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福
人生仪礼中,节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求子和祭祖两个方面。在传统社会中,求子关乎着法统的延续和孝道的实现,但在上层文化和民俗生活中,帝王求子和民间求子形态表现出了明显的分层。祭祖也不例外,在上层文化中,祭祖被纳入礼制之中,有着严格的制度规定和祭典祭仪;在民俗生活中,祭祖则更多呈现出家族记忆的维系,由此实现民俗的规范作用和家族凝聚力。不仅如此,求子和祭祖形式在各地的表现形式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传统上,帝王求子有专门的礼制,这就是春分的祀高禖礼。
祀高禖礼是帝王祈皇子的专有礼,这一传统源自周代。《礼记·月令》云:“(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祀高禖祈子礼在《后汉书》《晋书》《北史》《隋书》《旧唐书》《宋史》《金史》《明史》等正史中都有记载。
周代还设有媒氏官职,职责之一便是“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1]205传统经学解释“会”为“合”,以礼令合男女之意。从民间眼光看,民俗中多有所谓“会”,如花儿会等,大多在适宜季节举办。这些民间集会为青年男女提供相识机会,在传统的民俗思维指导下,有些地方在特定时间(如会期正日)甚至对两性也予以宽容,民俗给予允许。这仅为特定时间中的民俗宽容,其他时间不会允许。
历史上,高禖祭祀时间不定,多以仲春之月进行。周、汉、晋、隋在仲春之月、玄鸟至时祭祀,唐太宗却在五月祭祀高禖。《逸周书·时训解》云:“春分之日,玄鸟至。”[2]627说明史书所载“玄鸟至”,实指春分日。杨伯峻注《春秋左传》也说:“玄鸟即燕。分谓春分、秋分。燕以春分来,秋分去,故名。”[3]1387
南北朝以来,逐渐明确在春分日祀高禖。据史书记载,北齐、宋、金都在春分祀高禖,“(后齐高禖)每岁春分玄鸟至之日,皇帝亲帅六宫,祀青帝于坛,以太昊配,而祀高禖之神以祈子。”[4]146-147北宋在宋仁宗时建立春分日祀高禖制度,“(仁宗)庆历元年春正月辛亥朔,御大庆殿受朝。己未,加唃厮啰河西节度使。壬申,诏岁以春分祠高禖。”[5]211金也规定春分日祀高禖。[6]722南宋恢复北宋礼制传统,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 年),赵构采纳礼部太常寺建言,在前期包括高禖在内的二十三项大祀基础上“乃悉复之”①(1)① 《宋史》:“二十七年,礼部太常寺言:‘每岁大祀三十六,除天地、宗庙、社稷、感生帝、九宫贵神、高禖、文宣王等已行外,其余并乞寓祠斋宫。’自绍兴以来,大祀所行二十有三而已,至是乃悉复之。”见《宋史》卷98《礼志一》,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第8册,第2426页。,祀高禖时间亦在春分日。明朝嘉靖年间,也曾在春分祀高禖。
史书记载的高禖祭祀有立祠、建坛和设木台等几种形式。
1.高禖祠
西汉于国都南建有高禖祠,“仲春之月,立高禖祠于城南,祀以特牲。”[7]3107按照《隋书》说法,汉代兴祀高禖缘于汉武帝喜得太子,“汉武帝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为立禖祠于城南,祀以特牲,因有其祀。”[4]146
2.高禖坛
北齐、隋、北宋、南宋、金都建高禖坛祭祀,“后齐高禖,为坛于南郊傍,广轮二十六尺,高九尺,四陛三壝……隋制亦以玄鸟至之日,祀高禖于南郊坛。牲用太牢一。”[4]146-147
北宋仁宗时建高禖坛,坛的形制为圆形,“为圜坛高九尺,广二丈六尺,四陛,三壝,陛广五尺,壝各二十五步。”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改坛为“青帝坛广四丈,高八尺。”[8]2511-2512金章宗始筑高禖坛求子,“明昌六年(1196年),章宗未有子,尚书省臣奏行高禖之祀,乃筑坛于景风门外东南端,当阙之卯辰地,与圜丘东西相望,坛如北郊之制。”[6]722南宋延续了北宋建坛祀高禖的传统,“(高宗建炎)十六年……八月辛丑,筑高禖坛。”[9]565
3.设木台
明代曾在城东设木台祀高禖,“(嘉靖九年),已而定祀高禖礼。设木台于皇城东,永安门北,震方。”[10]1276
周代规定,祀高禖用太牢祭品,即一牛、一羊、一猪。
东汉祀高禖祭品为特牲,一说特为一豕(猪)①(2)① 《国语》:“子期祀平王,祭以牛俎于王,王问于观射夫,曰:‘祀牲何及?’对曰:‘祀加于举。天子举以大牢,祀以会;诸侯举以特牛,祀以太牢;卿举以少牢,祀以特牛;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上下有序,则民不慢。’”韦昭注曰:“特,一也。特牲,豕也。”见《国语·楚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64-565页。,一说特指一牛②(3)② 陆德明释《礼记·郊特牲》曰:“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见[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郊特牲第十一》,吕友仁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3页。。杨伯峻认为,仅一种牲畜叫特。③(4)③ 《春秋左传》:“祈以币更,宾以特牲,器用不作,车服从给。”杨伯峻注:“款待贵宾,只用一种牲畜。一牲曰特。”见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襄公十年》(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972页。北齐以太牢祀高禖(见下)。北宋祀高禖用“青玉、青币,牲用牛一、羊一、豕一,如卢植之说。乐章、祀仪并准青帝,尊器、神坐如勾芒,唯受福不饮,回授中人为异。”[11]2511金祀高禖祭品为“每位牲用羊一、豕一。”[6]723明代高禖祭品为牛羊豖各一(见下)。
史书对高禖祭坛布置多有记载。金高禖祭坛布置为:“青帝、伏羲氏、女娲氏,凡三位,坛上南向,西上。姜嫄、简狄位于坛之第二层,东向,北上。前一日未三刻,布神位,省牲器,陈御弓矢弓韣于上下神位之右。”[6]722-723
明高禖祭台布置为:“台上,皇天上帝南向,骍犊,苍璧。献皇帝配,西向,牛羊豖各一。高禖在坛下西向,牲数如之,礼三献。皇帝位坛下北向,后妃位南数十丈外北向,用帷。坛下陈弓矢、弓韣如后妃嫔之数。”[10]1276
北齐祀高禖仪式中仅有献祭等,不用弓矢弓韣,“(北齐祀高禖)其仪,青帝北方南向,配帝东方西向,禖神坛下东陛之南西向。礼用青珪束帛,牲共以一太牢。祀日,皇帝服衮冕,乘玉辂。皇后服袆衣,乘重翟。皇帝初献,降自东陛,皇后亚献,降自西陛,并诣便坐。夫人终献,上嫔献于禖神讫。帝及后并诣攒位,乃送神。皇帝皇后及群官皆拜。乃撤就燎,礼毕而还。”[4]147
北宋高禖祀典记载详细,恢复了太牢、弓矢、弓韣等象征物,皇后宫嫔行礼时将香案上的弓矢弓韣交内臣置于箱中,“祀前一日,内侍请皇后宿斋于别寝,内臣引近侍宫嫔从。是日,量地设香案、褥位各二,重行,南向,于所斋之庭以望禖坛。又设褥位于香案北,重行。皇后服祎衣,褥位以绯。宫嫔服朝贺衣服,褥位以紫。祀日有司行礼,以福酒、胙肉、弓矢、弓韣授内臣,奉至斋所,置弓矢等于箱,在香案东;福酒于坫,胙肉于俎,在香案西。内臣引宫嫔诣褥位,东上南向。乃请皇后行礼,导至褥位,皆再拜。导皇后诣香案位,上香三,请带弓韣,受弓矢,转授内臣置于箱,又再拜。内臣进胙,皇后受讫,转授内臣。次进福酒,内臣曰:‘请饮福。’饮讫,请再拜。乃解弓韣,内臣跪受置于箱。导皇后归东向褥位。又引宫嫔最高一人诣香案,上香二,带弓韣,受弓矢,转授左右,及饮福,解弓韣,如皇后仪,唯不进胙。又引以次宫嫔行礼,亦然。俟俱复位,内侍请皇后诣南向褥位,皆再拜退。”[11]2511-2512
金祀高禖,皇帝命后妃嫔执弓向东射箭。“其斋戒、奠玉币、进熟,皆如大祀仪。……有司摄三献司徒行事。礼毕,进胙,倍于他祀之肉。进胙官佩弓矢弓韣以进,上命后妃嫔御皆执弓矢东向而射,乃命以次饮福享胙。”[6]722-723
明代与北宋的不同之处是,皇后妃嫔接到女官授的弓矢后纳于弓韣,“祭毕,女官导后妃嫔至高禖前,跪取弓矢授后妃嫔,后妃嫔受而纳于弓韣。”[10]1276
北宋时向赤帝像祈皇嗣。宋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祭祀高禖之后,“是岁,宫中又置赤帝像以祈皇嗣。”[11]2511《宋史·仁宗本纪》记载了这次祈皇嗣的具体日期,为“(景祐四年二月)乙丑,置赤帝像于宫中祈嗣。”[12]202
