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视域中的地母文化价值研究

2020-01-02 19:00尹绍菊
文山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

尹绍菊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是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因为没有社会文化作为逻辑基础和起点的制度将是缺少生命力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怎样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当代价值?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既是学术命题,也是现代社会治理和当代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现实问题。广南地母文化是广南世居农耕民族在融合句町文化、土司文化、稻作文化、铜鼓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自然、纯净、崇高的大地信仰,是感恩大地造物之恩泽,推崇敬母孝亲的传统文化,对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推进当地社会治理和体现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充分挖掘广南地母文化在当地社会治理中的当代价值,既可以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启示,又有助于广南地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广南地母文化概述

(一)广南地母文化符号和文化事象

广南地母文化符号和文化事象是广南地母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征,包括地母庙、地母像、地母经书和地母文化活动四种主要类型。

1.地母庙

据广南县旅游局的宣传资料显示:“广南县域内曾建有文庙、护国寺、三皇宫、关帝庙等45座寺观庙宇,目前尚有三皇宫、祖师殿、朱琳亲善坛、宝月关盟仙坛、神仙坡慧仙坛等16座庙坛塑有地母像,35座庙宇吟诵《地母真经》,信众达8万多人。”广南地母庙长年香火旺盛,特别是三皇宫、女娲庙、神仙坡庙香火最为旺盛。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和农历十月十八日(地母诞辰),许多信众在庙宇内诵读《地母真经》,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士到广南地母庙焚香祭拜、朝觐地母。

2.地母像

广南民众对地母的敬奉祈祀极为虔诚,“从道光二十五(1845年)年起,广南民众就深受道教影响,并兴建了地母庙祭祀女娲及开坛吟诵《地母真经》”[2],崇拜、传承地母文化。在与地母文化有关的庙宇中,16座塑有地母像,如三皇宫地母像、宝月关地母像、神仙坡地母像、回龙寺地母像等。地母像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及人们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地母形象,有的认为广南的地母形象为乘象仙女,有的认为广南的地母形象就是女娲等等,据学者研究地母不是“女娲”,也不是“后土”,而是承载万物、化生万类的宇宙之母,在《地母真经》中称“无上虚空地母”。虽然地母的雕像各式各样,但总的来说,它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左手持着稻穗,代表粮食,右手拿着八卦,代表阴阳,云南地区的地母像前一般都会有金鸡和鳌鱼等(来源《地母真经》中金鸡镇鳌的故事)。地母像寓意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地母经书

地母文化的直接载体是《地母真经》,它的全称是《无上虚空地母玄化养生保命真经》,有《地母真经》和《地母经忏》两本。《地母真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稻作文化、寻根问祖意识的体现,经文的中心思想是教人尽孝、珍爱土地、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彰显着“真、善、美”的价值取向。经专家学者调研和史料考证,北京地坛公园、陕西城固、河南洛阳上清宫等地流传的《地母真经》均为“广南府”版本。广南地母经书版本有宝月关藏本、木拓本、珠琳洞藏本、雷祖庙藏本、普千藏本,这些藏本至今保存完好,弥足珍贵,是研究广南地母文化较为重要的文字资料。

4.地母文化活动

人们对地母崇拜源远流长,早在西汉年间就已经盛行了。明中期以后随着大量流官赴任,极大地促进了宗教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经教传颂蔚然成风,已逐渐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活动,至今依然在传承着,彰显了地母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广南的“官撒种”活动是地母文化的活态形式,“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由广南知府与侬土司率文武官员和村社头人到莲城东郊的‘先农坛’隆重地祭祀地母,并用三头白水牛在坛前的田里象征性地犁田撒种。”[3]广南者兔乡九龙山下的那呗村,千百年来一直耕种着一块“神田”(意思是神恩赐的稻田)。每年的农事活动前都要先沐浴更衣,祭祀九龙女神后才能下田耕种。在准备收“神谷”时,也需提前三天沐浴,精心打扮后方能下田收割。当“神谷”收进家时要挂在种“神田”主人家的最高处,即“天楼”上,这是“收神谷”活动。从这些活动中,可以感受到民众对大自然恩赐的敬畏和感激。除此之外,还有地母生辰祭祀活动和民间祭祀活动。农历的十月十八日是地母的诞辰,信众在祖师殿举行开坛仪式,颂唱《地母真经》为地母祝诞,每年农历的初一、十五,民众也会自发地到地母庙焚香烧纸、祭祀还愿、吃斋诵经、祭拜地母,感恩地母恩泽万物,通过跳手巾舞、对山歌、唱沙戏、舞狮耍龙等祭祀方式,祈求上天消灾赐福,保佑平安。

