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军(三十八中八(7)班洪孙金冉家长)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每个家庭都把培养孩子作为首要任务,每个家长也都对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有着太多迷茫。今天通过观看家庭教育的问题及教育方式的讲座,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方法,也让我在迷茫中看到一丝曙光,开始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我和大多数的家长一样,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听完课程我才知道,我的孩子已经错过了早期教育机遇期。但是孩子的“起跑线”并不只有一条,只要家长能够善于引导、把握好孩子的早期诱发机遇期,孩子同样能够取得质的飞跃。
在讲座中我听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非智力因素”,家长可以通过提高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水平来促进他智力的快速发展。“非智力因素”就是诱发孩子的浓厚的兴趣、强烈的专注力、高度的自觉性、好胜攀比意识和坚毅的品质来达到快速提升孩子的智力水平的目的。在“非智力因素”中首要条件就是诱发孩子的浓厚的兴趣。反思自我,在日常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经常会说“别人的孩子怎么怎么样”“你看看,你们班其他的同学怎么怎么样”,听完讲座后我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我这不是在提高孩子的信心而是在打击孩子的信心。在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的问题上,我们往往采用的是横向对比,忽略了孩子的进步,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自信缺失的状态下,他们是不可能对学习产生兴趣的,他们拥有的只有内心的抗拒和惧怕,也就会选择逃避,甚至与学习和家长对抗。没有了兴趣,其他就无从说起了。
“孩子不听话,不是孩子的错,是家长没有说到孩子心里去,需要改变的是家长,家长需要解决的是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的问题”。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特征,诱导是可能的,逆反不是必然的。我们常以“命令式”“任务式”的态度,“训导式”的口气教育孩子,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出了问题到处询问“怎么办”,但从来不去想“为什么”。老师是园丁,在学校给予孩子们智力上的培养,那家长是什么?家长是为孩子修枝剪叶,驱“虫”治“病”的人,是培养孩子心力、行力、魅力的人。当家长每每到老师那里喋喋不休地诉说孩子的种种问题时,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是否意识到这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因为我们对教育方法的理解不当或是不知道变通导致的?
我们是孩子们的“仪容镜”,我们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就必须先做成这样的人,“以身作则”这个信念要在家长的心里生根。我们是孩子们的“调理师”,把握好孩子的好胜心,树立前进路上的标杆,诱导孩子向标杆靠拢、超越。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磨尽孩子们外表的锈渍,让孩子们在人生的旅途上励志前行,尽显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