北宋兴建上帝宫殿祈嗣。其实这只是为建玉清昭应宫的托词,“大中祥符初,议封禅,未决,帝问以经费,谓(指丁谓)对‘大计有余’,议乃决。因诏谓为计度泰山路粮草使。初,议即宫城乾地营玉清昭应宫,左右有谏者。帝召问,谓对曰:‘陛下有天下之富,建一宫奉上帝,且所以祈皇嗣也。群臣有沮陛下者,愿以此论之。’王旦密疏谏,帝如谓所对告之,旦不复敢言。”[13]9567
明代有臣子建醮祈皇嗣。《明史》记载了一件所谓臣下建醮为嘉靖皇帝祈皇嗣的荒唐事,嘉靖皇帝竟枉顾事实,打击正直,政坛上由此兴起诽谤之风,“赵府辅国将军祐椋招亡命杀人劫敚,积十余年莫敢发。仪偕巡抚吴山奏之,夺爵禁锢。会仪出为苏州知府,甫三月,祐椋潜入都,奏仪捃摭,并讦都御史毛伯温以私憾入己罪。且言:‘臣尝建醮祈皇嗣,为知府王天民讪笑’,请并按问。帝心知祐椋罪,而悦其建醮语。为遣使覆按,解仪、伯温任,下天民狱。使者奏仪不诬,第祐椋罪在赦前,宜轻坐。帝终怜祐椋爱己,竟复其爵,除仪名,伯温、山、天民皆得罪。终嘉靖世多以诽谤斋醮获重祸,由祐椋讦奏始。”[14]5374
南北朝时,春分日有撒筷子求子习俗,“(春分日)妇人以一双竹著掷之,以为令人有子,盖其遗俗。(《宝典》卷二)”[15]94
1912年以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清明求子习俗。胡朴安记述道:“丙辰清明,适逢阴历三月初三日,芜人谓之为真清明,为百年罕遇。据故老相传,乏子嗣者,备一南瓜,于真清明日,全瓜入锅烂煮,于午时取出,陈诸案上,夫妻并肩坐,同时举箸,尽量食之,必然得子。故是日市中南瓜极昂,每个有卖至七八元者。按此风不特芜湖有之,长江流域各处,殆皆有此种传说。”[16]271据周锦调研,“‘在江宁,三月地方官日曰上巳,若是日适为清明,江宁妇女之渴望生子者,必以野菜合瓜而煮食之。’俗以为,瓜有两种含义:一种说法为男子性器的象征,一经接触,即可怀孕生子;另一种说法是瓜形似女阴而多子,同样也具有使人怀孕生子的神力。”[17]
宋代时,东京(今洛阳)、临安(今杭州)等地人们多在清明寒食行成年礼,称为“上头”。寒食在清明节前两日,虽不是节气日,在文献中多记载于清明节条下。北宋时洛阳人“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18]178南宋临安人在清明节日“凡官民不论小大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19]148
立春新娘回娘家。清光绪年间,陕西咸阳高陵县人“‘立春日’,女新适人者母家归礼焉,曰‘迎春’。”[20]21
给姑娘女婿送夏、送冬。1912年-1949年10月前,立夏、立冬日,江苏南京人有送夏、送冬习俗,这一习俗仅流行于富有而好礼的人家,“此系富而好礼者方有之。女出阁后,逢第一夏日,即送婿与女各纱罗之衣。第一冬日,即送炭基火盆手炉等。”[16]138这一习俗是否固定于立夏、立冬节气日,文献交代不明,但节气时间应该是个重要参考。
冬至、清明节气日新妇须返回婆家。1912年-1949年10月前,浙江、江苏、辽宁等地习俗冬至日忌出嫁女夜宿娘家。浙江民谚说:“娘屋住个冬,夫家去个公”。[21]117习俗认为,冬至出嫁女在娘家过夜会克死公婆。浙江杭州人“是日(冬至日)出嫁之女儿,若在母家,如[必]回夫家。因女儿已嫁人家,倘在母家过年节,母家家道便不兴旺。”[16]227江苏苏州吴县人“前一夕,曰‘冬至夜’,家人团坐燕饮,谓之‘节酒’,女嫁而归宁在室者,至是必返婿家。”[22]383江苏昆山人“唯是日(冬至日)出阁之女,必回夫家。盖俗谓女儿已经出嫁者,遇年节如在母家,母家家道即因之衰落也。”[16]175辽宁营口盖平县人“‘冬至日’,家家多食面饺,名为‘蒸冬’。以后九九之数,由此起首。凡家人娶有少妇未逾三年归宁娘门者,须先日送回夫家,不得在娘门过冬,言犯则主妨乃翁也。虽非比户皆然,而禁忌者居多。不忌之于立冬,而独忌之于冬至,究属何故,无从索解,要亦囿于习俗焉耳。”[23]145浙江杭州人虽不是新婚,在清明前出嫁女也要回夫家,“‘寒食节’:俗以‘清明’前五日为‘头寒食’,三日为‘二寒食’,一日为‘正寒食’。乡人极重其日,祀神敬谨,倍于年节。入夜,家不留宿异客,出嫁女亦回夫家。”[24]599
清明新妇上花坟。有些地方民俗中,清明日新妇必须要同去上坟,称为“上花坟”,也是新婚后一种地方性礼俗。1912年-1949年10月前,江苏吴县人“‘清明’前后数日,士庶并祭祖墓,谓之‘上坟’。远则泛舟具馔,近则提壶担盒,增新土,烧楮钱,祭山神,奠坟邻,皆向来旧俗也。凡新娶妇必挈以同行,谓之‘上花坟’。”[22]379上海张堰人“‘清明节’,无论贫富,皆祭其先,曰‘过清明’。士夫之家并出祭祖先坟墓,曰‘上坟’;挂纸钱,曰‘标墓道’。凡新娶妇必挈以同行,曰‘上花坟’。”[25]41
民间重视丧葬礼仪,必选吉日吉时办丧事下葬,称为“合日子”,独于清明日不用“合日子”。1912年-1949年10月前,山西晋中灵石县人“‘清明节’展墓,邑人重之,甚至客死他乡者,亦多归祭,并于墓地栽植松柏等树。”[26]583陕西延安安定县人“‘清明’,士女服春衣,簪柏叶,群游郊外踏青,乡俗多于此日殡葬父母,不另择吉。”[27]113
青海西宁湟中区共和镇一带,农家庄廓院正中建有花园,清明日妇女可以进花园打扫,其他日子忌妇女进花园。旧时,清明日移坟,埋葬等都不需要“合日子”,其他日子中禁忌较多,需要向“老师傅”①(5)① 当地对道教正一派的称谓,有的弟子居家修行,娶妻生子。“合日子”。
1.帝王祭祖节气
古代帝王祭祖大致有三种形式:一是在天地祭祀等国家吉礼中,祖先作为配祀;二是宗庙祭祀;三是荐陵,也称为时享。
(1)祀
配祀之制,始于周代,后世论起,多追溯《礼记》为据,“必以顺古而行,实谓从周为美。”[28]829各朝代配祀帝王不同,讨论纷纷,时有改换。仅以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祭祀配祀为例,“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圆丘,高祖神尧皇帝配。”“孟夏,雩祀昊天上之帝于圆丘,以太宗配。”“夏至,礼皇地祇于方丘,以高祖配。”“立冬,祭神州于北郊,以太宗配。”[28]833-834祖先配祀的节气日与国家大祀节气日一致,其中尤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日最为重要。
(2)宗庙
帝王宗庙祭祀多规定在四立节气日。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十二月,鉴于已在“冬至亲礼太庙。”故宋太宗听从太常礼院意见,停了腊日荐享之礼。①(6)① 《宋史》:“太平兴国六年十二月,太常礼院言:‘今月二十三日,腊享太庙。缘孟冬已行时享,冬至又尝亲祀。按礼每岁五享,其禘祫之月即不行时享,虑成烦数,有爽恭虔。今请罢腊日荐享之礼,其孝惠别庙即如式。’从之。”见《宋史》卷108《礼志十一》,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第8册,第2593页。辽时,皇帝在立春日拜先帝御容。②(7)② 《辽史》:“立春仪:皇帝出就内殿,拜先帝御容,北南臣僚丹墀内合班,再拜。”见《辽史》卷53《礼志六》,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第2册,第876页。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定宗庙之祭。每岁四孟及岁除,凡五享。”[29]1322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定以清明、冬至等节气日行祭祖陵。③(8)③ 《明史》:“熙祖陵,每岁正旦、清明、中元、冬至及每月朔望,本署官供祭行礼。”见《明史》卷60《礼志十四》,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第5册,第1472页。清朝规定,“四孟享太庙,岁暮祫祭。”[30]2485
(3)陵(时享)
帝王荐陵传统历史悠久。东汉时在立秋日荐陵,“立秋之日,(自)〔白〕郊礼毕,始扬威武,斩牲于郊东门,以荐陵庙。”[31]3123后世帝王节气祭祖时间安排不一,有过反复和演变。
荐陵与祭陵庙有时合一,有时又有区别。唐朝原来在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祭寝,后废春分,加入元日,一年仍为四祭。④(9)④ 《新唐书》:“其后不卜日,而筮用亥。祭寝者,春、秋以分,冬、夏以至日。若祭春分,则废元日。然元正,岁之始,冬至,阳之复,二节最重。祭不欲数,乃废春分,通为四。”见《新唐书》卷13《礼乐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2册,第346页。宋朝规定“宗庙之礼。每岁以四孟月及季冬,凡五享,朔、望则上食、荐新。”[32]2579荐新即时享。元朝在清明、冬至等节气祭祖。⑤(10)⑤ 《元史》:“神御殿,旧称影堂。所奉祖宗御容,皆纹绮局织锦为之。……其祭之日,常祭每月初一日、初八日、十五日、二十三日,节祭元日、清明、蕤宾、重阳、冬至、忌辰。其祭物,常祭以蔬果,节祭忌辰用牲。祭官便服,行三献礼。加荐用羊羔、炙鱼、馒头、(饣其)子、西域汤饼、圜米粥、砂糖饭羹。”见《元史》卷75《祭祀志四》,中华书局1976年标点本,第6册,第1875—1876页。明嘉靖“十五年复定庙飨制。立春犆享,各出主于殿。立夏、立秋、立冬出太祖、成祖七宗主,飨太祖殿,为时祫。”[29]1322清朝也在清明、冬至等节气日有祭奠。①(11)① 《清史稿》:“大祭如初祭仪。毕,帝升殿,延见群臣。清明、中元、冬至、岁除,并以时致奠。”见《清史稿》卷92《礼志十一》,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第10册,第2692页。
