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阈下乡村振兴的云南路径选择与探索

2020-01-02 19:00聂选华
文山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居云南生态

聂选华

(云南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效提升乡村整体品质,是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要实践方式和关键环节。目前,关于云南乡村振兴的研究,学界关注的是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云南贫困农村的经济建设[1]以及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2],而对云南乡村振兴理路与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甚少,尤其是缺少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对乡村振兴的云南路径进行深入有益探索的成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乡村是生态文明理念落地生根的绿色宝地,坚持乡村产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乡村生态安全屏障,充分挖掘和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民族文化以及人文资源优势,探索云南乡村振兴的可行性路径与实践模式,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推动云南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抉择。

一、云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基础

云南是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于一体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以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广大农村地区面临的“整体性、民族性和素质性”等贫困交织的问题,是立足云南乡村实情,统筹推进云南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国家对云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云南乡村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沿边开发开放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政策利好的支持下,充分利用云南乡村的区位、市场、成本、环境等比较优势,有序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云南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云南属于典型的山地高原,山区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4%,平坝(盆地)仅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历史时期以来,云南农业经济发展形态多样,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云南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但自21世纪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支持“三农”发展的文件,持续推动云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三农问题”,受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和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矛盾的双重制约[3]。2003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三农”问题纳入其中,并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4]。云南农业经济在全省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云南农业人口数量众多,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系列现实问题,事关云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预期成果和总体目标。2013年,云南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颁布《关于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推进云南美丽乡村建设的通知》提出,要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农村民生需求导向和以县为主统筹使用的制度优势,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按照民主决策、规划先行、统筹兼顾、民生为本等原则,在2013年投资7亿元建设500个[5]“新房新村、生态文化、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以后逐年增加。自2013年财政部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截至2016年6月,云南省共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01.5亿元,实施了1 361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其中,88个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实施项目986个,占项目实施总数的72.5%;省级共下达扶贫重点县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13.44亿元,占下达资金总量的62.5%[6]。资金和资源更多地向贫困地区倾斜,助力脱贫攻坚,在破解“三农”难题的同时,也为云南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云南处于低纬高原,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生态环境优势突出,探索云南现代化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云南农业跨越发展,是驱动云南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2016年,云南省发布《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以云南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生物资源为基础,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2016年,云南“农业总产值达3 6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农业产值1 943.65亿元,增长6.1%”[7]。2017年,云南“农业总产值达3 808.84 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农业产值2 034.04 亿元,增长6%”[8]。2017年,云南农业系统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推进农业经济农民收入双增长,“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6%,增幅迈进全国前3位;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高于城镇居民收入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9]。2016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云南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个定位”,通过整村推进、整乡推进、扶贫安居、产业扶贫、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兴边富民示范区建设、扶贫攻坚大会战等方式,推进云南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云南农业经济增长创造了重要条件。

(二)乡村旅游产业多元驱动发展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是新时期居民休闲度假旅游消费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业是云南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已经逐渐成为云南省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就把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和建设,并充分发展乡村旅游在巩固地方经济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区域优势资源的整合优化,形成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的合力。

2016年后,云南采取一批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创新发展机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市场监管环境,强化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保护,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2016年云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3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4 726.25亿元。同期,2016年,全省乡村旅游投资达180.8亿元,接待游客1.34亿人次,实现总收入1 308.6亿元,累计直接从业人员43万人、间接就业80.61万人,带动超过20万贫困人口脱贫,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出列290个村[10]。云南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国家旅游局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安排,科学规划谋划旅游扶贫工作,组织开展云南旅游千企千村帮扶专项行动,全力推进旅游精准扶贫。2017年1月至9月,云南省乡村旅游完成投资157亿元,接待游客13 589.4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 292.95亿元,累计直接从业人员45.34万人、间接就业130万人,累计带动15.4万贫困人口脱贫[11]。乡村旅游成为促进云南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

