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渗透美育教育的研究

2020-01-03 12:24欧阳毅萌张洋
人物画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欧阳毅萌 张洋

摘 要:由于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小学阶段的美育教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正是由于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小学阶段的美育教育是对于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最基础教育,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文章主要探讨了现在小学美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美育教育;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度推进的大环境之下,小学的美育教育受到了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美育教育的要求也更加具有深度,现阶段如何提升小学美育教育的有效性已然成为一大话题。文章是针对现在大环境下进行深化小学美育教育的思考与讨论。

一、培养兴趣,奠定美育基础

在小学美育渗透当中,最为基础的条件就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只有在学生满怀兴趣的状态之下投入活动,才能够让学生有更大的热情与动力,对当中的美好得到更为理想的学习成果。过去小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有抵触学习状态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把兴趣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影响美育教育的实施。为改变这一情况,首先,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在课堂上提供以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比如指导学生通过公开表演的方式,展现自己在上的特长和强大表现力,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获得很强的愉悦感,从而增强学习兴趣,不再将视为负担。其次,由于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循循善诱,借助启发诱导的方法,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重点,让学生在良好师生关系的体验当中,对产生浓厚兴趣,愿意和教师共同投入审美活动,减少教师美育的实施难度。

二、欣赏课程促进美育

课程其实是一个欣赏类课程,法国的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的绘画技术是课堂的基本任务。随着绘画技术的掌握,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不同的美,这也是小学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在小学六年的课程体系中,欣赏类课程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比例。通过主动的表达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自然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对自然充满敬畏之心,更热爱国家,进而促进美育工作的开展。

三、联系实际生活,发现美育

小学生生活阅历较少,他们更关注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景象。在实施美育时,教师可联系生活,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在课堂上发散思维。这样一来,通过引导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帮助学生感受美学因素,使学生形成真实情感。

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所教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现实生活中美的体验,让学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的丰富性。教师在深入实际的过程中,可为学生积累大量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结合实际生活实施,美育教育

在小学阶段开展美育教育,老师需要将教学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从现实中引导学生对于生活中的行为进行规范的学习与思考。以日常生活为大背景能够让学生更加有感触,能够快速地接受教学,提升学生的积极性,高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在生活中学习美育知识,规范日常行为,让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让学生真正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状态为学生打造最适合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从生活出发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引导学生培养出更好的行为规范,让学生从生活中变得更加优秀。

五、注重鉴赏,促使欣赏美

鉴赏活动在鉴赏教学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是因为想要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保证鉴赏每日的顺利实施,就要通过一系列的鉴赏活动来达到目的,而鉴赏歌曲无疑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不同的歌曲有着不同的内容与内涵,所以带给学生的审美体验也各不相同,于是在引导学生投入鉴赏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让美育得到渗透,并增强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在鉴赏活动当中,教师要改变过去照本宣科的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欣赏和想象的空间,并借助一些先進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到良好的学习氛围,让鉴赏审美教育水到渠成。例如在欣赏瑶族舞曲这一经典的民族管弦鉴赏作品时,边播放作品,教师可以边用语言以及多媒体课件进行鉴赏形象的展示,感知瑶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欢快场景,体验幸福欢快的鉴赏氛围。这样的鉴赏活动,具备生动直观和吸引力强的特点,带给学生的审美感受是非常独特的,也有利于学生对鉴赏作品的情感进行理解。

六、选择合理的教育方法

在小学阶段开展美育教育首先要选择好合适的教学方法。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想法,交流之后可以让老师选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美育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摒弃传统教学的老师一言堂式教育,我们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互相尊重相互理解。老师可以在平等的交流沟通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深入挖掘学生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课堂参与率,以便于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在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对于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美育课堂的主体。因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调整自己的位置,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调动课堂的氛围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

结论:总而言之,美育属于审美教育,更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正确认知,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发现美并创造美,进而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佳帅.以美育人理念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教育艺术,2019(02).

[2]金艳.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8,9(17):96-97.

[3]陈钊安.基于美育视野下的小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0(33):161-162.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