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经纪在乡土戏剧生存与发展中的社会作用
——以桂东南乡土戏剧为例

2020-01-02 22:21:23◎陈
文化产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戏班采茶戏经纪

◎陈 杭

(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广西 玉林 537000)

人类社会产生商品交易以后,逐渐出现了经纪行为。中国西周时期,史书《周礼·地官·质人》载:“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凡卖债者质剂焉。”[1]“质人”即经纪人,“质剂”即买卖契约,史料记载了当时市场交易中经纪人运用合同进行商业经营的情形。之后经纪人也被称为“驹侩”“牙人”“牙郎”“牙侩”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曾对市场经纪行为进行限制。改革开放以后,各地商品交易经纪活动重新恢复,并逐渐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经纪活动也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文化领域。近年来,穿梭于桂东南各地的文化娱乐经纪人,看好传统乡土戏剧的艺术价值,洞察到民间艺术在广大乡村的潜在市场,为当地乡土戏班业务穿针引线,使民间表演艺术摆脱了生存困境,盘活了乡土戏剧市场。

一、桂东南乡土戏剧及当地经纪现象

广西东南部简称桂东南,古为百越民族“西殴”之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很早就住着壮、瑶等族的先民。秦汉以后,由于种种社会原因,中原汉人逐渐迁徙到了这个地方,形成了多民族聚居之环境。在漫长的一千多年历史中,汉民族与当地民族文化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了各种具有桂东南地域文化特色的乡土戏剧,如“傀僮戏”“师公戏”“采茶戏”“牛娘戏”“鹩剧”“牛戏”“竹马戏”“麒麟戏”“唱筛戏”“木傀戏”等。这些乡土戏剧在桂东南各地历代县志中都有所记载,清光绪年间《鬰林州志·风俗篇》载:“乡村中有装扮竹马、春牛者,竹马则唱采茶歌,春牛则唱耕田曲。又有舞狮、耍猴、跳龙、引凤等戏,沿村唱舞,谓之贺新年。”[2]清代《博白县志》记载:“岁时民俗,上元夜,街市户民结灯彩,银花火树,及彩狮、瑞龙、竹马、麒麟等戏,鼓乐竟宵,至二十夜止。”[3]

过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极为匮乏,走村过寨的乡土戏剧演出成为乡村最为普遍的娱乐方式,成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也成为当时乡土文化与思想道德观念传播的重要方式。当地人在过年过节、家族祭祀、贺岁祝寿、嫁娶得子时,一般都会请民间戏班来演出助兴,方圆数十里乡民奔走相告,各家各户携老带幼前来看戏,在当时是乡间难得的盛事。

桂东南乡土戏剧蕴涵着丰厚的地方文化,体现了当地民间风情与审美情趣,为地方百姓所喜闻乐见。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乡土戏剧大多停止了演出活动。改革开放后,桂东南乡土戏剧逐渐复苏,并以原生态的表演方式继续在城乡各地演出。但是,毕竟今非昔比。在物质生活及娱乐方式不断丰富的现代社会,包括乡土戏剧在内的民间传统文化遭受了巨大冲击。由于演出市场不景气,一个个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另找谋生之路,离开了从艺之路;一个个有历史传统的民间戏班,在入不敷出的困境下难以为继,有的甚至退出了社会舞台。

进入新世纪,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各地民间文化娱乐逐渐复苏。各种戏班虽然活跃起来,但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却举步维艰,因此农村文化市场的经纪行为应运而生,乡土戏剧经纪人逐渐成为新农村文化娱乐一种新的社会职业。这些经纪人大多是长期从事民间戏剧表演的艺人,对各地戏班表演艺术了如指掌,掌握着民间戏剧艺术社团的资源。他们对乡村节庆、宗族祭祀及乡民婚娶情况十分了解,及时收集民俗活动信息,积极开展乡土戏剧经纪活动,根据需求进行剧团、剧目的合理调配,满足了乡村文化消费的要求。在乡土戏剧冷落萧条的景况下,民间艺术经纪人经过自己的努力,挖掘与开拓了乡土戏剧的演出市场,盘活了各地民间剧团的业务。

