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飞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广西崇左 532100)
笔者在高职院校从教13年,主要教授《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笔者从2015~2019年坚持每年都对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综合调查数据得出:68.4%的学生表示就读的院校和自己的期望有差距;52.5%的学生觉得不适应现在的学习生活;72.3%的学生觉得电脑是必须购置的学习用具;65.3%的学生认为目前课堂上所学的应用文写作知识自己以后不常用;88.6%的学生认为今后自己在书写日常应用文时会借助网络搜索模板范文;只有38.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开设《应用文写作》是有必要的;18.6%的学生表示不借助外力自己能掌握规范的写作能力很重要。由此可见,在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无法适应学习环境、不重视学习过程、漠视学习结果等心理障碍逐渐显露。
当代青年正处在实现中国梦的年富力强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
《少年中国说》中“少年强则国强”的话语,激荡了一代中国青年的人生洪流。那时的青年是救国者,担任着拯救国民与水火之中的历史使命。
今天的青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锻造者。青年有梦想希望、责任担当,国家的美好未来就有保障。笔者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更加明白这个道理,也深深为怎样让我们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明白这样的道理而努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思想,提高我院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力,青年大学生要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原本理所应当。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摇篮,而技能型人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招即能用,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必须要在在校期间学好基本知识,而且更要练就基本技能。[1]
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愈发激烈,使得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高职生的就业压力尤其明显,这已成为不争的现实。许多高职学生在升入高校之前,普遍都是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排名较靠后的后进生,其对于学习的无力感和自卑感也不会随着升学而消退。哪怕换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他们只要学习上遇到困难,这种无力感和自卑感就马上变成主导思维,从而使其产生厌学、逃避等心理反应。
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高职院校内部充满读书无用论。当学生突然脱离过去的考学压力,进入到一个学习自由、宽松、多样的环境中时,部分学生对于学习出现迷茫情况,并且各类活动增加也分散了学生部分精力。部分学生觉得校园中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能力,对于知识的学习退居二线,每次考试及格就行。这造成很多学生日常学习时对自己要求放松。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学生都认为,相对于考上本科院校的同学而言,自己上高职院校就是低人一等、学校就是不好的。再加上受外界的影响,他们往往会产生上高职院校就是消磨时光混文凭的思想。因此,多数学生会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上缺乏动力。
虽说高职教育事业这几年受到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而且在2019年专门颁布了相关规定,成立了职业本科试点院校,但是民间普遍对高职院校存在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认为高职院校就是底层的院校、不正规的院校,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就是底层的学生。很多家长也普遍认为自己的孩子上高职院校是一种无奈。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许多学生由于禁不住外界因素的诱惑或者干扰,没有好好珍惜学习的机会,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是金钱都消耗在手机、游戏、聚会等课外生活方面。高职院校大量出现手机党、低头族……老师上课时,有许多学生在做一些与上课完全无关的事情。学习的效果很是令人堪忧!随着网络的普及,部分高校已经实现5G网络全校覆盖,学生走到哪都有免费的无线wifi上网,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社交、追剧、看电影、百度作业模板等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于之前,学生利用网络消磨时光的成本越来越低,但造成的影响却越来越大。刚刚升入高职的学生本身没有足够的定力,外界的诱惑很容易转移他们的生活重心。因此,虽然有很多学生明白学生就是应该好好学习,但是他们也很无奈地表示自己做不到。[2]
学生如果性情浮躁、偏激、易冲动,就容易情感用事,而且不理智,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导致情绪出现极大波动,头脑一热就可能不计后果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完全不考虑后果,只顾自己一时痛快。这样,学生不仅不能融入同学和班集体,严重者还存在社会适应障碍,存在一定自残倾向和危害性。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后进生极少与家长和朋友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很多心里话、想法都深埋在心中,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状态,无人进行引导,也无法进行情感宣泄。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应该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课程的重视,以预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受社会和家长、高中老师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入学的时候根本没有弄清楚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强入学教育,强调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招即能用,因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要练就一些过硬的基本技能,而技能又以基本知识点为根基。学校要通过教育鼓励高职生重视学习,找准定位。在此,笔者要特别强调,在入学教育中必须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帮助高职生顺利完成学习过渡,使其认知自我,悦纳自我,实现人生的重启,从而克服自卑,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大学生应该正视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和问题,不断地进行心理调试,在自我生存、自我调试、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识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以激发自己的活力和潜力,走出失意和彷徨。