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兰兰 张 翔
(1.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 201415;2.中国饭店协会,北京 100044)
民宿是起源于欧洲乡村地区的一种旅游业态,我国民宿发展起源于台湾地区,近十年来在大陆地区得到较快的发展,其起源业态如 “农家乐”“渔家乐”“家庭旅馆”等。
本文在中国知网以高级检索、关键词“民宿”,时间设定为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搜索到科研文章756篇,涉及旅游经济学、政策法规、管理学、设计学、文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科研文章产量较多的为2015—2017年,共计654篇,占比86.5%。可以说,近十年,国内学界对民宿的关注度很高,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2007年至2018年十九大召开以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旅游局、农业部等从政策上对乡村民宿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在各年政策中均明确表明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旅游业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提升,积极探索各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模式,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要开发好,又要有后续发展的能力。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特色因子、创业产业,得到了政界、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本文借助于Citespace(2018版)科学分析软件,对国内近十年民宿的研究情况进行一次梳理,一方面梳理民宿研究的现有理论基础和实证情况;另一方面探索民宿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动向。
民宿兴起于欧美,以英国的B&B为代表,欧美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为:民宿是能体验旅游环境的住宿产品。民宿是建立在乡村环境中的为游客提供住宿与餐饮服务的旅舍,旅游者通过入住民宿,可了解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当地文化。[1]
我国的民宿较早出现在台湾地区,其《民宿管理办法》中对民宿有明确的定义:是利用自用住宅的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和家庭副业方式,提供游客乡野生活的住宿场所[2]。
我国国家旅游局于2017年8月15日发布《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的行业标准文件,文件中对民宿定义为:利用当地闲置旅游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现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
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民宿这一新型业态的特征如下:第一,民宿与乡村旅游密切相关,民宿的产业形态不断更新,但是乡村民宿的独特性、文化性、个性化等仍然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第二,乡村民宿立足于住宿和餐饮服务产品,住宿上讲究体验,突出文化情怀、差异情怀;餐饮服务上体现绿色、有机、原生态的特点。第三,乡村民宿业的发展对政府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创建美丽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第四,民宿讲究亲情化服务,注重民宿主人与客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民宿主人的人生经历演绎的故事,会对游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本文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发现,十年间国内学界关于“民宿”的研究成果较多,涉猎面也较广,为了科学梳理国内近十年民宿研究成果,借助Citespace分析软件,对CNKI中获取的数据从作者(author)、研究单位(institution)、研究关键词(key words)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研究单位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代表各单位的节点分散,相互之间的关联度不大(见图1),说明在以民宿为主题进行研究的各机构的研究过程相对独立,紧密度不高。以发表2篇及以上的机构进行统计可以发现:研究机构以高校(含高职高专院校)为主,同时也包含政治政策性较强的机构(见表1)。通过对表1中研究机构的文章情况进行梳理,得出以下基本特点:第一,民宿发展从浙江走向西部,从乡村走向城镇,呈现全面发展的态势。第二,研究主题领域广泛,涉及民宿发展背景、发展状况、发展定位、风险状况、顾客满意度、规划与设计。第三,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实证集中于浙江、福建、安徽、山东等地,尤其以莫干山、西塘、丽水、临安、台州、鼓浪屿、三亚为主。
图1 研究单位图谱
表1 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
在本次分析作者合作网络时,Citespace软件中的N设定为50,意即提取每个时间切片内频次出现排名前50的作者(在本次分析过程中,时间切片设定为1,即1年)。经过可视化分析并整理后得到表2和图2。从图2可以得出如下几个个特点:第一,研究民宿的作者分布较多、较广。第二,对“民宿”进行研究的学者之间关联度不高,相对分散。第三,每位作者的发文量不大。我们以发文量在2篇以上为设定值,对作者的发文量进行排序,发现10篇及以上的发文量没有,大多集中于2~6篇之间,以2篇发文量为主。