2017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提出,在中西部地区选取条件适宜的乡村规划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结合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等工作,调动多方资源增强乡村旅游脱贫富民功能。“乡村旅游一头连着城市居民消费升级,一头牵着农村居民脱贫致富,可谓新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和区域发展、脱贫攻坚等重大举措的叠加领域。”[12]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有效的脱贫攻坚方式,依托云南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以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为重点,结合云南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云南省旅游扶贫专项规划》实施,促进乡村旅游及其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能够帮助云南乡村居民增加收入,还可以对乡村环境进行改善,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云南乡村旅游业在中高端化和精品化、个性化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在稳增长、促消费、减贫困、惠民生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并逐渐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有序实施和推进的新引擎。

(三)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明显提升

人居环境既是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沉淀,也是城乡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城乡人居环境是居民生产劳动、生活居住、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不仅包括居民居住、生活和活动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人工环境,还涵盖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

随着人居环境在人口迅速增长所造成的压力下不断恶化,人居问题便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历年“世界人居日”主题皆为唤起各国政府和全社会对解决人居问题的重视,并号召全世界为人居发展作出努力。改善云南各市县乡的农村人居环境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其涵盖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生态方方面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和协调配合。郑晓云在《桥头堡建设中的云南人居环境》[13]一书中就结合云南人居环境的特点以及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探索了人居环境建设的一些理论问题。2014年,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以省级重点建设村等各级新农村试点示范村建设为载体,着力建设秀美之村、富裕之村、魅力之村、幸福之村、活力之村,走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的多样化路子,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升级版新农村。

“十三五”期间,按照《云南省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 年)》部署,云南省财政将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规划投资规模确定为420.85 亿元。其中,省财政将积极筹措资金50亿元,专项用于乡镇和村庄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公厕建设及乡镇自来水供水设施建设。[14]2018年6月,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提升文明素质、培育乡风民风、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文化活动,推动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15]。

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近平的这一论述,深刻地阐释了在新形势下“三农问题”对于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从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后者相较于前者,立意更加高远,内涵更为丰富,层次更加鲜明。2018年,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省委农办组织开展全省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村)申报工作,全省23个县列为2018年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300个村列为2018年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6],以期通过示范县(村)建设总结出在云南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居环境提升经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把云南建成中国最美丽省份,《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行动计划》于2018年8月颁布,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方针,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要求,围绕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着力打造发展充满活力、环境美丽宜居、人文富有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社会和谐文明的现代新型城乡,全力打造“中国最美丽省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美丽云南的建设将持续驱动云南城乡人居环境的提升,为推进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提供动力支撑,并将能够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二 、云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面临的困境

2018年7月,在京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部署,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是城乡协调发展政策演进的必然结果。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着农民增收难、农业农村投入资金不足、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各类人才短缺等难题。”[17]当前,云南农村经济呈现出乡村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持续性盈利能力较弱等现实性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云南乡村环境灾害防治任务艰巨、农业生态安全风险调控困难、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乏力等诸多环境问题亦给乡村振兴的实施带来重重困扰。

(一)乡村产业结构趋于单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尽管当前云南乡村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嬗变,但仍未能摆脱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较低的发展模式,与过去相比,云南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云南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乡村最为突出,大部分国土面积是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多;大部分人口还是农民,户籍城镇率仅有32%左右,农民收入不高,深度贫困人口多;农业占GDP构成中的15%左右,远高于全国8.5%的平均水平,农业精深加工产品少、效益低,供给质量低。”[18]尤其是云南乡村土地呈现出的零散分布状态,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并限制了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良好机会。

