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抗美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
[唐]怀素 圣母帖(拓本、局部)纸本
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框架是传统的,即“从美学观点来考察中国书法里的用笔、结构、章法”。他把现代美学思想与传统的书法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耳目一新。宗白华是美学家中对书法及书法美学研究最深的一位,研究书法方面的专门文章有《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论〈兰亭序〉的两封信》,还有许多谈及书法的文章,比方《论中国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论〈世说新语〉及晋人的美》等等。宗白华的书法美学思想,在现代书法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书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首先讲了“用笔”里的美学思想,其关键点是人用笔,不是笔用人。用笔,在很多人的概念里是纯技法问题,而在宗白华那里还是美学问题。我认为由技法到美学体现的是由技入道。宗白华在论述用笔里的美学思想时,认为用笔首先要肯定用笔主体的主观意识,这就是书法家在用笔中的主观能动性。用笔,是指书法家通过用笔技巧表现自我,而不是被笔所用。千万别笔虽在,人却没了。正如刘熙载所说,“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被笔所用。”用笔以中锋为中心,但还要综合运用侧锋,甚至偏锋,中锋是大道,侧锋是幽默,偏锋是弄险。就整个用笔而言,在藏锋与露锋两大区分中,用笔演绎着方笔与圆笔的文化背景,以及用笔的空间世界。用笔还有个时间特征,这就是轻重快慢。用笔的时间性将空间与主观意志结合在一起,是情感进入书法艺术的重要通道,用笔为何轻、为何重?为何快、为何慢?追问的恰恰是书法家的心灵。用笔的轻重快慢是书法家的心理描述。用笔如果只知道用锋而构成的形态,那么他的注意力要么被约束在入笔、行笔、收笔的戒律中,要么被蒙蔽在提按顿挫的具体方法里,很难“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对象”。这是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有关用笔的重要观点。
在谈到用笔的美学思想时,宗白华先生十分赞赏并引用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的一句话:“一个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赋予了一切被创造物。”为了阐述用笔里的美学观念,他提出了“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的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罗丹关于线“通贯着大宇宙”的观点,这对于我们正确把握用笔的美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他说:“唐朝伟大的批评家和画史的创作者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论顾、陆、张、吴诸大画家的用笔时说:‘顾恺之之迹紧劲连绵,循环超息,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昔张芝学崔瑷、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连贯,隔行不断。唯王子敬(献之)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宗白华认为,张彦远的“一笔而成,气脉通贯”与罗丹的那根“通贯宇宙”的线虽隔千年之遥,但都是对艺术中“线”的歌颂,“可见中国书画家运用这‘一笔’的点画,创造中国特有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是有它的艺术原理上的根据的”。
宗白华的“单纯的点画”和他引用罗丹的“通贯宇宙”的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一画”到“万画”,“所以千笔万笔,统于一笔,正是一笔运化尔”!对于点画、线条的态度,罗丹认为“低能的艺术家很少具有这胆量单独地强调出那要紧的线,这需要一种决断力,像仅有少数人才能具有的那样”。宗白华则认为,“从这一笔之笔迹,流出万象之美,也就是人心内之美”。他说:“艺术家例如画家、书法家、雕塑家创造了这条线,使万象得以在自由自在的感觉里表现自己,这就是美!美是从‘人’流出来的,又是万物形象里节奏旋律的体现。”“中国人毛笔写象世界,从一笔入手,但一笔画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的‘势’。”宗白华以古人论述作为参考,总结概括了用笔中属于美学的范畴,“这就可以拿来和西方美学里的诸范畴作比较研究,观其异同,以丰富世界的美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