在总体分散特征之下,部分研究作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网络关联。吴亚平、王璟怡聚焦少数民族村寨民宿的研究,点面结合,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民宿成功的关键因素和智慧发展平台进行定性分析和实证研究。林佳玲和陈佳洁从民宿集群与品牌建设的互动关系、民宿与乡村社区建设的互动关系方面对民宿进行研究。王子趣、聂剑平和戚山山结合了民宿、乡村旅游、乡村事业、乡村文化等方面,认为发展民宿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和振兴乡村经济、改善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方式,因此保持民宿的原真性、适宜性、文化性、情怀性,才是当下乡村民宿的改造方式;任何同质化的设计与经营,都会造成乡村文化的遗失,历史年轮痕迹的淡化,是在民宿建设与发展中应特别注意的现象与问题。石坚韧和柳骅从以人为本,增加民宿的体验设计,促进民宿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研究。
表2 发表文章数量排名前十的作者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图谱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的高度概括,指出了文章研究的关键点,出现频次越高,则代表这期间的研究热点。本次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观察到2007—2017年内,以民宿为关键词,发散出来的研究热点。根据聚类情况,汇集表3,以“民宿”为关键词。根据Citespace的计算要求,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是民宿研究的关键和核心。“民宿产业”和“乡村旅游”的中心性和频次较高,对其他词具有带动作用,因此是民宿研究中的重点,下面围绕着梳理的研究核心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进行梳理。从图谱中虽可以看出有关中国台湾地区民宿的研究产量较多,但是中心性不够,因此在对关键词的分析中,有关台湾民宿的部分没有作专门的陈述。
表3 高频关键词列表
3.1.1 民宿发展对策研究
民宿作为农家乐的升级产品,自2015年以来,受到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发文量呈现爆发性增长的趋势,并在三年内趋于稳定。
民宿作为乡村旅游、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中的新生事物,在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问题也不断出现,例如产品的雷同性问题、产品的品质问题、政府的职能问题、法制问题、与环境的融合问题等等。基于此种情况,学界纷纷就民宿如何发展的问题建言献计。邓念梅等、胡莹等提出鄂西民宿发展应增加游客体验、加强产品开发和对民宿的管理、创新产品、错位发展,从而规避风险[3-4]。石洪凡提出完善民宿的监管机制、发挥民宿主人的核心作用、构建乡土化的建筑形态、精品化发展策略[5]。王璐等提出应从法制健全、产品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府支持民宿营销等方面做好乡村民宿的发展工作[6]。郭莹莹认为,需要政府在乡村民宿标准、管理规章、公共配套设施方面提供大力支持[7]。温年晶提出突出地方特色、实施精品策略,将政府调控与现代技术运用到民宿发展中,促进民宿的发展[8]。冯学钢指出民宿作为城乡交流的一种模式,需要明确其发展背景、主题诉求、产业要点,才能推进产业健康发展和对行业的科学管理[9]。
实证研究方法在民宿对策方面也被广泛应用,学者针对具体地区的民宿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大量的解决对策。吴云曦、潘颖颖分别以西塘民宿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发现存在如缺乏相关法规条例、没有协会组织、服务意识较差、民宿形式杂乱、缺乏设计等问题;进而提出政府加强管理,完善相关政策及体系,加强行业培训,提升服务品质,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加速民宿业发展、强调设计,突出民宿特色等对策和建议[10-11]。
3.1.2 民宿发展与乡村扶贫研究
乡村振兴关键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而现代农业的最大特色就是产业融合和业态创新。利用农民闲置住宅,结合当地民俗生态、农牧活动,为郊游、度假市民提供个性化住宿,乡村民宿正成为扶智扶志相结合的扶贫开发新业态。从乡村扶贫角度结合民宿发展,诸多学者进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赖斌,杨丽娟,李凌峰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民宿特色旅游村镇是开展旅游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12]。李朋波,靳秀娟,谷慧敏指出民宿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作用积极、优势凸显,政府主导、民宿投资人主动人承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责任,能有效推动民宿业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良性互动[13]。胡斌指出民宿对农民就业转型意义重大,因此政府的监管、制度规范应该加强[14]。黄河啸,费建庆,朱奇彪,米松华梳理了浙江民宿品牌、民宿发展情况、浙江的农业旅游资源,提出民宿与特色农业资源的结合发展思路[15]。
