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浩 刘海明 袁国奇 梁辉清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具有高发病率与死亡率,是严重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我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2015 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约73 万,死亡病例约61 万,虽然近年来肺癌相关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不断发展,但据统计,肺癌5 年总生存率只有16%~18%,其中Ⅰ期存活率为60%~70%,Ⅳ期肺癌存活率不到5%[2-3]。目前诊断早期肺癌的主要方式有病理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影像学检测等,因病理学检测不适用于临床肺癌早期,血清学检测具有一定特异性,影像学诊断早期肺癌更具直观性[4]。通过对128 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可将扫描层厚降低至毫米级别,清晰显示肺组织中的微小病灶,具有分辨率高、定位准确等优势,联合MIP、CPR 等处理技术,能准确掌握肿瘤微血管的实时变化情况[5-6]。计算机辅助检测软件LMS 能提升CT 图像判读效率,以提高临床检出率。本研究通过分析经128 层螺旋CT 检测联合计算机辅助检测软件LMS 检查50 例患者,探讨两者联合应用在筛查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50 例疑似早期肺癌患者。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中对早期肺癌诊断标准[7];(2)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所有确诊患者符合诊断结果;(3)无其他恶性肿瘤史。排除标准:(1)已经展开放化疗治疗;(2)合并全身感染;(3)伴随心肝肾功能异常;(4)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与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方法 50 例患者均行普通CT 检查与128 层螺旋CT 联合计算机辅助检测软件LMS 进行临床诊断。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开始扫描检查,常规CT 扫描患者肺尖以上部分至肋膈角较之下范围,参数预设为120 kV,100 mA。128 层螺旋CT 选用PHILIPS Brilliance64 排(128 层)螺旋CT 机与计算机辅助检测软件LMS 工作站。CT 扫描参数为管电流80~130 mA、管电压120 kV、扫描层厚1 mm、重建层厚0.5 mm,矩阵512×512。OM 为基准线,对患者的肺部具体形态表现进行观察,用高压推注器给予320 g/L 碘海醇80 mL 一次性肘静脉注射,注意注射速率保持在3.0 mL/s,完成注射后20 s 进行动脉与静脉扫描,时间分别为30、60 s。扫描后将获得图像传输至LMS 工作站处理,使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维容积显像(VR)等方式进行处理。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对两次CT 扫描影像图进行共同判读,确保意见一致。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指标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所有患者行普通CT 扫描与128 层螺旋CT 联合计算机辅助检测软件LMS 诊断后的影像结果进行评估,统计检出率与病理分型,两次诊断的准确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2)联合检测评估标准:联合检测图像经工作站软件重建,由两名资深核医学科医师联合阅片,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进行独立诊断,确保阅片结果一致,同时结合临床相关资料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目测法观察双侧肺野与纵隔的放射性分布,异常放射性浓聚灶情况,确定病变部位,观察病变部位的大小与形态等。采用半定量法通过工作站软件确定摄取位置,取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不同断面;使用感兴趣区(ROI)技术勾画病灶轮廓,统计标准摄取值(SUV),得到病灶最大标准值,当病灶最大标准值>2.5 时认为病灶为恶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入选患者基本情况 50 例患者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龄38~67 岁,平均(52.5±14.5)岁;病程3~11 个月,平均(7.5±3.5)个月;临床症状:干咳15 例、低热乏力者20 例、咯血8 例、胸痛7 例。
2.2 诊断结果 50 例入选患者通过病理诊断,其中39 例确诊为早期肺癌,其余11 例为肺部良性病变。确诊病例中,中央型肺癌34 例,包括腺癌53.85%(21/39)、鳞癌33.33%(13/39);周围型肺癌5 例,均为小细胞癌12.82%(5/39)。128 层螺旋CT 联合LMS 影像,见图1。
图1 128层螺旋CT联合LMS影像
