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民间舞蹈的海洋文化特征*

2020-01-03 01:13林月娴
文化艺术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台州民间舞蹈海洋

林月娴

(台州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浙江台州 318000)

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互动关系及其产物。[1]台州地处浙东沿海,背山面海,海岸线绵长,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海洋资源极其丰富。“负山枕海”的自然环境、“农耕海作”的生产劳动方式是台州传统文化生成的条件,同时也为台州文化注入了海洋文化的因子,具有海洋文化的特征和内涵。舞蹈学范畴里的“海洋文化”,是在民间舞蹈文化领域里,相对于农耕文明、农牧文明等民间舞蹈特有的文化类型而言的一种探讨。

一、台州民间舞蹈的海洋文化基质

(一)自然地理环境

明代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台州临海人)在其名著《广志绎》中,将浙江划分为“泽国”“山谷”“海滨”,而台州连山面海,其地之民为海滨之民。“海滨之民,餐风宿水,百死一生,以有海利为生不甚穷,以不通商贩不甚富,闾阎与缙绅相安,民得贵贱之中,俗尚居奢俭之半。”[2]王士性认为:一定的自然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一定的生产方式,而一定的生产方式影响和制约着一定的观念形态,而一定的观念形态,则是一定的区域文化生成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精神。自然地理环境是为人类提供文化生活的物质资源和活动场所的自然系统,并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构建了文化的地理环境。[3]台州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境内多丘陵山地,在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下台州百姓的传统生产方式分为“稻作”“樵采”“海作”三种。历史上台州土地资源并不丰富,人多地少,环境艰苦,富有开拓精神的台州百姓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海洋环境,而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为台州文化发展刻上了深深的海洋文化印记。同时,台州东南沿海的温岭石塘、玉环地理位置特殊,西北方向为内陆,而东南朝向海洋的方向。每逢台风季节,常有闽南的商人、渔人前来,在明清时期更是有大批的福建移民在此安家落户,通过海洋的关系和遥远的闽南之地保持着血脉贯通,在语言、风俗、文化上有着一定的关联。清代玉环同知陆玉书的《钓艚岙》一诗中有“闽墙越舶来多少,都为鱼盐习坎喧”之句,描绘出了当时渔业的发展以及文化传播的情景。

人们通过自身的需求和创造性,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打上人类社会文化的烙印。有学者把通过舞体作用于舞蹈,而对舞蹈的起源、功能与形态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称为舞蹈生态环境。[4]长期的海洋生活、交通运输工具、服饰样式等都可能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状态,影响着舞蹈的风格特点,从而形成民间舞蹈的生态环境。台州民间舞蹈的发展得益于地缘优势和海洋文化的传播,质朴柔和的农耕文化特色和粗犷奔放的渔区特色相结合,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汲取融合优秀的外来民间艺术,形成富有台州特色的民间舞蹈。

(二)人文历史背景

台州虽然地处东南浙闽丘陵之地,相对闭塞,但海洋文明让台州的文化拥有了一定的开放性。形成并发展于隋、唐、宋三朝的台州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以天台山文化为主体的佛教文化也因为海洋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以海洋为媒介向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地区传播,使得台州文化成为环太平洋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东晋“永嘉南渡”与宋代“靖康南渡”,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文化传播,使台州的文化既有中原文化的传统又不失自身的乡土特色。明代《嘉靖太平县志·食货志》记载:“远而业于商者,或商于闽……由闽广来者间用海舶。”[5]自古以来,台州沿海各港口都有造船场,水产品的加工商业化,渔行与商行兼营,与海洋相关的商贸活动从未间断,极大地促进了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的发展。

台州古属吴越文化之地,而吴越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具有显著海洋文明特点的地域文化形态,更让台州文化呈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的农耕文明精神和海洋文明精神的双重文化品格。背山面海的地理特点,使台州整体的文化因子中除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保守性外,更是融入了较多的海洋文化中开拓与创造的特性,在各种具有吴越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中延伸出独特的海洋文化特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台州民间舞蹈的发展脉络并不清晰,在华夏强盛的中原内陆文化和长期封建集权社会的作用下,海洋文化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地位,偏处浙东海隅的台州民间舞蹈更是名不见经传,但那些流传于海岛渔区的民间舞蹈,在长期攀山弄海的岁月长河中发展变迁,活跃在各种喜庆佳节、求神祈福中,出现了如“大奏鼓”“坎门花龙”等优秀的民间舞蹈。大海赋予人们的宽广与豪迈、乐观与进取的精神,充分地展现在了台州民间舞蹈之中。