由此可知,国家祭祀中立春、清明、立夏、夏至、立秋、立冬、冬至等节气为传统的祭祖日。
2.民间祭祖节气
(1)立春
1912年-1949年10月前,云南思茅景东县人“‘立春’,各家具辛盘、春酒以祀祖。”[33]813
(2)春分
清道光年间,重庆綦江县人“春分,宜祀先于家,设祭迎主,邑无举行者。”[34]52四川万县忠州直隶州人“‘春分日’,祀先于家,设祭迎主,举行者不过数家。”[35]2931912年-1949年10月前,贵州安顺平坝县人“‘春分节’,建有祠堂者聚其族,祭宗祠。”[36]561广东广州花县人“‘春分日’,礼先于家庙,谓之‘祭春分’。”[37]689旧时,青海西宁湟中区共和镇等地田社上坟。田社(或天社)为“九尽十一社”,九九结束后的第十一天为田社。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化时期,社员向生产队长请假上坟时间不一,影响了集体生产,有的队长规定春分统一放假上坟,此后相互借鉴这一新规定,逐渐普及开来,延续至今。
(3)清明
清明上坟是全国性的民俗仪礼。清代时,北京人“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38]16清康熙年间,河南郑州开封人“‘清明’,家出上坟,增新土,携牲醴拜墓,谓之‘拜扫’。”[39]16清嘉庆年间,山西晋中介休县人“‘清明’,富家设牲醴鼓吹省墓;贫民亦造面饼,如盘蛇状,陈酒醴祭冢,归则曝面饼于篱棘上,俟干而后食,或谓取象龙蛇,寒食之遗也。”[40]593清嘉庆年间,湖南长沙善化县人“‘寒食’、‘清明’上冢,用本色纸剪缠竹枝,谓之‘春条’,插冢上祭拜。”[41]476清咸丰年间,海南文昌县人“‘清明’,拜坟添土,剪荆棘。”[42]1115清同治年间,湖北襄樊谷城县人“‘清明’扫墓,戴柳枝,喧鼓乐,放风鸢。携酒食祭先人墓,祭毕席地聚饮。”[43]462
1912年-1949年10月前,辽宁沈阳人“‘清明’,人家上冢,折柳枝置门侧,有插柳纪年遗意。”[44]49陕西延安洛川县人“‘清明’,扫墓。(姜编:“‘清明’前一日,子姓同拜扫坟墓,以冷面食供祭品,尚有寒食遗意。”按,俗言上坟,皆前一日携笼盛供菜、酒、楮之类祭于坟前;新葬三年内,并于坟头插柳,俗称‘花树子’。忌女子上坟。女子上坟者,回家后须以烧余之纸钱剪成门形,贴于门上。是日不动火。每家备荞麦凉粉冷食。且蒸有大馍,俗称‘罐儿’,馍四周作成鸟蛇之形,俗谓介子推上绵山时有鸟蛇护之,故以为纪念。此馍依家中人数,每人必有一枚;馍顶一大盘形:男者盘中作成文具、耕具之类;女者盘中作成剪刀之类;余为祭馍,盘中作成豆、麦之类。)”[45]129四川温江新繁县人“清明节,县俗以是日上冢。人家多采稚艾,捣米粉为糍,以祭其先人,亦有馈遗亲友者。又,此日妇孺多戴杨柳。”[46]69江苏泰县有一种特别的风俗,“清明日,乡下农人咸备大船几艘,每船约有二十余人立船之两边,咸执撑篙,在空旷河道比赛,称为撑会船。各船争先恐后,拼命前进,遇岸上孤坟,即焚化纸锭,至晚尽欢而散。”[16]19820世纪50年代以前,广东韶关南雄人“‘清明节’,闾阎扶老携幼,或并偕妇女上坟,修筑致祭,冢间遍挂纸钱。祭毕,餍饫而归。[47]714广西南宁宾阳县人“‘清明节’,人家扫墓,培土挂纸,谓之‘拜清扫墓’。”[48]899青海西宁湟中区民间清明日多不上坟,只在外野祭。
(4)立夏
清朝时,江苏苏州人立夏祀先,“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禾字右边三个田字)麦供神享先,名曰‘立夏见三新’。”[49]67清光绪年间,浙江分杭州水县人“‘立夏’,荐先。”[50]637
1912年-1949年10月前,浙江富阳人“‘立夏日’须祭祖先,并遍尝新鲜之物,俗称‘尝新’。”[51]559
(5)夏至
明万历年间,浙江杭州人“‘夏至’,乡村设奠祀祖先,盖重‘二至’之意,城郭则否。(《万历志》)”[52]579
清道光年间,重庆綦江县人“谚云:‘夏至无云三伏热。’是日宜祀先于家。”[34]53清光绪年间,浙江嘉兴人“‘夏至’祀先。”[53]652
1912年-1949年10月前,浙江绍兴嵊县人“‘夏至’:祀先祖,荐新面。”[54]843
(6)秋分
《中华全国风俗志》引《宁波府志》云,浙江宁波定海县人“祭祀特重宗祠,春秋二分,冬夏二至,在祠合享。清明及十月朔,则祭于墓,祭毕共饮馂余。其岁时令节,各祭于家,行三献礼,丰俭则称其有无云。”[55]91
(7)霜降
清光绪年间,陕西商洛孝义人“‘霜降日’,凡黄冈县人于祠堂教行祭礼,以祀先人。祭毕分胙,谓之‘食祖德’。于是日议谱焉。”[56]75这是一个特例,只有黄冈县移民行之。
(8)冬至
冬至祭祖范围很广。明嘉靖年间,安徽池州府人“‘冬至’,郡人设酒馔,焚楮币以祀祖先,盖迎‘长至’意也”。[57]1038
清康熙年间,河南开封登封县人“‘冬至’不出拜,乡里惟祀先祖。”[58]29清乾隆年间,上海人“‘冬至’,治花糕,粉圆祀先,冠带相贺,名‘分冬酒’。”[59]9山东潍坊潍县人“‘冬至’前一日,夜间各祀其先。”[60]206清同治年间,四川万县人“‘冬至’,有祠堂者祭始祖,合族观谱分胙。”[61]275清光绪年间,浙江舟山定海人“‘冬至’,士族有宗祠者具牧醴作乐祭始祖及其昭穆,退而行礼如‘元旦’”[62]805广东广州花县人“‘冬至’,则士夫相庆贺。以日初长至,民俗祀祖燕客,比他节尤重。以粉团供馔,谓之‘团冬’。”[63]686
1912年以前,四川广安州人“‘冬至’,祀先祖、宗祠,受胙饮福,合族属观谱,添注丁口。”[64]3081912年-1949年10月前,重庆巴县人“‘冬至’,《梦华录》:‘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今县士夫‘冬至’祀祖先,即其遗俗。而宗褐则聚族祭飨。家温饱者则于是日宰猪腌肉。”[65]42辽宁丹东安东县人“‘冬至日’,是为‘冬节’,各机关、学校均放假一日,宴饮为乐,夜祭先祖,亦有不祭者。”[66]166-167四川江津合川县人“‘冬至’,士庶家建有宗祠者,必择日聚族人备牲醴、庶馐以祭祖先,谓之‘冬至会’”。[67]209四川温江新繁县人“‘冬至节’,人家皆出城扫墓,谓之‘上冬坟’。有宗祠者,合族为祭,谓之“冬至会”。”[46]71台湾树杞林人“‘冬至日’,则以米粉合糖为丸祀先祖。”[68]155620世纪70年代,台湾云林县人“‘冬至节’,家家户户作红白糯米丸祀神祭祖,门扇器物皆粘一丸,谓之‘饷耗’。前晚,家有儿童者,以粳米面做成飞禽走兽、瓜果、鱼虾等样,染色蒸熟为玩,称曰‘做鸡母狗仔’。早晨,米丸礼毕,全家围而食,谓之‘添岁’。中午,备牲醴祀神。”[69]1745
(9)大寒、小寒。
清道光年间,四川万县忠州直隶州人“‘大、小寒日’,是日民间祭扫祖墓。”[35]295清光绪年间,陕西商洛孝义人“‘大寒’后,挑土垒坟。”[56]75
1.官方祭祖祭品
历代帝王极重视祖宗祭祀,荐陵庙的祭品及数量有着礼制规定。东汉用貙刘之礼荐陵庙,“其仪:乘舆御戎路,白马朱鬣,躬执弩射牲,牲以鹿麛 。太宰令、谒者各一人,载〔以〕获车,驰(驷)送陵庙。〔于是乘舆〕还宫,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武官。武官肄兵,习战阵之仪、斩牲之礼,名曰貙刘。兵、官皆肄孙、吴兵法六十四阵,名曰乘之。”[70]3123
《大唐开元礼》规定:“昊天上帝、五方帝、皇地祇、神州及宗庙列为大祀。”[28]819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进行了一场载于史书的国家大祀,“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圆丘,高祖神尧皇帝配,中官加为一百五十九座,外官减为一百四座。其祭昊天上帝及配帝二座,每座笾、豆各用十二,簋、簠、登瓦、俎各一。上帝则太樽、著樽、牺樽、象樽、壶樽各二,山罍六。配帝则不设太樽及壶樽,减山罍之四,余同上帝。……立冬,祭神州于北郊,以太宗配。二座笾、豆各十二,簋、簠、登瓦、俎各一。自冬至圆丘已下,余同贞观之礼。”[28]833-834可见列入国家大祀的祖先受到的祭品数量及规格之高。在祭祀中,笾和豆的数量也为最高规格,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太尉长孙无忌与礼官等奏请“祭宗庙,笾、豆各十二。”得到高宗同意,并附为礼令。[28]825
