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大学生未来要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因此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我国未来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现在在高校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教学缺乏兴趣,因此有必要分析在新形势下如何提升高校思政教学的吸引力,取得好的思政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学;吸引力
在思政课堂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认清社会现象的本质,从而提升抵御不良社会风气和现象的能力。但是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果把握不好教学的技巧就让大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兴趣。
一、高校思政课程缺乏吸引力的原因
高校的思政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大学生缺乏思政学习的兴趣甚至对高校思政教学采取排斥的态度,在考试的时候也是临时抱佛脚,在内心中没有重视思政教学。认为思政教学可有可无,自己只要学习好专业课程就可以了。导致高校思政课程普遍不受大学生欢迎的原因就在于思政课程的理论性过强,同时很多理论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00后的一代新人,他们这一代受到网络的影响,接触的信息比较灵活多样,每天都可以面对很多的资讯,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对于思政教学中一些中规中矩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他们更希望这些思政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相结合。同时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较陈旧也是让他们无法提升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没有能够更好地与时俱进,无法与大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为了能够提升吸引力,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的让学生学有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新局面,引领新一代大学生思考人生,探索未来,找出正确的人生定位。
二、新形势下提升思政教学吸引力的途径
(一)思政老师自身要提升个人魅力
高校的思政老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此思政老师的人格魅力对于提升思政教学的吸引力非常关键。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面对的思政老师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老师,对他们来说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能够影响他们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作为高校的思政老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修养,要尊重和关心每一位学生。高校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老师应该对他们一视同仁,不应该有任何的偏向。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因材施教,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思政理论的教学不能像传统的思政老师一样特别的严肃,而应该是活泼灵动、优雅大气的,在课堂上可以将理论知识娓娓道来,旁征博引,这就需要思政老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涉猎各种领域的能力。思政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思政理论知识与社会热点事件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对于思政教学提升兴趣,认为学习思政具有价值。老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倾听学生内心的需求,而不是单纯的把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要让学生参与到思政教学当中,体验思政教学的魅力。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和学习上遇到的一些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被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老师讲述的课程对他们才能够具有吸引力。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要想提升大学生思政学习的吸引力,就要在思政课堂上转變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思政学习当中。老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含金量提得到提高。
首先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传统的是思政课程老师通常需要在一节课或者两节课的时间内讲完一个章节的内容,而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或精力有限,时间过长就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注意力和关注度,大学生现在通常都是采用新媒体接收一些信息资讯。因此在思政教学中,老师应该与时俱进,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比如可以把思政课堂中的一个章节内容分成若干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老师可以制作几个独立的小视频。学生只要有空就可以通过班级的微信群学习老师推送的一些教学视频,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完成学习,从而激发他们对于教学问题的思考。老师在课堂备课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制作一些微视频,在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中也要参考一些网络语言,让课堂教学更加的新颖有趣。老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多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的一些困惑,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升。
其次老师可以采用空间转移法。老师可以把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从课堂上转移到室外。比如在讲述毛泽东思想相关的理论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把视线转移到一些博物馆、革命根据地等场所,通过让他们亲身去观察,去体验,从各个方面吸引学生的思考。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教授的理论内容更好的吸收。
最后老师可以采用课堂导入的方法。在思政课堂的导入环节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比如可以采用一些网络流行用语或者一些古诗词来作为警示语句导入课程,这样不但能够让课堂文化气息更浓,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让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导入环节的方式多种多样,老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采用的导入模式应该能够承前启后,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要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三、结语
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程缺乏吸引力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能够与时俱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思政教学中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思政教学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成因探析与疏解策略[J].邹新.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6(03)
[2]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路径探讨[J].赵明刚.教育评论.2015(04)
作者简介:冀鹏飞(1979-),男,汉族,河北沽源,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