地域特点以及历史文化发展使得台州的民间舞蹈具有一定的海洋文化的表现特性,探析台州民间舞蹈中海洋文化的因子,让我们对台州文化研究进入更深层次的、相对丰富的文化形态研究,使台州的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意义得到多样化的阐释,也使我们对台州本土民间艺术形态的海洋文化特质有了新的认识。

二、台州民间舞蹈中的海洋文化元素

(一)源于海洋生活的舞蹈表现内容

1.海洋生灵信仰的崇拜与模仿

台州的滨海人群,因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长年的海洋劳作与生活方式,其信仰和其他海岛、海滨居民的民间信仰一样,带有浓郁的海洋性。不过,同中有异的是,这种海洋性因子并非以单纯的海神信仰或行业神信仰的方式体现出来,而是通过在庞大而混杂的信仰谱系中打上鲜明的海洋烙印而达致。海洋文化存在着内在的危机本质,主要是因为滨海自然地理环境极易变迁,而无论是渔业生产还是航海贸易以及涉海生产劳动都充满危险,滨海地区的民众家庭结构也是不稳定的。这些危机本质又在精神信仰等层面得到了体现。在台州沿海区域众多的信仰体系里,在信仰对象上,海洋系神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妈祖、龙王等。大海给了海边人群生活的依托,但也常常给他们带来灾难,人们在不断地探索海洋、开发与利用海洋的同时,也因为海洋的神秘莫测、无法控制,而对海洋产生了强烈的敬畏与依赖。人们渴望出海平安,航行顺利,渔业丰收,由此幻化出了各种神灵,祈求消灾解难,丰收平安。出于对海洋神灵的崇拜,在民俗活动中衍生出模拟海洋生物形象的舞蹈,并着重体现在台州民间舞蹈的表现内容上,例如龙舞、渔灯舞、蚌壳舞、鲤鱼跳龙门、鳌龙渔灯舞等。龙作为重要的图腾象征,常能“翻江倒海,行云布雨”,龙舞本身就意味着祥瑞;而鲤鱼在民间也常常拥有吉祥的寓意,更有“鲤鱼跳龙门”等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鳌鱼则常象征着“独占鳌头”“金榜题名”等美好的愿望。这些对海洋生灵的模仿与崇拜之舞,是人们长期海洋生活精神信仰的寄托与体现。

龙舞在本质上有着祈雨求福、娱神娱己、彰力显威、旺丁兴族的意蕴,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民间流传甚广,种类繁多。1997年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省台州卷)记录的龙舞种类很多,仅台州玉环海岛一地就有 “坎门花龙”“渔岙板龙”“西溪泥鳅龙”等多种龙舞,更有“鳌龙渔灯舞”(又名“西台渔灯”)、“红旗渔灯”、“钓艚渔龙灯”等各种渔龙灯舞。据相关统计,玉环现有各种传统渔灯、龙灯表演队伍六十多支,每年春节期间超过三千多人参与表演。其中“坎门花龙”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鳌龙渔灯舞”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传统节日,渔民们为庆丰收,都会举行舞花龙表演。作为渔区特有的地域性民间舞蹈,其历史悠久,曾一度非常兴盛。