明代对献供笾豆内盛放的祭品作了规定,“凡笾豆之实,用十二者,笾实以形盐、薧鱼、枣、栗、榛、菱、芡、鹿脯、白饼、黑饼、糗饵、粉餈。豆实以韭葅、酰醢,菁葅、鹿醢、芹菹、兔醢、笋葅、鱼醢、脾析、豚胉、(食)食、糁食。”笾豆数量各十、八、四、二者减那种祭品都有明文规定,同时规定“簠簋各二者,实以黍稷、稻粱。各一者,实以稷粱。登实以太羹,铏实以和羹。”[71]1237
清朝皇太极崇德建元,立太庙盛京抚近门东,规定宗庙“定祭品,牛一,羊一,豕一,簠、簋各二,笾、豆各十有二,鑪一,镫二,各帛一,登、铏、尊各一,玉爵三,金匕一,金箸二。帛共篚,牲共俎。尊实酒,疏布冪勺具。阶前设乐部,分左、右悬。祀日陈法驾卤簿。”[72]2573-2574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定亲飨制,饮福、受胙如圜丘。奏乐备文、武佾舞。”[72]2580
在国家礼制中,祭祀属礼乐文化,祭典、祭仪、祭品都有着严格的礼制规定,并得到国家力量的维护,进行着周期性的检验。
2.民间传统祭品
(1)猪羊鸡鹅
清乾隆年间,浙江丽水缙云县人“清明、寒食,家做青粿,前后十日备牲礼(醴)祭扫于墓坛,不论长幼尊卑齐集,大则猪羊,小则鹅肉,即于所祭处分颁会食,名曰‘散清’。其丰约各从祭田所出,即无祭田者亦必竭力营办。重报本,且以收族也。”[73]929冬至时,缙云县人也宰猪羊,“‘冬至节’,备猪羊、馒首等物,合族属拜祭于祠堂,上治祖祢,旁治昆弟,下治子孙,此其遗意。又家做金团,陈酒肴,祭祖先于其室。”[73]929清道光年间,陕西咸阳县人“‘冬至’,家设酒烹肉荐先,尤重拜师及友生。”[74]12清光绪年间,浙江宁波鄞县人上坟也用鹅,“‘清明’祭墓,以鼓乐前导,祭品用鹅。(《钱志》)”[75]766清光绪年间,贵州遵义仁怀一带人“(冬至日)以是日祭祖先祠墓,宰羊猪。”[76]451
1912年-1949年10月前,贵州安顺平坝县人“‘清明日’,晨起门首插杨柳,午间祭扫先茔。大家族人家,则合族祭扫其始祖之茔(祭时,先祭后龙,后祭墓,多用牲鸡、肴馔、香帛、酒、烛、炮竹等,合族尊长排前,卑幼排后,一次行跪拜礼。)”[36]561贵州黔东南黄平县人“‘清明’前后各五日,士民均躬至祖茔拜扫,或以猪羊,贫者亦必鸡黍致祭。祭后,即于茔前饮食,以昭爱敬。”[77]622云南红河建水人“‘清明日’,户插柳省墓,合郡士民祭北敞义冢,具猪羊、酒果,其西北三处,以牲醴分祭。祭品皆出义田。”[78]831-832浙江绍兴嵊县人“‘清明’:缘门插柳。用粘米采菁苗为糍,刳羊豚祭先垄,挂纸加土。祭毕聚人宴饮,谓之‘清明酒’。或偕少长游赏郊外,谓之‘踏青’。”[54]842
21世纪初,青海西宁湟中区共和镇等地在春分上坟(原在田社上坟,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化时期,生产队为不耽误集体生产而改为春分放假一天,逐渐统一为春分上坟),坟头(祭礼轮流操办者)运送坟猪(大家族有的献两只坟猪,小家族有的只带一猪头)上坟献祭。湟中县共和镇南村的汉藏群众都在这一天上坟,后来村中不断有学生参加工作,回家不方便,由族人商定,现在改为春分前后的某个周末上坟,笔者霍姓人家商定在春分前的周日上坟。青海海东市乐都区芦化乡的汉族群众清明祭墓时必带一只鸡,祭毕现场分食,之后回家聚会。
(2)酒
清道光年间,江苏苏州昆新两县人“‘寒食’至‘清明节’中,各携酒果、冥镪,并剪纸作长缕,名‘挂钱’,往祭先垄,曰扫墓。”[79]4071912年-1949年10月前,浙江黄岩人 “(清明)是日门前均插柳枝,青年男女并编柳枝为球戴发上,谓今世戴杨柳,下世有娘舅”。以米粉和艾汁制青团,曰‘清明团’。男女大小必食海蛳,谓能明目。各家均备酒菜上山祭扫社茔,并以海蛳散撒墓上,谓能繁盛子孙。”[51]559浙江宁波人“‘冬至’:是日祭视(祀)祖先,有祠堂者亦必备酒菜举行祀礼,祭毕族人聚食,谓之‘冬至酒’。”[51]560酒也是青海民间上坟的必带祭品之一。
(3)献新韭、新笋、新茗、冷面
清乾隆年间,山东泰安宁阳县人“‘清明’,插柳,上坟扫墓,挂纸,荐韭。放纸鸢,架秋千,踏青。”[80]280清嘉庆年间,陕西汉中西乡县人“‘清明日’,男妇上坟,各进新韭、笋、茗,奠酒焚帛。”[81]145清光绪年间,陕西渭南蒲城县人“‘清明’前二日,携冷面祭坟。”[82]58
(4)献茶献汤(奠酒奠茶)
青海西宁市湟中区共和镇一带的汉族上坟要带献汤(也称为献茶。称为茶,实为大米粥,不放盐),当地不产大米,以前米比较珍贵,人们千方百计留下一点,专用来上坟时滚献汤。同时还带酒,在坟前祭洒。
(5)鹅蛳粥粿
清光绪年间,浙江杭州淳安县人“‘清明’插柳,用狮鹅粥粿以标墓。”[83]6311912年-1949年10月前,浙江杭州遂安县人“‘清明’,门檐插柳枝,儿童亦戴于首,鹅蛳粥粿祭墓。‘谷雨’,染彩粉,制鱼鸟,设位安土。”[84]632
(6)饼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彰化县人“‘清明节’:‘清明节’是自‘冬至’第一百零五日,暮春三月为节日,大约在国历四月五、六日。漳籍做‘三日节’,而泉籍做‘清明节’。各户备办春饼(润饼,亦称轮饼)祭祖上坟。往时乘此郊游行乐,曰‘踏青’。”[85]1636
(7)青龙圆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上海人“‘清明’,以草汁作粉团,曰‘青龙圆’,以供祭祀。有到墓野祭,剪纸钱以挂之,谓之‘标墓’。又有迎神赛会,观者如堵。”[86]19
(8)笋荔枝
清光绪年间,浙江舟山定海人“‘立夏’,以豇豆合秫米煮饭,用樱笋荐先祖。笋截三四寸许,谓之‘脚骨笋’。”[62]8041912年-1949年10月前,广东广州增城县人“‘夏至日’,掰荔荐祖考,磔犬以辟阴气”。[87]693
(9)青糍黑饭
青糍黑饭是浙江宁波、舟山等地清明祀祖祭品,在明、清年间尤为盛行。兹举如此:明嘉靖年间,浙江宁波定海县人“‘清明’,各家为青糍黑饭,牲醴祭墓,封土,插竹,挂纸钱于颠。门壁皆插柳或簪于首。”[88]783浙江宁波人“清明,各家为青糍黑饭,牲醴祭墓,封土插竹,挂纸钱于颠。门户皆插柳,或簪于首。”[89]763到清乾隆年间,这一习俗仍在保持。[90]764
清乾隆年间,浙江宁波奉化县人“‘清明’早起,以青螺撒屋上,俗曰‘撒青’。户插柳枝,或簪于首。为青糍乌饭,牲醴,封土插竹,挂纸钱。”[91]769浙江宁波镇海人“清明,各家为青糍黑饭,牧醴祭墓,封土,插竹,挂纸钱于颠。门户皆插柳或簪于首(旧志)立夏,以赤小豆和米煮“立夏饭”。(俗以乌笋煮羹食之,谓之“接脚骨”。)又,各权人轻重以卜一岁壮迈,并驱疾疠。按,初夏黄鱼起发,谓之渔期。渔船出洋,乘潮捕鱼,不避风浪。(《雍正府志》)”[92]784清雍正年间,浙江宁波慈溪县人清明祭墓用青糍黑饭。[93]789清光绪年间,浙江舟山定海人“清明,各家为青糍黑饭,牲醴祭墓,封土,插竹,挂纸钱于颠。门壁皆插柳或簪于首。”[94]8041912年-1949年10月前,浙江宁波南田县人“清明,节前三四五日,封土于墓,插竹挂纸钱,以酒肴致祭。采菁和米粉为糍,名曰‘菁麻糍’,祭毕,樵牧之在墓所者皆分给之。是日插柳于门,妇女采花柳以簪髻。”[95]781
广东人用乌饭祭祖。清康熙年间,广东韶关曲江县“‘清明’扫墓,制乌饭以祀先。”[96]702
(10)清明粑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贵州兴义兴仁县人“‘清明’:是日,取清明草叶捣茸和糯米面为饼,名“清明粑”,又以黄栀子染糯米为饭,祀祖先。由此日始,以白纸作长幡挂于墓上,谓之‘标坟’,又谓之‘挂青’。至于新埋之坟,则挂青必于“社日”。谚云“新坟不过社。”‘社日’,即‘立春节’后第五戊日是也。挂青之日,贫家以清明粑、黄糯米饭杂他食品供于墓门;富室巨族置有‘清明田’”,又名‘上坟田’者,则刑牲祭之,约戚里而团宴于墓侧,红男绿女,纸灰白蝶。在贵阳谓之“玩山”,县境谓之“上坟”,即唐人诗“清明拜扫”之意也。”[97]478
(11)汤圆、米丸、粉果
汤圆也称为冬至圆。胡朴安释曰:“冬至团。比户磨粉为团,以糖、肉、菜、果、豇豆沙、芦菔丝等为馅,为祀先祭灶之品,并以馈贻,名曰冬至团。”[16]167汤圆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冬至祭祖的传统祭品。
清乾隆年间,福建泉州永春县人“‘冬至’粉米为圆祀先,又粘门楹、果树,取其圆以达阳气。”[98]1299清道光年间,浙江宁波象山县人“‘冬至’,各家具香烛礼神祗(祇)及祖考,惟仕宦家有具牲醴以祀其先者。(《嘉靖志》)‘冬至’,屑米为丸,谓之‘冬至圆’。(《毛志》)”[99]776到1912年-1949年10月前,象山县人的这一习俗仍在延续,“‘冬至日’,各家祭祀祖先,惟仕宦家有具牲醴以祀其先者。各家屑米为丸,谓之‘冬至圆’。(《嘉靖府志》)造赤豆糜浮丸子荐先,亲戚互相馈遗,以祝团圆之意。儿童谓吃丸子即添一岁。是日丐头带(戴)钟馗巾,红须持剑,至街上逐疫,向各铺敛钱,俗谓‘跳灶王’,即古傩礼,又曰‘打野狐’。(《樵歌》注)”[100]779清同治年间,上海人“‘冬至’,治花糕,粉圆祀先,冠带相贺,名“分冬酒”。[101]9清光绪年间,浙江宁波宁海县人“‘冬至’屑糯米粉作汤圆,以赤小豆作馅礼神及祖考。”[102]799
