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主 林溪
常有家长问我,孩子爱哭怎么办?
孩子哭,是不受欢迎的,是让家长害怕的。在一个母婴论坛的话题讨论中,“有了孩子,你最怕他发生什么?”回复中,排名第一的是“怕孩子生病!”排名第二的就是“怕孩子哭”。
在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里,大约都听父母说过这样的话:“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不许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就知道哭,你怎么那么没出息?坚强一点!”
当自己成了父母,历史便开始在孩子身上重演,我们把父母曾经对我们说过的话,又拿来教训孩子。
为什么大家对孩子哭的接纳度那么低呢?
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爱哭是娇气、脆弱的表现,所以,不接纳孩子哭,其实是希望孩子能够坚强和勇敢一些。
如果孩子是在有外人的场合哭泣,家长还会觉得恼怒或者负疚,感到自己作为养育者没有尽到责任,同时产生无能和无力感,以及怕被别人看到这些的羞耻感。
通常情况下,孩子的哭声,会引起家长内心的不适。英国进化心理学家MortenL Kringelbach 说:“婴儿和孩子的哭声,会给父母的大脑带来特殊的刺激,让父母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感觉难受。”因此,当孩子一哭,父母马上就要想方设法地阻止,以便结束自己的不适。
其实,哭和笑一样,都是孩子的天性和本能。
当孩子很小,还不能够通过语言表情达意之前,他们的哭是一种信号,传达着“我饿了”“我困了”“我不舒服”“我害怕”等生理和情感的内容。
当孩子能够满地跑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变强,开始积极主动地用他们的方式探索这个世界,却因为语言发展的限制,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一着急,他们也只能用哭来表达。
后来,孩子的语言功能越来越强,具备了清晰表达想法和需求的能力,孩子的哭则主要表达身体和内心的痛苦。磕了碰了感到痛,孩子会哭;心里难过、愤怒、委屈等,也哭。
孩童阶段,意识和潜意识比较统一。对于大人而言,让人看得到的是冰山一角。然而对于孩童,父母看到的往往是整座冰山。他们的心单纯而柔软。感受到一点点快乐就会笑个不停,感受到一点点难过也会泪如雨下。
直到八岁以后(一般情况),孩子的分析、推理、判断等能力发育起来,他们的冰山才有了水下的部分,慢慢学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因为信任父母,把父母当作自己最亲密的人,孩子才会在父母面前哭,展示自己的脆弱。在外人面前,即便眼里有泪珠打滚,孩子往往也会努力不让它掉下来。
孩子哭的时候,是最需要父母爱和帮助的时候。
孩子的哭,也就成了父母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通道。这个通道畅通与否,决定着亲子关系融洽与否。
每一次禁止孩子哭,父母就是在自己和孩子的心与心之间砌一块砖。缺乏平等视角的父母根本觉察不到这一块块砖的存在。直到青春期来临,孩子以各种叛逆行为反抗并制造问题时,他们才发现,亲子之间已经高墙林立。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便是父母和孩子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过去的岁月里,那生生咽下的眼泪,会让委屈、愤怒、怨恨、抑郁、疏离等感受,在孩子心里疯长。成年后,他们也没能学会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长期压制的负面情绪,总有一天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出来,自伤或者伤人。
面对来工作室寻求这类帮助的父母,我总是要和他们一起探讨如何“拆墙”,如何重建“通道”,没有一个人不觉得艰难。是啊,拆墙不容易,在废墟上重建更不容易。
悔不当初,在孩子哭泣时就去学习怎样接纳孩子的情绪,怎样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相比而言,那真的容易得多。
那些被允许自由哭泣的孩子,会怎么样呢?他们情绪来时一阵风,去时也如一阵风。心的阴霾随风而逝,所以总感觉心里有阳光照耀。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里,杜江、霍思燕的儿子“嗯哼”,可谓“爱哭大王”,每集都要哭上几回。上交玩具,哭;抽到不好的房子,哭;与爸爸分开,哭;去地道里做任务,也哭……而当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是要哭一哭。
但爱哭的嗯哼,热情、懂得照顾人、有担当。他心疼爸爸,在认识到自己力不从心时,年幼的他选择寻求外援,但不是直接索取帮助,而是先帮助吴尊家庭完成任务后,才说:“你们可以帮助我的爸爸吗?”
被允许哭的孩子,并不会因此变得胆怯和脆弱。因为当情绪被完全接纳,内心才会充满安全感,因此拥有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美国发展心理学阿尔黛·索尔特博士说:“哭泣是机体在进行重新构建时所做的努力,它是进行自愈的一个程序。”
因此,如何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是父母不得不修的功课。
儿童心理学家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说:“孩子哭闹时,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是试图阻止。要知道哭闹、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才是。”
面对孩子哭,我们究竟该怎么办?
首先,安放好自己的内心。孩子哭泣时,最先需要调整的是家长的情绪。
家长要觉察自己,为什么要阻止孩子哭?是不是“没照顾好孩子”的内疚感或者无能感被激发?是不是“童年被父母阻止哭泣的痛苦记忆”被激发?
自我觉察有助于我们看清,当下究竟发生了什么。家长要学会让自身的情绪冷静下来,避免让孩子成为替罪羊。
接下来,我们要弄清孩子哭泣背后的感受和心理需求,关注、接纳、共情、引领孩子。
我根据实践经验概括为三步曲。
第一步,关注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哭泣时,走过去,拥抱一下他:“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吗?”受到关注和接纳的孩子,愿意告诉父母发生了什么。
第二步,理解孩子,平复他的情绪。弄清原因之后,把我们观察到的孩子内心的感受说出来。比如,“哦,今天老师批评你了,让你感到很难过。”孩子得到了理解,情绪会变得平静,愿意探讨解决办法。
第三步,探讨办法。“你觉得这事儿怎么做,老师可以不批评你呢?”
在抚慰一次哭泣时,根据实际情况也许需要反复使用三步曲。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学会了接纳自己的情绪,和处理问题的办法。
如果把阻止孩子哭泣比作“砌墙”,那么三步曲就是让孩子情感的“小溪流淌”,涤尽忧和伤。
最后,我们要注意,不能给孩子特殊的心理获益。
有些孩子哭时,父母为了阻止或者“安慰”孩子,就会许给孩子一些承诺,或者答应他们的一些要求。
允许孩子哭,不等于无原则地满足他们的要求。规定每天只能玩半个小时的手机,有的孩子到时间了还想玩,不同意就哭。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同意了,那么孩子在哭上就有了“心理获益”。一旦这招管用,以后他们会一直用下去。
这时,可以按照三步曲,“我知道你还想玩手机,不让玩你感到伤心”“你可以哭一会儿,但是已经定好的规则我们必须要遵守。”“下次怎么做,可以让自己按时结束玩手机呢?”
这个过程,体现了著名心理学家科胡特的一句名言,“不带敌意的坚持”。坚持规则而且不带敌意,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权威就自然树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