2.海洋生活与渔区风俗的再现与提炼

海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长期认识、开发和利用海洋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和物质成果的综合。[6]海洋文化则是海洋社会的人们在海洋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并通过他们的个体行为表现出来,包括语言、动作、礼节、习俗等。早在蒙昧时代,滨海原始先民就利用近海的地理优势,采集贝类生物作为食物的重要来源。随着原始渔业经济的发展,独木舟和木筏等水上作业工具的制造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当以舟楫、鱼、盐为主要内容的海洋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的发达、技术的进步以及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人们进一步探索海洋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靠海吃海的海洋生活在台州沿海被俗称为“海上讨生活”,人们依赖与赞美海洋丰富的资源,也对海洋的神秘莫测心存畏惧。渔民出海前,要拜神祭海;渔船归来,谢洋谢神,庆贺平安与丰收。渔民对大海的复杂情感演绎出了独具海洋文化特色的民俗舞蹈。最具代表性的海洋民俗舞蹈当属温岭石塘的“大奏鼓”。“大奏鼓”是流传在石塘镇箬山渔区的民间舞蹈,每逢春节、元宵节,当地都有出动大规模游行队伍以示欢庆的习俗,而“大奏鼓”则是其中最独特、最受欢迎的节目。2008年,“大奏鼓”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90年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集成》(浙江卷)收录了60 多种民间舞蹈,“大奏鼓”是唯一的渔村传统舞蹈,也被誉为“中国渔村第一舞”,现如今是台州民间舞蹈的优秀代表。

大部分的民间舞蹈和表演场所与民间节庆习俗紧密相连,在台州比较有特色的节日中,如春节、元宵节、七夕节、三月三迎神赛会等传统节日,龙舞狮腾,花鼓花灯齐闹腾,而这些民俗活动也为台州的民间舞蹈提供了发展流传的舞台。如在台州民间广为流传的抬阁,由儿童扮演各种民间人物形象坐于小阁之中,迎神巡游,表达人们祈求吉祥安宁、驱邪避祸的美好愿望。有研究显示,这一民俗舞蹈源于妈祖的巡游之舞,这种自发的悦神娱神之舞慢慢约定俗成地成为一种极有特色的民俗活动。

舞蹈脱胎于人们的劳动生活,台州民间舞蹈在内容上很大一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沿海居民的生产劳动习俗,体现了沿海而居的劳作生活。如踩高跷,是一种常见舞蹈形式,在台州也是广为流行,黄岩就有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十里铺高跷”,研究其舞蹈动作特点,则会发现浅海捕鱼的影子。即便是同样的民间舞蹈,经渔民身份的舞者展示出来后, 其动作与精神面貌也会沾染上沿海生活的色彩。他们表演时的“人海和谐”心态与舞蹈的动态形象特征, 正是探索中国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型民间舞蹈文化的线索。[7]

(二)具海洋韵味的舞蹈服饰道具

1.舞蹈服饰

服饰是人类的基本文化现象,在民间舞蹈中,服饰有时候更是一种符号,从另一个层面展现了台州民间舞蹈的海洋文化的特征,展现了人与自然与海洋的关系,成为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载体。

与其他地区的龙舞对比,台州沿海地区的龙舞在服饰上受海洋文化的影响较为显著。“坎门花龙”的舞龙人在表演时会穿统一制作的老式传统渔民常服,称为“栲衫笼裤”。“栲衫”为右开式大幅前襟上衣,古人称前襟为“衭”,在闽南方言中又叫作“大衭衫”,即通常用白帆布手工缝制后,用栲树皮加猪血等煎浆反复浸染,变成赭酱色,成为“栲汁衫”。渔民在渔船上穿的这种“栲衫”,耐海水腐蚀,而在节庆日表演时不惧鞭炮火花溅身。下身则穿黑色或蓝色的笼裤,笼裤的设计便于渔民在海上遭遇风浪颠簸之时叉开双腿站立、转身、登高。这种生活与舞蹈的简单融合体现了大简、大拙之美。

作为有着独特渔村特色的舞蹈“大奏鼓”,其舞蹈服饰更是独树一帜。如果说以“坎门花龙”为代表的舞蹈服饰直接来源于渔民生活,那么“大奏鼓”的服饰变迁则是在舞蹈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诸多的因素,演变成现今“大奏鼓”通用的服饰装扮特征。男扮女装是“大奏鼓”的表演特点之一,而媒婆式样的服装则是“大奏鼓”服装的主要特色。20世纪60年代之前演员们自己参照地方戏中的媒婆服饰样式制作了“渔婆”服饰。80年代之后,又对服装进行专门的设计和改进,添加了鱼形图案等诸多海洋元素,直接突出了“渔婆”这样一种与海洋直接相关的角色。同时将传统妇女服饰中常见的左开襟方式调整为右开襟方式,朝右边开襟是渔民在渔船上的传统服饰的开襟方式,因为男人在海上作业时,右手操作渔具的时候比较多,这个方向不开缝可以防止海水弄湿内衣。包括舞蹈中脸涂白、颊抹红的红白两色的化妆方式,打赤脚,戴耳环、手镯、羊角帽等独具渔村特色的装扮造型,在舞蹈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完善,形成如今独一无二的“大奏鼓”舞蹈服饰风格。