1912年-1949年10月前,浙江宁波南田县人“‘冬至’,人家各具酒馔,以糯米为汤圆享祖先,烧纸钱于路。”[95]782广西南宁龙州县人“‘冬至日’,晨家家制汤圆奉祀祖先。及晚,得办酒席致祭,祭毕家宴,谓之‘汤圆节’。”[103]922江苏瓜洲人“‘冬至节’,祀祖,供米粉圆子,俗称‘大冬大是年,贺节如三节’”[104]497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彰化县人“‘冬至节’,家作米丸祀先;门户器物皆粘一丸,谓之‘饷耗’。前一夕,小儿将米丸塑为犬豖等物,谓之‘添岁’,即古所谓‘亚岁’也。”[105]1654-1655广东广州龙门人“‘冬至’,作粉果祀先,来岁之粉悉于‘冬至’前为之,名曰‘冬前粉’,人多食脍。”[106]697
(12)饨、水饺
宋代时,浙江杭州人用馄饨祀先,宋代《乾淳岁时记》有载。到1912年-1949年10月前仍有此俗,“‘冬至’享先以馄饨,有‘冬馄饨’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作色,名之曰‘百味馄饨’。(《乾淳岁时记》)按,今俗仍然,惟购之市中素馅,以备祭品之一,又名曰‘健馄饨’。”[52]587南宋时临安(今杭州)人“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107]46清乾隆年间,陕西渭南同州府人“‘冬至日’,以馄饨祀先。白水惟焚素纸,曰‘送段’”[108]51清嘉庆年间,河南安阳浚县人“‘长至日’相贺,交馈糍饵,家家食馄饨。馄饨始于元时,所谓‘秀州城外鸭馄饨’是也。”[109]1191912年-1949年10月前,河南周口滩阳县人“‘冬至’祀先,烹水饺。”[110]146
(13)糕
冬至日,浙江一带有用糍糕祀先的习俗。清光绪年间,浙江杭州富阳县人“‘冬至’,城乡皆作糍糕、粉饼祀神、享祖先,亦有上墓展拜者。”[111]6101912年-1949年10月前,浙江杭州余杭人“‘冬至’,谓之‘亚岁’,以糍糕奠其先。凡新丧之家,亲邻各持白烛拜灵,丧家丰酒馔待之。”[112]608浙江杭州萧山人“‘冬至’,城乡皆作糍糕、粉饼祀神、享祖先。又揉糯米粉为团面,施胡麻以饷家众,谓之‘糊口团’,食此团后言语须多喜庆。俗谓之‘冬至大如年’。”[113]644
(14)小米果、姜饧
清康熙年间,浙江丽水青田县人“‘至日’,家为小米果,调以姜饧祀其先。共相劝食,为延年之祝。”[114]928
(15)鱼肉
清康熙年间,江苏苏州太仓州人“(清明)墓祭必设脍残鱼,合家至墓所,曰‘挂墓’。”[115]411清同治年间,江苏苏州茜泾人“‘清明’,家祀祖先,必设脍残鱼(即面鱼),携纸钱上冢,插标悬之,曰‘挂墓’。食螺蛳、金花菜,云明目。”[116]4211912年-1949年10月前,江苏昆山人“冬至前数日,各家备鱼肉,至是日烹鱼肉,煮蔬菜,先祭祖先,然后宴亲友,名曰过冬至节,又名过年节。”[16]174
(16)子
献子即白面馒头,较普通馒头要大。祭祀时称为白盘,也统称为献子,13个或15个为一副。青海民间在正月初三和春分(田社)两次上坟时要献献子,放鞭炮。春分(田社)上坟最为隆重,要献坟猪、献献子(上坟献子一副为12个)、时果小吃随意,另外奠酒奠茶(即米汤)、焚香烧纸等程式每次上坟都相同,七月十五、十月一上坟只烧纸、奠酒奠茶,有的地方十月一日烧纸衣。在青海西宁市湟中区松木石村,村民们用白面(小麦面)做献子,汉族上坟献子一副为12个,祁姓藏族和住在宗门龙、上营、多欠祁尕等地的谢姓藏族飨坟时以六个馒头和六个花卷献祭,殷姓藏族则用十二个馒头献祭。据谢万仓老人说,自改天葬为土葬后,又学习汉族上坟习俗,当初不知道献子有数量规定,只做了6个白面馒头,上坟时看到汉族献的馒头堆大,派人去讨教后,临时又补了6个花卷,以后成为家族规定。[117]
城隍一说始自周代,各地的城隍往往对应为某位历史人物,树其为本地城隍①(12)① 《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城隍会。邑庙城隍,俗谓故信国公文天祥。每年有出巡三次之例,清明日、七月望及十月朔。相传明季郑成功占据台湾时,由吴淞口直入长江,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想到芜湖,始为两江制府祁如虎设伏于金陵神策门,要而击之,死者数万,成功狼狈遁去。自是以后,神策门外,数十里内,十无安堵,必使城隍至其地亲祭之,其祟乃止。由是一年三次,遂沿为长例矣。”见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1页。。明初朱元璋分封城隍②(13)② 《明史》:“(洪武二年)乃命加以封爵。京都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开封、临濠、太平、和州、滁州皆封为王。其余府为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秩正二品。州为鉴察司民城隍灵佑侯,秩三品。县为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秩四品。衮章冕旒俱有差。命词臣撰制文以颁之。”见《明史》卷49《礼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第5册,第1286页。,城隍仪式成为国家大传统,明代城隍列为国家中祀。[118]1225清明日官方有城隍厉坛祭孤,民间称为城隍出巡,其中上海、江苏、山东、四川、山西、河南、青海等地的城隍出巡有其典型性。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始定城隍祭厉,由官方组织祭祀。《明史》做了详细记载,①(14)① 《明史》:“厉坛。《春秋传》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此其义也。《祭法》:王祭泰厉,诸侯祭公厉,大夫祭族厉。《士丧礼》:‘疾病祷于厉’,《郑注》谓‘汉时民间皆秋祠厉’,则此祀达于上下矣,然后世皆不举行。洪武三年定制,京都祭泰厉,设坛玄武湖中,岁以清明及十月朔日遣官致祭。前期七日,檄京都城隍。祭日,设京省城隍于坛上,无祀魂灵等位于坛下之东西,羊三,豕三,饭米三石。王国祭国厉,府州祭郡厉,县祭邑厉,皆设坛城北,一年二祭如京师。里社则祭乡厉。后定郡邑厉、乡厉,皆以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见《明史》卷50《礼志四》,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第5册,第1311页。其中主要规定有三项:一是分级设坛祭祀,王国祭国厉,府州祭郡厉,县祭邑厉。二是祭厉之前官方要给城隍发“檄文”征召。三是郡邑厉、乡厉每年祭厉三次,分别在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进行。城隍出巡是民间称谓,该仪式是国家主导下的大传统与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因而极具地方特色。
1.官府的厉坛祭孤
厉坛为官方祭祀建筑,厉坛祭孤前,官府还要给城隍发牒文,这些都是明代规定的礼制程序。明代时,上海就有城隍出巡仪式,据《华亭县志》引《郭府志》云:“城隍诣厉坛,郡民执香拥导甚众,至晚复以华灯迎归。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皆如之。按,明初每年三节,府例以鼓乐送城隍主出郊坛祭无祀魂灵钱鹤皋等。嘉靖年,郡民甘清刻一木像,面目机发如生人者,易去木主。出会日,旗灯华丽,幡皆珠穿,鼓乐烟火无算,至今犹沿故习。见《据目钞》。”[119]17