“云南省为高原山区省份,全省山地约占84%,高原约占10%,坝子(盆地)约占6%,山中有坝,原中有谷,组合各异,空间分散,高海拔土地和陡坡土地占有较大比重。”[19]总体上看,由于受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云南广大乡村地区皆是老、少、边、穷的贫困山区半山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交通和信息等都比较封闭,这些因素限制了乡村产业的发展空间。研究指出,云南大部分贫困农村的第一产业是绝对的主导产业或是唯一产业,第二、三产业处在空白领域,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农业综合开发、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极其薄弱,导致贫困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经济总量持续低位运行,难以为乡村产业的多元发展提供经济保障[20]。无论是云南腹地还是边境乡村,伴随城乡人口流动的加剧,农民不断从土地上流失,乡村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转换机制逐渐出现断层和失调,同时伴随着乡村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由于农业种植投资不断增加,资本对于乡村产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小,初级农产品的提升空间有限。

(二)乡村环境污染有待根治

云南广大乡村的人居环境状况总体上呈现非平衡的状态,尤其是脏乱差等问题在多数地区还比较突出,仍然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云南乡村环境治理和保护是云南推进“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和“生态绿色强省建设”战略的重要条件,也是当前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更是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进程中一项兼具长期性、复杂性和持久性的系统工程。

目前,云南乡村环境污染问题仍旧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水、大气、土壤质量恶化,生活垃圾无序堆放,公厕卫生恶劣,并严重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正常生活。加之云南乡村环境治理法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善、管理不适应、资金协调难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当前环境治理体系的缺位,已成为制约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瓶颈。研究指出,“由于各级财政资金有限,云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涉及村庄面广、分散、工程量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在一个规划周期内完成实属困难。”[21]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云南经济的持续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批工业产品不断涌入云南乡村市场,生活垃圾随之逐年递增,较大幅度地超过乡村环境的负荷能力和自净能力,云南原本山青水秀的乡村风貌遭到严重破坏,生产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生活生产、农村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云南城乡环境污染事件不断被曝光,从2011年云南曲靖重金属污染水库事件,到2016年云南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重金属污染隐患,再到2017年云南先锋化工环境污染问题事件,集中体现出云南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此外,农村普遍缺乏污染治理设施,绝大部分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22]。据2010年《云南省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云南农业农村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全省污染排放总量的相当比重,其中总磷和总氮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63.4%和55.6%,超过生活源的排放量;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的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20%,有机污染物的排放量接近工业污染的排放量,氨氮的排放量是工业排放量的2.67倍[23]。加强云南乡村污染源监管、改善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服务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任务艰巨。

(三)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任务艰巨

“云南省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生态破坏型灾害严重的省区之一,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灾害逐年加重。”[24]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干旱灾害表现出频次增高、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和灾害损失加重等特点[25]。2009年秋至2012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广、时间长、程度深、损失大,为云南历史上所少见,由于气象性、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所导致的干旱灾害对云南农业、林业、花卉业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亦不可估量。

云南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2010-2017年,云南省破坏性地震造成昭通、普洱、德宏、迪庆、大理等10个州市,鲁甸、景谷、盈江等43个县市区遭受灾害袭扰。受灾总面积约7.12万平方千米,灾区总人口约606万人,灾害直接经济总损失426.7亿元。有数据表明,2017年云南全省发生1次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即3月27日漾濞5.1级地震),地震造成漾濞、洱源和云龙3县6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总损失1.72亿元[26]。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盘大棋局,涉及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应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灾害无疑是云南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点工作,云南乡村振兴不但要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更需要在乡村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储备,做到宁可有备无震。

2017年,云南省先后暴发低温冷冻、雪灾、风雹、洪涝、地震、干旱、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台风等系列自然灾害,灾情总体较往年偏轻,但洪涝和地质灾害分布点多面广,灾害频次高,灾害影响范围和频率均位居近5年来的最高值。此外,2017年度旱涝急转特征突出,局地灾害叠加明显,受灾较严重。尤其是受“天鸽”、“帕卡”2个台风持续性影响,灾害损失较重。截至2017年底,云南因各种灾害造成16个州(市) 129个县(市、区)共634.17万人次受灾,因灾紧急转移安置4.78万人次,民房倒塌2 082户5 763间、严重损坏5 436户17 393间、一般损坏2.76万户8. 07万间,农作物受灾41.89万公顷、绝收6.1万公顷,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5. 84 亿元[27]。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农业作为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投资回收期最长、投资回报率最低、风险控制成本最高的产业,需要因时因地提高农业生产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应急响应能力,力求做到“旱涝保收”。