2.舞蹈道具

台州地区民间舞蹈大都有乐队或者打击乐伴奏,舞者多为手持道具,以加强舞蹈的含义和表现特定的舞蹈意境。常见的舞蹈道具有龙灯、渔灯、花鼓、腰鼓等。

鱼龙灯舞者手持灯具而舞,各种海洋生物形象栩栩如生。道具大都手工制成,技艺精湛,色彩鲜艳,呈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坎门花龙”在道具制作上,讲究形似和神似,用纵横交错、脉络合理的细竹篾,编制出了龙头和龙尾的框架,蒙以白漂布,绘以彩纹,串起八节龙身,构成一个逼真而威严的“海龙”形象,格调一致,体态适中,稍一舞动,便栩栩如生。“花龙”龙头在制作上更是与众不同,龙额突兀而宽胖,阔额、花脸,故又被称为“胖头龙”或者“大头龙”,而将龙额画成饕餮、在铜鼎上龇牙咧嘴的形象是绝无仅有的,相传与当年郑和下西洋所乘的宝船船头所绘的兽形象一脉相承。渔岙村的“板船龙”则造型别致,独具一格。十八节互相衔接的木板上,每节各置一个纸灯笼,构成龙身,再在两个竹篾轧制的船形框架上分别做出龙头,糊上漂布,绘上彩纹。更有甚者,在龙头和龙尾上还“筑”有亭台楼阁,缀以戏文,装潢甚是华丽。仙居传统民间舞蹈“鲤鱼跳龙门”的灯具都由当地独特的针刺无骨花灯制成,整个灯具通体没有骨架,全部由绣花针刺成的图案花纹的纸制成,工艺精致复杂,道具规模庞大,造型独特新颖,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色彩和生活气息。“大奏鼓”舞蹈伴随着各种民间乐器,舞者们边走边舞,而主要舞者则是手持木鱼道具,配以夸张幽默的敲击动作。与普通寺庙里的木鱼不同的是,“大奏鼓”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将原先的普通木鱼改成了鱼形的木鱼,这里的鱼形所参照的主要是东海里常见的鱼类——黄鱼的形态,也会有鲳鱼、青鱼,甚至虾、乌贼的造型出现,亦如渔灯舞中展现出的各种海洋生物的造型,灵活生动,意趣横生。

无论是木鱼还是各种龙灯、渔灯等道具,在台州的民间舞蹈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舞蹈所呈现的外在审美,是滨海生活的民众从长期的海洋生活中提炼的大智慧,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博大艺术展现。

(三)与海洋共舞的舞蹈形态风格

在台州沿海地区,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为组织劳动,抒发情绪,缓减疲劳,在舞蹈的表现形式上多为群体性舞蹈,舞蹈风格粗犷奔放、节奏鲜明却又不乏细腻质朴的特色,还兼有幽默诙谐、逗趣夸张的特点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常常有乐队在现场伴奏,热闹欢腾、气势磅礴的锣鼓和唢呐等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气氛,场面壮观,气势恢宏,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从舞蹈表演特色来看,台州地区的龙舞和大多数龙舞的舞蹈传统动作套路相近,龙头举甩扑腾,龙尾蹲蹦逗引,各龙节则盘游翻钻,整个舞蹈热情奔放,伴以喧腾热烈的锣鼓乐队伴奏,场面宏大。坎门的“花龙”,在初传入时,只是一种观赏性灯具,从动态上说,最多也只是走村串寨的“游龙”,而现今保留的花龙的各种传统套路和阵式,据说是在明代戚继光抗倭时期得到发展,与别地龙舞相比,有其独到之处。“花龙”最为突出的表演技艺和特色是“花龙绕柱”,最早出现于民间。旧时进大户人家演出,如果廊柱较多,会在天井廊柱间表演。花龙东进西出,龙头绕柱,从龙节间以“钻裆步”俯首穿过,即将龙头高举过头顶,昂首绕柱,复从龙节间大跨步腾跃而过, 此起彼伏,进退有序,强化了舞蹈的节奏性,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内容,展现了舞龙者高超的技艺。后发展为在海滩上立起龙柱,花龙环绕腾跃,蔚为壮观,呈现出极为丰富的套路和阵式。龙舞线条粗犷,情感奔放,为花龙的重要特点,深受广大渔民的喜爱。浙江有三条富有特色的龙:“长兴百叶龙”“奉化布龙”“坎门花龙”。“百叶龙”有来自荷塘田间的美丽传说。“布龙”有请龙求雨的美好祈愿。坎门的“花龙”声名也许不如前两者显赫,却是一条来自海岛渔村的海龙,渔情海韵浓郁醇厚。海边的渔民乡情,与见惯了的乡野之风迥然有异,讨海的汉子,站立就如高山般巍峨,举臂就是扯帆摇橹的架势,一动便如搏击海浪般勇猛,转身如游鱼般灵活,舞动如长涛般稳健,这便是“坎门花龙”的精神与魂。

