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雅 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幼儿园
人的一生,会遇见很多人,也会与其中许多人交往。学生时期,要与老师、同学交往;工作中,要与同事、领导交往,生活中,要与家人、朋友交往。良好的交往方式会让我们身心愉悦,乐观向上,也能提升我们的生活幸福感。而对于3——6岁儿童来说,如何与同伴正确交往是他们在幼儿园时期需要面临的一大考验。欧洲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交往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由此可见,交往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最自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游戏中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了。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同伴、教师产生交往行为,对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功能。近年来,我们理工大幼儿园致力于开展“角色游戏班班通”活动,即通过混班、混龄的方式开展角色游戏。在“班班通”游戏中最能反映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而这一游戏也正是我们提升幼儿交往能力的良好载体。
在“班班通”游戏开始之前,游戏主题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首先,一定是幼儿较为感兴趣的主题。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这一游戏十分向往,才会愿意参与其中。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向幼儿了解他们最感兴趣的游戏,通过家园问卷调查、集体讨论、教师日常观察幼儿的兴趣点等方式,挑选出本班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其次,一定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主题。幼儿的生活经验毕竟不同成人那样丰富,要想让他们在游戏中“有话可说”,那么游戏的主题一定是非常生活化的,是日常中幼儿常常接触的,如:娃娃家、医院、超市......当这些熟悉的场景出现在幼儿面前时,往往会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促使他们想要参与游戏。最后,在主题选定中,我们还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例如:年龄较小的幼儿比较适合”娃娃家“这类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的游戏主题,但大班幼儿则不太适合这类游戏,对于他们来说,缺乏挑战性,时间久了就会导致游戏缺乏趣味,幼儿难以投入其中。综上所述,我们在选择角色游戏的主题时,既要考虑游戏的”趣味性“、”生活化“也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有全面地了解、客观地分析才能选择出最为适宜的游戏主题,从而激发他们的游戏愿望。
在幼儿园里,幼儿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交往行为,有的幼儿很乐意与同伴交往,但在交往中总会出现各种“矛盾”,导致“不欢而散”;有的幼儿较为胆怯,心中很想与同伴交往,但往往不知该如开口,更不知道怎样去与同伴交流。对于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他们接触的第一个“小社会”,在此之前,他们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特别是刚入园时,幼儿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以满足自我需求为首要,不懂如何正确与同伴相处,所以我们会发现在小班阶段,幼儿之间的“争抢”行为会较为频繁。在幼儿园时期,正确的交往行为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我们的“班班通”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充分交往的平台,为了让幼儿体验到交往的乐趣,感受到友好相处的愉悦,我们可以在游戏开始前与幼儿分享一些较为实用的交往技巧,如:礼貌性的交往语言、文明有礼的行为举止......通过观看视频、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学习正确交往的方法。在班级游戏中,我们也可以着重关注幼儿之间的交往行为,当幼儿做的较好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当幼儿在交往中出现问题时,师幼也可以共同想办法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幼儿进一步感知正确交往的重要性。
在“班班通”游戏中,幼儿的交往能力与在本班角色游戏中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面对的同伴是由熟悉到陌生的,那么在这样的游戏形式里,对他们的交往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考验,同时也是促进幼儿大胆交往的一种方式。开展“班班通”游戏是基于各班幼儿已熟悉自己班角色游戏的基础之上的,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交往机会,我们必须要合理地规划时间。首先,我们要让幼儿有熟悉每一个班级角色游戏玩法的时间,实践证明,教师的讲解和环境的熟悉是让幼儿熟悉他班游戏的好方法。我们可以在班上以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讲解每一个班的游戏玩法,还可以请幼儿讨论交流一下最想去体验的班级,激发幼儿去他班游戏的愿望,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带领幼儿去参观各个班级的游戏环境,在参观中再次讲解,加深他们对各班游戏的印象,也能增加幼儿对各班游戏环境的熟悉度。当幼儿熟悉各班游戏后,我们便可以开始规划“班班通”的时间,在初始阶段,我们可以增加“班班通”的次数,如:每周2-3次,可以让幼儿在探索交往的同时更加透彻地了解各班游戏玩法。到了游戏中后期,幼儿对各班的玩法已然熟悉,我们便可以将次数稳定在每周1-2次,保证幼儿每周都有充足的交往机会。
在“班班通”游戏中,我们观察到,刚开始大多数幼儿都会选择自己较为喜欢的游戏主题,体验新鲜主题游戏的乐趣。但在这其中,幼儿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不算多,有的幼儿会选择同班伙伴结伴而行,有的幼儿独自一人前往他班,但在体验他班游戏时,与陌生的同伴交流较少,最多就是与工作人员有简单的对话。为了推动幼儿能主动与陌生同伴交往,我们发现可以通过制定“班班通”的玩法得到有效改善,在“开放式”的游戏玩法中,幼儿可以将游戏材料带至各个班级,比如我们观察到:一名幼儿去到“宠物店”购买了一只小宠物,在操场上她正耐心地安抚、喂养宠物,其他幼儿见到觉得好奇,便主动上前询问。又如:花店的工作人员发现“顾客”较少时,便可以提着小花篮以免费赠送或是其他促销方式到操场上招揽更多的”顾客“,而不仅仅限于待在自己班上;再如天气较好时,我们还可以把某些可以在户外开展的区域移至户外,从而吸引更多”顾客“。在这种”开放式“的玩法中,为幼儿提供了多与陌生同伴接触的机会,以多种新颖的方式吸引幼儿的关注,在无形之中推动幼儿主动地交往。
评价在游戏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与幼儿的交流分享了解他们对游戏的想法。我认为幼儿的交往并不只是体现在游戏中的,为了提升他们的交往能力,我们在游戏最后的评价环节也可以体现交往的乐趣。在常规游戏活动中,我们一般会选择用语言交流来对游戏做出评价与总结,但这样的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枯燥,对幼儿游戏能力的提升没有太大的帮助。那么该如何调整呢?我们可以在”班班通“时仔细观察幼儿的交往表现,用照片、视频等方法记录下来,在”班班通”结束后,我们以这种直观的方式将幼儿的交往表现呈现出来,这样更易于幼儿去发现问题和亮点。我们还可以鼓励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画出来,如:某一小朋友将自己帮助他班幼儿的事情画了下来。教师及时请他讲述,给予赞扬。让这一件小小的“交往”事件通过绘画的方式牢牢地刻在幼儿的心里,通过这些不同的方式让幼儿深刻地感受到交往的乐趣,从而热爱交往。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更要注重在幼儿时期培养学龄前儿童的交往能力,把握好每一个提升幼儿交往能力的机会。在幼儿园”角色游戏班班通“中,我们发现通过以上五个方面可以有效地去帮助幼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止步于此。探索更多的有效方法,不断地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是我们需要一直努力的方向。希望每一个孩子走出幼儿园,走向”大社会“时,能快速适应环境,热爱交往,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