3.1.3 少数民族地区民宿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民风民宿、气候条件、农业物产等对国内其他地区的游客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在大众旅游发展的当下市场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产品也同样面临产品升级、市场乏力、产品雷同等问题。学界学者多以实证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民宿的发展进行研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宿的良性发展。吴亚平,杨定玉,李萍以少数民族地区民宿发展为研究对象,提出民宿对西南山地少数民宿村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对核心价值、民居改造、商业模式、供给体系和市场营销的设计和安排,是少数民族地区民宿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16]。吴亚平,王璟怡,李剑以贵州黎平县滚正村为例,提出构建智慧旅游平台是贵州黎平县滚正村发展民宿产业的必然途径[17]。
3.1.4 城郊民宿发展研究
2017年国家旅游局发布《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的行业标准文件备注中指出:民宿包括乡村民宿、城镇民宿。乡村民宿是在乡村农家乐、乡村客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部分得到了产业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作为民宿发展的另一部分城郊民宿,学界关注度较小。胡卫华采用实证研究法,对深圳较场尾民宿小镇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提出未来发展应通过质量规范、强化特色、智慧营销、机制创新等措施,树立中国民宿小镇的标杆[18]。沈杰,周继洋,王雯莹对欧美、日本民宿与国内民宿发展的六大关键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对上海郊区民宿发展提出规划为先、加快试点、模式不拘、多方合力、文化驱动的发展思路[19]。冯学钢,吴文智为上海浦东地区民宿提出发展建议,推动上海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20]。
3.2.1 民宿发展模式研究
在国家提出全域旅游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政策指引下,民宿作为农家乐的升级产品,该如何升级,该以何种模式的发展来拓展民宿发展的路径,如何最大程度挖掘本地特色旅游资源与民宿的融合发展?学界对此进行了积极探讨。张婕以都匀为研究对象,挖掘茶文化资源,将茶文化融入民宿发展中[21],提出民宿发展的五大模式:茶园观光+民宿、文化传承+民宿、健康养身+民宿、茶艺体验+民宿、特色饮食+民宿[22]。潘颖颖以“整体产权开发、复合多元运营、度假商务并重、资产全面增值”为核心的乌镇民宿模式对浙江民宿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发展借鉴[23]。陈佳洁,陈静,林佳玲指出莫干山民宿集群已经走向经验输出、管理输出乃至品牌输出,是国内民宿集群发展的楷模[24]。张雪丽采用实证研究法,通过对杭州民宿进行研究,提出村落化综合发展是民宿产业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25]。李忠斌,刘阿丽提出采用“民宿+自然生态”“民宿+运动休闲”“民宿+民风民俗”“民宿+村寨科考”“民宿+健康养老”作为民族地区特色村寨发展的新路径、新选择[26]。胡斌指出大陆乡村民宿的开发模式为“公司+农户”“公司+社区+农户”“政府+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27]。
3.2.2 民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民宿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包括独特的民俗风情、生产生活方式、语言文化等,但是如何在民宿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做到民宿的可持续发展,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呢?不少学者在民宿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王建芹,邓爱民指出民宿经营过程中,民宿主人应承担一定的环保责任,政府应督促民宿业主承担一定的环保责任,以保障民宿赖以生存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8]。陈瑾以江西省民宿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从政府、经营者层面、协同局域发展与全域旅游布局、创新民宿业态多产融合模式、优化民宿经济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利益相关者冲突解决机制等方面探索江西省民宿的可持续发展路径[29]。石坚韧,高秀秀,柳骅指出浙江未来民宿应向着设施现代化、内容主题化、第三地生活体验性、乡村文化创新等方向发展,才能最终走向产业化、精品化,实现浙江民宿的可持续发展[30]。林佳玲,尹燕,陈佳洁以南京石山下村为例,探析民宿带动下的乡村社区营造的可行性与可持续发展,提出“民宿营造为起点、村民为核心、多方参与的乡村社区模式”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31]。
3.2.3 民宿的规划与设计研究
民宿讲究亲情化服务,注重民宿主人与客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民宿主人的人生经历演绎的故事,会对游客有强烈的吸引力。因此,为了提升民宿的吸引力,呈现民宿的个性化,规划与设计界学者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高海伦以舟山东极岛民宿和浙江武义“瞭山”民宿改造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民宿设计中应体现乡土建筑与现代生活的融合[32],民宿设计与改造中应凸显“本土化”和“人情化”特点[33]。赵秀敏,林坚玮,石坚韧,柳骅提出民宿设计应转换经营逻辑、打造空间情感、增加情感黏度,增加民宿体验感,促进合理消费[34]。闵忠荣,洪亮以江西婺源县西冲传统村落开发为案例,提出传统村落民宿开发的有效经验:客观评估、专区管理、集约高效、村域统筹、点面结合[35]。