同时,大学生要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勇敢地面对心理疾病,积极主动接受心理咨询,要科学地、正确地对待心理疾病,积极治疗,才能摆脱困境。[3]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更好地工作,发挥自己的价值,提高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高职院校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前就面临了“就业难”的问题。学校应该有计划地合理开展对学生就业的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规划,认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为了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还应有“立足专业求生存,跳出专业求发展”的理念,鼓励学生一专多能,利用高职院校拥有专业实训基地等便利条件,多学技能,多考取职业技能证书,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耐心是一种爱的表现,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保障。教师的耐心是在体验自我和执教工作中磨炼出来的,是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建立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面对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于学习困难又淘气、调皮的学生,我们更应该用宽容的耐心来教育他们。因而,“耐心”是教师品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4]
首先,随着这几年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和发展。因此,各高校要借着这种有利的社会发展趋势,加快自身建设。但是,总体来说,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不均衡、教学成果不突出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导致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歧视有增无减,考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仍然很不看好。因此,学校应该主动采取多样式的教育模式,使得人们认识到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学校要以往届成功就业的案例为宣传点,让社会普遍改变对高职院校和高职生的成见,让他们看到高职学生的就业前景广阔,从而引导高职学生对即将开始的高职学校学习生活充满信心,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
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专业建设,树立特色和品牌。除了建立健全专业特色外,学校还应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举行具有专业特色又有技术含量的技能比赛;也应该针对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建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学生组织和社团,让学生在群体活动中提升自身品德和技能,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培养协同合作的意识。在学校通过这些活动吸引学生参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好好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备赛,以赛促学。这些活动和比赛能增加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比赛成果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让学生知道,他们是可以拥有一技之长、是可以有未来的。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广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学生都存在过度使用和过度依赖网络的情况。由于学生把太多的时间消耗在网络上,势必会造成睡眠不足、精神不振、学习难以集中注意力等不良后果。笔者不反对学生使用网络,但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让学生注意把握好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方向;要想办法让网络为学生所用,鼓励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要增强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努力实现让网络为学生服务,而不是让学生被网络俘虏。
家庭历来承载着社会稳定器的职能。家庭作为每个人生活的起点,对个人的影响最早、最直接,也最持久。家庭和睦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容易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家庭成员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文明的家庭氛围,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加强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和责任感,培养孩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应摸清每个后进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因人施教。对于那些自卑、自暴自弃的后进生,教师要多加关怀,多用暗示、表扬的方法,使其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增强勇气和信心。教师切不要过多地苛责,更应避免在公共场合对他们进行批评;而对那些自尊心强、自高自大的后进生,教师要抓住他们的上进心,设法使其在学习及生活中看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以求虚心与进步。教师切忌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和方式方法,轻易将其激怒,而应培养其自制力和扎实专一的精神。[5]
总之,造成学生出现学习障碍心理的因素较多,教师需要分析这种心理出现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与方法,重视学习教育理论。教师通过研究学生学习障碍心理成因,才能给出准确的解决措施,促使学生愿意学习、爱上学习,从而推动高职生的全面性、综合性发展,为市场输送高质量的技术类人才。本研究主要从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入手,寻找可能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内因和外因,并对这些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尝试从多角度、多渠道寻找解决的办法。国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国。现在的大学生不仅是祖国的未来,承载着太多人的希望和梦想,而且更是很多家庭的核心和希望。我们的这个研究,为的就是找寻正确的方法,引导目前被学习障碍心理耽误的青年大学生们回归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