚焦认知、育人、导向、激励、保证五大功能,不断探求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点。

(一)认知功能

高校志愿服务的认知功能既体现在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方面,也表现在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方面,具体而言:一是帮助学生形成对自我的科学认知;二是确立学生对他人及社会的正确认知。首先,学生在学校以及课堂上往往是被灌输各种思想理论观点,一般只能学习到一些科学理论知识,因而,其对于自己能否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内容并没有明确认识。但当其参与到志愿活动尤其是与其学习研究方向密切联系的活动中时,其对自己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的能力会有比较正确的定位和评价。而且,通过长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其对自己的专业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会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逐渐形成科学的认知。其次,学校是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场所,学生长期身居学校因而很少有机会融入社会,对于国情、世情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知之甚少。而当其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时,他们可以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与他人相处、沟通和交流,从而使得其能够了解一些国家政策的相关落实情况,在了解社会的同时贡献社会、融入社会。

(二)育人功能

爱因斯坦认为,只单纯用文化知识教育学生是不能完全促使学生成长为和谐发展的人才的。因此,高校教师既要擅长用专业知识育人,还需学会将育人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以及学生日常生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高校志愿服务作为学生融入社会、锻炼自身的主干渠道,其育人功能主要有:一是塑造学生的个体人格;二是引导学生确立目标、树立理想。首先,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促进大学生志愿者人格健全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有效途径(2)兰英,彭林权:《试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年第2期,第41页。。”其要求学生长期投入一定时间和精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耐性。此外,学生还可能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遇到一些不可预测的困难和障碍。譬如,课程表的时间与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相冲突、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不仅不被接受,反而受到排斥等。学生在寻找解决这些困难的途径时,将逐步形成从一而终,不轻言放弃的良好品质。同时,其愿意主动担当的意识也会逐步增强,志愿精神也会逐渐被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其次,学生在参与志愿活动的同时,将学会灵活地将其在课堂内学到的文化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通过参加与其专业息息相关的活动,还可以帮助其判断自身是否适合继续学习当前的专业,进而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此外,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拥有成就感和获得感,并潜移默化地受到一些启发,从而在主观上确立自身未来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

(三)导向功能

导向功能是指“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方式,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高校志愿服务的导向功能有两点:1.当今网络科技发达,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相当激烈,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某些网络舆论和社会现象的本质,形成正确的三观,形成时刻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的意识;2.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变,在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之后,其行为也会相应地有所变化。一方面,高校学生会逐步约束自身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社会规范的行为,成为一名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公民;另一方面,思想认识水平较高的高校学生,还会通过自身努力去帮助他人、改变他人的不良行为,通过点滴小事传递社会正能量。

(四)激励功能

高校志愿服务的激励功能表现为榜样激励和情感激励。首先,榜样激励是“指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榜样示范,使人们从中吸取精神力量,从而达到激励效果(4)申来津:《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理论月刊》2002年第2期,第32页。”。参与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并且表现良好的志愿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与此同时,高校通过举办志愿服务分享大会、表彰大会等形式选取先进典型与同学们分享志愿心得,会使得其他同学心生仰慕之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具有想要尝试加入志愿者队伍的欲望和精神动力。此外,被选出来的先进典型也会受到鼓舞,激发其进一步做好志愿服务的热情和信心。其次,学生在参与具体的志愿活动尤其是支教类活动时,往往会具有强烈的被需要的满足感。与此同时,当其行为受到他人表扬或者得到社会认可时,其精神需求就得以满足,同时也会产生十分满意的情感体验。俗话说“情通理达”,这种正面的、积极的情感不仅可以直接激励学生不断强化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行为,而且还有益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观意愿,使得其愿意参与其中并逐步提高活动质量。

(五)保证功能

高校志愿服务的保证功能是指其能够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首先,“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5)傅帅雄,刘雨青,黄顺魁:《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1期,第136页。,其不仅有益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升道德境界,还可以使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此外,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因此,其还有利于帮助学生于无形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保证其顺利深入人心,并使学生将其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其次,高校志愿服务既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价值引导,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又可以促使其将科学文化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推动其在社会实践中将科学文化知识内化从而进一步外化用以指导自身行为,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价值分析

高校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决定了高校志愿服务能够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要推动实现二者的融合呢?二者融合以后会具有什么价值呢?笔者认为,实现两者融合的价值主要有三点。

(一)引导高校志愿服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以正确的理论指导为前提,如果丧失了正确的理论,志愿服务活动就会偏离方向。当前,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开展得热火朝天,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譬如,部分高校已将志愿服务时数作为学生综合考评的标准之一,这致使部分对志愿服务活动不感兴趣的学生被迫参与其中,从而大大降低了活动质量和效果,让其开始“变味”。笔者认为,高校相关机构和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没有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在主观上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本来志愿服务活动应该是一种人们自愿参与的为社会服务的公益活动,但部分学生却为了获得学分不得不被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这就降低了活动质量,使其丧失了本来的意义和价值。实现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引导高校志愿服务坚定社会主义方向,让其不单只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不再只是获得学分的一个途径之一,而能够成为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二)促进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校“思政课”实现革新,就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6)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亦应如此,要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教育,既应当用思想政治理论指导实践,也应当在实践中教育学生。推动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朝着共同目标前进,并逐步走向融合,有助于促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能够把学校的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统一起来,在生活实践领域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其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唯有如此,才真正有助于推进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促使其更有人情味儿,更具情感性,进而增强其魅力和吸引力。