3.3.1 乡村民宿的经营研究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新乡村旅游组织形式,推广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使亿万农民通过乡村旅游受益。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把“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作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重要部署。乡村民宿的建设与发展在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重大带动作用。因此如何经营与管理好乡村民宿,确保乡村民宿的发展真正服务当地村民,也成为民宿研究中的焦点之一。王渝,廖成林从供应链协调角度,将乡村民宿个体自组织行为转为他组织行为,由分散经营转为集约经营,避免产品雷同、低价竞争、单体组织利益薄弱等不利局面,实现整体乡村民宿产业链利润最大化,提出采用垄断性的产业组织形态为乡村旅宿业最优化的产业组织模式[36]。胡敏以“动机—消费行为—服务品质”模型来确定乡村民宿经营的核心资源,即公共资源、集体资源、个体资源,基于此,提出加强资产类资源保护、提升民宿经营者管理能力、完善政策法规、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来提升乡村民宿的经营管理情况[37]。张雪丽采用实证研究法,通过对杭州民宿进行研究,提出乡村民宿经营者应从改善利益相关者关系、提高设施设备的舒适感、重视风险认知及风险管理的培训等方面加强经营的风险管理[38]。
3.3.2 游客视角的民宿研究
游客是民宿市场的消费者,他们对国内民宿市场的服务质量、民宿设计、民宿发展模式的满意度,决定着民宿市场的经济利益。因此,从游客的视角调查和研究民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张培,喇明清从消费者行为角度构建研究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采集数据,分析得出影响游客选择乡村民宿的主要因素,从而指出传统乡村民宿应在环境氛围、服务质量和品牌营销上下功夫,努力提升民宿的综合价值[39]。刘佳,宋秋月,张广海采用实证研究法,基于扎根理论,对青岛市五家民宿的网络评论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指出青岛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立法、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化和特色化几个方面入手增强青岛市民宿的吸引力和顾客忠诚度[40]。黄沛,陈雪琼将去哪儿网中顾客对民宿的评价进行量化分析,指出顾客对民宿硬件设施的评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顾客对软件设施的评价不受区域、地域、城市的影响,而受老板服务、卫生、环境的影响[41]。皮常玲,郑向敏研究表明顾客对民宿的抱怨和投诉集中于设备设施、总体评价、经营服务、安全卫生[42]。
在宏观层面,国内学界在民宿的背景、现状、发展对策、政策研究方面,文献量较大,研究内容全面且广泛,既包含一般地区的乡村,也包含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不仅包含了乡村民宿,而且拓展进入了城镇民宿,随着国内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与开发,城镇(城郊)民宿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研究方法上看,呈现多样化,不仅有描述性研究,而且也有一部分实证研究成果。因此,从宏观层面来,国内学界近十年对民宿的研究较为成熟。
在中观层面,国内学界从民宿的规划设计、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研究成果分析来看,产业界和学界越来越重视如何提升民宿发展的品质和可持续性,注重通过优质的规划和设计带给游客“个性化”的体验。从发展模式上看,由于民宿的发展与当地环境、自然资源、风土物产、民俗风情等密不可分,学界结合这些特征提出了基于各种资源的“民宿+资源”或者“资源+民宿”的发展模式,对依托资源、挖掘资源具有积极效应。但是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具有相似性特点,因而容易形成产品雷同的情况,那么如何将“民宿+资源”或“资源+民宿”的民宿发展模式打造出差异性,是目前学界没有关注到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对民宿的研究集中于民宿与环境的关系,民宿主人应当承担维护当地环境发展的社会责任。部分学者用实证研究法从社区融合发展的视角,从公共服务体制建设和处理民宿投资方与当地居民关系的角度进行了一些个案研究。但是,由于这是一个综合层面的问题,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从文献梳理情况来看,对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有旅游背景的学者,所以对问题的深入度还有待挖掘。
在微观层面,国内学界从民宿的经营、游客视角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胡敏以“动机—消费行为—服务品质”模型确定了乡村民宿经营的核心资源为社会资源、集体资源、个人资源。刘佳、宋秋月、张广海、黄沛、陈学琼等学者结合大数据处理方法,搜集民宿市场游客对民宿的评价情况和感受体验,进行数据分析或提出发展建议,或对条件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这是微观研究层面好的开端。民宿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体,涵盖了民宿发展的自然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自然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民宿客人的行为意图、民宿客人的忠诚度、民宿主人的资源影响力、民宿的市场营销平台和手段等等,在这些层面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甚或缺乏,因而也影响了微观层面民宿研究的丰富度与深入度。
