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彬,孙 勇,徐子雅
(1.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7;2.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 宜昌 443000;3.国网湖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指出,要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改革关键在于调动和培育技能人才的创新意识,顺应企业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在这背后,需要构建一套系统运作机制,涵盖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升、团队化发展以及创新保障激励等多个方面。整个理论界和优秀企业均认识到,企业的创新不仅仅取决于领导者个体,更多地依赖于企业职工创新意识与创新力的整体水平[1]。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一批国有企业以职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将高技能人才或有一技之长的职工动员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团队、经费和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围绕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技术难题,开展本专业或跨专业领域的创新研究,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建立为技能人才创新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有益的探索方向。
湖北能源集团职工创新工作室是在前期的“模范导师工作室”基础之上演变而来,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人才支撑。
湖北能源集团职工(模范导师)创新工作室源于公司早期导师带徒活动中的模范导师工作室。起初主要目的是为优秀导师提供集中授课、教学研讨和高技能人才“传帮带”的一个工作平台,后来进一步扩充了课题研究、创新攻关、团队化发展等工作内容,升级为职工(模范导师)创新工作室[2]。
1)导师带徒活动的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是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基础之上演化而来,是按照行政或员工要求,组织师徒双方以协议的方式明确师徒关系、培训目标、内容、措施和时间,并在工作岗位上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传帮带的群众性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弥补技能短板、优化微观管理水平。
2)模范导师工作室的组建。为了进一步促进导师带徒活动科学规范和持续深入的开展,集团决定开展模范导师工作室建设工作。模范导师工作室是为导师带徒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模范导师提供固定的场所以及一定的人、财、物支持,并以其为核心,开展培训教学、课题研究和创新创效等相关活动的集体。工作室除了进行培训外,职工创新的功能逐步实践。
3)职工(模范导师)创新工作室的创立。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发展的新政策。湖北能源集团适时对原有工作室进行提升,创立职工(模范导师)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是在原模范导师工作室的基础之上,优中选优,先行试点,从16家模范导师工作室中选取了5家,具有较强技能水平、创新动力和管理能力的工作室,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攻方向,着力开展解决工作现场难题、推动工艺流程创新发展、提升生产质效等方面课题研究,强化工作室的创新创效作用发挥。
湖北能源集团的创新工作室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同时对于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1)企业和领导重视是前提。企业和领导只有认识到职工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才可能重视和鼓励发展。湖北能源集团工会等相关部门一直非常重视职工创新工作,从最开始的导师带徒活动开始,就致力将其打造成为公司的软资产,并多次召开推介会推广有益的创建经验。企业为工作室在资金、场地、人员配置等众多方面提供了持续的支持,公司各级组织都在多方面为工作室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便利,使得创新工作室得到持续发展。
2)规章制度是保障。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以及持续、健康发展,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保障,只有做到有章可依,才能使得工作室各项工作长期顺利推进。湖北能源集团先后出台了“导师带徒工作规范”、“模范导师工作室建设管理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从集团公司层面规定了工作室组织机构、经费来源、办公场地、创建流程、工作内容、检查考核等内容,使得工作室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不断进步。
3)工作室带头人是关键。工作室带头人全面负责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包括制定工作细则、工作计划、推进措施;确立工作理念、工作目标、攻关课题;组织培训、技术交流、科技攻关等。因为工作室带头人都是生产业务骨干,生产任务本身不少,加上工作室的各类工作,可谓任务艰巨,因此工作室带头人是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关键。
湖北能源集团职工(模范导师)创新工作室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在职工人才培训、现场技术攻关、企业发展建议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工作室不断提升和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1)专利保护意识不强。申请专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发明创造知识产权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员多为现场一线的生产技术人员,对现场技术问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经常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其中不少创新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具备申请专利的基本条件。但在具体实践中,因为专利保护意识不强,对专利的附加值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意识到专利在技术创新领域中的价值,创新成果很少申请专利[3]。这对创新成果保护和推广都不利。
2)科技论文提炼深度不足。科技论文是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主要载体,是获得科技信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4]。企业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创新,有很多非常好的科学思维和经验,但往往由于很多情况下更关注现场问题的解决,而未做进一步深究分析,即使整理一些论文资料,往往因提炼深度不足,没有将生产中的创新点有效的展示。
3)科研项目管理经验欠缺。随着工作室不断发展,职工创新工作室除了解决生产现场的一些具体问题,逐步会承接和申报一些相关的科研项目。科研项目作为项目的一种形式,具有项目的一般特点,但又不同于其他项目如投资项目或工程建设项目[5]。这就对科研项目本身的参与者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熟悉科研项目的管理的基本流程,但由于职工创新工作室非专门的科研机构,此类工作经验欠缺,项目推进难度较大。
伴随着职工(模范导师)创新工作室的不断发展,会逐步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诸如专利、论文和科研项目管理等,工作室要向更高层次推进,必须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为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1)加强创新系统知识的培训。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员虽然是由企业优秀员工组成,但主要都是从现场生产中成长起来的,实践经验丰富,不少理论尤其是创新理论略显不足。专利保护、科技论文撰写、科研项目管理等都遵循一定的固有规律,经过专业的培训可以较快的提高相关方面的一些基本能力,邀请专业人士对创新工作室成员进行必要的相关知识培训,对提高工作室成员的相关能力和工作室的后续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2)注重对外合作与交流。合作交流对创新工作的促进作用明显,很多创新团队都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通过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开拓眼界。同时,针对一些具体课题,可以进行联合研究或开发,生产企业的创新团队对一些设备具体应用问题更为了解,科研院所更擅长理论梳理研究,设备厂家对设备性能优化更为便捷,若不同单位将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并形成合力,对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必然有着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案。
3)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尤其是一些专业的信息平台,可以有效解决职工创新工作室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科研项目管理、专利申报等。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让专业团队将相关内容制作成为标准的流程,现场具体人员根据需求填报即可,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室相关工作效率,弥补专业差异带来的困扰。
伴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进步,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共识,职工创新工作室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载体,对企业创新发展起着非常有益的示范作用。湖北能源集团的职工(模范导师)创新工作室的发展历程和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意义,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总结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思考,对企业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