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兆欣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六中学 山东日照 276599)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要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也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语言描摹、情绪传递、甚至可以利用视听资源的辅助,来达到情景渲染的目的,促进德育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渗透。
通过生动而丰富的语言描摹来渲染情景,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想象,激发他们的情感。语言描摹来渲染情景可应用于课堂导入部分,教师以情感饱满的导入,奠定整节课的情感基调,也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用低沉的、悲愤的情感讲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并用PPT 投示图片。触目惊心的图片、如泣如诉的讲述,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对沦丧故土的眷恋和誓死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
通过情绪的传递来渲染情景,促进读者主体(学生)与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与调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的情绪影响课堂的氛围及学生对信息的接受。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并懂得利用情绪感染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情绪的传递,做好交流的桥梁,促进学生走进文本,对话作者。如教师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在情绪的处理中加以淡淡的感伤与哀愁,学生对文本的处理,就会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父亲”的“嘱托”“关爱”,以及“我”的四次流泪这种双向情感交流上。这有利于学生能够学会珍爱亲情,多与父母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巧妙地借助视听资源,利用感官的直接冲击,促进情景的渲染,以此来打动学生,促进他们思想情感的流露,达到德育渗透的教育目的。如在“细节描写”的作文课中,我就曾选择了一个短的视频——《十分钟》,催人泪下的音乐,细微的情感处理,让学生在感受“细节”刻画的魅力的同时,也被短片中父母亲情所感动,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能够更好地感恩。
怎样在德育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进去?主要在于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动”,学生得以感触,才能更深入地进行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及文本对话。
语文课堂的“动口”主要就是“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不仅有利于掌握书中的精华,也有利于学生感触文本深层次的思想主题。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渗透时,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感触文本及其思想。如讲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就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读书来感受诗人的精神。用较高的起势、较快而有力的语速来读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拖长的语音来读出诗人的凄苦,而最后一部分则用上扬的升调及气息的延长读出诗人为天下苍生“祈求广厦”的愿望。从而,一位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诗人形象就在“读”的过程中显现在脑海中。
在德育教学渗透中,“手到”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动手”才能“动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课堂,融入课堂与文本,领会其中的“精气神”。记得在学习郭沫若的《雷电颂》一课时,曾在班里组织过一次“演讲比赛”。有一个小组特别的用心,在充分的准备演讲的同时,还准备好道具。轮到他们组时,“小屈原”头戴“枷锁”,拖着“手镣”“脚镣”就上场了,他悲愤的、充满激情的内心独白,他落魄的、凄惨的装扮,在那堂课中引起了轰动,引发了学生的共鸣,屈原的形象及伟大精神也就深入人心了。
语文课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实现往往需要深层次的挖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深层次挖掘其内涵。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置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动脑”,通过由简入难、层层深入的设计“问题串”,注重能启发学生的“思考点”。例如在讲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歌时,可设计问题“诗人在诗中描绘了几幅画面?”“这些画面哪些是现实?哪些是想象?”“每幅画面诗人的情感是怎样的?”“结合时代背景,说一下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学生在动脑的过程中,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串”的思路,能更容易地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情感,感受诗人推己及人、心怀天下苍生的伟大情怀,从而使德育教学的渗透水到渠成[1-2]。
总而言之,语文的德育教学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营造情景氛围,调配好课堂及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索、感受的机会。还应立足语文教学,钻研教材,将语文的德育因素加以挖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将语文的德育渗透体现在课堂及生活的点滴,使健康的道德思想之花开得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