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淑娟 _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拥抱秋日,揉碎思念,掺进一丝书香在其中。手捧岁月这本书,品读曾经的过往,其中弥散出我与学生一起读书的芳香。再次“捧起”教学中的往事,如品一杯岁月的香茗,重温其中的悠远味道,感恩与学生在书中的每一个美好遇见,回顾那深刻的教学瞬间,让我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在声音的背后,读出了来自学生心底的诗意呼唤、人生启悟和美的追寻。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因为我带领他们走进诗的旋律去诵读。诵读课上,我把他们当做天生的歌者,指导他们用歌的旋律诵读《诗经》,我就像一根风筝线,这头连着他们,那头连着诗意、诗情和诗人。让他们在诵读中渐入佳境,我喜欢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他们陶醉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不愿醒来,似乎在目送“伊人”的身影渐行渐远。我用诵读拉近他们与诗人的距离,他们就像一片叶子看到了大雁在天空飞翔,眼中只有未来和远方。因为,诵读是理解的重要手段,可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传递。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因为我带领他们走进散文的田园去品读。品读的时光里,我指导他们亲近《朱自清散文集》《老舍散文集》,我就像一位农夫,将文学的种子种在他们心里的土地上,启悟人生。期待文学的原野能开出美丽的花朵,芬芳他们人生的四季。扩写、改写和仿写的教学设计,让他们沉浸在当作家的角色体验中,为他们设计互相批阅的环节,为他们安排互改的机会。品读文学作品,我带领他们循着语文本质的逻辑链条,寓情于理,情感代入,加强形象感受,引发他们的思想情感经常处于运动的状态。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因为我带领他们走进小说的世界去精读。在文学的海滩上,我指导他们品读《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长篇名著,扮演书中的角色,创作剧本,对比电影镜头,去追寻美的存在。指导他们与书中的人物对话,与眼神交流,与心灵碰撞。我就像一位导演,为他们搭建表演的舞台,给他们展示个性的空间。我带领他们走进“张飞”的人生经历,体验“诸葛亮”的机智多谋,品味“林黛玉”的眼泪。反复体味和思考作者对形象的刻画,对语言的考究。当他们完成课本剧的设计,排练台词,在校园中演绎着生动的韵律和铿锵的节奏,那声音震碎了一地的鸟鸣,揉碎了夏日的蝉声。品读是带领学生进入作品的内容和语言,并将其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化为自己的思想过程和心理活动。
读书,是让学生遇见更好的自己。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我遇见了学生美好的生命,聆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在金色的秋日,黄色的银杏叶飘落而下,它带着歌,飞向远方,打破校园里动人的寂静。听!那生命拔节的声音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