中国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指出: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西方国家将旅游资源称为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s),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接待设施、优良的服务因素、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学界,在对旅游资源进行界定的时候,都强调了“旅游吸引力”。在我国民宿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学者提出“民宿旅游”,并对“民宿旅游”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民宿不仅提升前往乡村进行旅游的旅游者的住宿体验,而且作为乡村文化的延伸与传承,吸引着民宿爱好者前去观赏、体验,它与周围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农业生活体验等共同构成了旅游资源。“传统民居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建设以民宿旅游为依托的旅游小镇已成为当前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热点。”[12]“民宿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模式,是乡村旅游的升级版,采用民宿+自然生态,民宿+民风民俗,民宿+村寨科考,民宿+运动休闲,民宿+健康养老等模式作为民族地区特色村寨建设的新路径、新选择。”[28]民宿旅游既可成为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又能成为促进乡村文明复兴的有效方式,同时让我国广大乡村更具个性和特色。”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指导思想首先就提到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积极发展包括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在内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细分业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议题和重大任务,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更是其中的关键一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对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从2014年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至今,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模式。沈杰,周继洋,王雯莹对欧美、日本民宿与国内民宿发展的六大关键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对上海郊区民宿发展提出规划为先、加快试点、模式不拘、多方合力、文化驱动的发展思路[43]。国内学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结合城郊民宿的发展从实证层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是体量较少,宽度不够。因此,从新型城镇化建设角度对民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民宿主人参与接待”“自家闲置房屋”是解读民宿的关键词,这说明民宿自其投放市场开始,就具有“共享”的特征,是游客与民宿主人共享“民宿主人的闲置房屋”、与民宿主人共享“当地的旅游资源”、与民宿主人共享“民宿主人的故事、经历”。
从国内民宿发展的体量来看,已经呈现出“民宿+共享经济”的发展态势,共享平台在民宿的销售渠道、市场知名度、市场反馈评价、招揽顾客、联络民宿主人与顾客的关系、降低销售成本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据《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共享住宿市场交易规模约145亿元,比上年增长70.6%,参与者人数约为7 800万人,主要共享住宿平台的国内房源数量约为300万套。预计到2020年,我国共享住宿市场交易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共享房源将超过600万套,房客数将超过1亿人。参与共享住宿的房东具有年轻化、高学历特点,平均年龄33岁,大部分集中在28~38岁,70%左右的房东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在一路走高的市场背景下,民宿从业者或者关联从业者如何创建共享合作模式,如何为民宿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资源等有着重要的现实研究意义。
旅游者喜欢选择、体验具有独特性、文化性的住宿设施。目前,国内民宿虽迅猛发展,但同质化、无特色现象严重,给部分民宿消费者带去不好的体验,也影响了民宿经营者的收益,民宿经营者的利益、民宿社区民众的利益、政府的利益等都会受到影响。国内学者针对民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角度、法制健全、标准明确、产品差异化发展、突出地方特色等角度提出了较多行之有效的建议;但是对策与建议多属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研究视角较少。民宿不同于酒店,跟酒店相比,它的房间数量少、业主经济实力相对小、可供调配的辅助资源小,因此属于小资源、小微企业。在民宿的经营中,应突出特色,增强服务,带给游客真实的“宾至如归”“田园诗化”等的体验。
有关民宿的定义告诉我们,民宿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包括社会生产活动、自然风光、民风民情、风俗习惯、当地居民的闲置房产、民宿主人的参与接待。诸多研究也表明,构成民宿在旅游住宿市场的核心竞争因素是顾客社会资本和创新服务能力,因此,从服务创新视角研究民宿设计创新、民宿产品创新、民宿特色有重要的现实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