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玮
(重庆市求精中学校 重庆 400015)
表达性艺术治疗以各种艺术的媒介来表达个体内心的思绪、感受及经验。根据治疗采取的艺术形式可分类为:绘画治疗、音乐治疗、舞蹈治疗、陶艺治疗、心理卡牌治疗、戏剧治疗、诗歌治疗、阅读治疗及书法治疗等[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版)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而表达性艺术为心理课堂提供了一种捷径,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心理健康教师因此可以走进学生的内心,较为快速和准确的评估学生的情况。同时表达性艺术能够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合理的表达的自己的情绪,能够在自我觉察的基础上提升管理情绪的能力。
绘画和手工是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常见形式,我们可以将之分为测验性和表达性两种。测验性的绘画和手工技术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比如“房树人”测样:教师会让学生在纸上以房子,树木,人为主题,进行自主绘画,测验结果的解释可以参见吉沅洪教授的《树木人格投射测验》一书。绘画和手工技术用于心理测验,是属于投射类的心理测验,心理投射测验有利于降低被试的防御性,从而更真实的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趣味性也比较强。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用绘画和手工技术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比如教师可以用超轻黏土让学生制作未来的自己,学生用黏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未来意向,在这种自由表达中,学生能够进一步认清自己的理想,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舞动治疗不是教参与者跳舞,而是教参与者用舞蹈、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情绪,促进认知的领悟,从而解决心理问题。在心理健康课堂中,我们也可以借用舞动治疗的有趣方法和理论精髓。教师可能缺乏舞蹈基础,但是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尽可能的让学生动起来,多做一些肢体动作,打开学生的身体通道,让他们多一个渠道去感受课堂。比如在暖身阶段,我们可以让学生玩“身体滚雪球”的游戏,即让同学们站成一个圈,然后让第一个同学做一个动作,把这个动作传给下一个同学,下一个同学接到动作后,先再做一遍这个动作,然后发明一个自己的动作,再传给下个同学,同样这个同学先完成前一个同学的动作,再发明一个自己的动作,后面的同学以此类推。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凡是设计了身体参与的暖身活动,同学们都比较容易进入课堂的状态。在课中,我们也可以应用舞动的技术。比如在讲挫折的时候,配合相应的音乐,我们可以让学生用肢体动作和自创的舞蹈,表现自己遇到挫折的感受,与困难拼搏的感受和最终战胜困难的感受。通过舞动,学生能够理清自己的情绪,发掘自身的力量,得到认识上的领悟。
书法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用书法进行心理治疗也是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新的治疗方法。2017年8月笔者有幸参加了由学者胡斌主持的第六届中国表达艺术心理治疗国际研讨会会中工作坊——书法心理干预,并学习了胡斌的专业著作《书法心理治疗》。得到启发后,笔者设计了“书法静心”这堂课。笔者请了学校的书法教师,首先给学生介绍书法为什么可以静心,为什么可以排解烦恼和情绪,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在音乐中集中注意力书写,体会静下来的感受。在这节课的最后,学生发表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明白集中注意,认真做一件事情,特别是这件事情与美和创造有关,那么我们的内心就会自然的平静。
心理卡牌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中发展最快的技术,常见的心理卡牌有OH卡,红花卡,彩虹卡等。心理卡牌可以辅助来访者找到内在的困扰,澄清自己的想法,并帮助其寻求、探索解决困扰的方法[2]。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心理卡牌是非常好的帮手。第一,心理卡牌可以用于热身活动,如用心理卡牌故事接龙;第二,心理卡牌可以用于表达学生情绪,如让学生选一张牌代表自己的感受;第三,心理卡牌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同一张卡牌,每个学生的解读却是不同的;第四,心理卡牌可以和积极心理学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问题起到转化作用,如当一个同学提出困惑,其他同学可以选一张卡牌送给他,告诉他为什么送这张卡牌给他。
心理剧帮助参与者在演出中重新体验自己的思想、情绪、梦境及人际关系,伴随剧情的发展,在安全的氛围中,探索、释放、觉察和分享内在自我,使参与者的感情得以发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现阶段一些学者和心理健康工作者提倡在心理健康课上,开展一种心理剧辅导活动,即在课堂上由学生现场选出一个真实的故事,再由讲故事的同学,选出主角、替身、辅角和观众,在班级中马上演出这个故事,经由教师的辅导,让讲故事的人和其他同学得到情绪宣泄和认知领悟。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课堂形式,效果很好。家庭关系、人际交往是心理剧辅导活动的常见主题。
其实在一堂心理健康课中,我们可以综合的运用各种表达性治疗技术。比如笔者的一堂课为名“泥塑那些让我耿耿于怀的事”:笔者先通过对学生的放松和浅催眠,让学生回想起以前一件让自己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然后让学生将这件事情用超轻黏土表现出来,并以小组为单位与同伴分享这件事情,最后每一个同学给小组伙伴选一张心理卡牌送给他,对他的事情进行一个帮助或者转换。在这堂课中,学生首先通过手工的方式,将自己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在过程中处理了部分情绪,本身手工的过程,就是一个疗育的过程。然后再用互送心理卡牌的方式同伴互助,加固自身的力量,最终问题得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