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廷荣 江西省贵溪市中医院(江西,鹰潭,335400)
新冠肺炎主要通过飞沫、空气、接触以及消化道传播,具有潜伏期,任何年龄段均易感,而高龄、免疫能力低下以及存在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为严重。 此外,新冠肺炎可导致机体出现呼吸不畅、肢体乏力以及高热等一系列症状, 病情若逐步恶化,可诱发机体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重症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由于新冠肺炎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且多地区、大范围发病,患者内心极易出现心理问题,这对机体健康与预后均有不利影响。 优质的护理对策,可通过多方面干预,调节其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开展治疗, 进一步减低疾病死亡率。有研究表明:针对重症新冠肺炎开展一系列护理服务,可为其治疗与康复争取更多时间[1]。 因此,本文就针对新冠肺炎患者心理问题与护理对策实施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信息。
患者通过手机、电视等多媒体对新冠肺炎新增感染率以及疾病死亡率等方面进行了解,并观察到医护人员的忙碌与辛苦,联想到自身疾病,无法对负面信息进行消化,从而产生紧张感。焦松明等[2]在文中表明:新冠肺炎患者存在心理行为问题,心理紧张会引导其他情绪,不利于疾病好转。
由于新冠肺炎具有传播性质与潜伏期, 对疑似、确诊患者均需进行隔离,而长时间的独处,会导致患者内心出现孤独感, 特别是儿童与老年人群,对家庭依赖性较强。 徐嘉琦等[3]研究者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压力源进行调查, 从而得出:约有75.0%的患者存在孤独感, 加强对新冠肺炎患者心理疏导,对其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对其身心健康有着积极影响。
多数患者对新冠肺炎了解较少, 确诊疾病后,内心处于慌乱、不知所措等状态,疾病诱发机体疼痛,相关医疗设备对机体产生的不适,加重内心恐惧。 有研究在文中表明:新冠肺炎患者出现恐惧心理多与缺乏相关防控知识、职业以及年龄等因素有着紧密联系[4]。
由于发生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机率非常高,新冠肺炎患者对家属有所担心,从而出现悲观情绪。 张姝等[5]认为:新冠肺炎疾病会对患者精神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尽早开展心理疏导,实施针对性处理,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改善。
疾病治疗周期长,而且多次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患者会对自身疾病状况有所担忧,并表现出焦虑不安情绪。于丰等[6]认为:针对新冠肺炎焦虑症患者应尽早进行护理干预, 对其进行宣教,纠正其错误的思维方式, 并构建良好的病区氛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
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心率等生命指标的观察,若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范围值,可对患者实施低流量吸氧,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闷、呼吸频率异常等情况,有任何异常立刻通知医师进行处理[7]。
在患者情绪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心理疏导,先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从而拉近彼此亲近感,对患者在疾病方面所提出的疑问进行正面解答,对其在生活物质方面的合理需求尽可能满足。 同时,询问患者的机体状况,并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其情绪根源后,实施针对性疏导,让其不要过度关注媒体,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若在疾病方面有任何疑问与担忧,可及时询问医护人员,还可通过观看相关书籍、电视等形式转移注意力,尽可能减少关注手机时间,以免对疫情关注过多,加重内心不良情绪。同时,护理人员细化讲解新冠肺炎相关疾病的医学知识与注意事宜、治疗流程与预后效果等,让其对自身疾病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 从而增强治疗信心。 崔红霞等[8]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从而实施针对性干预,可调整其治疗心态。 胡雪倩等[9]也认为:对新冠肺炎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开展相关应对措施,可缓解其心理压力。
2.3.1 消毒
每日对隔离病房进行4 次消毒, 空气消毒机24h 开放,间隔8h 应用紫外线等进行消毒,并在病房内与门口放置酒精速干消毒剂,利于医护人员与患者在护理与治疗前、后消毒。 此外,护理人员对非一次性医疗器械定期在应用前、后彻底消毒,当患者出院后,再次对病区、病房消毒[10-11]。
2.3.2 隔离
对新冠肺炎患者单间隔离,并告知其仅可病房内活动,痰液用纸巾包裹住,放置在医疗废物垃圾桶内,在餐前、便后对手部进行全方面清洗,时间不可低于20s。 韩辉武等[12]认为:对新冠肺炎患者做好隔离工作,既可保证医护人员安全,还可达到理想的急救目的。
2.3.3 病房管理
调整病房内温度与湿度,使患者处于舒适环境中,护理人员定期对医疗垃圾进行清理,以免滋生细菌。
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药物或者药液前,核查姓名与药物信息等,告知其药物正确应用剂量与相关注意事宜,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应用药物;输液阶段,不可自行调节滴速。 同时,护理人员加强患者用药后机体状况的观察,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立刻进行处理[13-14]。
对于急性期患者告知其多卧床修养,减少耗氧量,保存体力。 若患者病情处于稳定期,机体状况各方面均为正常情况下,护理人员指导其适当地下床活动。当病情处于康复期,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比如仰卧起坐、蹲起、练瑜伽、跳广场舞等,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延长运动时间,这样可增强体质与抗病能力。 在运动初期,护理人员全程陪同,纠正其错误的运动行为,并适当进行鼓励,提高其运动锻炼积极性。
护理人员了解患者饮食习惯以及疾病情况等信息进行汇总,并告知营养师,从而制定科学、个性化饮食方案。 饮食多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控制辛辣食物的摄入量,并指导患者适当饮水。 若存在食欲不振情况,及时与营养师进行沟通,调整饮食方案,确保患者每日摄入营养均衡,这对增强患者体质、加速病情好转有着积极影响。 若发生腹泻情况,护理人员立刻分析是药物引发的腹泻还是饮食、饮水方面的问题,进而进行相关处理。对于无法自行饮食的患者, 及时开展营养支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实际状况选择正确的营养途径,并加强对血糖、微量元素等指标的检测,从而调整营养液配方。 姜文芝[15]认为:重视营养护理,可增强新冠肺炎患者的抵抗能力, 减低相关并发症,对生化指标改善有着积极作用。
患者在治疗与隔离阶段极易出现心理问题,为进一步确保预后效果, 规避治疗阶段相关风险因素,调节负性心理情绪,尽早对其开展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通过对新冠肺炎患者开展疾病观察、心理疏导、环境干预、用药指导、运动训练、调整饮食等不仅抑制病情恶化,还减低疾病死亡率,为临床医师争取更多抢救时间,这对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积极影响。 如何规范护理流程,丰富护理内容是日后护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