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冉 _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在我看来,惩戒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在真正面对学生问题采取解决方法、处理措施时,必须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去年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教育惩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特点设计惩戒方案,让学生由原本对惩戒的“忍受”,变为心悦诚服地“接受”,甚至是乐在其中的“享受”,这才是成功的惩戒教育。
在我外出教研期间,学生放学后玩牌,而且参与者几乎全都是班级干部和成绩优异的学生,带动了班级大部分同学围观。事后我批评了参与的学生,然而,很多学生表面上接受了惩罚,但是心里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玩牌和在操场玩篮球一样,都是一种休闲行为,而且在放学后玩没有影响正常上课和学习。如何让他们心服口服?
第一步,冷静反思找原因。冷静下来后,我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包括青少年校内玩牌其他学校的做法、青少年玩牌的心理等。此外,我还让参与者都写了一份“玩牌分析书”。从中我了解到,很多学生玩牌是为了“竞技”,经常赢的被认为智商高,所以很多善于挑战的学生反而积极性最高。看到这,我意识到这是非常好的教育资源,可以将这次事件冲突变成学生自我教育的故事。
第二步,集思广益制公约。我整理了搜集到的资料,将有导向性和教育意义的内容发给班长,由她开一次班会。通过集体讨论发言,全班学生总结了玩牌的危害:如容易上瘾、无心学习、影响他人等。此外,很多学生还驳斥了参与者“玩扑克和打球一样”“玩扑克有益于锻炼思维”“放学后可以玩牌”等观点。道理越辩越明,这场自我教育与提升的班会让学生的观点趋同,他们深刻认识到了玩牌本身没有错,但是在不合适的时间与不合适的场合就会带来不良影响。
第三步,变罚为奖共参与。在学生统一认识后,我们开始解决问题。很多学生提出了处罚方案,最让大家满意的却是“变废为宝”,让这些参与玩牌的学生将空闲时间投入到学习中,每天比别人多做三道题,并由这些学生每天负责在侧黑板上出一道理科综合题,组织一些“高手”进行“切磋”,最后由他们负责讲明白。此外,侧黑板上的励志标语、每周末的学习进步总结,都由这些精力旺盛的学生负责,让这些“牌瘾少年”兼职“学习干事”。
这项“惩罚”活动持续54天(刚好做到期末考试前夕),我将这项名为惩罚、实为督促的计划叫作“五四培优计划”——既因为扑克有54张,事情因此而起;又因为正值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我希望他们对这个数字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后续的班会中,我又带领学生学习五四青年的进步思想,从此,“五四”这个数字在班级中又有了新的含义。
“五四培优计划”实施后,班级氛围有了明显转变:课间打闹喧哗的人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三人一组、五人成群的讨论声,学生变得爱思考、爱挑战。良好的班风,不但带动了学生成绩的提升,而且让学生将形成的优良品质外化为切实的行动。
这件事情让我对“教育惩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是要以尊重为前提。学生出现问题在所难免,要让学生对班主任的处理方式心服口服,就必须让他们真正从内心里认同。在这个案例中,我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通过“玩牌分析书”了解了学生的想法,从而找到他们认知中的盲点,通过辩论会引导其认清问题,这比强硬的说教更能让他们接受。此外,在确定惩罚方式时,我采用了民主讨论的方式,选择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的并且有意义的惩罚方式,也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二是要以适合为主线。在该案例中,一味批评收效甚微,针对“牌瘾少年”争强好胜的特点,借“五四培优计划”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强化先锋引领和同伴带动作用,引导班级形成一种上进之风,这是适合这个特定学生群体的特定惩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