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泽宁 崔雨萌 赵舜瑶
近年来,政府对贫困地区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但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贫困人口文化水平建设仍存在很多困难。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贫困人口在社会交往中存在一定障碍,同时,贫困亚文化的延续使得贫困人口的思想文化水平难以跟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水平。因此,在扶贫过程中,贫困人口文化水平建设十分重要,只有从文化扶贫入手,才能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摆脱贫困。
一、贫困地区文化水平现状
在贫困地区,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贫困人口中文盲较多。针对家庭困难学生,我国基本实现了资助全覆盖。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实施“两免一补”,对所有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生活补助。尽管如此,贫困地区仍存在辍学现象,部分家长认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孩子小学毕业以后就没有机会上学。张帆在总结现代性语境中的贫困问题时发现,现代性的扩张带来的经济增长与贫困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经济增长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壮大”了贫困人口的队伍。
(一)教育资源欠缺
贫困地区教育在诸多方面都较为欠缺,如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素质、教学设备、经费等。尽管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使得我国教育程度有所提高,文盲人口占比有所下降,但总体文化素质不高的人数仍占很大一部分,其中贫困人口占比很高。一方面,部分贫困地区的教师缺乏专业性,没有参加过教学培训、没有机会外出学习,教学观念落后,知识面狭窄,难以达到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文化层次。另一方面,贫困地区教师的福利待遇大都不到全国平均水平,难以招到优秀的教师前去任教。
(二)文化水平的落后导致思想上的保守
贫困地区交通闭塞,通信不发达,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物质贫困在整体上决定贫困文化的产生与传递。知识的贫乏、思想的延续往往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对贫困人口后代产生重大影响。他们容易变得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很难通过自主学习跟上时代的潮流,从而提升自己的劳动水平。如果这种保守的思想跨代蔓延,将对扶贫工作造成很大的阻碍。
(三)贫困亚文化现象
贫困文化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美国经济学家、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于1959年在《 五个家庭:墨西哥贫穷文化案例研究 》一书中提出的。刘易斯认为,贫困人口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一整套相类似的家庭结构、人际关系和超越国界的特定文化体系。当前我国深度贫困的治理过程中,大部分贫困地区是边缘性地区,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多表现出很强的亚文化结构特征。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人,容易有自卑感,并产生不健康的价值观。贫困亚文化现象是贫困长期存在的主要根源,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不是自然条件和制度的落后,而是精神文化的匮乏。
(四)贫困人口消费处于低水平聚合状态
有学者分别利用中国不同省份的数据,采用扩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都得出食品支出仍然是农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消费的结论。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Ernst Engel)根据统计资料,总结出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贫困人口的恩格尔系数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教育支出在总支出中占比很小,也反映出贫困人口消费处于低水平聚合状态。
二、文化水平对贫困人口的影响
(一)贫困问题的认识,应该立足于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
英国剑桥大学的印度籍教授、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在1981年出版的《 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 》一书中对贫困问题进行了论述。阿马蒂亚·森通过公理化的方法建立了全新的贫困指数——森指数,能够敏感地反映穷人收入的变化。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通过聚焦于以自由为核心的可行能力,凸显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功能。在当下,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贫困人口最基本的可行能力受到限制。
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座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茅舍模样了。”贫困人口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影响福利水平,更能提高整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因此,文化脱贫在脱贫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正相关性较大
接受高等教育有助于自身素质提高,可以改变人的思维及精神面貌,从而拥有更广博的知识、更强的适应能力。在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数人只具有较低的学历,大家只能抢占同一个市场资源。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低,在高科技、智能化的生產环境下越难以获得平等的工作机会,进而影响脱贫工作的展开。但是如果一个人具有比他人高的学历,一般情况下收入就会比他人高。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个人生产能力,从而增加个人收入。
一般情况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民工福利状况越好;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福利状况好。拥有较高的学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能够用自己的学识技术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相对而言,学历低,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就少。
三、贫困地区文化水平提升的建议
综上所述,针对贫困地区人口的扶贫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文化宣传教育力度
知识的缺乏,使得贫困地区人们普遍忽视教育问题。教育的影响是十分长久的,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政策的倾斜、资金的支持、社会力量的帮扶。发挥舆论正确导向作用,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班、讲座等形式,使贫困人口掌握新思想、新观念。同时,贫困人口自身要重视教育,乐于接受知识,提升自我,这就需要扶贫干部将教育宣传工作做到位。贫困人口只有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才能解放思想,激发内心的致富欲望,从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在职业教育领域,我国实施了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包括三大行动。一是实施东西职业院校协作全覆盖行动,实现东部地区职教集团、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对西部地区的结对帮扶全覆盖。二是实施东西中职招生协作兜底行动,东部地区兜底式招收西部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优质中职教育,毕业后根据学生意愿优先推荐在东部地区就业,实现就业脱贫。三是支持职业院校全面参与东西劳务协作,帮助每个有劳动能力且有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都能接受适应就业创业需求的公益性职业培训。
(二)政策倾斜为贫困地区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文化扶贫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贫困地区教师的待遇较差,为此,政府可以采用教师流动制度,给高素质教师提供到贫困地区交流锻炼的机会,同时让贫困地区的教师有机会外出学习,接受专业培训。各级政府要将“治愚”與“治穷”相结合,为贫困地区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三)利用网络资源,带动文化精准扶贫
利用网络平台整合扶贫资源,像书籍阅读、政策解读、文化宣传等均可在云平台展示,这种方式不仅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学习效率也更为高效。推广在线开放课程、互联网诊疗等服务,探索智慧超市等新零售业态,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模式,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四)加强贫困地区普通话建设教育力度
大力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提高贫困人口的社会交往能力,对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文化也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地区,也会有不同口音。推广普通话,可以畅通各地区的相互交流,消除语言隔阂。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通话,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各地区人们的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全国统一大市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医疗大数据助力防返贫研究”(编号:20201142000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广胜,陈技伟,江金启,等.可行能力与农民工的福利状况评价[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65-75.
[2]李小云,高明.现代性与亚文化:深度性贫困少数民族群体消费与贫困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37-46.
[3]董华,童星.警惕“贫困亚文化”:江苏泗洪西南岗地区贫困问题的文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16):124-125.
[4]张帆.现代性语境中的贫困与反贫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印度]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马永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及其农民问题[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5-28.
(作者单位 河北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