而以“大奏鼓”为代表的民俗舞蹈则呈现出另一种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渔村生活场景。“大奏鼓”有独特的男扮女装舞蹈形式,舞蹈动作的扭捏样态与激越粗犷的音乐形成强烈对比,展现了渔民们的乐观与豪迈。“大奏鼓”的基本动作为“四方步”“扭腰打垮”以及“摇头颤肩”。“四方步”脱胎于秧歌“四方步”,在“大奏鼓”里表现为动作幅度更大,更为夸张,表演时眼神配合手脚的动作,以产生风趣诙谐的效果,同时,各种乐器的演奏者也要配合一定的动作进行演奏,跟随旋律有轻重缓急、情绪变化。比较有特色的基本舞步还有“摆浪步”“马蹲跃步”等。舞蹈队形在舞蹈的发展过程中,沿袭了圆形、元宝形等传统队形的变化,又加入了菱形、三角形以及与海洋有关的造型,如鱼形、船形、顶风破浪形等。舞蹈曲调欢快、活泼,风格诙谐幽默,充分体现了渔民满载而归、渔家女迎接男人出海归来时的喜庆场景,把粗犷奔放而又不失细腻含蓄的渔民内在情感冲动展露无遗,也体现了大海的多重性格以及人们征服大海的信心与骄傲。渔民们的襟怀如海,秉性如涛,他们的舞蹈就如大海般宽广与深情。

(四)海纳百川的多元化舞蹈个性

台州地区的民间舞蹈,既有形式多样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服装绚丽多姿以及载歌载舞等民间舞蹈的共同特点,又具有台州地区鲜明的个性特色。因山海交融的地域特点,其粗犷奔放的渔区特色和淳朴自然的农耕特色使台州的民间舞蹈极具渔民山民的气质个性。台州历史上几次人口迁徙带来了文化传播,外来民间舞蹈在台州也产生了流变,形成台州独有的文化特性。台州的民间舞蹈,是台州民间文化的传承,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寄托着人们的精神向往。

1.与闽地舞蹈的地缘相近

在前文我们提到,明清时期严厉的海禁政策导致了人口的流动与文化的变迁,大批的闽地移民涌入台州沿海,如今在石塘箬山、玉环等地还存有闽南方言。民间舞蹈,作为一种特定的地方文化传承,与地域的沿革不无关系。台州的一些民间舞蹈,从所依附的人口籍贯上去追溯源头,确实能够理出些许脉络。迁徙而来的移民带来了原籍地的风俗文化,影响了当地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台州舞蹈中的龙舞、渔灯舞、民俗舞蹈等有着与闽地民间舞蹈的相近因素,道具、形式、动作等在传播过程中影响着台州民间舞蹈的形成,也在台州就地发展,尤其在“舞”的形态上,汲取台州当地的其他民间艺术元素,融会贯通,形成自身的特色。

