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郁
(海南大学 法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全国高校共有五十多万基层团组织、约二千万团员。团的组织建好了,组织育人的优势发挥好了,就能直接覆盖近三分之二的大学生群体(1)人民日报:《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人民日报》2017年01月26日。。这就是高校共青团大有作为的政治优势。因此,共青团要为高校党组织带好青年,取得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青年的良好效果。
中国共产党缔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党领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了一系列革命活动、一系列革命战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建党初期,党特别注重通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中开展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生运动组织体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适应形势发展,在党的领导下改造为抗日救国青年团体,全国高校的抗日救国青年团体分别在根据地、国统区与沦陷区采取有力对策,有效组织广大青年学生投身抗日救国运动。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形势需要,为了更好地发挥与调动青年群众在解放战争和国家建设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北平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标志着青年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解放战争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与后备军,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巩固新生政权与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动员青年为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而奋斗。此时,党在高校的任务从开展民主运动逐步转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角色也转变为党在高校开展工作和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带团建”取得了良好发展局面,共青团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好制度。特别是在 1990 年召开第一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后,我国高校“党建带团建”正式步入了崭新的发展期。在新的起点上,党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谋划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带领共青团团结与引导更多青年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党的十九大对《党章》做了适时修改,做出了新规定,党必须加强对共产主义青年团等群团组织的领导,确保充分发挥作用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中央明确要求把群团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与此同时,《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指出“要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推动把团建纳入各级党委党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考核内容(2)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参见: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02/c_1119325051.htm.。”可见,新时代党团建设是同部署、同推进,团建始终围绕党建开展。
党中央在团中央改革中明确要求“推进共青团改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部分,是焕发共青团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教育部关于《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紧紧依靠党的领导,自觉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高校共青团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3)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方案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参见: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21/c_1119958190.htm.。因此,全面从严治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带团建是共青团改革的新要求、新举措,尤其是针对高校共青团更为迫切。
共青团干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4)人民日报:《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人民日报》2017年01月26日。。参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的核心使命任务……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将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院(系)党组织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5)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参见: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9/201709/t20170914_314466.html.。由此可见,新时代对党建带团建的机制建设做出了重要安排,也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和干部工作提出新要求。
1.政治上带
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始终围绕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而调整自己的根本任务。这是共青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校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始终把思想政治引领作为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大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思想上带
新时代大学生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6)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参见:http://www.xinhuanet.com/2019-04/30/c_1124440193.htm.。高校是思想最活跃的地方,也是意识形态斗争较激烈的阵地。因此,高校共青团要在党的领导下,要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来武装高校青年团员,做到入心、入脑,并且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3.队伍上带
带好共青团干部队伍,按照五好干部标准,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全面提升高校共青团工作科学化水平。带好大学生团员队伍,切实抓紧抓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团员,以此作为壮大党的后备力量,扎实做好“推优入党”工作,提高“推优入党”质量,增加“推优入党”数量。带好青年大学生,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1.组织上建
