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富国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第一中学 宁夏青铜峡 751600)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量非常大,虽然也非常尊重传统文化,但却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相较于小学生和初中生,高中生的社会经验、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强,能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更为深层次的理解,为高中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利基础[1]。随着西方文化对学生影响力的不断增大,作为高中语文教育者,必须要担任起自身的教育职责,要将传统文化教育和高中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在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深度和魅力的同时,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各领域对于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虽然国家教育部门也要求学校教育要做到全面育人,但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过于注重学生对考试内容的学习和记忆,忽视了对文化背后深层次内涵的学习,使学生无法感受文化的魅力,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虽然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部分老师意识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在教学中实施了传统文化教育,但却存在传统文化仅围绕古诗词和文言文推进的情况,并没有将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完美衔接起来,使传统的教育过于形式化,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降低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过程中,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既能够保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够保障其鉴赏的效果,可以提升契合教育的质量。但实际的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沉闷文化教育氛围的问题,使学生的鉴赏能力不足,文化素养较低。
老师肩负着教师育人的使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可以促使学生不断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和挑战自我。高中生即将面临着高考,学习的压力较大,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能提高教学的质量。但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老师做好整体的规划工作。比如在教学《师说》课文时,除了要对全文翻译外,还要做好对作者简介、历史背景的介绍,并要一些历史典故、生活实例等融入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本篇课文对向他人学习的精神进行了阐述,告诉我们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积极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在文章的结尾处还以孔子的言论,对其进行了论证,进一步强调了不耻下问精神的重要性。通过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科学规划,能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起来,让学生受到不耻下问传统精神的熏陶[2]。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兴趣的驱使下更加主动地学习,更好地保障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效果。而在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多样化教学的运用必不可少,如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为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契合提供有利环境。比如在教学《鸿门宴》课文时,老师可以在网络中搜集相关的影视剧片段,让学生在观看中对其学习产生探究兴趣,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另外,课堂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对鸿门宴的故事进行完整的讲述,让学生对故事发生的由来进行了解。通过对不同教学方式的结合,更容易让学生对鸿门宴故事后背蕴含的文化进行理解,实现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契合,促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文学名著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提供新的路径,让学生对文学名著有深层次的了解,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当前很多高中生对文学名著的了解都比较浅显,而且学习的兴趣也较低,这将会局限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契合效果。因此,老师要根据高中生的个性特点,为他们推荐个性化的文学名著书目,增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性阅读中,非常自然的接受传统文化,并对其中蕴含的情感进行感悟和升华,提高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合效果。比如向学生推荐《论语》《诗经》等文学作品,促使学生在有效阅读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文学作品阅读,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内容都可以,进一步保障其阅读的效果。
良好教学环境在滋养学生心灵方面的作用突出,非常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朱自清先生所著的《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作者通过对荷花的描写,对荷花所具有的高尚品德进行了赞美,也表达出希望自己和荷花一样的情感。由于这篇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内容较多,在具体教学中,老师可以以多媒体为教学工具,对其中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展示,让学生沉浸在与课文内容一致的情境中,并辅以精细的讲解,让学生对作者所描写的纯真世界产生向往之情,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意义重大,老师要加强对具体契合路径的创新研究,真正将传统文化熏陶、感染学生的作用发挥出来,促使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为其今后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