清康熙年间,浙江杭州钱塘县“(清明)是日,朝廷命城隍行祀孤之礼于祭坛,士民往迎于吴山(酬愿者各为神扈从,官吏卫卒,香花幡仗,笙箫鼓吹,绵亘数里。自吴山迎到虎林门外祭坛,巳(已)事而归。中亦装演故事,其童男幼女之婴锢疾者服罪人服,用纸具作三木状,随行街市,以求解免。)”[120]593-594清乾隆年间,四川宜宾屏山县“清明日,士庶家插柳于门,展墓祭扫。迎城隍于城外,设祭于厉坛。”[121]170上海金山县清明日“城隍诣邑厉坛,乡民多执香拥导。”[122]37清嘉庆年间,上海松江府“(清明节)先节三日,郡牒城隍至期诣厉坛,仗卫整肃,郡民执香花拥导者甚众,至晚复以华灯迎归。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皆如之。”[123]3-4四川凉山马边厅“(清明日)迎城隍于城外,设祭于厉坛。”[124]414四川成都华阳县“(清明)都人士舁府县城隍像出北郭墦间,谓之‘祭孤’。”[125]7四川温江汉州“‘清明’立坛,北郊城隍出城赏孤。”[126]62四川温江县“清明前三日,邑命用牒文赴庙行香,请城隍像诣北坛赏孤,备猪羊各一,香烛、钱楮,戒牒斋供,命僧道唪经致祭无祀孤魂。邑令亲临行香,礼毕仍送城隍回庙。”[127]54-55清道光年间,上海川沙抚民厅“‘清明日’,迎城隍至厉坛赈济,仪卫整肃,吏民执香花拥导,以次设行馆于东、南、北三门内,至晚以华灯导归。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亦如之。”[128]20清同治年间,上海县“‘清明日’,祭邑厉坛,县牒城隍诣坛赈济各义冢幽孤,名‘祭坛会’,舆从骈集,亘四五里(亦名‘三巡会’,以七月望、十月朔皆有此举也。”[101]7-8四川成都县“(清明日)都人舁府县城隍出北郭,厉坛祭孤,七月中旬、十月朔日皆然。”[129]2清光绪年间,上海青浦县“是日,奉城隍诣邑坛赈济各义冢幽孤,名‘祭坛’,至晚复以华灯迎归。”[130]46江苏南京六合县“(清明日)县知事主祭厉坛于北郊,命属官赉文,请城隍监坛,民俗即具鼓乐、盛仪卫以迎送。”[131]365四川温江灌县“邑人舁城隍像诣北门外厉坛祭孤,七月中旬、十月朔日皆然。”[132]581912年-1949年10月以前,四川南充广安州人“寒食、清明前后数日……舁城隍至厉坛祭孤,秋冬亦如之。”[64]306山东惠民县人“又清明、七月望日、十月朔,举城隍像,导以旗仗,至厉坛而还,谓之城隍出巡。”[16]106
2.民俗仪式多异文
城隍出巡仪式中各地的形式不尽相同,形成了地方性表述。胡朴安说,1912年-1949年10月前山东济南人“清明日、中元节、十月朔,为三冥节。城隍出巡,仪仗甚丰,妓等白衣白裙,手捧练索,扮作女囚,若戏中所演之苏三者,乘敞轿随行,谓借以谶除罪恶。殊属可笑!此风吴下盛行之,不意此间亦有,甚有莲瓣纤纤,步行竟日者,其遇诚亦自难得[16]99-100
1912年-1949年10月前,江苏金山有清明赛会,“旧历清明节,金山有赛会之举,其祭祀对象即为城隍。此种风俗,由来已久。当清明节前一夜,庙中出十数人,手持钢叉,周行街市,名曰巡街。巡街已毕,复有收台之举。所谓收台者,有阴台、阳台之别。收阴台,即至荒野,见有朽烂棺木,尸身暴露,即将其骷髅取回。收阳台,预先探明乡人姓氏,及至收台之时,唤乡人名字,如阿三阿四等名,如有人答应,即燃放爆竹,以为收台已著也。迨回庙中,收阴台者,将骷髅抛入土偶座下。收阳台者,将灵魂捉入木桶之中。此种荒谬举动,不合人道。而乡人迷信,且以为灵验也。清明日下午即举行神会,乡人无论老幼男女,空室出往观。人山人海,异常拥挤。当未出会前,有许多劣童至庙中,扮七伤、八将、十二员、疯子等戏,乡人扮刽子手等。其最惨无人道者,有人袒胸裸臂,臂穿许多钢针,针连绒绳,绳系香炉,炉重有数斤者,有重至十数斤者,系之而行,不以为楚。是盖曾许愿者,今特尽其应尽之义务,以了愿心耳。其愚可笑亦可怜也!出会时,鸣锣击鼓与杨爷相会。巡行一周,抬驾者举步疾驰。是时脚步声,呼喝声,铜叉声,声声相应,极一时之热闹也。”[16]202-203安徽安庆桐城县人“枞阳‘清明日’城隍出巡(卤簿甚盛,两旁诸厅诡状,管笛钲鼓迭奏),城中三月二十七日东岳大帝出巡(与棕(枞)阳‘地隍神会’略同,孔城亦然)。[133]964
20世纪50年代以前,青海丹喝尔(今西宁市湟源县城关镇)有一项特殊民俗,清明日、丧事中或亲人忌日,当地人们到城隍庙烧纸祭祖,有新坟者也在庙中哭祭,而不去墓祭。[134]他们认为,亡人先被收到城隍庙中,经城隍审判后交给地狱的。清明出巡中,城隍会将所有魂灵都收到城隍庙中,以免他们与不干不净的祟邪混杂在一起,引起冰雹等灾害,伤害庄稼牲畜和人们,到十月一日再放出去。每年清明的城隍出巡仪式中,城隍轿要抬到“行宫”停留一会儿,僧人和居士林们要诵经一翻再巡回到城隍庙中。
1.弓韣弓矢
春分祭祀高禖祈皇嗣礼中一个代表性符号是向嫔妃授弓韣弓矢。祈皇子为什么要带弓韣,《后汉书》注引《月令章句》曰:“高,尊也。禖,祀也。吉事先见之象也。盖为人所以祈子孙之祀。玄鸟感阳而至,其来主为孚乳蕃滋,故重其至日,因以用事。契母简狄,盖以元鸟至日有事高禖而生契焉。故《诗》曰:‘天命元鸟,降而生商。’韣,弓衣也。祀以高禖之命,饮之以醴,带以弓衣,尚使得男也。”又引卢植注云:“玄鸟至时,阴阳中,万物生,故于是以三牲请子于高禖之神。居明显之处,故谓之高。因其求子,故谓之禖。以为古者有媒氏之官,因以为神。”[7]3107-3108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引《王居明堂礼》云:“带以弓韣,礼之禖下,其子必得天材。”[135]425因为祀高禖可求得“天材”,遂成为帝王专有的祈子仪式。
2.禖坛石
禖坛石是高禖祭祀中的重要标志物。高禖坛石出现于晋代,“晋惠帝元康六年(公元296年),禖坛石中破为二。诏问石毁今应复不,博士议:‘《礼》无高禖置石之文,未知造设所由;既已毁破,可无改造。’更下西府博议。而贼曹属束皙议:‘以石在坛上,盖主道也。祭器弊则埋而置新,今宜埋而更造,不宜遂废。’时此议不用。后得高堂隆故事,魏青龙中,造立此石,诏更镌石,令如旧,置高禖坛上。埋破石入地一丈。案梁太庙北门内道西有石,文如竹叶,小屋覆之,宋元嘉中修庙所得。陆澄以为孝武时郊禖之石。然则江左亦有此礼矣。”[4]146
北宋禖坛石用青石。宋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二月,礼官说:“以禖从祀,报古为禖之先也。以石为主,牲用太牢,乐以升歌,仪视先蚕,有司摄事,祝版所载,具言天子求嗣之意。……主用青石,长三尺八寸,用木生成之数,植坛上稍北,露其首三寸。”[11]2511其后的史书中少见有禖坛石记载,大概自元代以后,禖坛石便已不存。
清明在人生礼俗中属于一个特殊的节气,在全国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民俗符号。
1.标墓
清明上坟形成了一些特殊语言符号,以指称某些仪式过程,如标墓、挂墓、拜扫、挂青、挂帛、标柏等。
标墓一词是上海人的典型称谓。清乾隆年间,上海人“‘清明’扫墓,以竹悬纸钱,谓之‘标墓’。”[59]6清嘉庆年间,上海松江府人“‘清明节’,拜扫先茔,县纸钱,谓之‘标墓’。”[123]3清同治年间,上海县人“‘清明节’扫墓,悬纸钱为标墓。”[10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上海月浦人“‘清明日’,士女并出祭墓,曰‘上坟’;以纸钱标树上,曰‘挂墓’。”[136]80
标墓、挂青在有些地方可以互称,也有的地方仅称为挂青。清光绪年间,四川江津铜梁县人“‘清明’,具酒食扫墓祭祖,标白纸幡于垄首,曰‘挂青’。城中士民相率为张襄宪公扫墓,饮福于襄宪祠。”[137]1971912年-1949年10月前,重庆巴县人“‘清明节’,是日宜晴。旧俗祭墓,主人备酒馔饷客,客馈冥楮、爆竹、烟火。平人插竹缥于冢,曰‘挂青’。妇女哭新坟。出城者塞阗满郭,往来如织。近年拓市移坟,此风遂歇。”[65]41四川南充广安人“‘寒食’、‘清明’前后数日,四郊上冢者累累,挈男女,邀亲友,设祭馂余,席地团饮。放纸鸢、围鼓,大炮声闻远近。五色纸为幡标插坟首,曰‘挂青’。”[64]30620世纪50年代前期,贵州兴义地区兴仁县人“(清明)由此日始,以白纸作长幡挂于墓上,谓之‘标墓’,又谓之‘挂青’。”[97]47420世纪80年代中期,四川温江武阳镇人称为挂帛,“农历三月(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节日前后几天内进行扫墓。是日,家家户户携带酒肉食品到祖先坟前祭奠,烧香烛,焚纸钱,挂坟标(名为‘挂帛’)以示不忘根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逢‘清明节’前后,各机关、学校及人民团体前往纯阳观侧烈士墓园进行扫墓,敬献花圈,缅怀先烈,以示悼念。而祖坟祭扫,焚化纸钱的风俗仍然存在。”[138]811912年-1949年10月前,四川雅安一带曾称为标柏,“清明上冢。《宛署记》‘清明携酒扫墓,插竹于冢,挂以楮钱,谓之标柏。’县俗乡农子弟喜谒先茔,而士绅家且宰羊豕,鸣鼓吹以谒陵扫墓;毕,合族聚饮,列序尊卑,亦风俗朴厚之一端也。”[139]363
上坟时还有清扫荆棘等习俗,称为拜扫。清光绪年间,贵州遵义仁怀厅人“‘清明节’,前后十日,人各上坟,挂纸于祖坟上,谓之‘挂青’。富者携妇女及小儿同祭。坟上或左右有荆刺(棘)必砍之,谓之‘拜扫’。”[76]450
2.草甏
草甏是旧时上海人清明墓祭的一种祭品。清道光年间,上海川沙抚民厅人“‘寒食’、‘清明’扫墓,以稻草编作平底甏式,实以锭帛,至墓焚之,或插竹悬纸钱于墓,曰“标插”,又曰“挂墓(俗音莓)”。亲戚亦以纸钱、草甏相往来。”[128]201912年-1949年10月前,上海川沙县人“清明扫墓,以稻草编作平底甏式,实以锭帛,至墓焚之,此物曰“草甏”。北乡无之,惟插竹悬纸钱于墓,曰‘挂墓’。”[140]25
3.添坟土
清乾隆年间,在华东、东北、西北都有清明日坟头添土的习俗。青海东部地方在田社、春分上坟时添坟土。还有些地方在立冬日上坟添土,如清同治年间,湖北郧阳郧西县人“‘立冬’后,上冢增土,始修筑塘堰。”[141]457其中清明添坟土为主流习俗。