(三)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完成这一根本任务,首先须知道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当下我国强调的‘立德树人’,说到底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树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7)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第7期,第45页。。但是立德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只有最终投身社会实践才算真正的立德。人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因此,树人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仅仅在学校就能够完成的。由此可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能单靠学校课堂,而是要将学校课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此外,也不能仅靠学校这一单一主体,全党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推动这一根本任务的完成。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既有益于推动课堂与实践共同育人,帮助学生真正实现立德,又可以促进社会育人与学校育人同向同行,充分发挥社会成员力量,使得学生即使在校园之外也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将其培养成为有益于社会主义事业且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探索

在立足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内容与价值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的内涵式发展,结合已有理论积累与实践经验,可以采用“六化同步”方式进行有益探索。

(一)坚持“融合化”引领,实现知行合一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志愿服务,并帮助其处理好学习与服务他人的矛盾,鼓励其在保证正常学习时间充足前提下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有情怀,要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要尽量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及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让学生在情感上对志愿服务活动有一个感性认识,“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8)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主动有意识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外,还应该尽量多地与班团委一起合作组织并亲自参与一些主题性的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教育、引导学生,推动课堂育人与实践育人实现统一,促使社会育人与学校育人同向同行,让这一活动逐渐成为一堂生动又有趣的“思政课”。

(二)坚持“专业化”发展,激发内生动力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高校学生亦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者。实现高校志愿服务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最大受益人群应当落脚于高校学生,而这二者是否实现有效融合也主要通过高校学生的行为来检验,故而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需求,激发内生动力,则显得尤其重要。首先,坚持“专业化”发展,引导学生认真吸收并消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从而激发内生思想动力。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真进行理论学习,才能为今后的实践和进一步发展打下牢固根基。而且,高校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且积极主动地将一系列知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才能逐步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再次,坚持“专业化”发展,帮助学生在专业志愿培训活动中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提升自我认识,从而激发内生行为动力。高校学生要想通过参加志愿活动得到历练、提升自我,首先就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培训活动中去,因为只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和指导,并且在培训中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我认识,才能够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才能够有机会获得锻炼自己的舞台和机会。唯有如此,其才能在具体活动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良好效果。

(三)坚持“制度化”保障,形成有效机制

在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充分了解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价值基础上,建立相对完整、可操作性强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首先,建立健全的志愿服务培育与考核制度。促进志愿服务队伍朝着更加规范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针对长期进行的志愿活动,应当建立一支固定的专门负责该项目的队伍,要求固定志愿者定期参加培训、定期参与活动、定期接受考核,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水平。针对短期、临时的活动,要对志愿者队伍进行严格筛选、考核以及培训,从而保证每次活动的质量。与此同时,志愿服务组织者要主动邀请相关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志愿服务队伍进行专业化培训和指导,提升活动质量和水平,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门的培训中去。再次,建立健全的志愿服务的经费保障与激励机制。推动志愿服务活动逐步融入学生生活并长期开展,充分肯定并支持教师利用这一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及学生通过参与其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等各方能力的正确性,从资金上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开支,不能让活动参与者“自掏腰包”。譬如,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志愿服务基金会,发动历届校友通过募捐或者其他形式筹集活动资金,从而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四)坚持“基地化”塑造,树立品牌效应

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朝着更加规范、专业、具有特色方向发展,加强宣传和推广。要建立固定的志愿服务基地,“避免因为没有固定的服务基地而引起的志愿服务萎缩的现象”(9)胡凯,杨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26卷第2期,第21页。,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更具品牌特色,更有专业内涵,形成专属的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的志愿服务项目,从而提高其魅力,吸引教师及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服务基地建设及对极具特色的活动的宣传和推广,树立品牌效应,但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为了参加各种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过度包装和虚假宣传,使得其逐渐“变味”,打消学生想要积极参与其中的念头,失去真正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坚持“数字化”管理,优化舆论环境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网上志愿者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并派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建设和管理。通过网上志愿者平台,活动参与者可以了解全国各地志愿活动开展情况以及自己参加过的所有活动,有机会通过该平台结交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并与全国的志愿者朋友交流心得,共同进步,增强其参与活动的主观意愿。同时志愿者还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自主选择报名或者临时取消志愿服务活动,以便志愿者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志愿服务时间。另外,微信聊天软件目前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必备的软件,因此,志愿服务组织者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时时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六)坚持“需求化”驱动,实现互动联结

志愿服务组织者是将志愿者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志愿服务组织者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这种功能和作用,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主动发现社会的多种多样需求,并将这种需求与学生志愿者的能力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活动参与者和社会需求的双向互动。譬如,志愿服务组织者可在高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分析了解高校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期望和需求,弄清其对志愿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要求。与此同时,志愿服务组织还可建立专门的调研团队,深入基层组织、各中小学、社会组织等调查了解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此外,志愿服务组织也可借用网络进行调研,了解大部分市民对志愿服务的期待。在完成以上工作后,志愿者组织就可对调查内容进行分析,寻找既能激发高校学生兴趣,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实现活动参与者和社会需求的双向互动和精准对接。

猜你喜欢
志愿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以志愿,致青春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