二、民间经纪对乡土戏剧生存的扶持作用

在兴业县的东北部,有个坐落在起伏丘陵中的蒲塘镇,这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古镇。因其背靠古代舟楫繁忙的西江水道,历史上的兴业县是较繁华的商业重镇,民间文化积淀深厚,地方民俗文化极为丰富。这里拥有多姿多彩的民间传统艺术,特别是各种民间小戏众多,这些乡土小戏非常有趣,它们的戏种名称是根据戏前加演的一段闹场戏(民间称“楔子”)所用道具而定的。如用牛型道具叫“牛戏”,用马型道具叫“竹马戏”,用狮子道具叫“唱筛”(本地“狮”的口音),用鸟型道具叫“鹩剧”,“鹩”在本地同“鸟”,故“鹩剧”也叫“唱鹩”。同其他同类戏种比较,鹩剧表演程式更规范,行当更齐全,剧目更丰富,因而戏剧发展也更为成熟,是当地很有代表性的地方戏种。“鹩剧”在当地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其内容涉及广泛、情节表演细腻、艺术表现力非常丰富,深受地方乡民欢迎。

历史上,蒲塘鹩剧戏班众多,他们往往利用年节和农闲时间在各乡演出,为文化生活极为贫乏的农村带来了乡土艺术,传播了乡土文化,使广大农村增添不少生活欢乐气氛。因此,当地群众都有喜欢看鹩剧的习俗,村民闲来无事都会啍上几句经典的唱段,或津津乐道地扯谈几段剧中精彩的情节。

如今,受各种时尚文化娱乐的巨大冲击,传统乡土戏剧是否还有社会存在的价值?许多人对此进行了社会调研,发现在乡间民俗仪式及娱乐活动中,乡土戏剧在广大农村还是大有市场的,关键是如何去开发。于是,经纪团队从电视台请来了最好的录音师,把民间优秀传统剧目制作成高质量的光盘,在各乡间集市建立起各种民间娱乐联系摊点,销售自己录制的乡土戏剧录像光盘,以光盘上的内容为宣传资料,进行本地各种戏班演出中介活动。几年下来,这种乡土戏剧经营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联系网络,许多乡间娱乐需求信息就是通过这些联系点获得的。这种方式解决了地方乡土戏剧供求的问题,乡民不再犯愁找不到剧团,剧团也不怕没有观众。在这些文化娱乐经纪人的中介活动中,乡间戏班找到了自己赖以维持生计的运营方式,民间艺术找到了一条继续生存和发展的路子。

三、民间经纪对乡土戏剧改革创新的催化作用

桂东南乡土戏剧经纪人大多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长期从事文化艺术经营,也经常接触现代时尚的城市文化,见多识广。一方面,他们对农民的文化生活特别是时尚娱乐形式的诉求比较熟悉,另一方面对民间戏班的剧目及存在问题十分了解。因此,他们根据文化供求双方的意见,根据社会文化发展趋向,为民间戏班提出改进意见,包括优秀演出剧目引进、舞台表演设施更新、艺术表现技艺改进等。

博白县是全国最大的客家县,全县有160多万客家人,民间音乐艺术十分丰富。其中“采茶戏”是流行最广的乡土戏剧,该县各种采茶戏班林立,演出活动活跃,拥有广西唯一的“采茶戏”专业剧团。县文化馆原馆员王老师,长期从事群众音乐活动工作,潜心研究“采茶戏”改革与创新,退休后仍继续参与民间艺术活动的组织工作,开展采茶戏剧团经纪活动。他认真研究当前传统采茶戏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根据自己长期的工作体会,寻找传统戏剧发展的路径。他认为,新时期的传统乡土戏剧,必须继续坚持民间艺术的特质,融入现代社会文化体系。在乡土戏剧经纪中,王老师主动与各戏班探讨剧目改革与创新问题,在为采茶戏剧目写配乐时始终注意保持采茶戏原有的音乐韵味,将本地客家民间乐器“喃嘟嗬”运用到采茶戏的伴奏中去,使其乡音俚韵特色更为浓郁;同时让传统采茶戏不断融入新的现代音乐元素,除了在伴奏乐队中加入现代电声乐器外,还在和声、配器等方面运用了时尚音乐写作手法,使乡土戏剧音乐更加丰满,让观众在欣赏传统戏剧的同时感受到时代的气息。经过多年努力,结出丰硕的艺术果实,博白采茶戏改革与创新,巩固了原有的受众队伍,还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观众。王老师以自己的采茶戏剧经纪演出实践,扩大乡土艺术在广大农村的文化市场,催化传统采茶戏剧的改革与创新。