清乾隆年间,山东潍坊高密县人“季春之月‘清明日’,插柳踏青,好事者为风鸢之戏,闺人竖秋千。前期墓祭,挂楮钱,添新土。”[142]213山东昌邑县人“‘清明’扫墓,添坟头土。女作秋千戏,士出郊游,谓之‘踏青’”[143]205河南新乡辉县人“‘清明节’,门插新柳,或戴之头上。祭先祠,祭墓,墓上皆添新土。”[144]78陕西商洛雒南县人“‘清明节’,家家上坟祭扫,新冢添土。”[145]73清道光年间,陕西安康人“‘清明’前一日,谓之‘寒食节’。各家具牲醴诣先祖、父母墓祭扫。土著人谓之‘标坟’;附籍人谓之‘挂青’。”[146]156清道光年间,陕西榆林神木县人“‘清明’前数日,男妇持冥镪出郊墓祭,冢头添土;家中树秋千架,谓之‘闪眼明’。”[147]90
1912年-1949年10月前,甘肃甘南洮州人“‘清明日’,各家备钱纸、酒馔祭墓,各冢覆土。”[148]217甘肃平凉灵台县人“‘清明’拜扫,古礼如此。俗多于节前三日或五日不等,共备牲醴、香烛、纸锞,由族长率领合族之大小男丁同谒祖宗坟墓,拜扫祭奠,并同时依次分赴各昭、各穆之坟,标纸幡,化纸钱,俗谓‘上坟’。祭毕,还享馂余,敦行和睦,称为‘清明坟头会’。又,多于此日填坟土、正穴向,认为百无禁忌,存殁平安。”[149]182辽宁营口盖平县人“‘清明日’,人家皆上冢,焚香楮祭奠,扫墓添土。自1912年,以清明为‘植树节’,令各校学生以次栽树,即标记此树为某某植,亦盛事也。”[23]144辽宁丹东安东县人“‘清明’,此节不定在二月或三月。是日,拜扫先墓,添土筑坟,谓之‘上坟’。汉人按坟头压纸,满、蒙则剪彩纸押坟上,名‘佛头’。或迁葬,云无禁忌。1912年以来,定是日为‘植树节’”。[150]165青海河湟地区田社上坟时也要添土。大家族(称为户间大)坟多的先一日添土,次日清明(或田社)再上坟墓祭。据说以前每座坟只添三锨土,现在背一背斗,扣在坟头上。有的在坟头压一张黄烧纸,称为“烧天盖地”,也有的仅添土不压纸。河南新乡阳武县人“‘清明节’,各神位及主前均供柳,并插门上,曰为介子推招魂也。家家上坟祭扫,男子行拜跪礼,女子则不论年久近皆哭。葬已过三年者,复益土丘垄,曰‘添坟’。”[151]84
4.插柳簪柳戴柳
清明日,民间有插杨柳、簪柳枝、戴柳圈习俗,妇女簪柳叶于鬓,称为柳叶符。
(1)插柳
南宋时,杭州城中清明节有家家插柳习俗,“清明节。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152]148后世延续不绝,其中清明插柳习俗在民间流传最为广泛。
明嘉靖年间,浙江定海县人“(清明)门壁皆插柳或簪于首。”[88]783清康熙年间,河南开封登封一带“清明,折柳枝插门左右。”[58]28
清康熙年间,安徽安庆府人“‘清明’墓祭,贵贱毕行。遍挂纸钱条于冢上,谓之‘拜扫’。是日,家家折柳枝插于门。”[153]954清乾隆年间,浙江镇海县人“(清明)门户皆插柳或簪于首。(旧志)”[92]784浙江丽水松阳人“清明,门户插柳枝,扫墓挂纸”习俗。[154]931河南开封祥符县人在清明上坟之后“攀折柳条,攒捆成束,载于乘车,归插屋檐,且佩带焉,下逮犬猫不遗。”[155]18河南开封中牟县人“‘清明’,士庶之家插柳于门,簪柳叶,祭扫先茔。”[156]37河南郑州荥阳县人“‘清明节’,黎明插柳于户。”[157]9山东高密县人“季春之月‘清明日’,插柳踏青,好事者为风鸢之戏,闺人竖秋千。”[142]213四川宜宾屏山县人“清明日,士庶家插柳于门,展墓祭扫。”[121]170清嘉庆年间,上海松江人“(清明节)是日,折柳插檐。”[123]3-4四川成都华阳县人“‘寒食’、‘清明’,比户插杨柳。”[125]7四川凉山马边人“清明日,士庶家插柳于门,展墓祭扫”习俗。[124]414宁夏人“(清明日)插柳枝户上,妇女并戴于首。”[158]233直到1912年-1949年10月前,宁夏人“(清明)厥日,插柳户上,并戴之首。”[159]231清道光年间,浙江宁波象山人“(清明)凡门户皆插柳枝,或簪于首”[99]775至1912年-1949年10月仍有此俗。[100]778清同治年间,四川温江郫县人“清明,沿门插柳,男女亦有簪柳叶者,携樽揭盒至先墓拜扫。”[160]56清光绪年间,重庆长寿县人“清明设祭,祖墓前剪纸挂竹枝插冢上,古人插柳之遗。”[161]21浙江舟山定海人“(清明)门壁皆插柳或簪于首。”[94]804上海青浦县人“‘清明节’,折柳插檐。”[130]46
1912年以前,河南郑州郑县“人家插柳满檐,青倩可爱,士女咸戴之。谚云:‘清明不带(戴)柳,红颜成皓首’。”[162]4辽宁营口盖平县“自1912年后,以清明为“植树节”,令各校学生以次栽树,即标记此树为某某植,亦盛事也。”[23]144湖南宁远人“清明,各家门户上必插杨柳一枝。”[16]333江苏吴中人有插杨柳习俗,“清明日,满街叫卖杨柳。人家买之,插于门上。农人以插柳日晴雨占水旱,若雨主水。谚云:‘檐前插青柳,农夫休望晴。’”[16]157浙江临安人“清明节(自冬至数至一百五日,即为清明)前两日谓之寒食。人家插柳满檐,青蒨可爱,男女亦咸戴之。有“清明不带柳,红颜成皓首”之谚。”[16]230浙江宁波南田县人“(清明)是日插柳于门,妇女采花柳以簪髻。”[95]781浙江宁波象山县人“(清明)至日门户皆插柳或簪于首。”[100]778安徽安庆桐城县人“‘清明’扫墓,长幼咸集,设馔以祭,系白纸条于冢上。是日皆戴柳叶,并插柳条于门。”[133]964福建泉州人“清明。家祀先祖,屋檐插柳枝。(《泉州府志》)”[55]140广东人“清明插柳于门,其前五日始。”[55]245云南人“清明插柳祭墓。”[55]332
(2)簪柳叶符
清嘉庆年间,四川乐山地区洪雅县人“(清明)是日,妇女贴胜于发,名‘柳叶符’。”[163]177洪雅县在明嘉靖年间尚没有迎春、土牛、柳叶符、冬至等习俗记载。[164]176四川温江汉州人“‘清明’立坛,北郊城隍神出城赏孤。士女上冢毕,即以此日踏青,各戴柳尖,携酒郊饮。按旧俗,以柳枝插门者,沿江淮故事,今簪于首,风尚各别如此。”[126]63清道光年间,山东烟台招远县人“‘清明’:男女簪柳枝。士人携榼尊招饮,野外寻乐,为之踏青。”[165]230清同治年间,四川乐山地区嘉定府人“‘清明’,担榼佩壶以扫墓,或以踏青。妇女贴胜于髩,名‘柳叶符’。”[166]1711912年-1949年10月前,四川乐山县人“‘清明’,首插柳枝,又瓶贮之献于佛神前。妇女贴胜于鬓,名‘柳叶符’,今无。”[167]173山东济南邹县人“三月清明节:男女簪柳,以柳枝插檐,迎乙鸟,出郭踏青。”[16]108
(3)戴柳
插柳戴柳习俗在唐代时已较盛行,《酉阳杂俎》云:“(唐中宗景龙中)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虿毒。”[168]21912年-1949年10月前,江苏吴中人“戴杨柳球。妇女结杨柳球戴鬓畔,云红颜不老。”[16]157辽宁奉天(今沈阳)人“(清明日)插柳门首,小儿女皆嫩柳,曲作连环簪头上,名曰‘柳树狗’。今以是日为‘植树节’。”[169]25
5.清明会
1912年-1949年10月前,四川万县地区云阳县人“清明上冢,以纸钱连缀,状如幢节,插之墓上,曰‘坟标’。族人清明会,上始祖以下大宗之墓,别子支庶上本房祖父及伯叔兄弟之墓。侈者或以羊、豖,次则鸡、豚、干鱼之属,盛之方榼,并香楮、纸爆舁登丘垄,鼓乐舆马,遍祭乃归。”[170]288四川达县地区渠县人“清明前后十日,均为上冢之期,各姓集会,名为‘清明会’,又名‘人伦会’。上冢期内,凡侨居异地,离祖茔较远者,特备楮帛,就近邻丛葬处望风祭酹,名为‘野祭’。”[171]341
青海西宁湟中区共和镇南村至今还有清明会,该村汉藏杂居,参加清明会不分民族,多为成年人,以老年人居多。旧时有男性清明会和女性清明会之分,入会者给会头交一升面,作为会费。20世纪80年代恢复了女性清明会,每年清明日在会头家聚会,参会者随意带些馒头、花花(一种面炸食品)、包子等食品。在会头家宰杀坟猪,将整猪抬至野外,选一地方献猪、献一副献子(献子即馒头,上坟献子一副12个),与会者集体烧纸祭奠磕头后,抬猪回会头家,解(音xie)猪煮肉,吃菜、吃肉,最后吃饭(面食)后散会。坟猪的两只前脚是下一年坟头的,其他猪体全部入锅,吃不完部分按会众打份子带走。会众每年按约定给下年坟头家交饲料钱,一般是30斤小麦、青稞或燕麦等,年年轮换。现在养猪不易,过会时从市场买肉,一般是按人头数,约为120斤左右,肉钱由会众分摊。①(15)① 访谈人:霍福;访谈对象:罗昌英;访谈时间:2020年2月7日(农历正月十四);访谈地点:西宁市城中区东方明珠小区(笔者家中)。罗昌英:1947年10月生,女,汉族,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共和镇南村村民,笔者母亲。村民们认为,参加清明会是给没有后人的逝者烧纸。清明日当地仅有史姓等个别人家上坟。
上述资料显示,节气中人生仪礼表现出明显的分层,祀高禖成为帝王专用的求子礼仪,民间几乎无所闻。国家祭祀中特定节气的祭祖属吉礼,民间祭祖时间则受国家传统的影响,但在构建节气人生仪礼中,各地表现出了不同的地方性特征。