(四)农业生态安全风险加剧

21世纪以来,云南省粮食生产面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紧张、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以及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等问题,尤其是因农业生态安全领域土壤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低、自然灾害频繁等诸多因素导致的粮食产量减少的趋势更为明显。

农业生态安全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对粮食安全的易损性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易发性。研究表明,2000-2005年,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在云南16州市98个县采集5 291个土壤样品,对土壤样品中 Pb(铅)、Hg(汞)、As(砷)、Cr(铬)、Cd(镉)、Cu(铜)、Zn(锌)和Ni(镍)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共获得35 688个检测数据。在5 291个样品中,超标样品为1 152个,超标率为21.8%。从检测的铅、汞、砷、铬、镉、铜6种重金属元素的超标率来看,全省铜的超标率最高为14%,其次是砷超标率为9.5%,其他元素超标率依次为铬(6.8%)、汞(5.5%)、铬(5.1%)、铅(1.2%)[28]。近年来,伴随金属矿产的开采和冶炼,云南部分尾矿区存在重金属污染隐患,部分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达到或者超过安全限值,部分农作区的粮食作物、蔬菜、经济作物、野生菌资源等存在较大的重金属安全风险[29]。

化肥利用率和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在云南乡村的农业种植中占据较高比例。由于云南广大山区半山区土质较薄,土壤贫瘠,通过施用化肥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已是农户的主要选择,但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蔬菜、水果、茶叶等农副产品的微量农药原体和化学元素普遍存在,严重降低了农产品的品质,并制约云南高原农业特色产品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相应地也加剧了云南农业生态安全可控性的难度。因此,面对日渐加剧的农业生态安全风险控制难题,我们“要从思想根源上反思传统工业化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要从制度上完善农业生态安全的机制”,[28]以切实推进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创新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优化化肥使用结构比例,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促进云南农产品释放“绿色红利”。

三、云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

“乡村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去理解,乡村像是一座尘封的宝库,又像是一块精雕细琢的工艺品。”[30]乡村是推进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宝库,以生态文明的视角深入审视和挖掘云南乡村的价值,更加显而易见的是生态文明理念体现在云南乡村的各构成要素中,并形成独特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和完整的乡村生态文明体系。抑或正因为如此,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破城乡经济社会二元体制的束缚,擘画新时代文明和谐的“三农”壮丽图卷,建立健全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作为云南乡村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助于推动建设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云南乡村命运共同体。

(一)发展乡村多业态生态化产业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三农”政策的延续,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升级,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2018年2月,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文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方向、定思路、定任务和定政策,坚持问题导向,对统筹推进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文件还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31]产业兴旺是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的基石,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是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云南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农产品精深加工、体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为云南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多民族聚居省份的云南来说,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传统乡村产业是生态的,所形成的是绿色生态型产业,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更具得天独厚的优势。仅2017年云南乡村旅游资源就占总旅游资源的70%,坐拥富足自然资源的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多元化和品质化发展呈现势头强劲的趋势,加之多元的文化模式、多样的文化构造和多形态的旅游方式,让云南特色型旅游小镇建设异军突起,因势利导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古城古镇、生态环境和特色产业的优势,将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将能促进云南乡村旅游发展步入一个全新发展格局。