四、民间经纪对乡土戏剧艺术视野的引领作用

桂东南乡土戏剧经纪人,大多是经常活跃在城乡社会文化阵地的积极分子。有的是地方文化部门退休离职人员,有长期的文化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充足的地方文化资源。刘先生原为桂东南某县文化局副局长,内退时年方五旬,多年的群众文化工作习惯,使他很难适应休闲无事的退休生活。在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他发现不少民间剧团优秀艺人散落社会,被迫改行;他对这种人才流失现象极为惋惜,于是一个招募优秀艺人重组地方剧团的梦想,从构思到了实施。他组织多个民间剧团,积极挖掘、创新、包装本地优秀传统剧目,引进外地新剧目,增添演出设备,组成了适应现代社会民众审美需求的新型剧团。这种剧团保持了相当的艺术水准,承接各种大型文艺活动,受到活动组织者及广大观众欢迎。由于戏剧艺术上的高标准要求,吸引了优秀人才的加盟,增强了投资者资金投入的信心,形成了剧团发展的良性循环。

新型民间剧团的成功运营,使乡土戏剧经纪人不断拓展演出市场。他们穿梭于广东经济发达地区,联合当地开发商及文化娱乐公司,策划各种大型庆典活动,把桂东南民间剧团推向层次更高的舞台,拓宽了艺术发展空间。桂东南本来就属于岭南文化地区,当地多讲粤语系方言;以白话为剧戏语言的地方小戏,旋律音调及表演程式同粤剧相通。桂东南戏剧经纪人将剧团带进了岭南文化的腹地,开拓了剧团演职人员的艺术视野,使他们在时代前沿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审美意识与表演技能。乡土剧团在这些文化经纪人引领下,走上适应现代社会群众娱乐文化需要的发展道路,保持了鲜活强盛的艺术生命力。

五、结语

民间戏剧是历史积淀的地方艺术,具有宝贵的文化艺术价值。进入现代社会生活后,乡土戏剧并非完全丧失在社会生活中的存在价值。令人心领神会的乡音、耳熟能详的曲调、饶有兴趣的戏文、雅俗共赏的表演程式,在广大乡村中还是存在着相当广泛的受众。当前,广大群众的文化品位与艺术追求不断提升,城乡群众既愿意继续接受乡土戏剧,又希望其表演套路有更多的艺术方式。传统乡土戏剧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革与创新,民间戏剧经纪人的积极参与是其中重要的促进因素。他们的不倦努力,拯救了乡土戏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乡村民众的文化需求,促进了新农村公共文化繁荣。因此,充分调动文化经纪的有利因素,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文化建设,能够使优秀民间传统戏剧艺术在新时期不断发扬光大,不断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戏班采茶戏经纪
两部门:房产经纪机构、从业人员不得非法收集个人信息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乐府新声(2022年2期)2022-11-05 23:07:17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影剧新作(2022年2期)2022-07-29 02:28:42
文旅部:演出经纪人员继续教育实行学时记录制度
功德林寺戏班:寺院文化对觉木隆派的特殊重塑
云南壮剧的几种组织形式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
北方音乐(2019年23期)2019-02-10 10:54:44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影剧新作(2017年3期)2017-11-14 02:42:55
从社会组织的视角看云南壮剧民间戏班的性质
粤北采茶戏的保护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