“车鼓亭”正是当初石塘箬山先民随迁徙带入的,在石塘落地生根,经过发展演变,形成如今的“大奏鼓”。考察中发现,“大奏鼓”中舞者的男扮女装,相传是因为移民到台州之后,本地不允许女人抛头露面,舞者才换成了男人。而“大奏鼓”从舞蹈的表现形式、动作、音乐、服饰等特点来看,与福建的“车鼓舞”“跳鼓”等民间舞蹈有着相似之处。后者由闽南移民带来台州后,融入台州当地“迎神赛会”习俗中,并汲取了台州本土民间文艺“特地故事”中的装扮及诙谐的表现手法,以及流传在温岭当地的民间舞蹈“流徒传”“大贫跳”的舞蹈元素,逐渐形成了现如今的“大奏鼓”的舞蹈风格。台州的特性和民间文化为“大奏鼓”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并促成了移民文化的本土化。“大奏鼓”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民间舞蹈,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在浙江省内乃至全国都不多见,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渔村舞蹈,它深深根植于渔区渔村,是逢年过节、喜庆之时必不可少的节目。不管是福建地区的民间舞蹈,还是台州地区或其他沿海区域的民间舞蹈,都记载着渔区长久的历史变迁,沉淀了深厚的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的记忆和传承同根同源。

2.与农耕文化的相互融合

在一个地域并不广阔的自然环境中,籍贯不同、行业不同的人们相安共处,他们在信奉各自习俗的同时,相互融合渗透,互取互补,形成一种共同认可的精神寄托和依赖。台州并不富裕的土地资源,使得台州百姓相对于平原地带的人们更加懂得在困境中寻找机遇,更加不畏各种艰难险阻。我们谈论海洋文明的同时离不开农耕文明的基础,台州人在山与海之间进行农耕劳作和海洋作业的和谐合作,无论是居住在山区还是古城区的农户,都存在农耕樵与渔相结合的普遍现象,无法割断与渔业的关系。吃苦耐劳、勤劳良善的台州人,有着山的硬气、海的豪气,并有着开创进取的精神,这些优良品格在这些世代相传的民间舞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舞蹈中,我们能看到这些民间民俗舞蹈中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色彩融入了更多海洋文化因素,各种形式的民间舞蹈最终体现和大海和谐一致的境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台州仙居的民间舞蹈“鲤鱼跳龙门”为例,这是象征海洋文化的另一种交融方式。各式各样的鱼群之中,蛟龙为首,带领着其他渔灯,翻腾挪跃,舞姿翩翩,或绕或游或滚,形象各异,终于跃过龙门,飞扬而去。舞蹈脱胎于民间小戏,最初包含的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对后辈子孙努力奋进的鼓励,如今寓意风调雨顺、驱邪求雨、来年丰收等美好的祈愿。仙居地处台州西部,属于非沿海区域,即传统的农耕文化区域。在封建科举制度下,借助鲤鱼跳龙门这个民间传说,舞者通过舞蹈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寄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艺术表现手法,依托山川丘陵等农耕环境,演员生动的舞蹈表演,模仿鱼类的活动特征,充分展现了人生百态。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祈愿来年丰收,是民间民俗舞蹈所传达的最朴素的情感需求。

台州地区流传有诸多民间舞蹈,就龙舞而言,台州各地的龙舞形式是非常多的,有像“坎门花龙”这样来自渔区的海龙,也有诸如仙居的“卷地龙”,台州其他地区的“唱龙”等,以龙作舞,以舞为庆,庆祝农业的丰收和农民的喜悦心情。而各式的渔灯舞在台州的山海之间遨游。无论经过怎样的发展历程,这些舞蹈在台州就地生根,蔓生延播,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它们是台州人共同培育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多元传承的聚合,融合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价值追求。台州的民间舞蹈,兼具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的色彩,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凝聚和积淀,更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与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台州民间舞蹈中的海洋文化精神内涵诠释

(一)人文意蕴

台州沿海区域的民间舞蹈产生于沿海渔民生活和海洋渔业生产劳动,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调节着人们的生活情趣,同时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劳动者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性格、习俗、信仰和审美情趣,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人民群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水平、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等。它是渔村生活环境的写真、社会历史的见证、民俗风情的展现,是渔民生产劳动的实践,思想情感的表达,生命意识的流露。这些长期在生产劳动、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民间舞蹈,是台州一方水土滋养下世代相传、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产品,它包含了台州渔民的性格气质、价值观念、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等群体意识,是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台州作为沿海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现代社会变革过程中,其社会文化结构不可避免地存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传统民间舞蹈从一度销声匿迹到如今各级部门大力发展与保护的历程,依然影响着现今人们的文化生活,激发人们勇于拼搏的精神,承载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祝愿。