(二)广南地母文化的特点

1.“万物生于土”的淳朴性

广南地母文化是壮族先民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文化,它直观地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信仰与崇拜。广南境内的各民族之所以对土地顶礼膜拜,是因为人们认为一切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土地,是土地赋予人们一切。在《地母真经》中,多处表达了“万物生于土”的思想。如“万物本是土中出,不是空中来发生。”[4]9“江河湖海不离母,万国九州母长成……样样都是从母出,万般都是母长成。”[4]10-12“世上万物不离母,万物还是老娘生。”[4]12由此可看出,广南地母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里面蕴含着淳朴的自然观和生命观,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哲学观念,彰显了“万物生于土”的淳朴性特点。

2.“以地为母”的人格化倾向

壮族是以稻作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在壮族民众的传统观念当中,地母统管大地,生养万物,是女娲的化身。学者孟宪明认为:“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是中国文化的元意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共祖意识、崇母意识、认同意识以及日月神话、土葬习俗等皆源于此。”[5]在充满自然崇拜和神灵信仰的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使人们不能科学地认识和解释世界,因而把女性繁衍和哺育后代看得神秘而伟大,很容易将大地生育万物的现象与女性的生育特性联系在一起。随着稻作农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土地的依赖度和崇拜感更为强烈,进而将土地神化。这样,具有普遍意义的地母崇拜就产生了。“地母观念的出现,是人类在早期土地有灵意识基础上的人格化。”[6]因此,广南地母文化也就表现出了“以地为母”的人格化倾向的特点,其实质是土地生育性在妇女身上的彰显和表征。

3.“崇尚土地、敬畏自然与生命”的道德取向

广南地母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对土地的信仰和对地母的崇拜,是稻作文化影响下的族群记忆与情感表达的缩影,表达了人们对土地虔诚的信仰和对生命的永恒追求,其本质上是一种从人与土地的关系中建构起来的对大自然的顺应和敬畏的道德法则,其精髓是敬畏生命。例如“收神谷”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土地的依生,背后隐射出的是对土地的特殊感情,也体现了对土地的崇尚、对地母的敬仰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在人们对地母的一系列祭祀活动中,可以看出人们希望借助神灵的超自然力量以获得福祉、消除灾祸,这是敬畏土地的表现,其内核是敬畏生命。广南地母文化“从对土地产生特殊情感起到稻作生产的依存关系中,产生了对土地的感恩之情和树立起土地伦理道德”,[7]在壮族先民的社会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

二、广南地母文化在当地社会治理中的当代价值

广南地母文化以其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和感召力传承并发展至今,其所蕴含的哲理智慧、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对于教化民众、记住乡愁、凝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和推进当地社会治理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凝聚价值共识,强化道德约束

社会治理工作点多、面广,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和不同社会群体的诸多利益,从本质上讲,社会治理就是管理人的问题,而管理人的关键在于价值共识的达成和道德伦理约束的强化,这是社会治理的精神基础。广南地母文化在凝聚价值共识、强化道德约束等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在《地母真经》中有说道:“虚空地母把号挂,脱凡成圣登天庭。大忠大孝大结果,大慈大仁永无生。”[4]17集中表现了儒家的仁义精神、忠孝之道,佛家的慈悲为怀以及道家的和谐等思想,在提升人的思想道德境界、开阔眼界、精进心智、升华情感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广南地母文化还蕴含了“孝亲敬老、教人尽孝”的“孝”思想,在《地母真经》中就有说道:“谢恩答报虚空母,修造庙宇把香焚。塑画母像人朝拜,才算孝子儿女心。”[4]16-17“吃穿二字从地出,谁知地母这苦辛。哪个儿女把孝尽,替娘传言教化人。”[4]19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显著特色,在今天“孝亲情怀仍然是人类一切美好感情的基础,是德行和义务产生的精神渊薮。”[8]广南是地母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这里就上演着各种孝亲敬老的感人故事。广南县 “最美国税人”蒙某为尽孝辞官,细心服侍瘫痪在床的母亲,用行动诠释了广南地母文化“孝亲敬老”的“孝”思想,书写着自己应有的个人品德和维护着以“尊老爱幼”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这些孝亲敬老的故事俯拾皆是,体现了广南地母文化“孝亲敬老、教人尽孝”的思想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功能。“壮族先民还倡导族群内部互助互爱、和谐共处以及积德行善的道德行为,并以神谕的方式劝导人们共同遵守,借以维护家庭、氏族乃至整个族群的团结”[9]。可以说广南地母文化所蕴含的仁爱、和谐、感恩等思想,不管是在以前,还是在今天都发挥着调节社会关系,引领道德风尚的作用,是凝聚价值共识、强化道德约束的精神力量。

