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淑慧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微视频为教学载体,是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环节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资源的集合[1]。微课以其短小精辟的特点为广大教职人员所采用,它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同时,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负担,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微课方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可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中的知识点,还要主动学习,而趣味课堂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微课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对知识感知力和理解力还在发展中,可能对教师讲解的重难点难以完全掌握。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结合课前预习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的难点、课后复习的总结等,制作内容精炼、知识点突出的微视频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例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很多同学都没有见过蝌蚪,无法建立蝌蚪的形象,对此,教师可以将蝌蚪、青蛙的形象用微课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对动物形象有基本的了解。之后让同学思考:小蝌蚪的妈妈为什么是青蛙?教师可借助微课演示蝌蚪到青蛙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充分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再如,讲解蒲公英的繁殖的时候,可以利用微视频将蒲公英种子从离开母体到落地生根发芽的过程表现出来,让学生直观了解到植物的繁殖方法,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繁杂且形式多种多样,通过微课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小学语文大部分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内容涉及寓言故事、童话、古典名著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以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教案宣读,学生只能被动听讲,长此以往,学生会感到枯燥和厌烦。微课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讲授方式,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一些有趣的典故、图片、影像等,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同学。对于朗诵类的教学,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朗诵,还可以通过微课给学生展示大师对作品的理解。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高效性是相辅相依的,只有趣味性,没有高效性也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同样,只有高效性,没有趣味性,也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乐趣,无法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只有将趣味性和高效性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越来越愿意学习,越来越热爱学习。
小学生还处在爱玩爱闹的年纪,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一些关于知识点的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游戏欲望,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可以举办一些活动,如朗诵比赛,诗词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使其认识到一些道理。教师可将这些活动录下来,作为微课的素材,活动后与学生进行点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的获取不局限于课堂的讲授,教师还应该注意做好课堂内容的拓展工作,让学生在课后也能进行有效学习。以往的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在课堂吸收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可能只能通过做作业或提问的方式再与教师面对面沟通。但微课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载体[2]。微课的优势是无论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还是课后复习都可以使用。微课可以暂停、回看、重复观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使用微课,通过微课,即使在课下学生也可以进行学习,扩展自己的视野。例如,学习《詹天佑》时,教师介绍完课本知识时,可以利用微视频介绍有关铁路的知识和京张铁路的建造背景,让学生理解京张铁路对那时的中国的意义。也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要构建小学语趣味文课堂、高效课堂,教师就需要加强对微课的运用,不断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在生活工作、个人品味等方面的发展做好铺垫,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