乡村产业振兴应坚持农业优先,有序推进云南乡村土地流转和盘活零星闲置田土,将各地乡村优良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转化为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按照建基地、精加工、创品牌、促融合的发展路径,着力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切实引导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走“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的生态化生产和营销模式;凭借电子商务推进云南乡村“互联网+”现代生态农业行动落地生根,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有利条件,促进云南广大乡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乡村产业和经济互动发展;大力发展云南乡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使它们在引领云南乡村现代农业建设、培育农村新动能的全过程中发挥“催化剂”和“加速器”的作用,以互联网和大数据催生和打造云南乡村振兴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二)统筹推进乡村环境治理

乡村振兴,是普惠亿万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需要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提升放在首要位置,但也并非是单纯地清淤或治污,亦非建房或刷墙,而应在提高农民群众宜居水平的同时,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农村精神风貌,让乡村生态产业为美丽乡村添动力。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为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此后颁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开展厕所粪污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32]。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坚持统筹推进的原则,做到“统”有章法、“筹”有动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

人居环境综合提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延续和提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自成一体,相得益彰。推进云南乡村环境整治,应当结合乡村生态产业项目,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制度供给,加快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有效回收和可持续利用,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和卫生条件改善,坚持以人居环境提升和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农村生活方式走向现代化和生态化。“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要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33]无论是人居环境改造,还是乡村环境治理,都需要充分发挥云南各民族地区村民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能动性,让村民成为参与乡村环境整治的主体,把乡村基层党建置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基层组织核心作用,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综合治理体系。

(三)构建乡村灾害协调防御机制

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乡村振兴,平安乡村建设是关键,健全乡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建立乡村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提高乡村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是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不断突显的形势下科学谋划乡村安全生产的重要方略。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针对云南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自然灾害的多样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亟需适时加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科学谋划工程预防能力建设,筹备乡村环境监测预警预报和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各自然村之间的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灾后协调恢复能力建设,不遗余力推进乡村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和体制机制构建,加强对云南各民族地区优秀传统防灾减灾文化的培育和弘扬,全面提高云南各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与此同时,鉴于云南地震、干旱、洪涝、泥石流、滑坡、塌陷、石漠化等各类自然灾害和生态危机暴发频次高,因而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中,尤宜构建乡村自然灾害综合协调防御机制,推进乡村放在减灾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四)建设乡村生态命运共同体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推进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使“绿色”“生态”成为云南发展的鲜明底色,事关云南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云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和全球治理体系完善以及长期稳定繁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土地是解决三农问题最核心的关键,实践证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护卫舰。2018年7月,习近平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34]。云南贫困面广,贫困发生率高,“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的深度贫困山区半山区林地、林木以及野生动物植物等生物资源比较丰富,是山区半山区乡村最丰厚的家底,根据林业资源的优势释放林业扶贫的潜能,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珍爱绿色家园联系起来,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努力构建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有助于巩固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成果。

云南山区半山区的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共同体,加强对云南乡村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持续推进乡村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提升云南乡村的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有助于驱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的实施,并能够为构建西南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乃至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供动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35]建设美丽云南,要充分发挥云南的丰富生物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优势,发挥云南丰厚的多元民族文化优势,积极自主打造“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名片,把云南建设成为绿色多元文化的策源地,并以生态利益共同体理念建立更加公平、更加便利、更可持续的云南乡村生态命运共同体。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皆先后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以“新三农”问题即“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最为突出,这也反映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进云南乡村振兴,需要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双管齐下,统筹云南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云南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在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需要科学合理调整云南乡村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结构,促进城乡传统劳动与生活方式向现代化劳动与生活方式有序转化,努力找寻破解“新三农”难题的可行性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云南脱贫攻坚战的胜败和精准成果的丰歉,也与云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省4 700多万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密切相关。在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过程中,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严守乡村生态保护红线,增强农业生态产品供给,能够提高云南乡村农业及其它产业的生态服务能力,推进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

云南作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云南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社会的振兴,更是生态的振兴。云南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云南乡村生态振兴需要与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同步推进,且要在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南亚东南亚国家共同追求生态文明,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重大利好中,充分利用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福利,培育云南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新动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人居云南生态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