(二)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创新社会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和谐,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共创美好生活也一直是人类的理想追求。广南地母文化的道德教化和导向功能,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如《地母真经》中有说道:“人要学报母恩,天覆地载德非轻。焚香再顶礼,天地师君亲,朝礼无上虚空地母玄化养生保命慈尊大慈尊。”[4]27这是在告诉人们要敬爱自己的国家、师长和祖宗。经文常劝导人们要“孝双亲,行正道”,这与党和国家提倡的孝道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思想是相符的,与创新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是相一致的。2013年以来,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乡约》栏目组分别到广南县拍摄。县里也紧紧围绕地母文化,举办了“世外桃源实景演出”,广泛开展农历三月的壮族花街节、“官撒种”活动以及十月十八日的祭祀地母等广南地母历史文化系列活动。编写了《广南地母文化知识宣传手册》,印制了《地母真经》书籍,开设了广南地母历史文化旅游宣传网站,制作完成了关于广南地母文化的3D视频短片。许多专家学者及文化人士也对广南地母文化开展了大量前期扎实的田野调查、资料搜集与考证等工作。广南县通过挖掘、宣传广南地母文化,很好地弘扬了“孝亲敬老”的仁爱思想,培育了“以和为贵”的社会心态;发扬了“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形成了“和谐共享”的治理理念;宣传了“善待自然”的生态观念,倡导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共识。这些文化活动和举措,一方面使广大民众深受教益,提升了人们的思想水平和道德境界;另一方面为实现“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和谐广南”[10]的建设目标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成为维持广南地区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支撑。

(三)增进文化认同,提供治理动力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体认,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精神命脉,是民族团结之根,是文化自信之魂,是社会治理之基。广南地母文化是壮、汉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从“官撒种”“收神谷”等各种表现形式中能够看到壮、汉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间传说和民俗活动。从祭祀地母的各种活动以及所形成的一系列民俗文化现象上来看,确实有着有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认同关系。这种对地母神灵、对祖先的信仰崇拜作为族群的精神象征符号广为流传,并充分体现在壮、汉民族的文化认同以及族群认同上。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把许多隐藏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观念、文化模式和范本以‘肢体语言’的方式传递给族群成员,不断强化族群的价值观、伦理观,唤醒族群的集体记忆”[11],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强烈而深刻的文化认同感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并提高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认知、情感拥戴和行为遵守,不断汇聚同心同向的社会治理合力。拥有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的广南所形成的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而为社会治理提供精神动力。而且广南地母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教人尽孝、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理想,能够不断激发人们积极向善、团结奋斗和遵守道德规范,并凝聚成一股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精神力量,全方位推动社会治理的进程。

(四)构建人地和谐,促进生态平衡

在当下中国的发展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绿水青山”已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关键词。生态文明一直都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而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崇尚土地、敬畏自然与生命”为特点的广南地母文化将土地与自然融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并与悠久的稻作文明、浓厚的多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下,表现出了生命与土地伦理融合为一体的道德取向,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千百年来,壮族先民始终践行着“保护自然、敬畏自然”这一生态理念。例如,在广南境内的九龙山,在民众“崇敬地母、珍爱土地、爱护自然”的生态观的指引下,至今被保护得完好无损,植被郁郁葱葱。壮族民众还将树木封为地母神、太阳神等,每年都要组织一次祭祀活动,以求得壮族地区人地关系的和谐。广南地母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观念包含了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及“万物生于土”的思想观念无疑能够感召人们用感谢地母造物养物之恩的美好情感转换为爱护大自然的具体行动,共同构建起人地关系和谐,促进生态平衡的良好氛围,这对当前加强美丽中国建设和推进当地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推进广南地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观的重要内容,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变迁,和其他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广南地母文化同样面临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使其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继续发挥其功能和价值。因此,如何使广南地母文化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加强对广南地母文化内涵的挖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2]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广南地母文化的相关研究、挖掘和讨论较少,直到2012年1月28日“广南府”版本的《地母真经》被发现后才掀起了研究“广南地母文化”的热潮,由此引起了专家和学者们的兴趣,一系列探索和研究广南地母文化的文章陆续出现。2013年11月18日至23日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和广南县委、县政府联合开展的“云南智库专家走基层暨边疆民族历史与广南地母文化旅游调研交流”活动,从知识的高度进一步丰富了地母文化的内涵,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把广南地母文化列为课题,从而进一步开展专题研究,挖掘地母文化的来龙去脉,加大对其价值内涵的再认识再发现,激发广南地母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为社会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广南现存地母文化遗址比较少,可供考证的资料也不多,我们除了加大对广南地区特色历史文化的保护,发掘稻作文化、句町文化等生态文化之外,还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发展方位,秉承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对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和社会治理需要的广南地母文化的有益部分进行创造性转化,关键是对其进行价值转化,不断拓宽延展它的现代精神和内涵,如感恩、忠孝、环保、和谐等精神,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价值相对接,增强其现实生命力和感召力,丰富人们的精神家园,增强民众的本土文化自豪感、获得感和文化自信。因此,加强对广南地母文化内涵的挖掘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是推动广南地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对广南地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进行正确的规划和引导