现如今的传统民间舞蹈已基本不再具有当初的地位功能,但它们作为沿海发展的历史见证,作为民俗文化的鲜活记忆,作为地域文化的活态遗存,在今天仍表现出它的重要性,其文化传承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突出。

(二)审美情趣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省台州卷)、《中国民族民间舞集成》(浙江卷)、《中华舞蹈志》(浙江卷)对台州地区民间舞蹈作了整理和归纳,记载了台州形式多样、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舞。浙江海洋审美文化往往在给人以粗犷海洋生活美感的同时, 会使人感受到偏于雅致、恬淡的审美情趣和深层的吴越文化底蕴,除了文学作品外,具有浙江海洋文化审美特质的音乐、舞蹈等也能给人这种感受。[8]台州民间舞蹈作为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台州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也凝聚了沿海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美学等方面的传统观念。粗犷与柔美相互交汇融合,是台州民间舞蹈展现出来的海洋文化审美特性,与海洋文化有关的涉海性舞蹈构成了台州海洋文化审美特质的重要部分。那些舞蹈是对海洋生灵的模仿之舞,对海洋信仰的崇拜之舞,对海洋生活的再现之舞。渔鼓声声,是大海的博大胸怀;龙舞腾跃,是渔民的粗犷豪迈;渔灯旖旎,是人类与海洋共同交织的美景。各种舞蹈在台州民间舞中常见的铿锵有力的锣鼓伴奏下,风格粗犷而豪放,动作灵动而富有韵律,更兼风趣幽默,体现了刚柔相济的特点,独具魅力。

(三)和合共融

探究台州民间舞蹈的海洋文化精神内涵,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在具有稳定性、内向型、传承性和温和性等特点的传统农耕文化大背景下,海洋文化更具开放性、兼容性和开拓性的特点。台州的民间舞蹈在很多方面固守传统文化的根基,同时兼容海洋文化的成分,形成一种融合性的舞蹈文化现象。而作为农耕文化主体的“天人合一”的精神指引,也影响着沿海人民的心态,体现在台州的民间舞蹈中。

台州民间舞蹈的表演方式大都是集体舞蹈,是依靠集体的协作而搭建的自娱性舞蹈,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共同推崇并参与其中,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人与海洋之间的谐和共处,其展现的海洋文化内涵正是以此为基础的。台州民间舞蹈的海洋文化内涵的凸显与台州的沿海自然环境是直接相关的。滨海居民直接面对海洋,依赖海洋,敬畏海洋,征服海洋,人们对海洋的恩赐心存感恩,同时也相互合作以抵御海洋带来的灾难。

台州民间舞蹈从来不是以海洋文化状态独立存在的,它来源于台州沿海居民的海洋生活,融合了音乐、民俗等各种相关艺术门类,与其他文化类型相互交汇融合,以最纯粹的肢体语言展现了海洋的辽阔胸怀,台州人对海洋的依赖,以及“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台州民间舞蹈在长期的发展中,在依山面海的地域文化熏陶下,形成了有特色的山地海洋的舞蹈文化。从最初的祭祀、娱神、喜庆等舞蹈的习俗中,我们看到了台州民间舞蹈的这种特色。随着岁月的变迁,台州民间舞蹈已经成为台州民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娱乐形态,但其舞蹈特色的印迹依然存在,如“大奏鼓”隐喻的“海洋之大”,“坎门龙”象征的“山岭之高”,又如各式“渔灯”变着法儿穿插其间。这些无不体现出台州人依山面海的“融合”精神,如今仍然发挥着“面对艰辛,勇于奋进”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台州民间舞蹈海洋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公益活动品牌化,让媒体更有温度——台州晚报举办“新台州人慈善年夜饭”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
台州-电镀厂老板涉嫌环境污染罪被捕
“乞丐王”——记感动台州十大人物之一王曰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