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妹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幼儿园
班级区域活动是幼儿获得直接感知、体验操作乐趣和参与游戏活动最好的平台,它不再是集体活动的补充和延伸,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幼儿在班级区域活动中,可自由选择活动材料,自主活动,在活动中发展经验。作为第一批省课程游戏化的项目园,我们园的教师们经过了多方面、多渠道的参观、学习、实践,她们正努力将游戏化的精神——自由、自主、创造、愉悦,融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随着课程游戏化建设地深入,我们发现班级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问题1:每学期初是教师最忙碌的阶段,忙着布置环境,忙着规划区域,忙着制作游戏活动材料……教师劳心劳力,幼儿不懂得珍惜,破坏严重。
反思:随着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应该大胆将环境建设的权力放手给幼儿,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
改变1:幼儿作品上墙
幼儿在操作区完成的作品可能稚嫩,可能粗糙,可能不符合成人的审美观,但这些都是能够反映孩子内心和发展水平的成果。该如何处理呢?放在呆板的作业袋里面?塞进柜子,放学时带回家?其实我们可以将这些作品展示在该区域的墙壁上,这既是一种对作品的肯定,又是给其他幼儿的借鉴,还可以成为教师跟踪指导的依据。幼儿在该区域中的发展水平是否提高,提高的程度如何,是什么促进了幼儿发展水平提高,这些都是教师的宝贵经验,便于教师发现规律,及时总结经验,促进科学教育。
改变2:以物代物,一物多用
各班各类的纸箱都不少,这些纸箱是幼儿喜欢涂鸦装饰的材料之一。但涂鸦后的这些纸箱该何去何从呢?堆在角落?塞进储藏室……不如放手将问题抛给幼儿吧!在幼儿的手中,这些大人眼中“没用”的纸箱,成了班级区域的隔断,成了娃娃家里的电视机,成了医院里的小椅子,成了音乐角里的录音机……
以前,区域的规划,班级环境的布置,作品的展示,都是教师挖空心思要去想的,要去做的,而幼儿对教师辛辛苦苦布置出来的环境不理解,还经常搞破坏。现在换个角度,将这些权利还给幼儿,给幼儿一片蓝天,他们就能给你展示不一样的天空。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想象得到发挥,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而教师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而且,幼儿对于自己创造的班级环境更有归属感,更加亲切和珍惜。
问题: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游戏材料,但孩子玩了一段时间后,就不喜欢玩了。
反思:这些老师精心准备的材料能引导幼儿投入活动。当一段时间的游戏后,现有的材料已经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我们得调整材料,满足幼儿的需求。
改变1:引入低结构材料
班级材料可以分为低结构材料和高结构材料。这两种材料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高结构材料过多的话,会限制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的活动就显得单一,缺乏多样性。而低结构材料正好弥补了高结构材料的这些缺陷,起到互补的作用。如:开了几天的小吃店,孩子们对小吃店里固有的食物失去了兴趣。顾客少了,营业员也无事可做,对小吃店的工作失去兴趣,他们经常跑到其他区域里串门。如何让顾客重新燃起对小吃店食物的兴趣呢?当顾客稀少时,如何让营业员有事可做呢?正是低结构材料的引入,重新激发了幼儿游戏的兴趣。树枝、彩纸、胶水、蜡笔、树叶、橡皮泥、鹅卵石……在营业员的手中变成了红番茄、大牛排、小披萨、冰糖、胡椒粉、意大利面……小吃店里的食物琳琅满目,还能根据顾客的口味添加调味品。营业员在空余时间,还能制作自己喜欢的美食。正是低结构材料的引入,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求,激发了孩子游戏的兴趣。
改变2:调整材料操作的难度
幼儿的能力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发展,当区域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缺乏挑战时,他们就会失去游戏的兴趣,不愿意再玩。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调整材料操作的难度,增强挑战性。如:用夹子夹弹珠的游戏玩了一段时间后,幼儿都能很熟练地将弹珠夹在相应的容器中,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挑战性了,改变材料势在必行。教师可以增加容器,请幼儿根据弹珠的大小、颜色进行分类;可以将夹子更换为粗木棍、细筷子;可以将珠子更换为小珠子……用调整材料难度的方法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改变3:改变材料的摆放
随着课程游戏化精神地深入,教师的资源意识和材料意识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逐步由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孩子为主,改变材料的摆放,将选择材料的权力还给孩子。在区域中摆放上主材料,辅助性材料可以由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选择。如:娃娃家里的围裙、领带、锅子、铲子等主材料,投放在区域中,而各种娃娃、菜品、玩具、自然材料、彩纸等可以集中在班级资源架上,幼儿根据自己的喜欢和需要随机拿取。摆放在区域中的材料是有限的,限制着幼儿游戏地深入,而班级的资源架上材料丰富,都是孩子和老师一起收集来的,以自然物居多的材料。孩子可以发挥想象组装、改造,以物代物,一物多用。一根木棍成了娃娃家的筷子,厨师手中的烧烤签,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魔法师手中的魔法棒……充分满足孩子想象和创造的需求。
区域游戏材料是幼儿探究和学习的桥梁,根据幼儿的需求度来调整游戏材料,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促使幼儿投入专注地游戏,在游戏中成长。
问题:区域活动时间,总有几个区域没人进入;阅读时间,总有几本书被遗落在角落里无人问津,即使教师再三推荐,幼儿还是不感兴趣。
反思:教师以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真的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吗?教师设置内容的依据应该是幼儿,幼儿不需要“你以为”,需要的是“我以为”。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选择区域内容。
改变1: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不同年龄段孩子思维方式,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生活经验,接受方式不一样;兴趣需要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区域活动内容时,关注幼儿的年龄特征,筛选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内容,才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小班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群还没有发育成熟,动作不够灵活,手眼协调能力较差。教师可以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区域中多设置些操作性强的内容,激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发展手部肌肉,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例如:在美工区准备剪刀、纸、笔、橡皮泥等,引导幼儿剪纸、添画、捏橡皮泥等活动;在生活区准备珠子、纽扣、勺子等,引导幼儿串珠子,扣纽扣,喂娃娃等活动。《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这些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有趣活动,顺应了小班幼儿的兴趣点,幼儿投入游戏操作中,怎么会出现冷场的情况呢?
改变2:贴近幼儿的生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以下原则: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的经验来源于生活,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具有亲切感、亲近感。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合理选择区域活动的内容。如:秋天的幼儿园五彩缤纷:菊花开了,枫叶红了,银杏树叶黄了……幼儿身临其境感受着秋天的美。教师应该捕捉到幼儿对生活的热忱,将秋天带入班级,成为幼儿活动的内容之一。引导幼儿将落叶投入美工区进行树叶贴画、树叶拓印等;将五彩的花儿用蜡笔、颜料、彩纸等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将不同的树叶收集起来,研究叶脉,制作树叶标本……这些区域活动的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材料也是幼儿随手就能收集到的,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总是百玩不厌的。
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理念正在慢慢转变,逐渐地转化为行动。通过改造环境、改变材料和更新内容的方式,引导幼儿在班级区域活动中,自主地探究发现,愉悦地创造,充分发挥班级区域活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