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苏南本土文化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2020-01-04 07:10杨凡许建康
银幕内外 2020年7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中小学

杨凡 许建康

摘要:在当今中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本土文化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本地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却面临各种难题。因此,将本土文化资源与现代教育结合起来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介绍了苏南本土文化的历史背景,并且就苏南本土文化融合到学校课程的做法提出了个人观点,分析了苏南本土文化在学校美术课程中的部分限制性因素,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和建议,意在把苏南的本土文化融合到中小学艺术课程里。这有助于传播本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深爱戴家乡之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关键词:苏南本土文化;中小学;美术教育

引言:立足于苏南本土文化,在中小学美术课程教育過程中进行实践,需要学校对国家的教育政策做出积极反应,全面贯彻党的方针,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努力培养全面发展者和接班人。但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容易受到潮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很多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让传统文化进入校园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在美术课程中融入本土文化,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来自本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衷文化和护非遗的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观察、实践、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一、苏南本土文化的历史背景

(一)温柔细腻的文化品性

历史上,各级统治阶层和当地达官显贵共同爱好江南的人不胜枚举,他们追求休闲娱乐的生活风气与当地多数民众共同热爱的江南水土思想碰撞在一起,构成了一种追寻自然文化趣味、人生之趣的生活时尚,进一步充分塑造了苏南地区人们清丽秀美,雅俗共赏的独特审美文化个性。例如温柔细腻的苏州昆曲,是吴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吴文化地区艺术特征。再比如明代文人对书画的大力发展,又直接推动了明代文人画作的深入研究,因此吴门派也逐渐得以成功,其造型精确,重视题材、结构,讲究实景的真感,风格柔雅秀,雅俗共赏。还有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即紫砂文化,其制作工艺也已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紫砂壶还赢得了“茶的真髓,完美茶事”之称。历代文人的爱好和参与为紫沙注入了更多的艺术气息,促进了紫沙文化空前的繁荣。著名的中外苏州园林,其布局、层次递进等各个方面,都表现了造园家独特的技术水平,艺术高超,进而创造诗情画意,品味优雅,给人以曲径幽灵的艺术享受。

(二)世世代代崇尚文化

苏南文化是长江文明与黄河两种文明融合的一种混合性文明。由于长期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苏南民族形成了开放的性格、宽广的胸怀,在面临日新月异的世界时,他们融会贯通,为自己保持独立性格。江苏的人才辈出,为官吏、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也很多,一旦朝廷改变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放弃了科举或官职,回到家中隐居,转而从事教学或著作。因此,在苏南,“文”字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再加上苏南山清水秀,四季如春,风景画得天独厚,地理上具有绝对优势。例如在戏曲创作方面,形成了吴江派、苏州派两大文化艺术流派,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再如作为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具有平、齐、细、密、顺等亮点,清代因其“精细雅洁”而闻名,当时的苏州有“绣市”之称。还有无锡地区惠山泥人,乾隆时期的技艺水平就非常成熟,作品已达到一定完美的境界,受到众多名家的吟诵、颂词丰富,如《咏惠山泥美人》中的:“款款纤细腰掌上珍,琅羲为骨水”。又如《梁溪竹枝词一百首》所说:“一丸捻就作掸娟,引得游人绝爱怜。常把桃花坞中土,换来仕女几多钱。”

二、立足苏南本土文化开发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意义

(一)普及保护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苏南的本土文化是汉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清晰的标志形式,如农耕文化、印纹硬陶等,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江南丝竹和小热昏等等。如今,人们有主观意识去保护这些本土文化,但仍然很薄弱。因此,向人们普及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是第一任务。另一方面,本土文化是在历史上不断发展和实践的,最终沉淀出来的文化精神,能够代表本地民族的特色。但是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流行歌曲和娱乐节目的问世,公众对本土文化很少有发现和体验。因此我们每一个苏南人都要尽到保护本土文化,使其得到延续的义务。让祖国的“后浪”深入理解本地文化,增强国家文化的自信心,为建设苏南的美丽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不断推进和加强,课程资源的发展与利用成为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苏南地区的许多地方文化资源都具有强的机动性。因此,美术老师在讲课时,可以不用美术教材作为唯一课程的资源,而是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美术资源,如乡村随处可见的编织、泥塑等,这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都具有十分深刻的实践操作的特点。但美也不能完全放弃国家发布的美术教材,既要“走进”的教材,也要“走出”教材,拓展教材,因地制宜,努力让学生以本土文化为起点,进而走向多元文化的道路。在苏南地区的常州运河五号一带,有很多专卖梳篦的店,在青果巷中有一个专门的梳篦制作坊,可以组织学生来参观制作。在此基础上,学生将他们知道的梳篦文化融合到课堂上,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动作能力和视觉审美能力,培养了对造型、色彩的敏感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性素质,加深了他们对周遭事物的理解,体会美术给人带来的喜悦和愉快,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

(三)为美术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新艺术课程标准》指出:了解本地文化是学生对艺术的研究,了解艺术是他们向世界发展的起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深入平时的生活,深入乡村的美丽风貌,深入当地的美丽文化。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首先要考虑学生学习心理与身体发展的特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家乡本土文化有更充分的、透彻的理解和感受,并对家乡文化有更多的热爱。苏绣,作为苏南的一项国家文化遗产,也代表着苏南的本土文化,其一系列绘画思想和艺术形式,都是当地文化资源中的精品。中国传统的书画也在苏绣的作品中有着淋漓尽致的表现。从宋朝起,苏绣的绣稿就多出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佛像画中。但是到了明朝,受“吴门画派”艺术影响,苏绣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古朴雅洁的精致绘画艺术风格,直到现代,中国画依然是苏绣的重要表现艺术题材。又如苏南的农民绘画,在色彩使用上,纯色极为创新,并且运用鲜明的颜色对比,这在学校教课活动中是极为罕见的。在美术造型上,农民画中的人物往往没有很多精确的卡点,不会准确地勾勒人体的结构关系,而是敢于突破,以夸张、形态变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其实这也为学校的美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充分利用当地美术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对美术的审赏情趣,进而激发无限的创作灵感。因此,教师在发展和利用当地美术资源来进行教学,要突出本土情趣、人文趣味,从而形成相应的教学特点。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中小学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