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问题情境创设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方式探讨

2020-01-07 04:47文吴
科学咨询 2020年31期
关键词:液体创设物理

文吴 昊

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问题情境能够启发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探究,更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兴趣和求知欲成为学生展开物理知识探究的不竭内动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大大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借助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借助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借助视觉的感官刺激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1]。比如,学习“浮力”时,教师借助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将教学重点揭示给学生。教师准备了三个烧杯,分别装满了清水、盐水、浓度较大的盐水,然后将鸡蛋分别放进三个烧杯中,鸡蛋放在清水中很快沉入水底,放进两种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都浮于水面上,然后再将木块和石头分别放进两个烧杯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而石块沉入了烧杯底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实验过程并思考:为什么同样的物体放到不同的液体中产生不一样的现象,为什么不同的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产生的现象也不同?通过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物体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探索中,为教师讲解本节知识内容做好了铺垫,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生活案例融入教学内容,借助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探寻问题答案的兴趣和热情,从而积极地通过自身实践,结合物理现象,揭示其中蕴含的物理规律,同时拉近初中物理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刻感知到物理知识的价值和魅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发展。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契合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从而调动起学生知识探究的兴趣和热情[2]。比如,学习“焦耳定律”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走进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围绕问题展开探究。在生活中会发现,当灯泡亮起后,灯泡表面温度开始逐渐升高,甚至有时候会觉得烫手,但是触碰连接灯泡的电线却丝毫感觉不到电线发热,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活中常说使用大功率的电器很容易出现电线起火,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下,学生积极将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对问题展开探究,既能有效解决生活中的用电问题,也能达到“在生活中学,在学中生活”的教学效果,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利用新旧知识衔接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物理是一门知识点庞杂、抽象性强的自然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初中物理学习是一个知识结构逐渐复杂,新旧知识间联系紧密的学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利用新旧知识间的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顺利完成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比如,学习“液体压强”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带领学生借助问题情境温故而知新。什么是压强,上节课学过固体压强,那么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有哪些方法?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有固体压强,那么液体内部是不是也会有压强呢?你都知道哪些生活中体现出液体压强的事例呢?在层层深入的引导性问题下,学生回顾了上节课关于固体压强的相关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相联系,通过对比和分析,学生轻松地发现了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为学生学习液体压强的知识奠定了基础,顺利完成了新旧知识间的衔接和迁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需要教师立足教材,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知识探究,从而在问题情境下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液体创设物理
只因是物理
液体小“桥”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留言板
液体压强由谁定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处处留心皆物理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