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方方
(江西科技学院财经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98)
随着经济现代化发展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文创产业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全新动力。城市文化生态作为涵盖社会、环境、文化、经济等多要素的生态系统,与文创产业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基于此,加强文创产业构建和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立足于二者协调发展角度,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和形态,来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二者产业形态和文化生态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由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首次提出,主要是指依照工业生产的流程和标准,对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行生产、储存、再生产的活动。根据当时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实况,具体阐述文化创意产业理念为依靠个人创新创造能力和专业技能获取企业的发展活力,以及通过开发产品的知识产权,创造更多经济收益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如今,许多企业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纷纷将发展重心转移到文化创意产业上,并以此为带动力促进其他产业的创新,实现发展动力的提升。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对于文化创业产业的应用,较多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并逐渐出现向其他地区辐射的趋向。
城市文化是城市空间的意识形态。利用生态学理论对文化价值进行提取,并对空间内部的功能进行置换,是大多数城市采用普遍的方法;而以城市空间和生态文化为主要载体,赋予城市全新的属性,以促进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城市增添更多美丽和吸引力。在城市环境中,文化创意产业具体可分为两大类别,分别为依托城市文化生态发展的体验型产业和依托经济发展的经济型产业。体验型产业应用较为广泛,其对于城市的资源水平和生态环境的要求较高,并在发展进程中与城市相协调,形成合作和互动关系;而依托经济发展的产业则相对较少,且对于城市文化和生态发展的作用不够显著。
城市文化生态的发展和构建具有显著的历史特征。对于文化的传承,主要是建设出文化生态深度和广度发展的路径。在现代城市类型出现后,关于城市传统文化继承和推广问题已逐渐被广大群众所认知和重视,而城市文化的延续关键在于处理好城市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当前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仍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文化内涵的深度和厚度成为影响产业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
我国多数省份都结合自身发展情况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部分地区如苏州、南京、贵州等都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产业发展营造充足的空间。但是结合实际看,大部分地区产业发展成效并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对城市文创产业的正确认知,在项目引进、培育原创产品、生产加工方面过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能使其与城市生态环境、政策、资金等进行融合,城市文创产业基础支撑力不足,发展的整体动力随之降低,影响其稳定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种问题,从城市文化生态保护和传承方面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文化传承,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驱动力。由于城市文化始终处在动态发展进程中,在传承文化内涵时会将城市文学、传统工艺、戏曲等内容进行创新改造;通过对文化内涵的更新,可对产业创新和创意提供助力。第二,文化资源促进文创产业集群的形成。现阶段我国文创产业集群发展出现地域差异化明显趋势,除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外,部分文化资源富足的地区也逐渐形成小范围的集群。例如,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的景德镇,历史文化富足,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近年来,景德镇借助文化发展优势,以小范围发展的形态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并实现文化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储存等服务的集约化发展,为地区文化生态协调提供基础支撑,也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更为稳固。
文化认同主要是指人们对于公共文化的确认。在以往城市发展中,信息传递速度较慢,人们对于文化认同的趋向性不足。而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原本信息传递方式被彻底改变,文化间的冲突和碰撞日趋明显。在城市建设和文化生态构建中,增强人们对于城市文化的认同,对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和居民凝聚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在文化认同关系中,城市文创产业基于文化认同者和被认同者的双向关系而存在。文创产业通过展示自身的文化立场和趋向,来吸引消费者并取得消费者的认可,而消费者又结合自身文化需求为产业提供建议,成为文创产业的发展的参照。另一方面,对于跨文化的认同,在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京剧、昆曲、陶瓷等成为我国文化生态的名片,在国际领域获得更多的跨文化认同者。这种对于不同文化的认同不仅是一种猎奇的现象,更是促进了我国文创产品的销售,为我国文创产品和城市文化的发展构建基础支撑力。
在全球化视阈下,借助网络渠道进行文化推广和宣传,使世界各国的文化都获得广泛交流的机会,并促使文化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向;同时,由于我国部分文创产业为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利用复制和拷贝等手段对外来文化产品进行改造,导致各地区本土文化发展受到限制,自身发展的创意性和动力不足。基于此,首先应挖掘我国本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整合的再创造,使其能够被适用于市场中,在不断参与生产中实现文化的延续;其次,要解决文化创意产品形态和内容单一的问题。除现阶段广泛存在的工业设计、动画开发、游戏加工等,还要加强地方文化融入,以彰显文创产品的特色,发挥其在市场中的优势。
总之,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城市文化生态构建中,应立足于二者协调发展角度,将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地方文化驱动作用,促进文创产业和城市生态文化在全新环境下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