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超
(高等教育与质量评估研究中心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710600)
结合当前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困境问题和不可避免的市场竞争、就业压力问题,高等教育有必要立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加强对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创新探索,突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瓶颈,提高整体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综合水平。
教育是一种极具特殊性的“产品”,针对教育质量的评定和判断,站在早期的经济学领域视角对教育的质量评定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教育这一特殊类型的产品出现以后,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就是教育的质量判定标准。之所以将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性的产品,是因为在教育产生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价值取向和特定伦理,满足社国家、社会、个体等不同层面的实际需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首先需要满足国家的规定要求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并且强调个体的发展。国家政策中明确指出了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在对人才水平高低进行评价的主体当中,国家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客体人才需求受到了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应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目前我国社会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评判标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市场的实际需求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1]。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在毕业以后均需要经历市场的考验,根据市场用人需求的标准,判定高校毕业人才的质量,体现出高等教育的质量优劣。例如,就业的数量、质量、市场需求等,均是高校教育质量衡量标准当中的重要指标。市场是高校的指挥棒,高校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调整,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关注点逐渐由国家规定向市场需求的方向探索和研究。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中强调的是个体性的良好发展,大众接受高等教育不再以就业为最终的唯一目标,而是要向着终身教育的方向转变。例如,社区教育中有很多的中老年人、在职人员等,接受高等教育的主动性有所提升,并且在产业形势的变化中,教育需求也愈发的多样化,愈发关注人的核心素养培养,包括人的发展潜力、创新素养、核心能力等,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当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水平衡量的关键标准指标[2]。
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过程十分复杂,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由多个渠道和多个主体参与着手,树立起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实际发展需求和教育需求。加强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特征的积极探索,高校应对办学模式、办学类型进行深入研究,丰富办学的模式和类型,构建起具有独特优势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特有的衡量标准。打破原有的对高深知识、理论型人才的需求框架,向着技术型人才、操作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的方向探索。培养出具有活跃思维、广泛兴趣、较强学习能力、精通多项技术的发展型、全能型、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不再将提高就业率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是要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中,立足于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关注不同高校不同学生之间的类型差异和个体差异,将多样化的教育质量关落实到各个高校和人才培养教育活动中,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3]。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运行和发展,有必要加强对高校结构和布局的合理调整,对高校区域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进行宏观调控,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避免发生持续的区域教育资源不均、流失了大量优秀生源的问题。对高校的结构和布局进行重新调整与规划,提高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保证高校配置的比例合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校结构和布局的核查,对布局进行调控。结合区域内的教育需求量,设置高校分布,并且要充分的考虑到其它区域内的各项发展因素,例如本地产业的特点等,设置高校结构与布局时,采取升级、新建、合并等方式,进行科学的分级和分类,以公平、公正为基本的原则,提高高校布局和结构规划的有效价值。在数量上保持区域内的均衡发展,将东部、中部、西部区域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差异最大程度的缩短,提升整体的高校教育综合质量。使高校办学的种类和层级更加丰富,消除高校趋同性、单一性等缺陷问题,强化高校的竞争实力,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4]。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近些年来的战略性教育决策,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发挥了指导作用。在客观必然性的发展形势下,大众化高等教育满足了社会人民群众的需求,符合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形势要求,实现了人口负担到人力资源优势的转化,大大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必要加强对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现状的了解与掌握,积极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整体教育质量,推动大众化高等教育未来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