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院校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

2020-01-06 23:17
科学咨询 2020年45期
关键词:素养音乐艺术

赵 萌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7)

客观地说,音乐欣赏教学具备美育教育属性,其不是以传授乐理知识或音乐技能的多少为目的,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教育。这不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表现,而且是学生健康及全面成长的内在化需求。然而,在当前职业院校音乐欣赏教学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使得其学科特点以及育人优势无法得到良好发挥。对此,我们应当深入研究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所在,正视教学中的既有问题,不断探究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改进措施,切实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使学生的审美素养与艺术修养均得到充分的培养。

一、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

第一,素质教育要求。在新课改日渐落实的形势下,素质教育逐步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向。音乐欣赏教学作为一项极富体验性与实践性的活动,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增强他们的艺术鉴赏与感悟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从中获得精神的抚慰和心灵的愉悦,感知艺术中的真善美,实现自身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的提升。同时,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能够将审美能力加以转化,内化成自身的表达与创造能力。这不管是对其学习还是工作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为其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能力支撑。第二,学生成长需求。音乐有着极强的人文性特征,对于学生道德思想的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音乐不但能深化学生群体的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交互与沟通,而且能够塑造其品质,影响其行为。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能够让学生的内心更加阳光,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为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以及获得高层次发展提供坚实的素质后盾。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既有问题

第一,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和学的相互过程,与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有着莫大关联。保证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实现教学效果提升的必要手段。然而,在职业音乐欣赏教学中,部分教师常常采用填充式和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和机械地接受乐理知识的灌输,极大程度地削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阻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以及素质教育的落实。第二,教学内容单一。若想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加强音乐资源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当前部分音乐教师资源建设意识较差,他们往往只依靠课本来进行授课,使得课堂乏味可陈,学生丧失音乐鉴赏兴致,影响了音乐育人优势的发挥。第三,考评不够合理。职业院校音乐欣赏的考评缺乏新意,很多教师还是以文卷考试来获取教育反馈。并且,个别教师过度重视成果评价,忽视学生合作能力、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型评价。这不只影响了学生的音乐学习自信,更阻碍了他们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的良好发展。[1]

三、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革新教学模式,激起音乐兴趣

音乐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秉承交互性、趣味性、情感性与思想性的审美教育原则,不断探索和延伸教学方法,并且细致思考教学,构建多样化和实效化的音乐课堂,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他们审美素养的发展做好奠基工作。例如,在讲授民族乐欣赏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之便,展示电影《闪光少女》中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斗琴的影像片段,让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得到极强的刺激,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和深刻地领悟到传统乐器的魅力所在,从而扩展其音乐视野,推动其审美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将“女子十二乐坊”或高邵青的曲目引入教学中,指引学生进行聆听,与他们一同讨论曲目的精彩之处,并共同分享聆听的感受等。如此一来,教师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扩展他们的音乐认知,促使其审美能力得到良好发展。

(二)重视课程建设,彰显职业效能

课程建设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影响作用。为了落实审美教育,音乐教师应当重视课程建设工作,依据章节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实情、兴趣爱好或职业要求等,设置科学化的欣赏内容,并且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开展课外辅导,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究与积极创新。教师还应当寻找其他学科与音乐欣赏教育的契合点,从而在丰富教学内涵、延伸教学意义的同时,突出艺术教学的产业化与职业化效能。例如,在鉴赏《春江花月夜》时,为了深化学生对于曲式结构、演奏方法、乐器以及歌曲背景的认知,提升其欣赏效果,教师可秉承科学整合的原则,将美术、舞蹈以及语文等具有艺术性质的学科知识引入教学中,拓展学生的审美思维。期间,教师可在班内组建多个音乐小组,各组既要有优秀生,又要有潜力生和中等生,进而构建相互学习、相互分享和共同提升的课堂环境。然后,教师可设置诸如叙写管弦乐小标题、绘画春江花月图、编制相应舞蹈等内容。如此一来,教师既能丰富学生的审美认知,又能促使其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均得到充分有效的提升。

(三)开展艺术实践

对于音乐欣赏课而言,感受是其主要的学习方法,也是课堂教学得以良好开展的基础。而艺术实践活动,是学生体验音乐和感受音乐的重要途径。教师将该活动引入与教学中来,既能够增添音乐欣赏教学的趣味性与活跃性,又能实现艺术实践与音乐欣赏的深度融合,使二者形成共力,在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发散其音乐思维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审美的升华。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对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加以延伸,积极开设音乐欣赏第二课堂,指引和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等活动中获得艺术素养的提升,促使他们的审美素养以及创造能力得以有序化培养。例如,教师可联合学生会、音乐社等组织,举办校内综合性演出、歌咏比赛等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艺术风采的契机,从而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和内化所学新知,进一步发展其音乐建设以及审美能力,陶冶其艺术情操,并创设健康向上的校园艺术文化,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

(四)革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其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明确学习方向,并激发其自学以及自我提升意识,促使其审美能力得到良好提升。另一方面,其能够让教师更加精准地把握到学生的学习实情,进而采取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措施,解决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增添课堂的实效性。然而,以往的应试性教学评价已经难以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学生的发展相匹配。对此,教师应当实现教学评价的革新,将合作能力、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非智力评价归入课堂评价中,以评价智力推动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可在师评的基础上,加强互评、组评、社评、企评等评价方式在教学中的渗透,时刻保持学生学习方向的先进性,为其审美能力的提升提供正向化的参考。[3]

四、结束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重视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并且合理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的既有问题,不断发散教育思路,探索实效性对策,从而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审美能力及音乐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素养音乐艺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纸的艺术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