在传统社会中,上层中人生礼仪被纳入礼乐文化,成为国家传统中的“吉礼”。祭祀传统基本依据周礼,因国家重建及帝王对礼乐的理解不同,礼文化时有变更,但其基本框架和理念一直延续到清代。
1.高禖礼
祀高禖专为祈皇嗣,史书记载时有时无,都为皇帝因需而设。正如《明史》所言:“明嘉靖时,皇后享先蚕,祀高禖,皆因时特举者也。”[118]1226
西汉立高禖词祭祀,但《后汉书》对此记述简略,“仲春之月,立高禖祠于城南,祀以特牲。”[7]3107《晋书》对西汉立高禖的原因做了详细记载:“及武帝,以李少君故,始祠灶;及生戾太子,始立高禖。……又云,常以仲春之月,立高禖祠于城南,祀以特牲。”到西晋惠帝“元康时,洛阳犹有高禖坛,百姓祠其旁,或谓之落星。是后诸祀无闻。江左以来,不立七祀,灵星则配飨南郊,不复特置焉。”[172]597东晋时可能没有高禖。
宋、金时期,高禖地位突然提高,均为皇帝无嗣所致。北宋时,高禖被列为四十二项大祀之一,大祀需礼乐并行。南宋因之。金章宗承安元年(公元1196年)“二月甲子,命有司祀高禖如新仪。”第二年“六月乙巳日,又命礼部尚书张暐报祀高禖。”[173]238,242
在国家传统中,由于礼制规范,祀高禖前要寻找依据,最终依周代《礼记》记载,再进行礼文化建构,形成高禖典礼。由于典礼属于重构,因而祀高禖有时用弓矢弓韣,有时又不用。北宋“宝元二年,皇子生,遣参知政事王鬷以太牢报祠,准春分仪,惟不设弓矢、弓韣,著为常祀,遣两制官摄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太常博士余靖言:‘皇帝嗣续未广,不设弓矢、弓韣,非是。’诏仍如景祐之制。熙宁二年,皇子生,以太牢报祀高禖,惟不设弓矢,弓韣。”[8]2512
2.祭祖、荐陵
礼制规范中,祭典程序相当严格。东汉荐陵庙有“貙刘之礼”,程序为:“祠先虞,执事告先虞已,烹鲜时,有司〔告〕乃逡巡射牲。获车毕,有司告事毕。”[31]3123
宗庙祭祀不仅有严格的典礼,还有雅乐。唐代自黄巢之乱后,“宗庙悉为煨烬,乐工沦散,金奏几亡。”[174]1081直到唐昭宗时才得以恢复雅乐,“古制,雅乐宫县之下,编钟四架,十六口。近代用二十四口,正声十二,倍声十二,各有律吕,凡二十四声。登歌一架,亦二十四钟。雅乐沦灭,至是复全。”[174]1083
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 年),“时七庙既建,乐制未备,礼官因请更定宗庙雅乐。”后定各庙乐章不同,下引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孟春九庙特享之“仁宗庙”乐章[175]1545:
迎神,《太和之曲》:明明我祖,盛德天成。至治訏谟,遹骏有声。专奠致享,惟古经是程。春祀有严,以迓圣灵。惟陟降在庭,以赉我思成。
初献,《寿和之曲》:币牲在陈,金石在悬。清酒方献,百执事有虔。明神洋洋,降歆自天。俾我孝孙,德音孔宣。
亚献,《豫和之曲》:中诚方殷,明神如存。醴齐孔醇,再举罍尊。福禄穰穰,攸介攸臻。追远报酬,罔极之恩。
终献,《宁和之曲》:乐比声歌,佾舞婆娑。称彼玉爵,酒旨且多。献享维终,神听以和。
彻馔,《雍和之曲》:牷牲在俎,稷黍在簠。孝享多仪,格我皇祖。称歌进彻,髦士膴膴。孝孙受福,以敷锡于下土。
还宫,《安和之曲》:犆享孔明,物备礼成。于昭在天,以莫不听。神明即安,维华寝是凭。肇祀迄今,百世祗承。
宣庙、英庙、宪庙俱与仁庙同。
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增加乐舞,“初增七庙乐官及乐舞生,自四郊九庙暨太岁神祇诸坛,乐舞人数至二千一百名。后稍裁革,存其半。”[71]1515可见上层文化的人生仪礼中,节气依然检验着礼乐文化传统。
节气人生仪礼在民俗生活中较多变化,同一民俗事象的地方差异性也比较明显。节气人生仪礼的一大特征是深受上层文化影响,从正史资料看,帝王在立春、春分、清明、夏至、立秋、秋分、冬至等节气日祭祖荐陵,民间在春分、清明、夏至、秋分、冬至等节气日祀先,便是基本对照了上层的规定。所谓地方性知识,是指同一民俗事象,各地的表述内容有所差异,有些事象仅为某个地方所独有。这从“清明”上坟祭祖中各地所带祭品就可体现一斑,略举如表:
地方名称历史时间代名词祭品特殊仪轨文献来源北京明万历标柏酒、楮钱《宛署记》山东潍坊清乾隆挂楮钱添新土《高密县志》辽宁营口1912年以前扫墓香楮添土《盖平县志》辽宁丹东(汉)1912年以前上坟添土筑坟、坟头压纸《安东县志》辽宁丹东(满、蒙)佛头剪彩纸押坟上《安东县志》江苏、上海清嘉庆标墓县纸钱《松江府志》四川江津清光绪挂青酒食标白纸幡于垄首《铜梁县志》贵州兴义20世纪50年代以前标墓、挂青清明粑、黄栀子染糯米为饭白纸作长幡挂于墓上《兴仁县志》重庆1912年以前挂青冥楮、爆竹、烟火插竹缥于冢《巴县志》上海川沙清道光标插、挂墓纸钱、草甏插竹悬纸钱于墓《川沙抚民厅志》陕西西乡1912年以前新韭、新笋、新茗《西乡县志》浙江镇海清乾隆祭墓青糍黑饭封土,插竹,挂纸钱于颠《镇海县志》浙江丽水清乾隆祭扫猪羊鹅肉《缙云县志》浙江杭州1912年以前上坟带菜肴、香烛和酒《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海1912年以前标墓青龙圆剪纸钱以挂之《寒圩小志》
青海西宁市湟中县一带对春分上坟(也有的田社上坟)最为重视,除添坟土外,祭品有坟猪、献子、奠酒、奠茶(实为稀粥,称为“米汤”),香、烧纸(现有银票)、龙票、时果小吃等。可以看出,各地仅在时间上遵从了国家礼制规定,但对具体的民俗内容各地都有地方化的解释,因而无法实现一统功能,必须要仰仗上层文化来统领。在此过程中,国家规定往往会转化成为节气人生仪礼的地方性表述,从而成为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标识。
节气日民俗事象的地方性特色最为突出。1912年-1949年10月前,浙江湖州德清县在立夏日“群儿最乐,有就野煮饭,饭后称人之举。成人咸赞助之,故权体重不限于儿童。”[176]744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青海黄南同仁地区藏族中也流传野外做饭习俗,秋收后的某天下午孩童们逐家去乞讨柴火,大人们也乐于赞助,孩童们在野外做一次饭。①(16)① 2008年6月,笔者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非遗普查中,时任同仁县文化馆长尖藏讲述了许多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节气对传统人生仪礼影响巨大。由于传统节气及其礼文化都由最高统治者规范发布,在上层文化中,节气人生礼仪被纳入礼乐传统,虽然由于帝王的理解不同而时有演变,但总体依据遵循着周代礼制传统。上层礼仪对民间的影响有相当的滞后性,官方礼制中断后,民间仍有传承,所谓“礼失求诸于野”,便指此文化功能而言。上层文化对民间文化发挥着统摄功能,许多上层礼仪后来还演变成了地方性民俗。1912年-1949年10月前,北京市民的礼制演变便能清楚地反映这一规律,现摘引《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述如下,可见其中之道:[16]17
宫廷内外,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独见近来城市官绅士庶人家,每婚娶,新郎概穿天青马褂袍等件,只头带礼帽,并不穿礼服。而新娘则家家惯用凤冠霞帔,及衫裙袍带,甚至补褂、朝珠等件,仍沿前清旧制。此婚礼之最奇者也。
礼仪渐减,一切官场仪仗,如衔牌等件,亦皆废置,不尚繁文。近见缙绅士庶人家,每至丧葬出殡,炫耀街衢,至今惯用前清某太夫人衔牌,及旗伞大锣,“肃静回避”,“前清举人进士”“某科翰林”及“钦加道衔、官府”衔牌等样。此类气象一新,固已足骇人耳目。尤可诧者,人家出殡时,苦无官衔可用,则用“福全德备”及“乐善好施”等牌,亦当衔牌之用。甚至皂隶贱役,亦且假袭官衔。
凡于婚丧喜事仪制,前清拜跪礼节,今概改用鞠躬。不独总统庆贺,即如祀孔庙、关、岳之春秋祀典,亦屏除繁文,只用三鞠躬礼。乃士庶人家,于治丧礼节,灵前仍设拜垫。亲友往吊者,概用拜跪,不用鞠躬。
1912年-1949年10月前,由于政府强制废止传统礼仪,迎春塑土牛等上层文化因为没有官方主办而中断,与此相关的民俗事象应无所依而随之消亡。当时的政府甚至改清明节为“植树节”,在民间记忆中,官方的清明又换成了各学校放假,师生植树这一新事象。清明祭祖习俗在唐代时便已非常盛行,形成了牢固的民俗传统,至今传承不黜。由于各地气候及物候存在差异,节气日的民俗内涵在时间和表现形式上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以插柳而言,内地多在清明插柳,青海河湟地区改在端午节插柳,从而形成了民俗事象的地方性和多异文,这也是节气民俗文化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