习近平强调,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创新团基层组织建设路径,突出高校团组织基础地位,稳固“一心双环”团建格局。团组织建设要像“毛细血管”那样通达“肌体”每个神经末梢,覆盖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班级、专业、团队等各类学生组织,创新班团一体化融合,推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落地生根,不断提升共青团组织力。
2.制度上建
以团章为基本制度,参照党内法规与规章制度,紧紧围绕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建立一套适应新时代高等学校教育发展改革要求的全面从严治团的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特别是研究制定大学生一体化、分层分类思想引领工作大纲,全面提升高校共青团组织运行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3.作风上建
针对共青团作风建设,习近平强调,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要做到完善团干部密切联系青年机制。在高校,一要坚持以大学生为本,千万不能官气很重、架子很大,要同大学生交朋友、心连心,真正赢得大学生信任;二要了解大学生,主动深入班级、走进宿舍,掌握大学生成长需求,真心诚意为大学生成长办实事,让大学生感受到党的关怀、团的关心;三要以制度建设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在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1.“育”思想
大学生是最易接受新思想的群体,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尤其重要。因此,团组织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大学生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共青团要组织大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团和全体大学生。
2.“育”价值
大学期间正是大学生价值取向形成时期。因此,高校共青团要发挥引导大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法治思维如规则意识、程序意识等。引导大学生读懂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故事,不断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3.“育”人才
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团组织应围绕“立德树人”开展育人工作。习近平指出,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坚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成长特点与需求开展工作,是做好高校党建带团建的法宝。因此,高校共青团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特殊优势,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
在组织设置上,有些院系将团委、学工办合属办公,有些院系直接学工办、团委合二为一,设置学工与团委办公室,更有甚的是学工办指导团委工作。有些院系党政负责人往往也分不清学工办和团委的职能,在部署工作中或部门称呼仅仅记得学工办,或将团委工作布置给学工办或倒换布置。这些问题说明,高校院系党委对共青团的认识、定位是模糊的,组织建设也是有所欠缺的。
一是在院系党建工作中,团组织作用发挥不足、团支部主动工作不够;二是院系党委定期听取团组织工作汇报制度不健全,不能有力推进团的重点工作;三是党组织与团组织工作体系融合与衔接存在疏松,在党团关系上比较注重了解“推优入党”,但了解党建带团建工作情况甚少;四是党团关系在班级中尚未理顺。每个班级往往设置党小组、团支部、班委,但党小组仅在发展党员时起作用,三者之间融合度不高;五是党建与团建融合度需加深,这才能把握“带”的着力点和“建”的发力点。
有些高校团学组织与学生干部存在机关化、脱离学生现象,作风需要转变。如某一高校学生会由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任命几百个“正部级”学生干部。这与总书记亲切嘱托的“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有较大偏离。还有一些学生社团负责人会摆架子,要求干事要做到的,他们却不做等。另外,有些学生组织负责人和学生干部也倾向于当“太平干部”,工作不主动。这体现了从严治团延伸不到位、发力不精准,党团组织在作风建设方面“带与建”密切度不高。
课题组对大学生就团学组织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满意”仅占22%;满意”占49%;“一般满意”占24%;二是大学生对学生组织、社团活动“非常满意”仅占15.5%;“满意”占39%;“一般满意”占38%;三是大学生对团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非常满意”仅占23%;“满意”占49%;“一般满意”占25%。可见,大学生对团组织工作“非常满意”度不高,值得关注。
党组织、团组织应将从严治团作为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纽带,在政治、思想、组织、制度、纪律、作风等方面做到全方位加强团建,促进高校共青团改革,激发共青团生机活力。
针对院系党组织对团组织认识定位模糊问题。一是加强高校院系主要领导的理论学习,区分学工办和团委不同的政治定位与组织功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第二条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定位做出了明确规定,与学工办作为院系一个职能部门具有本质区别。二是院系共青团组织与共青团干部要主动作为、扩宽阵地,积极争取,突显共青团组织在高校院系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特色。三是高校院系党组织要带动团组织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拥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四是院(系)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活动,应将团组织、团干部列入学习人员范围。
针对院系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不完善问题,可以做出如下制度安排:一是团委书记担任党委委员兼学生党建负责人;二是教师党支部带学生团支部,团支部干部担任教师党支部助理;三是在学生会或学生社团中建立联合党支部;四是高年级党支部或党小组组长带低年级团支部;五是将党建带团建纳入党建述职考核并占一定比例。这有利于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青年、团建促党建形成良性互动互补;有利于巩固“一心双环”工作格局,最大化发挥团在学生组织优势;有利于上级党组织监督下级党组织推进共青团工作。
针对团学组织作风建设不力问题。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要精准对标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团,加强团组织纪律建设。一是用好纪律“戒尺”,要先严格监管团干部,也要从严管理团员,做到纪律警策常态化、批评教育正常化、谈心谈话正常化。二是党组织带共青团走群众路线。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青年在哪里,共青团就在哪里,深扎根于学生中。三是党组织带动共青团转变作风。可将“驻校蹲班”延伸为“驻舍蹲班”,住到大学生宿舍,第一时间解决大学生诉求。
针对大学生对团学组织工作评价不高问题。根据大学生成长成才多元化需求特点,深入调研、探寻对策,在党建带团建中引导与服务青年需求,设立多元化党建带团建工作模式。一是党委应指导团委统筹学生组织建设,设置团学社委员会,统筹“一心双环”工作。二是设立党建带团建活动项目。针对学生政治追求、思想需求、价值取向等方面设计具有特色的活动项目。三是指导阵地建设。党委充分调动资源,指导团委建设符合大学生实践需求的阵地或实践基地。四是指导打造品牌活动。加强调研,精准掌握学生兴趣与需求,设计符合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品牌活动。
高校院系“党建带团建”,基础在“建”,关键在“带”,根本在“育”。党组织从思想政治、组织纪律、作风、制度及大学生需求上带,加强与改进院系共青团工作,形成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团建促青年的层级互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