对广南地母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要做好资源分类,广南地母文化资源种类多,跨度大,需进行分类对待。对于稀缺性的、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等要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发展旅游产业,如对地母庙的保护与开发;对于稀缺性的、可移动的资源,如舞蹈、曲艺、传承仪式等实行保护性开发和产业化开发,比如弄娅歪、纸马舞、手巾舞等舞蹈就可进行文艺演出;对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资源要进行保护性开发,可利用其进行旅游开发和文艺创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其次在传承与发展广南地母文的过程中,要注意防范和规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在广南地母文化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搞封建迷信活动的风险,避免对文化的传承与社会治理造成影响。有鉴于此,各级政府还需要请专门研究宗教文化的专家对广南地方宗教进行调研,确定广南地区民众的宗教信仰取向,确认广南地母文化的宗教文化定位,引导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创新服务,既有利于促进广南地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对广南地方的宗教进行规范化管理。总之,在传承与发展地母文化的过程中,各级政府理应充分发挥好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入研究和落实“两创”方针,科学定制广南地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的规划,为广南地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南地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南地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为广南地母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使其能在新时代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弘扬广南地母文化的路径实现自身的本土化和民族化,进一步提升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力。广南地母文化中“人要学报母恩,天覆地载德非轻”的感恩精神,“与人为善”“善待自然”的关爱精神和《地母真经》中提倡的“敬地母,孝双亲,诵真经,行正道”的伦理精神等核心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友善、和谐等范畴是相一致、相契合的。因此,在深入挖掘和研究广南地母文化的核心内涵的同时,将弘扬广南地母文化深度融入创建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各项工作中,将提炼出以“教人尽孝、珍爱土地、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广南地母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与“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和谐广南”的建设目标相协调,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内涵的时代精神相衔接,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补充。这样不仅升华了广南地母文化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实现了广南地母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向提升,也真正实现了广南地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也使其在促进文化熏陶、提升道德品质、塑造健全人格、规范社会秩序等方面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四)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广南地母文化从产生、传承到稳定发展,都离不开现实中的“人”。“人”既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也是文化传承的主体。广南地母文化至今仍进行着活态传承绝非偶然,是一代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如广南县普千村,它是目前已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地母文化活态传承地之一,从清朝地母文化崇拜盛行以来,普千村通过口授和文字记录的有八代传承人。由此可知,广南地区的壮族民众是地母文化得以传承至今的重要因素,故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对此,广南地母文化的研究者罗杰也认为:“只有让壮族民众参与到地母文化的传承与当代转换的过程中,而不是人为地被产业化后的传承,使广南地区的壮族民众有一定的自主权参与到本土文化的当代建构过程中,才能实现地母文化及土地信仰的原初性传承和在当代社会中转换。”[13]社会治理是政府和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推动、实现社会良性运行的动态过程,强调的是多元、平等的社会治理主体的参与,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言,这一要求也同样适用。因此,广南地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同样需要按照“政府主导、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广泛地参与,推动形成有利于传承、发展广南地母文化的合力。通过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积极参与广南地母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举办关于广南地母文化的相关活动,开发关于广南地母文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同时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大力培养广南地母文化传承人和各类关于广南地母文化的创新、创业人才等。因此,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广南地母文化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也为形成“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14]的创新社会治理格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广南地母文化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对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是推进当地社会治理的重要社会资本。在现代社会治理中深入挖掘并阐发好广南地母文化,积极汲取和总结其蕴含在社会治理中的精华和智慧,并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创新社会治理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更好地为社会治理创新服务,这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