2.3 普通CT 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经普通CT检查诊断,确诊25 例,漏诊14 例;其中确诊中央型肺癌23 例(腺癌14 例、鳞癌9 例),周围型肺癌2 例(均为小细胞癌)。见表1。
2.4 128 层螺旋CT 联合LMS 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经128 层螺旋CT 联合LMS 检查诊断,确诊37 例,漏诊2 例;其中确诊中央型肺癌33 例(腺癌20 例、鳞癌13 例),周围型肺癌4 例(均为小细胞癌)。见表2。
表1 普通CT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例
表2 128层螺旋CT联合LMS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例
2.5 128 层螺旋CT 联合LMS 检查与普通CT 检查效能比较 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128 层螺旋CT联合LMS 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结果均优于普通CT 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128层螺旋CT联合LMS检查与普通CT检查效能比较 %
肺癌作为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无传染性,但具备一定遗传易感性与家族聚集性特征,其发生与吸烟、空气污染、电离辐射、职业接触、既往肺部疾病等多种因素相关[8]。近年来,肺癌发生率均呈现出增高态势,居癌症死亡的首位[9]。肺癌死亡率高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有密切关系,具研究统计,约70%肺癌患者确诊后失去手术机会,肺癌初期常见咳嗽、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肿瘤组织侵犯邻近组织,出现胸部不规则钝痛或隐痛,发现与诊断无症状肺癌患者的有效方法即对其进行体检筛选[10-12]。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前提,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病理学检查作为肺癌诊断“金标准”,因取样复杂、不易操作、影响因素多等缺陷不利于肺癌早期筛查与诊断[13]。2006 年国际肺癌筛查组织(IELCAP)公布一项长达12 年的研究报告,曾对31 567 例疑似肺癌患者进行低剂量CT 筛查,查出率为1.5%(484/31 567),其中85%为Ⅰ期,IELCAP 对这些早期肺癌患者进行长达10 年的随访统计,10 年后这些患者的生存率高达92%,以此提出通过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筛查能有效鉴别肺部结节、明确肿瘤良恶性,在保证恶性结节能被尽早切除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过度治疗行为,达到降低疑似肺癌患病人群可显著降低其肺癌死亡率、改善肺癌患者预后的目的[14]。
多排螺旋CT 是早期肺癌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与常规CT 比较,128 层螺旋CT 将扫描层厚降到毫米级别,能清晰辨析患者肺部组织空间与密度分布,通过辅以MIP、CPR、VR 等方式精确受影响的血管与肿瘤位置,具有操作简单、检查快速的优点[15]。朱小青[16]认为,128 层螺旋CT 扫描速度极快,每秒能获取12 层图像,患者仅需要屏气一次即可完成肺部扫描,有效避免了胸片扫描过程中出现的呼吸伪影现象;且该项技术能对肿块与其边缘组织进行立体动态观察,经多个视角旋转,进一步明确肿块、大血管及周围组织病变情况,从而为早期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参考意见。
对早期肺癌患者进行增强扫描与肿瘤微血管CT成像检查时结合计算机辅助检测软件LMS,有助于对影像进行客观判读,辅助信息过滤系统识别与屏蔽反馈中的错误数据[17]。LMS 技术运用于128 层螺旋CT 同样适用于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检测软件的不断发展,LMS应用被视为早期肺癌确诊的重要参考[18]。本研究对50 例疑似早期肺癌患者实施128 层螺旋CT 联合计算机辅助检测软件LMS 对比普通CT 进行检测,两种检测技术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94.90%、72.73%、92.50%、80.00% 和56.00%、64.10%、27.27%、75.76%、17.65%,128 层螺旋CT 联合计算机辅助检测软件LMS 的整体检测效能优于普通CT 的检测效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确诊患者的病理分型中,两种检测方式均检测到了腺癌、鳞癌及小细胞癌病,但通过影像资料对比显示,128 层螺旋CT 呈现的影像质量整体明显优于普通CT,能清晰判读肿瘤位置、大小、磨玻璃影类型及边缘征象等,联合计算机LMS 技术分析处理,为判断肿瘤性质、病变情况提供准确信息[19-20]。
综上所述,对早期肺癌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应用128 层螺旋CT 联合计算机辅助检测软件LMS 可提高早期肺癌确诊的准确率,为肺癌患者早期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实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