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01-05 11:34崔晓琴许昌市中心血站河南许昌461000
口岸卫生控制 2020年5期
关键词:静脉炎针头献血者

崔晓琴 许昌市中心血站(河南,许昌,461000)

静脉采血属于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然而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护理人员进入临床工作后,其所掌握的静脉采血技术是否得到及时更新,能够达到管理要求并获得患者认可,只能依赖于医院的不断培训与护理人员业余时间的学习[1]。如献血者在采血前是否空腹、情绪是否波动、有无服药、是否进食高蛋白高油腻食物、有无剧烈运动等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血液检测结果[2]。 采血人员采血方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血液标本检测准确性。 为此,笔者选取所在血站固定献血屋2019年2 月-2019 年4 月参加献血的300 例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分析采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方法

研究纳入300 人次,源自2019 年2 月-2019 年4 月间到我站固定献血屋参加献血的献血者, 其中男性144 例,女性156 例,年龄20-45 岁,平均年龄(29.17±5.28)岁;采血人员18 名,均为血站一线护士,采血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 采血人员及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观察指标

记录采血者采血知识掌握情况、献血者采血反应发生情况及对采血的满意度。 采血知识掌握情况由本站自制试卷对采血护士进行考核, 问卷共20题目,每题5 分,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采血反应主要包括:局部淤血、标本溶血、静脉炎、晕厥、腹痛、恶心呕吐、心慌、头晕等。 采血满意度采用本站自制不记名问卷由献血者对采血情况进行评价,满分100 分,其中80-100 分记为非常满意,60-79 分记为比较满意, 低于60 分记为不满意。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采血人员采血知识掌握情况考核评分为(85.29±3.18)分。 献血者采血反应共出现18 例,占比6%,分别为局部淤血2 例、标本溶血1 例、静脉炎2 例、晕厥5 例、腹痛1 例、恶心呕吐4 例、心慌1例、头晕2 例。 献血者对采血满意度为97%。

3 讨论

3.1 问题分析与对策

3.1.1 采血反应 常见献血反应包括晕厥、 腹痛、恶心呕吐、心慌、头晕等,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迷走神经受到强烈刺激出现亢奋,脑供血出现短暂性障碍进而引发各种采血反应[3]。 献血反应的发生与体质、疼痛、心理、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饥饿、疲劳及体质虚弱会加重献血反应,对其进行采血时需对献血者神情、面色注意观察,重点观察身体偏瘦、体质较差的高度紧张状态的男性年轻献血者,注意减少疼痛刺激。 受献血者个体差异影响,一般中青年人对疼痛更加敏感,晕针反应发生概率更高,与其相比,老年人疼痛刺激反射不敏锐,晕针反应发生较少。 心理因素对献血者采血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尤其是首次献血者因看到自身血液不断被吸到试管内,会出现较为强烈的害怕、紧张等不良心理。 此时需对其进行适当安抚,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献血者不良心理[4]。 此外,因献血者处于陌生环境中,加之采血室氛围较为紧张,过于嘈杂,也会导致患者出现采血反应。 基于上述因素,在对献血者进行采血时需为其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并与献血者进行沟通、交流、消除其不良心理,为其提供体贴的服务,同时提高采血技术,尽量减少对献血者造成的疼痛刺激。

3.1.2 局部淤血 引发局部淤血的主要原因有:①献血者存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弹性差、凝血功能差等疾病;②献血者拔针后即行负重或剧烈运动;③献血后按压不当,如衣服过紧、按压时间过短等;④采血人员穿刺技术较差,多次穿刺导致血管损伤。 基于上述局部淤血诱发原因,采血人员在对献血者进行采血时选择具有弹性的相对较直、较粗的血管,并提高血管穿刺技术,指导献血者在献血后正确使用止血绷带,确认不再出血后,方可去除。此外, 还需嘱献血者在献血后24 小时内避免拉、推、握、提等剧烈活动[5]。

3.1.3 静脉炎 对献血者采血过程中的负压常规旧法拔针、负压、针头翻转以及血管自身等因素导致的血管机械性损伤与静脉炎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 为此,采血人员在对献血者进行采血穿刺时,除了选择相对粗直、弹性好的静脉血管外,还需注意穿刺处不要沾水,以免导致针头滑动翻转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6]。此外,在拔针时还需采用棉球对针孔迅速按压,以免因先按后拔而导致针头斜面损伤血管。 有学者报道称:与传统采血法相比,真空采血法静脉炎发生率相对较高[7]。为此,在对献血者进行真空采血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献血者与采血者在采血前需采用消毒液洗手并浸泡3-5min,以免体表细菌进入血液。 采血前严格规范的消毒能够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在采血过程中注意严格按规范操作,并做好预见性护理措施。

3.1.4 血流不畅 导致血流不畅的主要原因有扎带过紧、血黏度高、低血压、针头后端紧贴试管壁、针头前段滑出血管外等。 为防止上述情况出现,在对献血者进行采血前需检查试管是否存在裂缝、安全盖是否松动;对于因管内负压不足导致血流不畅者可采用注射器进行抽气,若仍无法避免血流不畅则对试管进行更换。 对于因针头位置不当导致的血流不畅者,调整针头位置即可。

3.1.5 标本溶血 导致标本溶血的发生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①献血者血管弹性较差,且较细;②在对其采血过程中对血管进行用力挤压、拍打,血液在穿刺后流入试管速度较慢,致使溶血[8];③试管内存在较大负压, 血液在穿刺后速度较快地射入管底,导致机械性溶血的发生;④采血量过大、采血时间过长导致溶血。 一旦发生标本溶血,不但会浪费血液,还会使患者痛苦增加。 为此,对于血管弹性较差且细的献血者,在对其采血前需采用热敷、按摩等方式,不可对静脉进行用力挤压与拍打[9]。 此外,在针头插入静脉时需倾斜试管45°, 使血液沿管壁流到管底,避免直射管底发生机械性溶血。

3.2 采血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

3.2.1 消毒意识 采血者需加强消毒意识的提高,消毒液的准备工作需在采血前做好,对消毒液的有效期进行检查,消毒瓶需随用随盖,以免挥发降低浓度,影响消毒效果。 在对献血者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时,消毒需控制在穿刺点为中心的6cm×8cm 范围内,作用1-3 分钟,宜消毒2-3 遍,待消毒液干燥后才能穿刺采血。

3.2.2 质量意识 血液质量不但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救治。 采血者的工作不单单是一项简单的技术操作,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还需具备严格的质量意识,需时刻将血液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保障献血者安全的前提下使血液质量得到保障,降低采血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使献血者的献血热情与血液来源得到保证。

3.3.3 服务意识 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及采集血液的质量与采血者的服务能力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10]。对献血者进行血液采集前,采血者需告知其可能出现的局部淤血、静脉炎、血流不畅、标本溶血、晕针等情况,与其进行耐心交流,告知相应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取得献血者信任,使其做好应对各种状况的心理准备。 交流过程中采血者要做到热情周到、和蔼可亲、耐心细致,引导献血者分散注意力,使其紧张情绪得到缓解。

通过对采血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局部淤血、静脉炎、血流不畅、标本溶血、晕针等采血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提高穿刺技术、加强无菌操作、对症处理、加强沟通、心理指导、规范性操作等对策,对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淤血、静脉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采血质量。

猜你喜欢
静脉炎针头献血者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献血过程中对献血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分析
血站采血护理人员与青年献血者沟通技巧研究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