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军红 _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
大中小学思政课应当“不分家”“不断线”,形成有机整体。但在现实中,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往往是“马路警察各管一段”,各学段育人目标不清晰、学段割裂。
2014年之前,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思政教研组分为小学和中学两个学段,各学段独立开展教学研究和教研活动。这种学段割裂的教研机制,不利于小初高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衔接。于是在2014年,我们进行了跨学段、跨学科的教研室设置,成立了小初高跨学段思政教研组,设立一个大组长,整体负责1-12年级的教研;建立思政课大教研机制,定期开展跨学段教学研讨,包括不同学段课标、教材的研读,跨学段备课、听课、研课等。2017年,思政课大教研组举办了“核心素养与‘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育”论坛,近800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首次聚集在一起,开展课堂教学展示和主题论坛,促进了思政课小初高不同学段教学的一体化衔接。
接下来,我们又开始思考:如何借助高校资源上好中小学思政课?如何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一开始,我们在点上进行尝试,如在区级教研、培训活动中,邀请高校教授讲课、做指导。在指导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时,建议学校和附近高校建立联系,借助高校力量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但因为没有机制保障,大中小学思政课之间的衔接尚不系统。所以,我们努力寻求机制上的突破和创新。
2019年底,我们和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商,决定联合举办“海淀区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清华大学浸润式研修班”。清华大学结合海淀区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需求,量身定制研修课程,同时开放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硕士课程。疫情期间,海淀区思政课骨干教师参加了清华大学的云培训。这项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教师研修机制的建立。基于这个成功的尝试,我们决定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2020年6月8日,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联合高校和区域内中小学,成立了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组(以下简称“一体化教研组”)。一体化教研组采取双组长制,由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副教授和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任兴来老师共同担任组长,首期16位教研组成员分别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和七所中小学。一体化教研组的定位是,通过一体化思政课程的衔接、一体化的教学研究、一体化的专题研讨、一体化的教师研修,带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推进。
一体化教研组成立之后,我们还形成了常态化的研讨机制。教研组成员们共同探讨大中小学教学目标的定位、厘清进阶关系,研讨不同学段情境素材的选取与使用、学习活动设计的深度、广度与落点。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四通”之路,即课程内容联通、教学研究互通、资源研发融通、教师培养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